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特意起個大早的何建業在團部的收音機中聽着廣播,等待着那則改變中國抗戰形勢的事件的發生。

軟綿綿的女音“中央社”播音開始,“中央社消息:張學良和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衆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

訓練場上部隊仍然在繼續訓練,何建業站起來整理了下衣服,緩步走入訓練場,觀看士兵訓練,不一會,第十六團營地外傳來大片的嘈雜聲,何建業命令繼續訓練,帶領曾大和幾個警衛出去了,只見兩個旅長、除開自己以外的三個團長,還有很多營連長都紛紛聚集在師部門外,大聲的朝師長李玉堂喊着什麼?不一會人羣散開了,師部命令不部隊團長以上軍官參加軍事會議。

李玉堂黑着一張臉看着下面羣情激奮的黃埔軍官們,說道:

“我知道,校長在西安被扣,大家都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前往西安救出校長;但是你們要明白,我們是軍人,沒有軍委會的命令,我們擅動一兵一卒,那是什麼後果恐怕大家都清楚!我命令,各團長回去後,整頓部隊,做好隨時開拔的準備,只要命令一到,我就帶領大家殺向西安,把那幫喂不熟的白眼狼剁了!”李玉堂拍着桌子命令道,

“是!”全體軍官起立大聲答道,

12月16日,做好開拔準備的第三師奉命向南昌集中,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準備前往陝西參與武裝包圍西安的軍事行動。開拔前,第三師師部,李玉堂召集所有團以上軍官在通報最新的進展“各位,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情況如下:12月13日,中研院等七學術機關通電全國討張;南京各大學校長、教授羅家倫等347人聯名致電張學良、楊虎城,指責扣蔣行爲。12月15日,《申報》《大公報》《益世報》等100多家報館通訊社聯署發表《全國新聞界對時局共同宣言》;同時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發表緊急宣言。就在剛剛,國民政府勸誡張學良投降無效後,中國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爲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爲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爲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空軍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並逐漸轉向西安。目前軍事部署如下:一、以董釗的第二十八師、桂永清的教導總隊、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師、阮肇昌的第五十七師、樊崧甫兼的第七十九師及炮兵第一、第五兩團的主力和一個工兵團爲骨幹,統歸第四十六軍軍長樊崧甫指揮。沿隴海路兩側從正面直攻西安。二、以李默庵的第十師、劉勘的第八十三師、歸李默庵指揮,由潼關開往洛南,進取藍田。三、命駐天水的胡宗南第一軍向寶雞、鳳翔一帶前進。四、命駐漢中的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取道子午谷,進出西安以南地區。五、命駐寧夏吳忠堡附近的關麟徵的第二十五師向固原、平涼地區前進。六、命鄭洞國的第二師、李必蕃的第二十三師爲沿龍海路進攻的總預備隊,集結於潼關附近。七、空軍主力集中洛陽,待命轟炸西安,並協助正面部隊作戰。八、根據討逆軍總部計劃,隴海鐵路線正面部隊,於20日左右集結完畢。我們第三師的任務是立即乘坐火車到達南昌待命。現在各部組織部隊開始蹬車出發。”

何建業率領第十六團的人馬和裝備默默的蹬車,雖然明知道這次又是一次武裝遊行,可都不敢做出不積極的態度。12月19日,第三師進駐南昌軍營,等待討逆軍總部的命令。

1936年12月22日,隨着端納全力周旋,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後由張學良陪同宋美齡和端納往見蔣介石。

1936年12月23日,雙方在張學良公館西樓二層開始正式談判,由宋子文代表國民政府、由張學良、楊虎城、***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談判會。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張學良已經親自陪同蔣介石乘飛機離開西安前往洛陽。離開西安前,張學良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

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在南昌等待事件進展的第三師,隨着蔣委員長平安抵達南京,集體解除緊急狀態,各自就在南昌周邊軍營住下,展開訓練並等待軍委會的下一步命令。

1937年新年來到,何建業知道可能這是陪同家人的最後一個新年了,早早的安排了部隊後跟師長請了假,帶着王玥就直奔清江何府大宅。

吃過年夜飯後,何建業和大哥在密室見面後,經過商談決定還是不讓王玥知道家中的核心機密,目前僅限於除開兩兄弟之外的黃佳英負責。

“美國方面在10月發來電報稱,青黴素的生產技術突破瓶頸,進入了什麼半合成時代,完全不受發酵技術的限制,是好消息,預計1937年3月就可以還完最大頭都美國債務了,其他國家的青黴素已完全支付完成。這是相關的電報,你看看!”何復初遞給何建業一堆電文,何建業逐漸看上去,發現現在美國富業製藥公司重新擴大了生產線,發酵製造和半合成製造一起在齊頭並進,半合成的生產線已經可以大量提取20萬單位的青黴素,比發酵技術提取的10萬單位的效果更好,1支20萬單位的青黴素比2支10萬單位的效果不僅要好,而且藥效更穩定,目前售價持續在50-70美元之間,公司現在已經開始回收資金,發放實驗室員工福利和改善工人薪金水平。

“另外,德國人和瑞典人同意用博福斯75毫米野戰炮的生產線購買青黴素,條件是一次性支付20萬支20萬單位的青黴素或者10單位的青黴素50萬支,這是12月份發來的電文。”何復初遞給何建業一份電報,

“另外,林伯來電說目前青黴素已經開始庫存,詢問要換什麼物資回國,因爲各國都不可能拿的出那麼大量的黃金或則英鎊和美金。”何復初遞給何建業一份前幾天收到的電報,

“德國人想的美,現在我們不是很着急那些東西了,告訴林伯,德國人現在想買青黴素,除了拿黃金換以外,就只能用博福斯75毫米野戰炮的生產線、88毫米高平兩用炮的生產線換,這兩條生產線開價100萬支20萬單位的青黴素,另外PAK37戰防炮的生產線是德國人的添頭。”何建業說完後,何復初對着報務員點點頭,電文經過加密後穿過中間的幾個中轉站到達美國。

第十三章意外的“麻煩”第四百二十七章 都有後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補充兵沒有了第二十一章 初學呼吸法第六十四章 初見李玉堂第八十一章 蛻變(九)第八十六章 大撤退(十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月夜炮擊第四章 血戰薀藻浜(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官橋失守(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陣地失守第五百二十七章 豆戰車的悲哀第四百五十八章 公審(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公審(三)第九十三章 封閉整訓(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橫山大隊的輓歌(上)第九十八章 野外拉練(一)第二百一十章 金官橋(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軍委會的亂命第三百九十章 垃圾場的難民第四十七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二十八章 專門打飛機的第七十四章 大撤退(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希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月夜炮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戰鳳凰咀(十八)第八章 血戰薀藻浜(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掩護第七十七章 大撤退(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等死的傷兵第八十七章 大撤退(十七)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兵入營第九十一章 隔離審查(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月夜炮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審(二)第三十二章 武器彈藥的補充第一百六十八章 血戰鳳凰咀(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彈藥(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崎的煩惱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戰鳳凰咀(十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鴉雀山攻防戰(三十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射炮打氣球第二十七章 軍事演習來臨第二百一十七章 金官橋(八)第七十二章 大撤退(二)第五十九章 富業製藥來華(二)第三十九章 傷員風波(上)第一百零七章 笑着捱打第九十七章 封閉整訓(六)第五十六章 練兵家庭兩不誤第四百一十一章 朱瀅的悲傷(二)第九十三章 封閉整訓(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別離第四十一章 師長的照顧第三百七十四章 夜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反黑(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二十七章拯救潰兵(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炮兵的勝利(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底牌第五百二十八章 專門打飛機的第五百零三章 軍事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鴉雀山攻防戰(八)第三百四十章 聯隊長昏迷第四百一十二章 到廣州第三十四章 重新武裝(上)第一百四十章 鴉雀山攻防戰(二十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噩耗第二百章 血拼106師團之夜戰(四)第六十一章 沂水激戰(十一)第八十九章 隔離審查(一)(收藏、推薦、月票有木有?)第五百零一十章 收網(下)第一百二十章 慘烈的叢林戰(中)第三十五章 短暫的假期(三)第六十五章 戰場縫隙的休整第一百二十七章 鴉雀山攻防戰(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悲催的113聯隊(下)第三十五章 重新武裝(下)第四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橫山大隊的輓歌(終)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拼106師團之馬鞍山(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官橋失守(下)第一章 序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官橋失守(下)第一百零八章 哭着打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城門危機第五十一章 新兵訓練第八十七章 大撤退(十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官橋失守(下)第九十章 蛻變(完)第四百三十章 送別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炸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官橋(九)第五十三章 沂水激戰(三)(求收藏、推薦、月票!求支持!)第十三章意外的“麻煩”第四百七十五章 無所謂第三百六十五章 失敗的前哨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燭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