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兄弟同心

二雪初臍的北平,陽米明媚六御花園裡多數植株都綻開。散發着春的氣息。?

室外的溫度雖然還有些冷。但再冷的天,也抵不過人們心中的舒心快樂帶來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熱度。?

也難怪李若風會選擇今天休假在家裡陪老婆孩子,要知道。前段時間北平一直被漫天的鵝毛大雪所籠罩着。?

陪着孩子們在御花園裡堆雪人,打雪仗,還玩着老鷹抓小雞,很是讓李若風感到了家庭的溫馨和天倫之樂。?

只不過,到了他這種地位,怎麼可能完全將國事放下來,安心享受家的樂趣。?

這不,張學良一來。二人聊着聊着就談到了國家戰略。?

隨着中國國力越來越強大,張學良這位總理也當得越來越硬挺,越來越霸氣。?

“元首,現在的中國。業已是當今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就連美英列強也得來求着我們看我們的臉色。可以說,這次世界大戰,打到什麼程度,何時結束。完全由我們說了算!”張學良說着說着便站了起來,有點激昂地揮着手說道:“整個亞州,已經差不多全部變成了我們中國的版圖,不論從國力還是地盤,這個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首腦都必須承認,東方巨龍已經雄起騰飛!姑且不論他們是不是心甘情願,但是,羅斯福也好,丘吉爾也罷。哪怕是石原莞爾、寺內壽一之輩,他們都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戰爭,不再是列強們的專利,政治協商,纔是當前唯一的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的途徑”。?

李若風淡然微笑着拿起燒開的西山泉水,往精製的紫砂壺裡沖泡裡壺裡的雨前龍井,然後端起紫砂壺,往張學良面前喝空了的那隻小紫砂杯裡到滿。?

張學良意識到自己有點失態,望着李若風歉然笑了下,趕緊坐下來。?

“總理,你說實話,現在國內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經有點厭戰的情緒?”李若風一邊往自己面前的空杯滿上茶水,一邊悠然地笑着問道。?

聽到李若風提起這個有點敏感更有點沉重的話題,張學良臉上的神色慢慢變得凝重起來,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元首,有一部分社會輿論在說我們在走當年蒙古人的路!”?

“蒙古人?!”李若風將端起的小茶杯重新放下,力道稍有點大,使得杯中的茶水都濺撒出來。“把現在的中國跟那等化外蠻夷相比,他們還真是有想像力啊!”?

李若風的臉色和語氣雖然平淡,但張學良卻聽得心中一寒。?

“元首,您不是一貫支持新聞媒體言論自由,”張學良不知不覺中用上了“您”字。?

“言論自由,呵呵,我的大總理,你覺得現在的中國,跟當年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有可比性嗎?”李若風的臉色還是那麼的平淡,右手五指在茶几上連續的彈擊着。?

儘管李若風臉上帶着微笑,可張學良卻聽出了他話裡面那種極度的不滿。?

“總理,咱們是講民主。但民主還愕有個集中嘛。”李若風將剛纔沒喝掉的那杯茶端到嘴邊仰頭一口喝掉,“新聞媒體我是支持的,不過,我記得好像還有新聞管制這一說吧?”?

“是的,元首,這件事。我明天好好查一下張學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大冷天的,額際居然冒出了冷汗。?

“總理,除了蒙古人這個說法,厭戰的那些人,還有什麼其他說辭?。?

“主要是說現在我們的軍隊滿世界的開戰,若是把全世界的人都得罪了,萬一這些國家全部聯合起來對付我們,只怕現在來之不易的安康幸福生活就得毀於一旦了。”張學良很是謹慎的斟詞酌句地答道:“當然,這都是一些貪圖安逸享受的人的消極想法。”?

“呵呵,我們有跟全世界爲敵嗎?”李若風失聲笑道:“如果我沒說錯的法,現在軸心國的陣營好像在越來越擴大啊!”?

“元首,不管我們承不承認,美國和英國在絕大多數國人的心目中,還是代表着這個世界的主方向。這是一種歷史的積累和沉澱。畢竟,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積弱太久太久了,現在好不容易在您的帶領下,走向了世界的巔峰。人們在擔心這是一種脆弱的虛相,就好像公元一九二九年暴發的那場席捲全球的世界經濟危機一樣,他們擔心我們現在的國家是一種強大的泡沫。一捅就會破?

緩緩地點了點頭,李若風嘴然長嘆着說道:“這種說法倒還是有點見仁見智。說實話,漢卿大哥,我心理也在害怕。?

一聲“漢卿大哥。”讓張學良似乎想起了當年他們在奉天少帥府斬雞頭燒黃紙喝血酒的結義情景,很是有點感慨的望着李若風嘆然說道:“忠國,我們有多少年沒再兄弟相稱了?不怕你笑話,在我心裡,不論你的地位有多高,我都把你當成我的兄弟,過命的生死兄弟,不論什麼人想對你不利,他們都的先過我這一關!因爲我很清楚,我們的國家可以沒有我張漢卿,但絕對不能沒有你李忠國!”?

跟張學良相交十餘年。李若風對他的爲人性格當然有着很深的瞭解,知道他這番話並非走向他表什麼忠心,而的確是肺腑之言。這些年來雖因他們兄弟倆地位的不斷變化,見面之時很少再以本站斬抽址月晏改爲:聯凹卿崩語臀陸圓謹據相稱,可是在李若風的心一直都有暗中關注着張也知道他的確爲他擋了很多麻煩。不然的話,他當初沒可能那麼順利的當選元首。?

“漢卿大哥,高位不勝寒啊!”李若風苦笑着望向張學良,再度爲他續上茶水,“自從你們把我推上元首這個位置,你知不知道我的心有多累?有多苦?我知道。國人所受的儒家思想,把那所謂的君臣之道,尊卑之分都深入到骨子裡了。我也知道,現在國內不論是民衆還是軍政兩界,似乎都認爲我這個元首比古今任何一位帝王都要當得風光無限,可又有誰能明白,我實際上是步步爲營,如履薄冰啊!”?

“元首?

“漢卿大哥,以後我們私下見面的時候,還是按以前的兄弟相稱,這是咱們兄弟之間的一個默契,大哥以爲然否?”李若風打斷了張學良的話,眼神非常誠摯地看着他說道,並向他伸出了右手。?

張學良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雙手緊緊地握着李若風的右手,不住上下搖動着,顯得異常激動地說道:“好好好,,忠國,有你這份心意,大哥甘願替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若風把左享用力蓋在張學良的手背上,“大哥,千萬別這麼說,咱們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嗯嗯!”張學良用力地連連點着頭,眼中涌現着淚光閃動。?

八角小亭之外,正聚在一起說笑聊天的女人們無意中看到了他們兄弟握手的這一幕,趙一獲和林秀兒、葉落等人也不由得相視着面顯會心欣慰的笑容。?

女人都是相當感性的,很長時間以來,她們都發現了李若風和張學良之間似乎越來越疏遠了,遙想當年二家親如一家的情感,她們都有點感嘆,但又不便多嘴插手。此際看到她們以爲失去的兄弟情份並沒有真正的褪色,當然會爲他們兄弟感到高興。?

這個世界,自從大中華聯邦成立的那一刻起,很多歷史人物的命運和歷史事件都已經改變,歷史的車輪早就不再按原來的軌跡滾動。?

李若風腦子裡所掌握的絕大多數歷史事件,早就只卑作爲參考,而不再是必然。他只能從他了解的那些人物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對整個世界的進程作大致的推斷。否則的話,他絕對不會對張學良吐露出他有多苦多累的心聲了。?

像現在的張學良,他的命運也早就發生了改變,歷史中那個因額廢而吸毒的少帥早就消失了。換之的是風華正茂風流倜儻的聯邦總理。他跟趙一獲生了個女兒,取名張蕤,現在九歲了,當年孩子滿月出生的時候。李若風還親自登門道個,喜。?

跟張學良打消了那道隱形的君臣之隔,回覆了原來的兄弟關係後。倆人的談話就變得輕鬆和諧多了。這時,李若風像是想到了張學良跟趙一菲生下的那個長得跟天使般可愛的小女兒,心中一動,笑道:“大哥,讓你家的小獲跟我那個大小子結門親事,你意下如何?”?

“好啊!忠國,憶風也是我看着長大的,比同齡的孩子可是懂事穩重多了。看着就讓我喜歡張學良欣然笑道。?

“我看擇日不如撞日。正好嫂子也在,今天咱們兩家就把這個親事給定了!”李若風當即拍板大笑着說道。?

於是,張學良把趙一菲叫過來,李若風也把林秀兒和千葉百合喊進八角亭裡。將兩家結親之事跟女人們一說,女人們顯然對這種事比男人更要來得熱衷。?

兩家父母相互拿出貼身佩帶的珍稀玉飾,當成文定進行交換,在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於天的時代,兩個還沒成人的男孩女孩的婚姻,就這麼早早確定了。?

結成親家,使得張李兩家親上加親,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同盟,一榮俱榮,一損皆損。這對於穩定現在的大中華聯邦的政治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爲大聯邦的總理,張學良在政治上的地位目前還沒人可以撼得動。?

而李若風作爲大聯邦最高領袖,手中緊握着整個聯邦的軍權和經濟大權,只要他們兄弟之間不反目鬧矛盾,元首和總理親密無間,這將使得隱藏在暗中包藏禍心的某一小撮政客根本就沒辦法掀起什麼大風浪來。?

定親的盛事,自有女人們去張羅,李若風和張學良之間談論的話題,很快又轉到當前的戰爭格局方面上來。?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是咱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千古史,忠國,我覺得我們現在既然已經向整個世界展現了無耳匹敵的強大武力,有必要適可而止,否則,將有過尤不及之嫌啊!”張學良這回搶在李若風的前面把那壺泡好的雨前龍井抓在手中,給李若風續上杯,面色凝重地鄭重說道。?

“戰爭只不過是一種手段。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最終還得靠政治來解決。”李若風輕輕點着頭說道:“妥協,是政治的藝術,非洲和美洲的利益我們可以適當讓一讓。但整個,南洋和西太平洋作爲我們中國的出海門戶,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是我的底線,大哥,你跟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秘密使者談判的時候,注意把握這個分寸就行。”?

“嗯,忠國,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張學良臉色變得輕鬆起來,…圳海軍把日本的南洋聯合艦隊全部殲滅後。直以爲我國公十小堪,擊的美國和日本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一旦我們跟美英達成停戰協議,鬼子在太平洋地區就變的孤立無援,逼迫石原莞爾和寺內壽一無,條件退出南洋各個羣島,也並非不可能之事。我個人以爲,這件事的關鍵,在於英國人對澳洲的態度。”?

“呵呵,大哥,我們可以讓英國人和日本人在澳洲問題上狗咬狗。”李若風微笑着答道:“畢竟,這次世界大戰的戰端,與日本人先向英國人開戰也是有那麼點關聯的。”?

“忠國,有個問題你考慮沒有?”張學良眼顯憂慮之情地說道:“如果我們真的跟美英日達成停戰協議,德國怎麼辦?”?

“德國很好解決。”李若風胸有成竹地笑道:“現在的德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同樣存在着反戰同盟和政黨。若是希特勒執意要跟英國人和美國人決一死戰,咱們坐山觀虎鬥就成了。再說了,如果我想讓希特勒從這個世界消失。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

“忠國,你是說?”張學良眼神頓凝,若有所思地做了個以手抹脖子的手勢問道。?

李若風老神在在地眯眼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這只是最下下策。只要我們打算停戰,德國政府不可能不慎重考慮戰局的變化。畢間,德國現在並非只有美國和英國這兩在死敵,他們現在還佔據着前蘇聯大量的領土,我們可以給我們那位女沙皇陛下吹吹風,我相信,阿納斯塔西雅應該不會戒意讓她的俄羅斯帝國的版圖變得更大一點。”?

“忠國,你當初可是給了希特勒六枚核彈?”張學良顯然還是有點擔心。?

“呵呵,六枚當中真正的只有兩枚,而且這兩枚不是我所說的五百萬噸當量,只有五十萬噸的當量。”李若風老謀深算地笑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正所謂非我族內,其心必異,我怎麼可能將這種可以摧毀整個世界的終極殺器,放心地交到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的手中。核物理是一門嚴格得近乎苛玄的尖端精密科學,只需要在裡面稍許動一丁點手腳,不是親手製造這枚核彈的人,再精明也看不出其中的奧妙。?

“忠國,我覺得以希特勒的精明,他在看到莫斯科被核爆毀滅後,應該不可能真的放心核技術被我國所壟斷。”張學良謹慎地對李若風提醒道:“以己度人,換了是誰也都會心生想法,我相信希特勒一定在德國秘密從事核彈的研究和製造。”?

“希特勒一直就在搞這個。我們的特工早就把這方面的情報傳回來了。”李若風顯得相當輕鬆地笑道:“這個世界上,任何技術壘斷都只可能是暫時的,不可能永遠。我們只要做到永遠保持領先就可以了。現在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包括俄國人,有哪個不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搞核物理研究?只是,當他們對原子彈還停留在研製階段的時候,我們已經成功的把氫彈和中子彈製造出來了。憑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版圖疆域,我相信。沒人敢跟我們中國打核戰爭!核彈是我一手抓出來的,我當然有信心對其有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控制!”?

“嗯,忠國,既然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張學良終於把心中的擔憂完全驅除,一臉輕鬆笑容的笑道:“有這根大棒握在手裡,在談判桌上,我們不能派誰當這個代表。相信都能做到無比的強硬!”?

“呵呵,大哥,你說到外交談判,我忽然感到真的替歷史上的李鴻章感到悲哀。”李若風嘆然說道:“弱國無外交,這是誰都無法不承認的事實,當年那種歷史背景下,換作你我兄弟,估計也照樣揹負千年國賊的罵名。”?

“沒有清朝的百年積弱。哪來當初中華民國的建立。”張學良也感慨着笑道:“我想,國父中山先生,如果泉下有知,看到他一手創立起來的中華民國,在我們兄弟手中發展壯大成足以左右世界格局的巨無霸,應該也能含笑九泉了。”?

“中山先生當年其志可嘉,然其行我卻不敢芶同。”李若風擡手左手輕輕擺動着笑道:“中華民國雖然推翻了當年的滿清政府,但卻同樣給苦難的國人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傷害!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更苦。不論怎樣的改朝換代,受苦的最終都是老百姓,我只希望這種狀況,能在你我兄弟手中得以終結!”?

“忠國,你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你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君主都要成功。”張學良非常誠懇地望着李若風說道:“現在咱們中國的老百姓,都在憋足夠勁發家致富奔小康。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帝王能解決得了的土地問題,在你手中,隨着疆域版圖的無限擴張,早已不再成爲中國農民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呵呵,大哥,距真正徹底解決的這一天,還早着呢!”李若風淡然笑道:“的們兄弟之間就用不看來這套相互歌功頌德了。大哥,這段時間,咱們那位蔣副元首,都在幹些什麼?”

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139章 無心之失第217章 小家大國第23章 巧舌如簧第244章 延伸破擊第216章 深謀遠慮第92章 少帥返程第52章 戰前結盟第128章 鬆滬抗戰(十七)第235章 出兵北非第110章 誓師祭旗第45章 秘密潛入第200章 費盡心機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135章 鬆滬抗戰(二十四)第234章 在朝冷策第178章 艦隊出訪第78章 以獅搏兔第72章 奉天會晤第134章 鬆滬抗戰(二十三)第250章 絕對國防圈第11章 洞房花燭(一)第41章 李氏軍械(續)第53章 戰鬥怒吼第192章 瘋狂計劃第66章 勝利全殲第140章 風起上海灘第53章 戰鬥怒吼第115章 鬆滬抗戰(四)第87章 城內混戰第70章 奉天整編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52章 戰前結盟第1章 ,遊子歸來(一)第36章 準備嚴打第234章 在朝冷策第240章 兩島齊進第80章 緊急剎車第122章 鬆滬抗戰(十一)第153章 當即立斷第224章 殲滅蒙哥馬利(下)第99章 參謀論戰第221章 陰謀論(下)第199章 日美合謀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71章 國內態勢第19章 謀取甘州第36章 準備嚴打第161章 狙擊建功第248章 利益互換第223章 殲滅蒙哥馬利(中)第78章 以獅搏兔第122章 鬆滬抗戰(十一)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47章 歷史真相第239章 海港激戰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158章 鐵壁銅牆第150章 對應策略第198章 中國威脅第99章 參謀論戰第122章 鬆滬抗戰(十一)第223章 殲滅蒙哥馬利(中)第127章 鬆滬抗戰(十六)第170章 佳人在懷第191章 肢解蘇俄第106章 風起雲涌第55章 政治搏亦第200章 費盡心機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65章 總攻反擊第57章 活捉板垣第86章 製造混亂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137章 鬆滬抗戰(二十六)第167章 禍水南引第151章 心中悸動第40章 李氏軍械第127章 鬆滬抗戰(十六)第219章 陰謀論(上)第182章 觸目驚心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83章 鬥智鬥勇第66章 勝利全殲第70章 奉天整編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104章 暴發衝突第180章 諜影迷蹤第146章 杜公登門第178章 艦隊出訪第236章 哥城事變第122章 鬆滬抗戰(十一)第164章 連瑣反應第1章 ,遊子歸來(一)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167章 禍水南引第224章 殲滅蒙哥馬利(下)第40章 李氏軍械第132章 鬆滬抗戰(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