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顧問在華使命的終結。
1937年7月5日,即七·七事變發生前兩天,法肯豪森似乎已預感到戰爭即將來臨。他以總顧問的名義向中方發出一份建議,要求立即將整訓完畢的國防軍開赴華北各國防戰略要地,以備不時之需。盧溝橋事件發生後,法肯豪森先是受蔣介石委派赴華北前線同中方指揮官會商抗日作戰方案,隨後又不顧德國政府禁令趕赴上海蔘與指揮圍殲當地日本駐軍的戰役。
8月13日,國民政府發起一場“先發制人”的打擊,擔任主攻任務的八十七、八十八師正是德國顧問一手調教的精銳部隊。在法肯豪森看來,這是檢驗德國顧問整軍成果的難得機會。八·一三淞滬抗戰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經德式訓練的中隊在日軍攻擊下顯示了較強的戰鬥力。但是,11月初,當日軍增援部隊在杭州灣登陸之後,戰局急轉直下,上海防禦戰遭到慘敗。在中隊潰退的過程中,耗資一百餘萬元修建的“東方興登堡防線”未發揮任何抵抗作用就被拋棄了。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據估計,從淞滬抗戰至南京失守,30萬中央軍大約損失了10萬至18萬人。精銳的新編師蒙受的損失最大,失去了1萬名低級軍官,從此基本喪失了獨立作戰的能力。南京失守後,德國顧問團大多數成員隨國民政府撤往武漢,此後他們實際已沒有多少工作可做。
在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後的一段時間裡,希特勒德國在對華關係上面臨着困難的抉擇。德國與日本一樣,奉行對外侵略擴張政策。從1936年11月起,日本又成爲德國某某產國際的盟友。德國勢必支持日本的遠東政策。可是,遭到日本侵略的中國,又和德國有着密切的經濟、軍事聯繫;中國作爲戰略原料的供應者和德火、工業品的巨大市場,是德國壟斷資本家乃至德國統治集團難以立即放棄的。這樣,德國要支持日本的遠東政策又難免會損害自身利益。
雖然在戰爭初起時德國宣佈中立,並向中方表示德日《某某產國際協定》同中日衝突沒有任何關係,但隨着戰爭的擴大,德國的中立實際已難以維持,中德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例如,德國對中蘇關係的改善深感不安,並公開向中國方表示不滿;在中德貿易中,德方轉而要求中方以外匯現款支付欠缺數額,甚至以停止向中國提供軍事物資施壓。只是由於中德雙方有關人士的努力,兩國關係纔沒有立即出現大的倒退,對華軍火供應也又持續了一段時間。
1937年10月下旬至1938年1月中旬,德國政府試圖通過駐華大使陶德曼(OskarP.Trautmann)調停中日衝突,以解決其遠東政策面臨的矛盾。這次調停失敗後,德國政府接連採取了一系列迎合日本的措施,中德關係急轉直下。1938年2月,希特勒宣佈德國將正式承認“滿洲國”。3月,德國單方面決定中止已實施多年的中事學員赴德訓練的合作項目。4月,戈林下令禁止對華輸出軍火,德國外交部向中方交涉召回全部在華軍事顧問。6月下旬,爲迫使顧問們儘快離華,德方發出極其嚴厲的訓令:凡不遵從者“即認爲公然叛國,國內當即予以取銷國籍及沒收財產處分”。隨後,德方以中國未能如期允准全體德國顧問離華先行召回駐華大使陶德曼,此後再未派出駐華大使。7月5日,以法肯豪森爲首的德事顧問團離華返德。
自1938年起,國民政府爲挽回中德關係所作的外交努力幾乎無一奏效,唯一的例外是德方又放行了一批軍火。當年7月,經過中方有關人員和德國廠商的多次遊說,德國政府最後默許將禁運前中方訂購而應於7月交貨的軍火轉交芬蘭公司啓運。這是運往中國的最後一批德火。在維持了幾年冷淡的關係之後,1941年7月1日,德國正式承認南京汪精衛政權,重慶國民政府終於宣佈與之斷交。
歷史上被遺忘的一頁。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德合作可以說是在比較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雙方合作的形式十分簡單,蔣介石以私人名義僱用德國人,德國顧問只對蔣個人負責。這種方式繞開了國家間的合作可能遇到的種種難題。儘管兩國有着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但合作者近似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卻基本填補了這個差異。
蔣介石對德國顧問是高度信任的,德國顧問團在中國的工作也推動了中德關係的改善和發展。軍事是雙方合作的主要領域。德事顧問的作用在於向國民政府的軍隊初步灌輸了現代軍事觀念,幫助建立了一支比較現代化的陸軍示範部隊,改進了中國的兵工後勤系統,大批德制武器和軍工設備的輸入提高了中隊的戰鬥力,也爲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
一個有趣而奇特的現象是合作雙方並沒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兩國的合作並不針對特定的第三國,合作只是爲了各取所需。然而,正是這一點最終使得雙方的合作難以爲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德日之間日趨緊密的戰略關係,註定中德兩國要分道揚鑣。
中德之間的軍事合作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多少印跡,這不僅是由於德國顧問歷經十年訓練的中國精銳部隊在抗戰的頭半年裡就消耗殆盡,更重要的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身所具有的反法西斯性質使這段歷史不願被人提起。
我又站在這地方,勝利的戰場年輕的歲月在呼喚,所有迷茫的過往,英雄的土壤,壯志和熱血又在一次激盪在我的胸膛;啊!我親愛的弟兄,汗水辛勞都化爲力量,啊!我親愛的弟兄,遙望故鄉我心仍激昂;青天白日旗飛揚,將執愛奉獻給理想,期待着衣錦榮歸回故鄉,千千萬萬心靈的祈望;青天白日旗飛揚,壯志壯獻豪情在放,期待着衣錦榮歸回故鄉,永恆不滅英雄的光芒他們爲了保家衛國,不惜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他們爲中華民族的生存撒盡了最後一滴鮮血。與全國人民一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民族的長城,他們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尊敬和懷念!
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能記得他們,在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今天,永遠不要忘了那些默默無聞卻頂天立地的英雄們。1937年12月初的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集中了20萬軍隊雲集在南京市周圍。此役中方軍隊損失慘重,尤其是遠道趕來助戰的川軍某師損兵折將尤爲重要,該師有一個團,因擔任陣地側翼對敵警戒任務,重點防禦京杭國道一側敵人可能突如其來地穿插分割,故一直未直接參戰,當防禦戰役失利後,爲了保住有生力量,全團二千餘人急行軍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撤退。然而,部分進入青龍山地區後,從此就再也沒有見到過這支部隊,全團二千多人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戰事結束後統計戰果時,攻佔南京的日寇華派派遣總司令部,發現中隊有一個整團,自皖南朗溪縣開至南京東郊麒麟門定林村一帶未被殲滅或俘虜,也未放下武器進入城內的難民區,而是轉移走了。但該團似乎又沒能突破日軍最精銳的第六師團設下的兩道封鎖線。日寇因此認爲此事蹊蹺,不可理解。重慶國民黨作戰大本營於1939年統計作戰情況時,也注意到這一咄咄怪事,將其列爲“全團失蹤”記載入****軍史檔案。時至今日,這仍然是個謎,一直讓人迷惑不解,一直作爲未解之謎塵封在國家軍史檔案博物館裡,而我有幸能以當事人的身份經歷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事件。今天我終於下定決心,要將這些事情公佈於衆,讓更多人明白,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這麼一羣可歌可泣的人,還有這麼一系列違背常理卻的的確確的發生過的事情。一晃那麼多年過去了,而那些人、那些事兒卻一直徘徊在我的腦海,一直揮散不去。
1937年12月,日軍攻入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後,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餘萬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在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鬆井石根和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日軍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手段,經6個星期的血腥屠殺,在南京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30萬人以上。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端殘暴的法西斯獸行。抗戰勝利後,甲級戰犯鬆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這是日軍在南京屠殺中國平民(資料照片)。
12月13日上午,日軍谷壽夫第6師由光華門、雨花門入城,隨即將馬路上的難民當作槍殺目標,馬路街巷之內頓時血肉狼藉、屍體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