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事兒,全都是小事兒!

程旭也是嚇了一跳,就算是真的,潘正教授這也太激動了,至於嗎?

不過,面對這個問題,他還是點了點頭,非常鄭重地回答:“老師,是的。”

聽着程旭的回答,潘正教授也是緩緩點了點頭,良久之後才說:“那好,驗證,現在立刻就開始!”

因爲驗證門電路的實驗並不複雜,也不需要什麼高端的設備,準備工作很快就做好了。

“什麼,軟的?”

驗證一開始,潘正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就有掛在臉上了:“這一捏跟去皮五花肉似的手感,你告訴我這是半導體元器件?”

“不,不,潘老師,這個是與門電路元器件,但是並不是半導體。”程旭強調道:“是跟半導體完全不同的兩個理論體系。”

潘正信了,由不得他不信——這一個個的元器件,假如說這跟五花肉的東西是元器件的話,那它根本就不可能是半導體仿冒的——什麼材料的半導體能做到如此柔軟?以柔性材料著稱的碳基半導體也不行!

“那就開始吧!”潘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反正,他感覺,他一輩子研究的經驗都被顛覆了。

“如果真成了,那……”潘正甚至不敢再想下去,只顧得機械式的坐着操作。

……

“這兩個輸入端是5V,輸出端高電平,通過。”

“這個輸入端低……輸出低電平,通過。”

“這個……”

“這個……”

……

與或非三個種類的門電路一個個測試下來,潘正教授的臉色也是越來越沉重,他已經相信陳旭全新的理論了。

材料證明了這些東西不可能是半導體冒充的,驗證的結果又表明了這些元器件都是準確可靠的。

但,越是如此,他心裡越是被震撼的無以復加——潘正此刻甚至回憶起自己一生的研究來——自己究竟都研究了些什麼玩意兒啊!

“如果這體系下的芯片性能能夠達到現今半導體的一半標準,不,哪怕達不到一半,甚至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它也是有極其廣闊的應用空間的!”

一瞬間,潘正甚至楞在當場,不過馬上反應過來,直接反鎖了實驗室的門。

“這真的是你自己一個人搞出來的?”

潘正輕聲,但語氣卻是極爲的嚴肅。

倒不是說他不願意相信程旭,事實上他自己也知道,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東西——即便偷也都沒地方偷去。

即便有人願意發揚“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那也輪不到一個大學還沒畢業的普通學生。

但同時,一套已經能夠經過實驗驗證的全新芯片理論體系,也不是一個普通大學生能夠搞出來的……吧……吧?

這同樣很不可思議,很科幻好不好!

兩者相較,潘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內心該傾向於哪一個。

“老師,這個東西其實不復雜,至少做到現在這個水準不復雜。”

“嚴格的說,這是一個仿生學的東西,模仿的就是生物細胞信息傳遞的過程。

“其中‘荷泵膜’的作用更多的參考了‘鈉鉀泵’能夠消耗ATP形成的能源驅使特定的離子逆電化學梯度穿過質膜過程主動運輸的這個現象。”

原理的東西沒有什麼好保密的,離子泵假說在生物學上也是一個極爲普通的概念,很好理解。

潘正作爲信息科學領域的教授,翻着資料,

也能明白個七八成:“每水解一個ATP釋放的能量輸送三個鈉離子到細胞外,同時泵入兩個鉀離子進入細胞,造成跨膜梯度和電位差……”

潘正一邊看,一邊閉眼思考,一邊不住的點頭,嘴裡還嘀咕着:“如果能夠電子能夠也如此逆電荷尺度運動,確實能夠實現跟半導體差不多的效果!”

理論是沒錯,但做出來……

大學生啊,哪個沒學過生物?ATP、膜運輸,高中的知識而已!

門電路、二極管的原理,在計算機專業那更是基礎中的基礎。

說起來,程旭所能接觸到的也就這些,但,他是怎麼把二者聯繫到一塊兒的?

聯繫到一塊兒也就罷了,畢竟光靠想就行——YY總是沒有什麼代價的,誰都有胡思亂想、異想天開的時候。

但他是怎麼找到仿生方法,並且成功製造出樣品的?

這完全超綱了好不好!

潘正忍不住打量着眼前的程旭,這小年輕,面龐還十分稚嫩,才大三啊——這實力,簡直恐怖!

想想自己當初的時候,幾乎都快三十歲了還一事無成呢,整天跟着導師打雜,論文能發個一作,那就跟過年了似的。

可現在,就這個大三的學生,這成果整理整理,但凡發出去,那影響力……如果年齡再大點兒,有點其他的鋪墊,院士評選都夠資格了吧?!

難道這就是天才?!!

潘正搖了搖頭,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拋出自己的大腦之外。

“鈉鉀泵本質是載體蛋白,你這……”

思慮了一會兒,潘正本想問是如何實現的,但轉念一想,這已經是核心機密了,哪怕自己是老師,也不該在這個時候問這麼機密的問題,於是只問了半截,心裡跟貓爪子撓似的。

沒辦法啊,如果是類細胞、甚至是類細胞生命活動類型的芯片——那幾乎就是基於生命形態的演進了——那可就大發了!

對此,即便是年過半百的潘正,也真的沒辦法不好奇!

“不不不,老師,沒那麼離譜……”

程旭當然知道潘正想到什麼了,實際上他自己也想過,不過這真的完全是兩回事兒。

至少現在這個階段是完全的兩回事兒——芯片只會是芯片,不會變成其他的任何東西,更不會自我迭代與進化!

他接着說道:“‘荷泵膜’的作用只是參考了‘鈉鉀泵’的生物學現象, 具體的實現是不太一樣的。

“生命物質合成過程的根本,實驗室合成澱粉都還很費勁,更不用說具有一定邏輯、實現某些功能的類生命物質了。

“荷泵芯片的製造過程雖然也參考了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轉移RNA和信使RNA的作用並加以模仿,有信使基和轉運基的概念。

“但無論是底層原理還是基匹配方式是有很大差別的。基本還屬於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的層次。

“在工業合成生命物質有突破性進展以前,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可能的。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個工業製造過程,而不是類生命細胞的合成過程。”

程旭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潘正反倒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你不說我還不知道,你這製造過程都是仿生的呢!

仿生DNA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就算是照葫蘆畫瓢那也不是好畫的啊!

還真是萬幸啊——你這還只是一個工業製造過程,而不是生命細胞的合成過程——

你這要真是生命細胞合成的過程,我都該懷疑我自己是不是你通過機器製造出來的了!

這麼想着,潘正不知道怎麼得瞬間舒了一口氣,整個人也放鬆下來。

短短的一小會兒時間,潘正突然發現自己的接受能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原本對於程旭的理論他還挺震驚,不過此刻——

——不就是一個大學生搞出了一個全新的芯片體系嗎,原本還有點兒超出自己的想象。

但現在,小事兒,什麼新體系新理論——全都是小事兒!

……

第4章 你認真的?第18章 誰伸手,剁誰!第40章 未來方向選擇第27章 指令集系統第59章 我能解決!第2章 理論基礎第59章 我能解決!第49章 安全和保密級別提升,多方關注第47章 芯片效果測試第12章 這種人是該遭雷劈的吧?第1章 竟是2023年!第28章 這也是一個妙人第28章 這也是一個妙人第28章 這也是一個妙人第22章 是爲了服務你,而不是取代你第50章 文老別開生面的合作提議第27章 指令集系統第52章 國家科發銀行承接第17章 絕對不能錯過的機會第25章 有思想纔是最重要的第6章 人機關係的邊界第35章 試製成功,起航!第41章 如何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第48章 新模型的威力第9章 長歪了的“孩子”第20章 安全還是有保障的第20章 安全還是有保障的第18章 誰伸手,剁誰!第51章 珠穆朗瑪-初心第6章 人機關係的邊界第47章 芯片效果測試第60章 改進方案確定第40章 未來方向選擇第60章 改進方案確定第58章 天大的問題第48章 新模型的威力第55章 深入合作第4章 你認真的?第26章 2041實驗室人員確定第3章 絕對優勢第21章 AI的未來可能第41章 如何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第43章 工廠就位,流片進行中第62章 智能的本質是向上第4章 你認真的?第50章 文老別開生面的合作提議第53章 五十年?三年!第26章 2041實驗室人員確定第62章 智能的本質是向上第44章 流片成功第31章 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第1章 竟是2023年!第23章 設計與製造第44章 流片成功第30章 瞬間不淡定了第36章 專利的考量第57章 下一代【珠穆朗瑪】的設想第51章 珠穆朗瑪-初心第45章 裸片上機測試第59章 我能解決!第25章 有思想纔是最重要的第41章 如何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第63章 這不是一件小事兒第57章 下一代【珠穆朗瑪】的設想第45章 裸片上機測試第45章 裸片上機測試第42章 程旭的思路第29章 現有指令集分析第8章 第一課第34章 生產過程——場刻第58章 天大的問題第52章 國家科發銀行承接第35章 試製成功,起航!第25章 有思想纔是最重要的第51章 珠穆朗瑪-初心第56章 企業集羣雛形第31章 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第56章 企業集羣雛形第51章 珠穆朗瑪-初心第19章 合作確定與2041實驗室第36章 專利的考量第36章 專利的考量第6章 人機關係的邊界第39章 頂層設計的問題第41章 如何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第47章 芯片效果測試第5章 小事兒,全都是小事兒!第49章 安全和保密級別提升,多方關注第6章 人機關係的邊界第4章 你認真的?第28章 這也是一個妙人第41章 如何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第9章 長歪了的“孩子”第59章 我能解決!第35章 試製成功,起航!第7章 這究竟會訓練出個什麼玩意兒?第14章 形勢第50章 文老別開生面的合作提議第30章 瞬間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