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朱慈烺很蛋疼

以劉鴻漸爲首的遠征軍忍受着西西伯利亞的寒流一路向西,漫長補給線上的運糧隊同樣在爭分奪秒,幾乎是同一時間,遠在三千里之遙的朱慈烺也很蛋疼。

御駕親征、開疆拓土、活捉羅剎國皇帝固然讓朱慈烺的聲望在朝堂上威風凜凜。

特別是在民間,內廠的番子們到處發傳單,迅速將朱慈烺的豐功偉業傳播到了大明各地,百姓們無不歡欣鼓舞、頌讚大明之軍威。

憑良心講朱慈烺每天聽東廠的人傳來各地誇他的消息着實爽了好一陣兒,倒是也滿足了他壓抑已久的屬於一個初生牛犢的虛榮心。

但是爽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銀子花的跟流水似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話劉鴻漸曾經對他說過,但朱慈烺現在才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西征羅剎是他與劉鴻漸共同的主意,朝臣們雖然有怨言但也迫於二人的強勢選擇了妥協,但打仗是要花錢的,朱慈烺剛回來沒多久,戶部尚書張天祿就開始給他算賬,是真的算賬,算大明今歲稅收和支出。

真懷念打仗的那些日子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快意恩仇,唉,也不知道劉卿現在如何了,朱慈烺想着想着似乎重又回到了兩個月前的日子。

“陛下,陛下?”龐大海站在一邊小聲喊道。

“哦,張愛卿剛纔說什麼?”朱慈烺回過神兒來發現朝臣們都大眼瞪小眼的盯着他,而張天祿手裡抱着個賬簿面色有些不愉。

“陛下,國庫現存銀只剩一千八百多萬兩,簡言之,若朝廷按照目下的支出速度,太倉銀將在半年之後告罄。”張天祿合上厚實的賬本道。

“什麼?只剩這麼點了?半年前不是還有六千多萬兩的嗎?”朱慈烺眉頭一皺道。

你瞧瞧,這是人說的話嗎?

這話若是讓崇禎大叔、亦或是他的大伯天啓、爺爺泰昌、曾祖萬曆聽到估計都會大吃一鯨。

萬曆老爺子往各地大肆派遣稅監、礦監,折騰了一輩子也僅僅是勉強維持,若是四處再鬧個災國庫仍舊還要跑老鼠。

只不過吃完驚老祖宗們肯定要撩起袖子揍朱慈烺這癟犢子,特麼的一年花掉五千萬,有這麼敗家的嗎?

他說完話發現朝臣們表情都很奇怪,甚至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大臣微微搖了搖頭,剛纔張天祿林林總總的將今年的支出說了一遍,很顯然,朱慈烺一句沒聽到。

於是乎張天祿又翻開了賬簿。

“陛下,可能剛纔臣說的有點快,臣再複述一遍。

今歲工部共支出現銀兩千六百四十餘萬兩,用於建築各行省的新官道,也就是水泥混凝土官道。”張天祿擡頭看了一眼朱慈烺解釋道。

“另外就是各府縣新式學堂的建造、黃河大堤加固、以及宮殿翻修等其他事項。”

這事兒朱慈烺知道,大明耗資頗巨、貫通南北的第一條主幹道剛修完,劉鴻漸就建議修各行省之間的主幹道。

用他那句話說,上百萬工人散起來容易,再聚起來可就難了,還不如趁着這批工人技藝日漸成熟,趁熱打鐵多修幾條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此朱慈烺也是點了頭的。

還有科舉改制的問題,二人商議、朱慈烺下旨要在各行省建立一座綜合性的學府,科目要涵蓋工學、理學、醫學以及原有的儒學,劉鴻漸將之稱之爲大學。

戶部出銀子、工部出匠人,各省建造一座綜合性大學、各府則建立一座中學,各縣則建立規模比較小的、針對某個學科的萌學。

這番大陣仗銀子肯定花得跟流水似的,朱慈烺心裡自然有了點逼數,恍惚了一下示意張天祿繼續說。

“另外就是軍械所的研發支出、賞銀、匠人工人的工錢等,今歲共計支出現銀一千兩百餘萬兩。”

張天祿說完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等朱慈烺問話,若是朱慈烺有異議,他馬上就會將銀子具體都花在哪兒了說得明明白白。

但朱慈烺並未深究,大明軍隊能有如今的雄風,除了嚴格的訓練外靠的就是更先進威力更強的火器,而這些都要歸功於軍械所裡夜以繼日搞研發的工匠。

而軍械所目前的攤子鋪的實在是太大了,簡直就是一個國家財政支撐的軍工、研發集團,上到火炮、火槍的研發與迭代,下到新發明例如拖拉機、橡膠、自行車林林總總的項目足有幾十個。

除卻關乎軍國大業的火器製造由軍械所負責外,民用產品軍械所只負責研發,技術成熟後的量產則交由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西山商合,而西山商合負責交稅。

之所以軍械所還要研發民用產品也是沒辦法的事,大明上下最優秀的匠人全都聚集在軍械所,靠其他地方的匠人自己來搞工業革命估計等到他死也看不到,將圖紙散播到各地又不現實。

所以大明只能竭盡全力的搞教育,培養出一批思維新穎、敢想敢做的信任出來。

劉鴻漸也曾經跟朱慈烺說過,軍隊只靠勇猛不畏死不行,要有先進的火器,火器靠科技,科技靠教育,教育投入和研發投入肯定會很大。

教育和科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甚至兩代人、三代人慢慢的培養,而他們將是未來帝國的根基、柱石。

所以,這筆支出也是沒毛病。

僅此兩項一年就花了將近四千萬,燒錢,絕對是燒錢,朱慈烺好像看到劉鴻漸將大明國庫辛苦賺到的錢一車一車的往外拉,他還無能爲力的那種。

“最後一筆大的開支就是目下朝廷正在與羅剎國、荷蘭國進行的戰爭了。”張天祿接着道。

他甚至都沒有提官員們的薪俸,因爲與這三大支出一比,官員們的薪俸就有些不夠看了。

尤其是今年的戰爭,在張天祿以及大多數官員來說一直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在這些儒學集大成者的官員們看來,大明只需要守住固有的疆土就完全可以了。

畢竟儒學講究的就是個禮,打仗更是講究個師出有名,向劉鴻漸這般行爲在他們眼裡無異於入侵,這與儒家的本意是相違背的。

大明富有四海,有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再加上本地的小麥、稻穀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的過上太平日子。

可當今天子和安國郡王卻偏要謀求什麼海洋,還與羅剎國、荷蘭國同時交戰,真是沒事找事兒閒的蛋疼。

“戶部必須保證安國郡王以及遠征軍的補給,要不打任何折扣,朕再說這最後一遍!”

朱慈烺聞言絲毫不馬虎,直接站起來瞪着戶部尚書張天祿道。

……

PS:昨兒腰疼進了醫院,今兒吃着止疼藥更了一章,明天繼續,所以你們不要離開我呀,我也在努力呀,以後別人再問我有什麼突出,我就可以正兒八經的告訴他們,我椎間盤突出,身體又喜提新病一枚,難受。

第717章 不祥之兆第947章 油錢都不夠第617章 樂不思蜀文抄公第67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62章 八旗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第31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891章 貶庶(第十更)第675章 這鍋,儒生得背第457章 裁撤鍵盤俠第216章 斯人已去(爲所有曾打賞過本書的書友加更!)第785章 欺我無人(第二更)第122章 穿不逢時(求推薦票)第86章 摳門的老方(求推薦票)第246章 真相(第四更,打賞加更)第523章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第216章 斯人已去(爲所有曾打賞過本書的書友加更!)第481章 颶風行動第142章 太子,吃個雞腿吧第713章 圍魏救趙第148章 開眼看世界第3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9章 敢爲天下先(第三更)第214章 太子來了(爲盟主 聽葉飄雪 加更4/5)第361章 物是人非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851章 異性兄弟第35章 好貴的船票(求推薦票!)第701章 先錘了他再說第782章 不多也不少(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3/20)第314章 當了一把和事佬第518章 誰的悲哀第121章 震精!老朱發財了第551章 顫抖吧!野豬皮第948章 一支雪茄第721章 只彎腰是不夠的第462章 鴻門盛宴(一)第675章 這鍋,儒生得背第57章 社會平頭哥(求推薦票)第82章 表字佑明第156章 過猶不及(求推薦票)第388章 用最強硬的語氣,說最慫的話(四千字大章)第330章 投名帖(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204章 這侯爺,不做也罷!第799章 老子要搞事情第468章 天地不仁,逆天改命第816章 劉鴻漸的未雨綢繆(第五更,爲白銀盟加更12/20)第242章 柔情似水第381章 皇上,香不香?第853章 順者不昌,逆者亡第321章 大明軍工帝國(第五更,300月票加更)第883章 僱傭兵團(第二更)第684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第209章 崇禎也土豪第772章 分歧第515章 戚家後人(二合一)第44章 吾皇萬歲(求推薦票,求打賞!)第163章 察哈爾部(求推薦票)第734章 談判第44章 吾皇萬歲(求推薦票,求打賞!)第308章 我當爹了(第一更)第450章 京中來人第793章 田川家第762章 你怎麼倒下了?第814章 爲國效死,就在今日(第三更,爲白銀盟加更10/20)第228章 前屯殉難(三)第607章 王爺就能爲所欲爲嗎第406章 女衛營的苟且第356章 太子監國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145章 皇莊第61章 定王朱慈炯(求推薦票)第653章 就是頭鐵,不服就來死磕第511章 羅曼諾夫王朝第845章 布薩根絞肉機第350章 西南獻俘(第三更,700張月票加更。)第698章 咱們是朋友嘛第15章 世襲罔替第597章 攝政王不攝政第181章 萬事皆備(爲本書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 加更5/5)第292章 成事不足的玩意兒第811章 誰來老子就打誰(第三更,白銀盟加更9/20)第162章 黃金家族(求推薦票)第367章 嗯,真香第551章 顫抖吧!野豬皮第684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第809章 怎麼是你(第一更)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473章 又立了大功第808章 木工頭莫走,我們去島根第100章 敗露第337章 什麼仇,什麼怨第749章 內廠牛逼第888章 漫漫歸途(第七更)第161章 無奈之舉(求推薦票)第205章 傳家的手藝(爲盟主 聽葉飄雪 加更3/5)第299章 軍械所,擴張!擴張!第588章 新帝問政第488章 所有漢人都需牢記(第四更,300張月票加更)第895章 區劃(第十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