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老古董?新發明(第四更)

五百匠人中除卻木匠之外,便屬鐵匠、鑄匠最多了,劉鴻漸剛說完,呼啦啦從匠戶中站出來一百來號人。

劉鴻漸把手裡的圖紙交由他們傳閱查看。

圖紙有四張,其中兩頁爲分解說明,第一張是個形似鐵榔頭的物件兒,第二張是個粗粗的圓柱,中空,下方還開了個孔。

幾個年輕些的匠戶眼疾手快,拿到手裡左看右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

“侯爺,是要爲京營打造新式武器嗎?可小的看,這就是個鐵榔頭啊!”年輕人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把圖紙交給了身後幾個老匠戶。

劉鴻漸笑而不答,什麼鐵榔頭,這可是後世八九十年代家家戶戶必備的神器。

匠戶老孫頭年紀快五十大幾了,打了一輩子鐵器,手上滿是厚厚的老繭。

他眉頭深皺,盯着那個鐵榔頭似的圖紙看了半天,直到翻到第二張分解說明的一頁,似乎看到了個煤字,隨即靈機一動。

“侯爺,這物件兒是不是與您拉過來的那些煤石有關?”老孫頭試探的問道。

“嗯,還算聰明,不似這些愣頭青!這個東西,叫煤球機!”劉鴻漸指着第一張圖紙說道。

老式十二孔手工煤球機,這玩意兒他不僅見過,而且還用過。

他十幾歲的時候,孤兒院爲了節省開支,燒火用的煤球皆是用這玩意兒手工打製。

從煤球廠買來用機器粉碎的煤粉,摻入少量黏土以水和之,把煤球機放入煤泥中用力下壓,直到煤泥充滿煤球機體,然後在木頭沫子裡蘸一下。

在空地之處用力壓煤球機的頭部,一個新鮮的煤球便被打製出來,在晴日裡曬上個兩天,便可以生活取暖了。

而另外一張圖紙便是煤球爐了,這個東西更簡單,無非就是做出箇中空有底盤的模具,以鐵水澆灌之,然後由匠人打磨。

聽了劉鴻漸的解釋,一幫子鐵匠、鑄匠皆是目瞪口呆、驚爲天人!

侯爺不是軍人出身嗎?怎的還懂俺們鐵匠的手藝?看侯爺這陣勢,侯爺難道還用過這個叫煤球機的東西?

不得了!不得了!一羣人甚至忘記了言語,皆是看着劉鴻漸眉飛色舞的講解着。

“有誰有信心把這玩意兒做出來?”講解完,劉鴻漸說道。

其實剛纔講解時,幾個識字的匠人已經看了圖紙的分解說明,雖說都是簡體字,但明末時大部分字皆已與現在無異。

這玩意兒難度最大的便是煤球機的機體,煤球機手柄是活的,十二根鐵棍與球罩之間也是活的,二者結合負責把煤泥壓制成形並推出去。

這在後世早已是被淘汰掉的老古董,但在三百多年前的當下,足以稱得上是個劃時代的發明了吧!

剛纔幾個最活躍的年輕人這時便蔫了,他們也就打製過鋤頭、鐮刀之類的簡單物件兒,這玩意兒,不會啊!

“侯爺,老朽或許可以一試!”老孫頭彎腰行了禮,謙遜的說道。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可不行!

“好說好說,圖紙就在這兒,你們皆可以同時開工,誰先研製出來,有賞!

嗯……就賞銀五百兩,匠戶戶籍可轉爲自由身!”劉鴻漸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

他本就從崇禎皇帝那裡要到了這個特權,而這個,也將是他用來激勵匠人們發憤圖強的一件利器。

五百兩銀子不足以改變某個匠戶家庭,但取消匠籍的桎梏,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再不用跟他老子一樣受人欺辱、窮困一生。

他可以參加科舉爲官,也可以經商做生意,更可以種地採桑……

而現在……侯爺說話自然是算數的。

沒有人知道,這些匠人曾忍受過多少屈辱,只此一句話,便足矣令所有匠人們瘋狂。

一羣年輕人接過圖紙瞬間把老孫頭包圍了,他們希望老孫頭能不吝賜教,但其他同行皆是搖搖頭,因爲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泱泱華夏五千年,手藝活皆是師脈相傳,這是人家混飯吃的手藝,除非是自己的兒子,怎麼可能傳給外人?

“匠戶除籍是有條件的,需要把所掌握的技藝編撰成書,一併交由檔頭處置。”

劉鴻漸略微皺了皺眉,幾千年來,中華大地不知有多少技藝失傳,大部分原因都是這種師脈口口相傳,而不注重著書立說造成的。

有了除籍的條件,即使分享出自己所學,倒也沒什麼不公平,反正自己的孩子也不用再當匠戶。

爲了自己的後代不再像他們般受人欺凌,匠人們大多不甚在乎。

其實煤的使用,也不僅僅侷限於蜂窩煤,畢竟這些皆是不怎麼產生有毒氣體的無煙煤,就是大塊大塊的燒,注意通風的情況下也沒什麼大問題。

蜂窩煤製造麻煩,不僅要把煤石敲成碎末,還要重新打製,工序麻煩。

好在是勞動力實在不值錢,而且古時的工匠大多都有匠人精神,不似後世能偷工減料、偷奸耍滑絕不勤勤懇懇、踏踏實實。

而且蜂窩煤的推廣對象是富戶,煤比木炭要耐燒不知幾倍,燃放的熱量也是高於木炭,且木炭不僅製作更爲麻煩,成本也是高的離奇。

明末時期,十斤木炭就要兩錢銀子,而煤呢?以產量來算,一百斤也不到五百文銅錢。

煤球爐頂部可以放置一片鐵餅,側邊開個洞,通到窗外一根排氣的管子,除了取暖之外,上部還可以燒水、熱茶、做飯,一爐好幾用。

況且蜂窩煤加上煤球爐,放到屋子裡不比炭盆高大上多了!

劉鴻漸幾乎可以想象,這玩意真搞出來,絕對可以賺銀子。

而另一個方法便是針對普通人家的經濟實用型了,無非就是用泥巴和石頭壘一個竈臺,把大的煤快敲成小個的便可湊乎使用。

交代好了諸多事項,見天色也不早了,劉鴻漸便在衆人的感激聲中準備打道回府。

“哦對了老閻,你們三人忙完待會兒記得來本候府上,要過年了,一起喝點樂呵樂呵!”劉鴻漸上了馬說道。

“下官遵命,就是大人不說,下官三人也正有事要報與大人聽呢!”閻應元拱手相送!

“下什麼官,咱們幾個還這麼客氣,有事兒晚上說,本候先走一步!”

說完劉鴻漸拍馬向家中行去。

ps:推書《北上伐清》,看到書名了嗎?知道幹什麼的吧?

ps:推書《大唐技師》,看到書名了嗎?知道幹什麼的吧?

ps:目前訂閱剛剛達到預期的一半,有點失落!

第633章 聖旨,家書第356章 太子監國第34章 都是苦命人第619章 小鄭的無力抗爭(第三更,爲盟主 騎單車載美女 加更2/3)第646章 與民爭利(第三更,爲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歡看書加更2/3)第105章 背水一戰(求推薦票)第681章 登門拜訪第654章 把島還回來再談第410章 艹翻這羣狗韃子第882章 循循善誘(第一更)第473章 又立了大功第548章 本王對錢不感興趣(第三更,300張月票加更)第695章 朕還要當舅舅咧第719章 聲東擊西第888章 漫漫歸途(第七更)第700章 錦囊妙計第88章 終於上道了(求推薦票!)第9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852章 賠款要有,割地也要有第99章 爭論第333章 天師幺女第561章 上窮碧落,下追黃泉第77章 京觀與誅殺令(求推薦票)第157章 功高震主(求推薦票)第411章 大哥,咱算是大明人了嗎?第414章 盟軍來援第710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863章 至少曾經擁有過(第三更)第586章 崇禎禪位,行文天下(第五更,爲盟主天忉酬勤加更3/3)第82章 表字佑明第253章 慌不擇路第3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3章 我次奧,快跑!(第四更,打賞加更)第293章 硬是睡不着第248章 不破建虜誓不還第60章 絕望的崇禎(求推薦票)第212章 一腔好心餵了狗第270章 汝妻子我養之第184章 中興有望(爲盟主 楓林晚簫 加更1/5)第165章 海盜之王(求首訂)第882章 循循善誘(第一更)第423章 斟酌個屁第694章 輿論導向第583章 巴巴喇的請求(第二更)第867章 年輕就是希望(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552章 不爲野人之奴第745章 東瀛曹家第323章 盟古來使第327章 掙點銀子不容易(第一更)第116章 夜襲夜襲(求推薦票)第601章 要相信科學第183章 宋大爺就是宋大爺第377章 三千勇士第187章 鬱悶的范文程第151章 全面開工(一)第713章 圍魏救趙第681章 登門拜訪第125章 血祭第342章 你們只管去諫第270章 汝妻子我養之第530章 姐夫,昭仁要吃棒棒糖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946章 八仙過海第410章 艹翻這羣狗韃子第245章 託付(第三更,月票加更)第100章 敗露第340章 魔術師第311章 倔強崇禎與執拗太子(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182章 天工不開物第490章 劍指復社第467章 爲生民立命第43章 武英殿大學士第381章 皇上,香不香?第720章 熱蘭遮城第180章 城下之盟第762章 你怎麼倒下了?第446章 崇禎的煩惱第633章 聖旨,家書第274章 海路漫談第114章 一家人啊(第三更,求推薦票)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699章 沙塵暴第104章 厚顏無恥(求推薦票)第366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94章 薅晉商羊毛(求推薦票)第557章 三千營的新戰術第542章 教蠻夷番邦,皆爲漢臣妾也第354章 戒指沒了第349章 打破記錄(第二更)第607章 王爺就能爲所欲爲嗎第435章 狡兔三窟第281章 穩住,我們能贏第236章 邊關來信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183章 宋大爺就是宋大爺第657章 帝國應有的樣子第894章 家常(第十三更)第193章 仁義是個屁(爲盟主 楓林晚簫 加更 2/5)第801章 狂徒第449章 敢爲天下先(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