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

雖說當年一手拆散了李子元與劉翠的婚事,但這位老人對太行山區八路軍,尤其是李子元和他的部隊還是很關注的,畢竟那是一羣真正在堅持抗戰的人。不過因爲消息閉塞,這位老人得知李子元的消息,也只能在日僞軍的報紙上,以及想方設法打聽到的消息。

作爲被日僞稱之爲太行山頭號悍匪,晉東南治安最大毒瘤的李子元,在太原的日僞的紙上至少被擊斃過了五次,至於李子元所部被消滅的次數那就更多。儘管不贊同自己的前兒媳與李子元走到一起,這位老人對李子元還是很欽佩的。

至少能讓日僞軍出那麼高的懸賞金額,在報紙上不斷稱之爲晉東南治安悍匪、毒瘤等,說明李子元是真的將他們給打疼了。對於這樣的真正抗日英雄,儘管不接受八路軍的主張,但是老人至少是不反感的。

當初劉翠在發現懷孕的時候,也是這位老人拍板並支持生下來的。也許是爲了躲李子元,也許是爲了保住這個孩子。在劉翠發現自己懷孕後不久,老人就變賣了所有的家產,舉家從壺北西部搬遷到了太原,對外宣稱這個孩子是遺腹子。

在劉翠生下一子之後,這位一向以詩書傳家、治家甚嚴的老人,把這個孩子當成親孫子一樣的疼愛。至少在他內心想法之中,一旦李子元有什麼意外,也可以給這個抗日英雄留下一條根來。

當然也許在老人的內心,這個孩子也寄託着老人對戰死在沙場長子的寄託。雖然不是自己兒子的親骨肉,但畢竟是自己兒媳婦生下來的。老人不僅很疼愛這個孩子,並再三告誡家人,誰也不許對這個孩子說起他的身世,更不許對孩子打罵或是虐待。

他活着不許,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許。這個孩子就是他們家的長孫,是他們家的嫡親孫子。在老人的悉心照顧之下,這個孩子雖說還很年幼,但即聰明又懂事,讓年歲逐漸增大的老人,平添了不少的歡樂。

當然,對於李子元的消息,老人也一直都關注着。甚至日軍設置在太原的戰俘營裡面,每次有從太行山區押來的戰俘抵達,他都會託人暗中打聽李子元的消息。李子元還活着,沒有像日僞報紙上說的那樣犧牲,讓老人也多少鬆了一口氣。

否則,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知道現在心情極度壓抑,如果沒有這個孩子,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劉翠了。但老人並未後悔當初拆散了李子元與劉翠,因爲他堅持認爲李子元給不了劉翠幸福。

但老人鬆了一口氣,可李子元卻不知道自己在幾年前,就已經當爹了,而且還有了一個聰明健壯的兒子。還以爲自己只是三個孩子父親的李子元不知道,算上常娟肚子裡面的這個,他其實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父親。

當然,至少現在,其中的三個孩子他沒有辦法相認。一個要到五年後,另外兩個直到孩子母親臨去世之前才告訴兩個孩子真相。對於李子元來說,常娟肚子裡面的這個孩子,是李子元唯一可以公開抱出去炫耀的,他又豈能不欣喜若狂?

得知自己要當了父親之後,李子元臉上整天都笑呵呵的。看的戰友和部下,都以爲自己團長不知道抽了什麼瘋。不過當得知常娟有喜之後,幾個老戰友也真誠的爲李子元高興。軍人嗎,上了戰場誰知道能不能回來。

現在的人又受到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傳統道德約束。沒有幾個幹部和戰士,在上戰場之前不盼着自己能留下一個後代。至少就算是犧牲了,到了那邊也可以給祖宗一個交待。現在李子元有後了,儘管還不知道是男是女,但幾個老戰友也替李子元高興了一把。

相對於其他心思簡單,只是單純祝福李子元的戰友。略微察覺到一些東西的何三亮,卻是對李子元會心的笑了笑。何三亮雖說不清楚劉翠的存在,但他至少知道唐翹那對龍鳳胎,與李子元是脫不了干係的。對於何三亮有些詭異的笑容,李子元也只能一笑了之。

老班長則更是盡心,常娟每次來部隊或是李子元去常娟駐地探視,都會想方設法搞幾個雞蛋或是其他營養品。好在現在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已經順利完成對壺北西部平原地區滲透,並已經站穩腳跟的部隊,現在搞點有營養的東西也並不算困難。

馬永成也叮囑去壺北西部平原地帶活動的部隊,想辦法給團裡面搞點營養品回來。甚至考慮很周全的馬永成,還讓部隊在活動的時候想辦法搞一些奶粉回來,以便提前做好準備。老戰友們如此的盡心和幫忙,讓李子元也感覺到很暖心。

至於第二個消息,對李子元雖說不算好,但至少也不算太壞。已經結束豫中會戰的六十二師團,並未返回晉東南。併成建制的從第一軍整體劃出,改爲日軍大本營直轄。而接替其駐防晉東南的那個獨立步兵第十四旅團,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戰鬥力上都差很多。

從內線傳來的情報來看,該旅團絕大部分的軍官都是幾次動員的,或是一些特設軍官之類的。士兵老的老、小的小,老的三四十歲。小的十六七歲,甚至就連鬍子都沒有長硬,整個就一個半大孩子。

不過六十二師團雖說沒有撤回來,但是回撤的第一軍卻運回來了大批在豫中會戰中,繳獲的重慶方面武器裝備。這批武器裝備,除了留下一部分自用之外,大部分被日軍用來補充和擴編僞軍。

此時日軍戰線已經拉的不能再長了,後勁已經明顯出現不足的日軍,爲了避免自己的統治區不被八路軍蠶食,只能不斷的擴大僞軍。否則,不說別人,單單就這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就只能在長治城內坐緊閉吧。

即便是這樣,這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也很難抽調出機動兵力來。其所屬各個控制區的日僞軍,一般都是死守在據點裡面基本上極少出門。即便是出門,一般也是由僞軍出面,自己是則躲在據點裡面。

作爲日軍眼中的鐵桿漢奸,王鐵石在當了整整七年的漢奸之後,不僅給自己混了一塊,除了北平那個僞華北綏靖總署承認,即便是南京的汪僞政權也只是默認,就連日軍都不承認的少將牌子之外。這次日軍大幅度擴編僞軍,這個傢伙撈取了很大的好處。

這些武器裝備,很大一部分裝備給了王鐵石部。同時日軍將俘獲的中國戰俘一部分,也補充給了王鐵石所部。到了當年八月份,王鐵石所部猶如吹起一般的膨脹起來。補充進來的部分戰俘,再加上強徵了一部分本地青壯年,該部僞軍擴編到了七千多人。

在完成重新大規模的整編之後,該部僞軍至少在山西僞軍之中足以堪稱精銳。每個團下屬一個重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裝備有四挺國造二四式或是三十節重機槍,四門國造八二迫擊炮,每個步兵連都有六挺輕機槍、三個擲彈筒。

士兵每個營有兩個連,配備都是漢陽造步槍或是石門造的辛巳式步槍,另外一個營則是中正式。原有晉造槍械以及村田式步槍等,子彈不多的雜牌槍械,現在已經全部徹底的淘汰。就連四年式步槍,現在都已經基本上退出來了。

輕機槍的品種雖說有些雜,不少是比利時機槍和捷克式機槍,以及戰前進口的法國造七九輕機槍,但數量卻是相當的充足,而且口徑也全部是七九口徑。每個連六挺的配置,甚至足以讓晉城的那個汪僞第六方面軍看了都羨慕。

那位東陵大盜自己有一個小兵工廠,但作爲南京汪僞政府的軍隊,遠不如直接被第一軍控制的王鐵石部享受的待遇高。他們大部分裝備的還是土製槍械,機槍每個連不過三到五挺。這次日本人分大餅,基本上沒有給他們補充什麼。

僞軍連長以上軍官,全部都配備了駁殼槍。排長一級的,則全部都使用馬槍。一個連從原來的七八十人,兵力配置幾乎整整翻了一番,達到了一百四十多人。各級僞軍官中,不少都是被俘的那邊軍官,整體軍事素質也不能與以往同日而語。

而王鐵石這個傢伙,還藉着這次擴編的機會,利用自己的心腹和嫡系,專門組建了一個裝備更加精良的特務營。這個營全營上下清一色都是中正式步槍,以及捷克式輕機槍。每個連的輕機槍編制達到了九挺,步槍也沒有一支漢陽造。

排長用手提機關槍,連以上軍官清一色的都是德國原廠快慢機。營直屬四挺二四式重機槍,兩門八二迫擊炮。擔任營長的是他一個嫡親的侄子。這個手槍營的火力,幾乎等於一般的部隊兩個營。

擔負他身邊護衛的一個手槍連,除了九挺輕機槍之外,每人全部都是長短兩支武器。這個手槍連,全部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組成的。不過日本人只給了他,五門在豫中戰場繳獲的老式法式山炮。

別的火炮繳獲了不少,是一門都沒有給他。而且在彈藥上,一律由日軍顧問控制。平日裡,每個步兵只配發三十發子彈。炮兵更是一枚炮彈都不配發,都控制在日軍顧問手裡面。作戰的時候,在由日軍顧問下發。

同時根據內線傳來的情報,這個傢伙手中還儲備了一批中正式步槍,以及三十多挺輕機槍,以及五挺重機槍和兩門小炮沒有下發。連同換下來的武器裝備,秘密的儲存在一個除了他心腹之外誰也不知道的地點。

再加上這個傢伙對補充進來的一戰區戰俘,並不是很信任。被移交過來的被俘人員中軍官,只能擔任副職,班長也一律都改爲副職。士兵則是徹底的打亂,與本地強徵來的青壯年混編,而且士兵儘可能的不按照原有建制編成,這就給他的內部造成了一定的矛盾。

第一百八十三章 補給和戰機第五百章 大相徑庭的李子元第二百八十七章 又被咬上了第五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三百一十七章 提前規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子元的靈活性第五百一十五章 紀律與人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戰俘第六百八十章 中島德太郎的決心第三百一十章 你當我二啊第三百一十八章 頭疼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新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摸魚的想法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仗沒有你們這麼打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要做到耳朵磨出繭子第四百零三章 捅一把就走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死心的池田英夫第二十七章 發財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到時候就不是面子問題了第二百一十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百六十四章 胃口不小第五百一十九章 銳變的經歷第八百二十章 都上繳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七百四十五章 殺雞駭猴第三百三十五章 憤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子元腦袋的價格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死心的池田英夫第六百零四章 事情的兩面性第二百一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零九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五十三章 李子元的要求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樣的平靜第五十八章 跟着走第六百零二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五章 鶴田沼楠的壓力第八章 大帽子第二十四章 槍感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糊塗第二百零三章 耐心與得手第三百八十章 沉重的教訓第二百七十四章 苦戰十字嶺(二)第三十章 我也受罰第四百三十三章 馬糞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安分的李子元第一百一十二章 苦戰八松嶺(三)第五百零九章 困境與辦法第八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四十八章 貪心的張子健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利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十章 不敢想怎麼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圍(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冒冷汗的鶴田沼楠第四百五十九章 只有四成第一百八十四章 意外與交易第五百四十章 敵在變、我亦變第七百零二章 各有各的小算盤第四百七十三章 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只有四成第七百零九章 真的被打怕了第十四章 鶴田沼楠的觀點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的政治處主任第九十一章 劉雁來的火氣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三百三十三章 忍而不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鶴田沼楠的不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野學校第七百四十五章 殺雞駭猴第二十三章 審訊第三百二十三章 心思細膩的何三亮第五百三十章 怒氣與批評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打長治(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兄弟部隊的要求第六百二十七章 誰給了你這麼大膽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敵情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解放戰爭的第一槍第三十三章 燈下黑第八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五十四章 岡崎支隊的煉獄(二)第四十九章 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第二百七十九章 突圍(三)第八章 大帽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家人(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撿到寶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草木皆兵的三十六師團第四十五章 郭老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草木皆兵的三十六師團第七百一十一章 明碼實價第三百七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二百六十九章 鬆了一口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遇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叛徒的危害第二百零三章 耐心與得手第六百三十六章 縱容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子元的警告第二百四十章 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