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太子來了(爲盟主 聽葉飄雪 加更4/5)

四十廷杖已經是相當嚴苛的重則了,事實上只要崇禎想讓某個大臣死,莫說四十杖,也許十杖都用不了。

可見這些勳貴讓崇禎有多麼生氣,你們不是要死諫嗎?

那就看看你們的嘴硬,還是屁股硬!

李雲魁當然知道崇禎的真實想法,無非是要教訓教訓這些不知朝廷危難胡作非爲的勳貴。

事實上身爲皇帝身邊的太監,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要摸清皇帝的真實想法。

就說剛纔崇禎的命令,如果會錯意的太監真的實打實的給每個人來四個廷杖,估計這十幾號勳貴當天就得全部下去見太祖皇帝。

而一下子打死十幾個勳貴,還有一個世襲的國公,崇禎肯定又要背上一個濫殺功臣的罪名,但先死的,肯定是監刑的太監。

可就算再放水,這四十廷杖下來,估計這些勳貴們也得在家裡趴個十天半個月。

趕走了一羣討人厭的鹹魚,崇禎再沒心思批閱奏疏。

乾脆讓人傳了膳,坐在煤球爐子便喝起悶酒來。

第二天,安國候劉鴻漸依然沒有來上朝,崇禎坐在御座上時不時的往武臣的末尾處瞄。

安國候上朝經常遲到,崇禎心裡是有數的,可足足等到早朝結束,劉鴻漸也沒來。

這個豎子,還跟朕擺起了脾氣,不就是說了你兩句嗎?又沒有冤枉你!

崇禎想起這一年來,他爲安國候背的各種鍋,頓時覺得自己也很冤枉。

從狙殺李自成到、拿下吳三桂、血戰山海關、以至於蕩平山、陝、大規模徵兵、推廣新作物。

哪一個舉動不是他在朝裡承受着諸多文武的指責、謾罵和不滿?

如果沒有崇禎在朝廷裡撐着、爲安國候做主、撐腰,安國候根本活不過三章。

這大概是崇禎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自己很委屈。

而安國候劉鴻漸呢,更是覺得自己天南地北折騰了一年,爲誰辛苦爲誰忙?

結果還被大罵一通,也是後世來的小夥子,如果是明人,被皇帝罵兩句又能如何?多大的事?

可劉鴻漸卻不這麼認爲,如果沒有崇禎,他本可以買一塊地,蓄幾十個家奴,娶三兩個老婆,安安穩穩的當他的逍遙小地主。

有領先這個世界三個多世紀的akm在手,誰敢來找他的茬兒?

可自從給崇禎當了打工崽,每隔兩天還得起個大早,天寒地凍的跑老遠去宮裡開會。

這還不說,動不動還要給他肩頭壓擔子,一開始是遼東、遼東完事是山、陝,現在他又兼職種地、還提領京營。

每天忙忙活活的不說,都沒時間陪老婆孩子!

現在還要被人嫌棄,世界上最憋屈、最委屈的便是自己了吧!

是以劉鴻漸這兩天朝也不去上了,皆已抱病在身爲由着下人報於吏部,說起來,這理由還是崇禎幫他想的。

不去上朝歸不去上朝,劉鴻漸並沒有在家裡醉生夢死,事實上也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心裡賭氣而已。

爲了發泄,劉鴻漸乾脆去了千戶所的軍營,每日裡跟着一羣小夥子一起練習火槍方陣。

爲了對抗關外的騎兵,劉鴻漸與卡爾商議改良了現有的方形陣列,改爲了環形陣列。

兩軍對抗時,火槍兵以環形隊列列隊在中央,身後是步軍,兩邊則是友軍騎兵。

敵軍騎兵首先要衝入火槍兵方陣,經受火槍兵的若干輪齊射,之後纔是與騎兵、弓弩手對拼。

定裝紙殼彈大大提高了原有裝彈方式的效率,宋大爺更是突發奇想專門爲千戶所定製了子彈帶。

出戰時,每人胸前皆掛滿一排定裝彈,一排三十發,足以支撐起一次戰役。

千戶所軍營與西山京軍大營距離不過一兩裡,時不時傳來陣陣火槍聲,一開始讓京營頗爲驚詫。

負責京營新軍訓練的副提督張懷中,還派了不少新提拔的的下級將軍前來千戶所參觀,千戶所的排槍陣使這些將官震驚之餘,也是一臉的豔羨。

在得了劉鴻漸接下來便要把這種火槍配發給京營時,許多京營將官才興奮而歸。

在流水作業愈加成熟後,又新徵了一百名匠人,目前軍械所可以日產新式遂發槍四百多杆,定裝紙殼彈兩千餘發。

但由於千戶所士兵一直在做着大量訓練,紙殼彈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往往剛剛出產的紙殼彈,一股腦就被千戶所打了個乾淨。

千戶所現在實行全天訓練制,每天都要完成定量的訓練任務,不合格者就要受罰。

這與其他部隊大不相同,事實上,在古代由於生產力跟不上,朝廷養一支軍隊負擔之重是超乎想象的。

而明朝的軍隊更是如此,朝廷沒銀子發軍餉,士兵自然懈怠於訓練。

其實即使軍餉按時發放,軍營裡也不會天天沒日沒夜的訓練,大多一週訓練一兩天便是很重的訓練量了。

原因無他,訓練起來,士兵可是要加大飯量的,戰馬是要吃豆子的,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

事實上明朝中後期戰力最強的戚家軍,以及後來的俞大猷的部隊,爲什麼戰力強?

答曰:都是銀子喂出來的!

紀律當然佔了很重要的比重,但是如果沒有銀子,你指望從山裡徵召來的大字不識的新兵蛋子給你爲國捐軀?

別扯犢子了,即使戚將軍朝廷裡有張居中的立捧,他的戚家軍也做不到每日全天訓練,想全天訓練,營養必須跟得上。

好在千戶所只有兩千餘士兵,而他們的頂頭上司安國候劉鴻漸,又是個財大氣粗的大佬。

每天三頓,頓頓可勁兒吃,每天還能有一隻雞腿兒。

好兵是訓練出來的,好槍法是子彈喂出來的!

三天來,劉鴻漸的耳朵都快被火槍的槍聲震的出了毛病,但他卻十分的興奮。

這是他親手打造的第一支軍隊,雖然不大,確實大明絕無僅有的火槍部隊。

可以預見,這支部隊以後將成爲大明的驕傲!如果崇禎大叔不給他找事的話!

“大人!宮裡來人了!似乎是……是太子……太子殿下!”副千戶官常鈺從軍營外急急的跑來。

第739章 劉鴻漸式打法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236章 邊關來信第731章 正面交鋒第257章 生前也是個體面人第836章 一個不留第845章 布薩根絞肉機第135章 郎情妾意(求推薦票)第450章 京中來人第412章 還是一戰吧!第815章 你們都要記住今日的仇恨(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1/20)第422章 驚聞噩耗第529章 西山商合第462章 鴻門盛宴(一)第704章 孺子可教也第279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更,月票加更)第545章 小九想給夫君生個孩子第49章 將枷鎖打碎第245章 託付(第三更,月票加更)第321章 大明軍工帝國(第五更,300月票加更)第51章 動了誰的蛋糕?第808章 木工頭莫走,我們去島根第154章 罄竹難書(求推薦票)第733章 嚴峻問題第67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63章 察哈爾部(求推薦票)第501章 明目張膽(二合一)第144章 佈局第612章 本王忍你很久了(第三更,爲盟主 騎單車載美女 加更1/3)第589章 大事聽我的,小事聽你的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第569章 尼布楚之戰第738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499章 又起流匪(二合一)第483章 是非功過,後人會與評說第772章 分歧第64章 鐵索雄關(求推薦票)第282章 滾雪球的蝗蟲第66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17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48章 李邦華的煩惱第476章 朱元璋挖的坑第579章 大清的寶藏第288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17章 墳頭草丈高(第一更)第159章 科學狂人(求推薦票)第370章 大時代下的悲劇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632章 你敢貪,朝廷就敢剝皮第841章 你們羅剎人拼得起嗎第578章 貝加爾湖畔的暢想第177章 古代版航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加更3/5)第641章 叫我一聲兄長,還你一片河山第279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更,月票加更)第153章 戲精(求推薦票)第716章 天佑中華第502章 橫眉冷對千夫指(二合一)第277章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第669章 爲陛下殺敵第156章 過猶不及(求推薦票)第219章 到底誰怕誰第133章 小別新婚第271章 這是要打成持久戰了?第589章 大事聽我的,小事聽你的第288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46章 虎視眈眈第603章 咱成京城首富了?第697章 小雞燉蘑菇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173章 狼狽爲奸(第三更,爲本書第一位盟主芭芭拉Y加更)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424章 敕令晉封第393章 孿生兄弟第430章 豬圈養豬第945章 八國聯軍第704章 孺子可教也第607章 王爺就能爲所欲爲嗎第380章 給我轟死這羣龜孫第77章 京觀與誅殺令(求推薦票)第520章 木頭也能當錢花第250章 薊州總兵第12章 忠勇的太監們第680章 同仇敵愾第841章 你們羅剎人拼得起嗎第831章 劉鴻漸的真傳(第十一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5/5)第58章 臉皮厚的境界第608章 抱歉,王爺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370章 大時代下的悲劇第512章 生源問題第65章 本色出演(求推薦票)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397章 讓建虜與愛斯基摩人爲伍第155章 垂垂老矣(求推薦票)第354章 戒指沒了第747章 書同文,言同語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第772章 分歧第743章 南洋水師提督(爲盟主李佩雲加更2/3)第258章 恐怖的撫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