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時代如此

面對這麼多的人,有限的教育資源不能平衡的分到每一個人頭上,教育資源是極度不公平的。韓城根本沒有能力培育那麼多老師,只能是有限度的培養一些,然後鼓勵他們繼續培育人才。當老師不容易,至少現在的這些人能不能成爲合格的老師取決於他們以後,現在來說還是太難了。如果識字的人再多上幾個,他們就不用這麼辛苦。

不識字也有不識字的好處,至少人家不會天天催着你,說教育資源不公平。因爲在那個時候就沒有多少人識字,識字的也都去當老師了,但是還是不夠。這已經不是能不能滿足的事情了,這是根本滿足不了的事情。國內現在正在大搞工業化,雖然說現在只是個基礎,但是基礎也需要很多人建。

先不說蘇聯援助了幾個工廠,咱們先說發電站,至少現在來說已經有好幾座發電站已經開始在建了。抽調的都是國家的精銳力量,他們都是認字的,有很高學識的,他們去跟蘇聯專家打下手,目的就是爲了學習,然後把這種技術用到我國。

“今天怎麼來了這麼多孩子?”

“都是附近村子裡的人,知道咱們在這兒教人識字兒,課本他們買不起,報紙他們還買不起嗎?”

韓城看到看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很多半大的小子拿着報紙在那邊等着別人讀,人總是有一顆求學向上的心,如果他們這樣願意學的話,那還成也不吝嗇教一下。

那爺看着這一幫孩子,也想到自己當年的時候,不知怎麼就是有些感慨。不過現在他年齡也大,也就看淡了心思,不再去想那些事情。

“一張報紙就足夠了,足夠讓這些孩子認完常用的3000個字兒的,他們如果真的認會了,也算半個讀書人。”

韓城只能這樣無奈的說,他太清楚中間的困難是怎樣的,至少這些孩子扔了字兒就有了進一步向上學習的動力。

日子呢,就這麼一天天過去,學習的人從當初的十幾人,到後來的幾十人,然後再成爲幾百人,規模是在不斷的擴大的。韓城現在不覺得自己是在培訓專業的技術人員,反而像是掃盲班。

最後沒有辦法了,韓城乾脆先給自己這幫人檢查了,然後讓這幫人去檢查那幾百個人。原來的話還是抽檢,現在這就不是抽檢了,那叫挨着個兒過。這也是無奈啊,成了掃盲班了。

不過這樣一來,又能留下很多愛學習的人,雖然不知道這幾百人能夠堅持多久,但多多少少都是認識了幾個字兒。韓城在山西過的也挺滋潤,廠裡面的生產工作安排好之後,剩下基本也沒有什麼事兒,畢竟有自己夫人幫忙扶持。

說實在的,這東西太快了,你說這冷不防的家裡突然多了一個人,有點兒太緊張了。但是不得不說,韓城根本就不懂應該怎麼做?他還是像往常一樣接着工作,家裡面的可能多照顧一點少什麼,缺什麼都弄一下。

“大丫啊,你看我回來用帶什麼東西不?”

“家裡都有沒什麼可帶的了。”

韓城現在又要馬不停蹄的去出差了,沒什麼,就是要到北京彙報工作。韓城也覺得不對呀,彙報工作不是直接給老首長彙報一下就行了嗎?怎麼還要跑到北京呢?韓城倒是打電話給老首長問了,老首長回了一句,你要是把總理的牌匾給撤下去,你也就不用去北京彙報工作了。

韓城一下子就知道了,自己這是上了名單了呀!具體還有哪個廠子的人?暫時還不清楚。不過,到了也就知道了。

其實這時候開會是最多的,首先百廢待興,工廠的設立和建立,肯定是要徵求一下這些廠長的意見。有一部分可能要他們擴大規模,甚至說是在建新廠,有些可能是特殊任務的下達。

韓城暫時還不清楚要下達什麼任務,現在整個山西的廠子只數的韓城的最大,其他的那真是兵工廠。第一輪的蘇聯援助物資還沒有到,已經做好具體的規劃了,在已經規劃好的地方建立鍊鋼廠,機械加工廠等重工業設施。其中比較難弄的就是電力,也準備好建立火電發電站和水利發電站,然後連接上這些工廠。

這都已經規定好的事情,還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嗎?反正剩下的事情也不一定有自己的事兒。

反正到了北京,拿着介紹信住進了招待所,幾個廠的廠長都在招待所裡。很多都是從東北來的廠長,應該說大部分都是東北的廠長,因爲只有東北的條件最好。像山西的可能只有韓城一個,還有部分是四川的。

“您好,您好!山西第一工業設備製造廠,韓城同志是吧,真是久仰大名了。”

“啊,你好,你好!請問這位同志您怎麼稱呼?”

“我叫葉開,是從東北過來的。”

韓城一進入會議室,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韓城,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熱情地向韓城打招呼,搞得韓城有點兒想跑了。

“我這兒有什麼不對嗎?”

“沒有,您可是從抗戰年代保留下來的主要的工業工廠,您的事蹟可在東北宣揚開了,您真是個英雄!”

這評語說的韓城都有點兒受寵若驚,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各位廠長應該都到了,我相信大家對我們都很陌生,馬上你們都會成爲一個新的統一部門的一份子,那就是工業部,所有的生產計劃由工業部負責主導,你們負責執行。這是由我們的體制所決定的,當前來說還是先緊着重要物資生產比較好,雖然說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我們國內的戰鬥纔剛剛開始,爲了實現工業化,我們還是要撿最主要的來生產。”

反正巴拉巴拉就這麼一通,韓城也明白這什麼意思,工廠的自主權基本上就沒有了。畢竟現在是計劃經濟,你生產的東西沒有人要也不行,只有工廠和工廠進行交換纔有價值。

當然了,這樣也好,就能夠騰出手來去培訓更多的工程師和工人了。至於什麼生產效率,現在其實還夠,要是實在騰不出人手來,那估計真的要上自動化設備的。而且現階段來說,各個廠子所要的物資批量都很小,韓城這邊基本上都能生產,就是專業不專業而已。

開完會之後韓城才知道,現在所有的工廠都已經劃歸國營,生產自然是由國家說了算。從原料到加工到銷售國家一手全部包了,目的就是爲了能夠建設更多的工廠,製造更多的東西。韓城呢,感覺到有些不適應,這畢竟不是後世,一個大一點廠子的生產,能夠頂上全國一年的產量,不管是從電解鋁還是鋼鐵生產,現在還差的很多。

這幾十個廠子是新中國最開始的工業力量,剩下的會有更多的蘇聯設備進入國內,廠子的數量會越來越多,能夠製造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通報了一下蘇聯的援助情況,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以哪個廠子爲核心了,現階段還是以東北的廠子爲核心,因爲他們離蘇聯更近,能夠更快的得到專家和物資的援助。

韓城也是聽得緊一陣兒鬆一陣兒,沒辦法,時代如此。

第二十五章 艱難談判第八十二章第四十七章 新武器新氣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行第二百二十章 白糖換糧食第一百零八章 燒燬、銷燬第一百四十五章 試槍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活第二百二十四章 吃肉第一百二十二章 極端第二百一十八章 戴民權將軍殉國第三十八章 信件第三百章 防空雷達的出現第四十六章 敵我狀態第九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題第七十七章 吃食第九章 實話總是不好聽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於韓城同志包辦婚姻的解釋即處理辦法第一百一十章 安慰?第三十九章 物資第三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二十二章 我想吃第二百八十九章 把自己給告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對於美國俘虜的處置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雞肉真好吃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審訊第二章 安排工作第六十八章 建議第十三章 吃肉(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結束了第三百零八章 知識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章 實際上是一百四十六章 拖下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生常談第二百九十章 事情結束了……可能吧第三十七章 練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預示着結束第六十一章 徐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這都是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我想吃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別無選擇第五十一章 戰前第一百四十五章 試槍第四十章 個人衛生第八十章第一百章第十四章 吃肉(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聯專家的兩面性第六章 轉移和目標第二百八十九章 把自己給告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牛奶麪包都會有的第四十一章 擁抱戰爭第三十九章 物資第一百八十四章 炸彈進行曲,序章第七十八章實際上的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十一章 第一發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奇蹟再現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的戰鬥第三十一章 迴歸第四十五章 事前諸葛亮第六十四章 困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現實第七十六章第九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爽第九十章第二百五十章 可惜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於韓城同志包辦婚姻的解釋即處理辦法第二百六十章 逃走?可能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命保護第四十九章 主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吃喝拉撒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實戰第二百六十章 逃走?可能嗎?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抓生產第一百八十六章 炸彈進行曲 第二樂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九十章 結束第一百五十二章 危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口脫險第一百五十七章 電報第一百三十七章 書面報告第二百八十二章 奇蹟再現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五十章 吃素第八十七章第二章 安排工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複雜第二百一十章 最大的秘密是沒有秘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大第七章 另有危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