第177章【大佬時刻[求訂閱、求月票]】

專注於互聯網界的新聞報道媒體人看到從車上下來的年輕人就知道是誰了,赫然便是藍星科技創始人羅晟。

他依然是穿着識別度超高的造型,死活不變的IT大佬“三件套”,說起來科技界的如今有名的大佬,其穿着上都很有個性化,辨識度超高。

羅晟是如此,還有阿狸的創始人的穿着也很有辨識度,一件長袖白襯衫外穿一件長袖黃毛衣。

還有紅衣大教主什麼的……

大佬總是要別具一格,

“雖然已經知道很久了,但仍然不敢相信一個如此年輕的人,居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締造了一家市值¥5000億的巨頭公司,恐怕誰也沒有想到全國首富、華人首富會被一個二十歲出頭的人登上寶座。”

一位記者抓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忍不住感慨的說道,他的搭檔一聽立即糾正的說道:“不止5000億了,藍星集團的市值現在已經達到¥6500億了。”

“呃……”

“不愧是互聯網鉅子!”

很多人都以爲羅晟如彗星般崛起,但也會如流星般快速掠過,卻萬萬沒想到能夠走到今天還是這麼堅挺,而且一下子蓋過了所有人的光芒。

科技界或商界成名已久的大佬們,無不是大他一個年輪甚至幾個年輪的存在,一覺醒來忽然被告知被一個年輕的晚輩超越了,其實還是不大好受的,但也得接受。

此刻,羅晟帶着職業式的淡淡笑意走入會場,偶爾點點頭致意,但步伐並未停下。

跟在他旁邊的真是秦微木,還有另一名貼身保鏢兼助手。

相比較而言,秦微木不苟言笑,不過她也吸走了羅晟不少的關注度,要知道自打藍星科技上市以來,她現在也是以超過80億元的個人淨資產名列國內富豪榜的前列。

加上有着超高顏值,也是非常具有知名度,當然也不可避免的有些與羅晟的八卦緋聞之類的,畢竟,但凡羅晟出現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而且人又漂亮。

羅晟進入會場,迎賓的工作人員便上前禮貌式的說道:“羅先生,您這邊請。”

旋即被接引到大會最前排的位置,妥妥的在C位,而且同一排坐着的都比他大,可以說羅晟坐在這裡顯得超羣絕倫,一枝獨秀的味道。

秦微木就在他後排的位置坐下,而“BAT”三巨頭的掌門人就在他的右邊位置,在他後排一側還見到了老朋友許成華。

到來的時候就已經距離大會正式開始只剩下幾分鐘的時間,羅晟進入會場沒一會兒便正式開始。

開場是無聊的,但流程總要走一遍。

今天大家都是來坐(da)而(chui)論(niu)道(pi)的,大佬們都會登臺分(zhuang)享(bi)一些業界心得,對未來展望之類的巴拉巴拉。

到了上午10:37左右,大會主持人的聲音響徹全場:“掌聲有請藍星科技集團創始人兼CEO羅晟先生!”

聽到大會現場的掌聲,羅晟旋即從自己的座位上起身,回頭予以致意便走從容篤定的邁向臺上而去,主持人立即爲他遞上一個麥克風。

這是羅晟首次在業界參加的交流大會,雖然身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身,但這身軀的靈魂說存在的時間比在場的人只大不小。

這樣的場面,面對衆多大佬的注視,羅晟沒有任何緊張感。

“上午好諸位,坦率講參加這場業內高端交流大會沒有充分準備,我前天才接到主辦方邀請的消息,不過還是準備了一點。”

羅晟簡單的開場白過後便直入正題,他不是一個拖泥帶水的人。

“正好藉助這次機會,我想和業界分享一下雲計算,分享主題就叫【雲計算的輕工行業公共雲服務】吧,不少人可能已經聽過雲計算這個概念了,前段時間藍星科技與IBM的合作還把公司股價給搞下去了,好在財務報表拉回來了一些,不小心還漲了一點。”

這個比裝的……

上來就這樣真的好麼?

在場有些嘉賓心中大翻白眼,到現在已經大漲了近130億美元,等於漲了超過1000億元,這叫漲一點?還不小心?

此刻,臺上的羅晟拿着麥克風談笑自若。

“任何一種技術的發展,它都有一個相同的經歷過程,從概念到產品到解決方案再到最終用戶直至創造價值甚至形成完整產業鏈這麼一個過程,雲計算也不例外。”

“藍星科技這次毫無保留的進入這個領域,可以說是all in,但我們相信雲計算能讓IT的天空更加精彩紛呈,更加浪漫。”

“事實上,在1961年斯坦福教授約翰·麥卡錫老先生就提出計算資源可以成爲一種重要的新型輕工業基礎。類似水、電、煤氣和通信。在摩爾定律的預言中,IT行業在一步步走向雲計算模式,到今天,無論是誰,只要你上網就無不在享受着互聯網帶來的信息便利,而信息的海洋就是雲計算的海洋。”

“關於雲計算的定義,我個人認爲雲計算可分爲廣義和狹義兩種類型。”

“狹義的雲計算指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爲‘雲’,而‘雲’裡面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一種可以無限擴展的存在,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點與水電資源一樣,是一種基礎設施。”

“而廣義的雲計算指的是不僅僅可以是IT和軟件、Internet等相關,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服務,這些資源集合稱之爲‘雲’,是一種可管理和可自我維護的虛擬的計算資源,例如計算服務、存儲服務、帶寬方面的資源等等,雲計算就是將這些計算資源全部集中,採用軟件來實現完全自動的管理,不需要人爲的參與。”

會場上,絕大部分都是非技術專業者,像馬總,根本就不懂技術。

果然是雲,都聽的雲裡霧裡的。

聽不聽得懂羅晟不關心,他要做的只有一個目的,把這個雲計算的理念推出來,讓能聽懂的人有機會聽到,如果想要投入這個領域,那就更好了。

華國的雲計算服務不能只靠藍星科技一家就可以迅速做起來的,羅晟不僅僅是從自身企業去考量,也是從國家層面希望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

讓人側目的是,羅晟全場都是脫稿演講,他的手裡沒有任何稿件,可謂信手拈來。

他的思維非常迅捷,這一點體現在了快語速上,不過羅晟此刻的演講,語速比往常要慢了將近三分之一。

“我認爲雲計算服務體現了六個關鍵特質,代表它與傳統計算方式的關係和區別。”

“第一特質是按需自助服務。用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不用服務提供商或IT支持人員的幫助,他可自主配置並迅速獲得需要的計算能力,如服務器的時間和網絡存儲等,可由雲端來完成。”

“第二特質是寬帶接入。計算服務能力通過網絡提供,支持各種標準接入手段,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PDA等,也包括其它傳統的或基於雲的服務,簡單說雲計算服務在網絡中發現,也在網絡中傳遞。”

“第三特質是虛擬化的資源‘沉澱池’。計算資源被彙集成資源沉澱池,使用多租戶模型,按照用戶需求,將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動態分配或再分配給多個用戶使用。例如存儲、處理能力、內存、網絡帶寬以及虛擬機等。”

“第四特質是快速彈性架構。服務能力可以快速、彈性地供應,在某些情況下自動的實現快速擴容、快速上線。對於用戶來說,可供應的服務能力是無限的,可以隨時按需購買,而對於雲計算平臺的搭建者和運營商來說,也僅僅需要在容量預警的時候,簡單實現橫向擴容,以應對增長的需求。”

“第五特質是可計量的服務,雲系統之所以能夠自動控制和優化某種服務的資源使用,是因爲利用了經過某種程度抽象的計量能力,例如存儲、處理、帶寬或者活動用戶賬號等等,優化資源使用併爲供應商和用戶提供詳細的資源使用報表。”

“最後一個特質就是超大規模。‘雲’具有相當的規模,藍星科技這次斥資450個億($56億)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打造12座大型數據中心,每一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都在16萬組以上,總計將近200萬組服務器,這無疑是超大規模的,毫無疑問我們堅信‘雲’能夠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聽到這裡的時候,在場不少的業界人士和老總們都不禁暗暗砸了砸嘴,因爲他們剛剛看到羅晟在說出450個億的時候太過於雲淡風輕。

好像是450萬似的。

敢情藍星科技集團IPO融資到的錢,他全都一個子兒不剩下的砸在了這個所謂的雲計算服務領域了。

很多老總幾乎都在心裡有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

(Ps:寫到這章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自己當初網盤裡畢生的“積蓄”,心痛啊,各位紳士們,今無糧可食,可否借一部說話?)

第569章【證監會官網被擠爆】第379章【星雲支持12306再上線,穩如老狗!】第889章【我給諸位兩條路】無題單章第318章【實名客串】第346章【超級猛料,同行的完美襯托】第747章【重磅消息】第229章【一夜爆紅的神秘高手(二合一)】第566章【大A迎來一個超級巨無霸】第211章【膨脹的實力推動野心的攀升】第252章【迪寶寶終於頂不住了![2300月票加更]】第108章【業績】第271章【真有錢的在哭窮,真沒錢的在裝闊[2600月票加更]】第656章【創造歷史】第322章【一個月要求花掉100個小目標】第319章【發佈會】第663章【建立安保力量的構想】第467章【羅晟的戰略暢想,佈局未來二十年】第767章【會送外賣的大白】第532章【我說了不算?那就拉閘!】第388章【背靠大集團就是高效率】第960章【玩剩下的,但很有效】第985章【重啓開市】第772章【不,千萬別叫救護車!!】第381章【村裡的老人,沒一個不誇的】第1010章【殊死一搏】第830章【驚訝的高華】第426章【英特爾的重視】第182章【動作頻頻的谷歌】第117章【年會(感謝[未來時空尊主]的舵主)】第609章【LiFi技術的初步商用落地?】第175章【來啊,互相傷害啊[月票加更]】第175章【來啊,互相傷害啊[月票加更]】第744章【整活(想不到吧,加餐啦)】第519章【鑼鼓喧天,上市!】第362章【蔚藍海岸發債】第948章【崩盤!崩盤!再崩盤!】第097章【藍星科技的“網費”】第790章【摺疊屏發佈】第627章【一場晚宴引發所引發的歐元暴跌】第022章【擴充】第335章【暴利】第916章【羅晟的擔憂】第654章【人類的本質果然喜歡互相傷害】第606章【新的黑科技雛形】第715章【EXOP:單兵負重輔助系統】第274章【瘋狂搞錢,攀科技需要氪金】第494章【原地爆炸,有內鬼!】第524章【試圖衝擊高端市場的友商同行很絕望】第266章【芯片江湖的那點事兒】第681章【悲催的Ansys公司全然不知已經被人賣了】第778章【小人物講大格局】第319章【發佈會】第459章【原地爆炸,傳統藝能,拉閘!】第409章【小弟想過好日子得先把大哥伺候好了】第835章【熱火朝天的佈局】第416章【向高通學習,躺着賺專利費】第385章【雷布斯的“飛豬論”】第281章【另一個大型活動】第048章【BALT四巨頭】第572章【國防軍事科學院的研討會邀請】第705章【卸載產品的用戶:真香啊!】第429章【跨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第374章【科技界最炫酷的年會登場策劃】第053章【三年計劃】第908章【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第170章【姚建鴻的工作報告(月票加更)】第070章【對標蘋果公司展開競爭?】第072章【流媒體技術專利】第565章【分拆】第393章【業界看衰】第153章【再臨紐約[爲“作者漠暗風”舵主加更]】第314章【國資辦回訪】第693章【又到收割的時候了】第071章【雄心壯志的新目標】第433章【天才生物學家楊寧】第1016章【接受委託,出發!】第569章【證監會官網被擠爆】第317章【2852億得儘快運作起來】第149章【莫比烏斯環式總部?[感謝“龍の小乖”的舵主】第846章【開業,爆棚的人氣】第736章【走高端路線】第864章【震驚的楊宏義】第878章【大宗交易】第775章【王總:我就是破產也不會屈服於他羅晟】第12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1/4)】第1004章【首批氦-3資源運回地球】第530章【真的要來個徹徹底底的魚死網破?】第399章【《鋼鐵俠2》上映,大佬實名客串】第779章【中報】第516章【增長空間太多了,我們忙都忙不過來!】第021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027章【這個坑當然要佔個位置】第120章【王浩豐的獎金】第274章【瘋狂搞錢,攀科技需要氪金】第599章【牆倒衆人推?】第611章【商用落地初體驗】第863章【碳納米管絲的恐怖軍事價值】第107章【赫利的郵件】第192章【大佬們的裝比時刻[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