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教蠻夷番邦,皆爲漢臣妾也

墨桓盯着那艘巨大的寶貝也是滿臉的興奮,這實在是他有生以來建造的最得意的戰船。

劉鴻漸帶着五六個親衛跟着墨桓登上了一號鐵甲福船,船艙內部爲樟木、松木、杉木所造,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彈藥、條石、糧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

“王爺,一號福船長二十丈,遵從您的意思,船外皆覆鐵甲,此實爲巧奪天工之舉。”墨桓此言雖有拍馬屁的嫌疑,但聽語氣乃是墨桓的由衷之言。

“一號福船裝配各類火炮48門,其中8門60斤炮,10門30斤炮,12門18斤炮,18門9斤炮,作戰士兵500人。”

他在澳門卜加勞船廠見識過弗朗機的主力戰船,此船雖然由於身披鐵甲導致船體過重,上部無法搭配更多的火炮,但航速卻被蒸汽機所彌補。

而且論防禦力,一號福船當爲目下南洋之最,尤其重要的是,蒸汽機動力的一號福船,將不再受風向所限,此纔是一號福船的最大優勢。

劉鴻漸自船艙底部的蒸汽機組開始巡視,往上經士兵住所到主力火炮艙室一一親自查勘。

頂部的船艙之內設有兩丈見方的指揮室,四周擺放一應器具皆爲楠木所雕,中間則擺放一整張長方形沙盤,此是爲作戰指揮室。

整個過程中劉鴻漸一言不發,只是墨桓陪在一邊做着講解。

甲板中央豎立着蒸汽動力標誌性的鐵質煙囪,劉鴻漸撫摸着以鉚釘、融焊固定在杉木船幫上的鋼板心中激盪不已。

“王爺,此船還未有名號,請王爺賜之。”墨桓心知劉鴻漸心中振奮,但仍沉着請道。

即便他一直看着這艘船建成,但當他登船之後,仍然心中難以壓抑那份激動,更別說劉鴻漸是第一次了。

海風拂面帶着些許鹹意,陽光刺眼而並不熱辣曬得劉鴻漸暖洋洋的,劉鴻漸站在船舷之側望着海面上林立的數十艘大小戰船。

“此艦便叫山海關號吧!”劉鴻漸望着海面沉思良久終於開了口。

戰艦和戰船不是一個量級,敢稱戰艦者皆爲火力猛、船速快、防禦力強的大型船隻,而十七世紀中葉歐羅巴各國能稱之爲戰艦者也是不多。

此是天津寶船廠建造出來的第一艘主力船隻,論防禦力和船速當得上戰艦之稱。

“山海關爲大明第一雄關,百年來抵禦北蠻不得入,此艦當得此名,卑職容後便着人以金漆命名。”墨桓隨後道。

“墨先生辛苦,本王回去定爲墨先生請賞!”

大明水師荒廢百年,寶船廠從無到有首席造船師墨桓居功甚偉,當得上劉鴻漸以先生敬稱。

“謝王爺擡愛,王爺信得過我這化外之民,卑職定當竭忠盡智報效中華。”墨桓躬身行禮顯得格外鄭重。

“墨先生何以自稱化外殖民?你與春秋之墨家可有瓜葛?”劉鴻漸一直覺得這個墨桓沉穩的不像話,行的禮節也不似明禮。

大明姓墨的本就罕有,再加上其自稱化外之民,而其言報效中華而非大明,則更令其生疑,讓他不由得聯想到大名鼎鼎的墨家墨翟。

但凡熟悉春秋末年百家爭鳴那段歷史的,沒有人不熟悉墨家的,且不說墨家提出的兼愛、非攻之道義,只是墨家所擅長的機關之術便足以令其大放異彩。

自墨翟之後三百年,墨家傳人一直秉承墨翟最初的理想,靠着威力強大的機關之術,遊走於受到不義侵略的弱國,幫着他們抵禦戰爭。

到了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奏,劉徹一旨帝令,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隨之衰落,而後又遭各種誣陷,不得已舉族流亡,真可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大明錦衣衛果然名不虛傳,王爺所言不假,墨某確爲墨家之人,就是不知今之中華可容墨家否?”墨桓雖心中驚詫,但仍是面不改色。

見自己底細已被查明,又知面前這位王爺執掌着大明朝最爲龐大的監察機構錦衣衛,墨桓只得如此聯想。

而他之所以用這樣的語氣,實在心中悽苦。

自西漢獨尊儒術,墨家後人被迫流亡海外,一千多年來,墨家從未放棄迴歸中華,但又不捨祖上真傳,爲各朝所不容。

到了大明,儒教更是深入民心,不論百姓、商賈、舉子皆以學儒爲尊、爲榮,墨家便更無立足之地。

千年來墨家苟延殘喘於那樣諸島,到了他墨桓,因得幸於小弗朗機駐南洋總督利瑪德之識,方有了些許改善。

墨桓本已對迴歸中華大地不報念想,然一年前廣州知府着人來請,密言是大明安國郡王意欲重振大明水師廣招天下匠人。

墨桓雖遠居澳門,但卻一直關注着背後的中華大地,而安國郡王劉鴻漸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風讓墨桓心中的火焰再次燃燒。

“墨先生言重了,錦衣衛雖對南洋局勢甚爲看重,但並無探查墨家之意,此實爲本王的臆測。

墨先生更勿需過分擔擾,在本王的眼裡並無儒、墨之分,更有甚者,相比於儒學,本王覺得,墨家的機械之學更利於我中華之興。

本王從不輕言信諾,但本王向你保證,倘若本王有生,百家爭榮之日定當重現,中華大地是所有漢家血脈之棲地,墨先生且安心處之。”劉鴻漸少有的鄭重,流亡千年,仍掛念着舊土,當得上他這份敬重。

“倘若國朝不棄,墨家第六十二代家主墨桓在此立誓,墨家定當竭盡所能,爲國朝奉獻一腔熱血!”墨桓再也壓抑不住胸中的激憤,竟撩起袍子跪了下來。

沒人明白流亡者的痛,更沒人明白一個眷念故土、時刻死歸的愛國者的苦。

“墨先生快些請起,本王代表大明朝廷,歡迎墨家子孫後人重歸舊土!”劉鴻漸彎腰將墨桓扶起,鄭重的道。

有了墨家相助,以其對機關、機械之工學所長,定當是大明的另一助益,劉鴻漸自然不捨人才外流,隨即許下諾言。

“走,隨本王且去看看大明新徵召的一萬水師士兵!”艦船有了,士兵有了,一切皆在他所預想之內,劉鴻漸此刻躊躇滿志。

第232章 前屯殉難(七)第599章 我的好女婿第220章 這纔是你的依仗第181章 萬事皆備(爲本書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 加更5/5)第596章 冤家路窄第118章 罪不容恕第754章 沒有耕壞的田,只有累死的牛第478章 朝鮮國主第779章 老司機(第三更,爲盟主華雪鑑加更3/3)第324章 你們說了不算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887章 黑鴉傭兵團(第六更)第160章 又來這套(求推薦票)第818章 俺下輩子還要給你當家丁(第七更,爲白銀盟加更14/20)第25章 恩威並施(求推薦票)第241章 你?不配!第383章 飛鳥不會盡,弓也不會藏第872章 人道主義第683章 風口浪尖上的豬第427章 大逆不道第524章 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第116章 夜襲夜襲(求推薦票)第542章 教蠻夷番邦,皆爲漢臣妾也第774章 兄弟,且在下頭等着咱(爲盟主華雪鑑加更2/3)第53章 成國公(求打賞!)第475章 特別的恩賞第730章 狹路相逢第639章 這個人遠去了第766章 大明的條件第762章 你怎麼倒下了?第870章 薩馬拉曠野之戰(8000字大章)寫給諸位兄弟們第948章 一支雪茄第281章 穩住,我們能贏第516章 渾河往事(二合一)第874章 不死不休第334章 太子大婚第650章 特使的請求第490章 劍指復社第671章 滅不臣,報皇恩,有死無生第777章 勞逸結合(第一更)第843章 真正的解脫第362章 八旗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第883章 僱傭兵團(第二更)第77章 京觀與誅殺令(求推薦票)第168章 老古董?新發明(第四更)第143章 老毛病又犯了(求推薦票)第782章 不多也不少(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3/20)第60章 絕望的崇禎(求推薦票)第433章 大金錠子第520章 木頭也能當錢花第332章 日進三女第941章 五年計劃第507章 工業騰飛第一步(爲盟主 全世界我老婆最美 加更 3/3)第300章 九邊獻俘第730章 狹路相逢第717章 不祥之兆第44章 吾皇萬歲(求推薦票,求打賞!)第650章 特使的請求第693章 明君不好當第718章 神兵天降第463章 鴻門盛宴(二)(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3/3)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第14章 連救三門(二)第428章 將了一軍第112章 你是老王吧(求推薦票)第334章 太子大婚第268章 冤家路窄第695章 朕還要當舅舅咧第302章 是騾是馬,拉出來遛遛第488章 所有漢人都需牢記(第四更,300張月票加更)第503章 不服就去告老子吧(二合一)第858章 初雪第759章 終將載入史冊第714章 不宣而戰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401章 兵發盛京第408章 便宜了你這渾人第264章 紅褲子兵教你做人(第五更,月票加更)第88章 終於上道了(求推薦票!)第335章 快顯形吧!第259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455章 家國天下第75章 犒賞三軍(求打賞啊!)第312章 有我罩着,放心便是(第五更,打賞加更1/3)第563章 有朕在,卿勿慮第805章 新任大名第606章 幕後黑手另有其人第646章 與民爭利(第三更,爲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歡看書加更2/3)第101章 顧大通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398章 膨脹了,膨脹了第764章 印加帝國第696章 西行之路第484章 清君側,肅宮廷?(第三更,打賞加更)第52章 徵兵令(求推薦票)第237章 怒不可遏第376章 以逸待勞第160章 又來這套(求推薦票)第868章 這是朕的承諾(第三更,4000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