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霧都緣(一)

重慶黃山,海拔五百八十米,位於嘉陵江南岸,面積約一平方公米。黃山處於奇峰幽谷之間,遍山松柏簇擁,風景極佳。自國府遷到陪都重慶後,這裡就成了國府的政要們防空避署之勝地。

雲岫樓一樓的會客廳中,程家驥和黃中將兩人靜候着最高當局的召見。雖說兩人早就料到此次重慶之行大有名堂,絕不會單是述職那麼簡單的。可再怎麼想也想不到,事態會緊急到一下飛機就要“面聖”的程度,兩人此刻說不得要有些緊張了。

“兩位將軍,請跟我來。”在幾名笑容可掬的衛士的引領下,程、黃二人被帶到二樓的一間書房。

在書房接見他們的,除了最高當局本人,還有陳上將。

“培民、浩然,你們先看這個。”陳上將一待程、黃二人敬過禮,就把手上的一大疊中外報紙和幾份文件分遞給了兩人。

“一將功成,萬民哭,洪都精華成鬼域。論南昌大火的真相。”

“《苦難之路》千里大移民實錄。”……

“軍隊無能,累及黎民。一把大火,千年古城付一炬。”

不用看內容,光是看着這些林林總總的標題,程家驥就能明瞭這當中的厲害。不過程家驥也清楚這些報紙的殺傷力並不是很大,有份量的還是他手上的一份由在渝的贛籍國大代表、社會名流、政府官員三十九人署名的要求嚴懲南昌大火肇事“罪魁”的聯名呈文。

這份呈文隱晦的點出了南昌警總除有失職外,還應對南昌的二萬幢房屋被付之一炬,負有其它重大責任。

黃中將那邊更不得了,光是一份孫子實老先生和幾位南昌大士紳“彈劾”黃、程兩人的“摺子”,就夠讓黃中將心驚肉跳的了。孫老先生可比不得他人。他是贛中民望所寄,說話的份量與衆不同。

孫老先生的這份“摺子”,半點餘地都沒有留,把警總上報的日人放火論批得體無完膚不說,還指着鼻子罵黃、程等人禍國殃民。

最要命的是這位老先生的文筆極好心思又細膩,文中字字句句都把黃、程二人證到了死處,讓人竟是無法反駁。

程家驥和黃中將各自看完了自己手上的報紙,兩人雖早有預料,但對東窗事發竟會如些之快,“彈劾”的風頭如此之勁,都有些始料未急,這會子也就只剩下面面相覷的份了。

最高當局適時開口道:““這次,南昌會戰能大獲全勝,力挫日寇鋒芒,浩然和培民還是有功的。浩然料敵於先在前,助培民死守克敵在後,更是有大功於國,這些軍委會都是曉的地,我也是曉的地!”

緊接着他的話鋒一轉:“但是這個民心不可違,這次會戰對於南昌城是傷害是很大的,政府是要有所交待的。”

話說這,程家驥那裡還會不明白,事到如今,自己與黃中將不但是無法得到褒獎,還瞬受到一定的處分。不過還好,既然最高當局願意見自己二人,且在言語間還很有些撫慰之意,想來這處分,也重不到殺頭坐監的份上吧!

“這是二份已似好了的命令,你們先看一下。”陳上將趁最高當局低頭喝白開水時,給程家驥、黃中將遞了一份命令過來。

“南昌警備司令兼暫十八軍軍長黃持與南昌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兼獨立一百師長程家驥二人處置失宜,致使南昌毀於戰火,特撤去其此二人一切本兼各職,令其閉門思過。”

“當此國難,人才難得。特許黃持、程家驥二人戴罪立功,效命疆場。茲任命黃持中將爲新編第十八軍代理軍長,任命程家驥少將爲獨立一百師代理師長。”(當時的不成文的規定,文官簡任以上,武官師長以上的正式任命,是要通過報紙公開發布的,而代理則不用。)

這兩份命令,前一份的簽發時間是今天,後一份的卻是一個月後才生效。

“軍委會擬以新七十二師、獨立一百師爲骨幹、再加上貴州的幾個地方團隊組成新編第十八軍。上述各部在一個半月,調成都附近的綿陽一帶休整。你們這一個月好好休息一下,部隊一到齊,馬上就要按軍委會最新的決定,統一進行一師三團制的縮編。到時又有和你們忙的了。”陳上將和藹的對黃、程兩人解釋道。

面對這種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的局面,程家驥除了“欣然謝恩”外還能有別的選擇嗎!他沒有絲毫的餘地!對方身爲最高上位者,已是給自己留夠了面子,要再不識擡舉,只怕接下來自己就要面對……。

此次雲岫樓之行,使程家驥的人生軌跡有了重大的改變,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程家驥和他的部隊被堂而皇之的調入了中央軍系統。

從雲岫樓出來,程家驥和黃中將就在陳上將的安排下,住進了位於國府路的一間別墅。

從這天起,程家驥和黃中將便過起了深居簡出自得其樂的寓公生活,不管外面對兩人的口誅筆伐鬧得多兇,都傳不到這間頗有鬧中取靜之趣的別墅裡來。

時間一久,程家驥和黃中將都覺着兩個男人“同居”不是個事,再加上幾個月未見家人想念的很,都想着起了把各自的家眷接過來。在陳上將幫助下,程家驥到重慶的第十天,一架飛機從洛陽把紫玉和兩個丫頭捎到重慶。(玉如身子已很重了,只得由少君陪着在洛陽待產。)

如此一來,黃中將又不方便留在別墅裡了,便搬了出去,反正他的夫人也快到了,遲早是要搬的。程家驥便在這間二層樓的別墅裡重新開始了中斷幾個月家庭生活。

四月十日下午,程家驥正要和嬌俏宜人的紫玉做每日必做的功課時,

一張請諫的到來,打擾了程家驥的幸福生活。

這是一張做工很講究的鍍金請柬,請柬沒有署名,只寫有一十四字小字。

“孟嘗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半邊天。這是什麼意思。”

紫玉看不懂,不代表程家驥看不懂。這十四個字聯語,是早些年那位號稱“曠世逸才”的楊老先生,收了一字千金的潤筆費,才寫給上海的某一大享的。

程家驥前些日子在許昌時,通過這位大享的再傳弟子於三姑與之有過些聯繫。在後來離開許昌前,程家驥爲了開闢新的財源,還給於三姑寄過一封書信讓其轉給這人。後來一仗接一仗打下來,這事便拖了下來。如今此人不但到了重慶,還主動找上門來,怎麼不讓正愁整軍經武要用的錢沒着落的程家驥不喜出望外。其實要是紫玉對重慶能多一些瞭解的話,單是從請客的地點就能看出去,發這張請柬的人的非同一般。要知道,範莊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借來宴客的。

晚上七時,重慶,範莊門外。

這所重慶最現代化的莊園,是川軍中一位身爲袍哥領袖的師長在三十年代初,花巨資興建的。園內網球場、游泳池一應施設俱全。國府遷到重慶以來,這裡更是成了達官貴人的俱樂部,當得起往來盡朱紫的評語。以程家驥一個小小少將的身份,要是沒有請柬還真進不來了。

“程將軍,請跟我來,爺叔在等你。”程家驥才進範莊的大門,一位操着滬上口音的穿着長袍馬褂的中年男子立刻就迎了上來。

“請問尊架是?”

“小姓萬。”

“原是萬大總管當前,後輩有理了。”程家驥知道是這位大總管在上海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就憑自己現在的份量,還是不要擺架子的好。

許是程家驥給足了面子的緣故,這位萬大總管在舉止間對程家驥倒也頗爲友善。

在範莊兩樓偏廳,程家驥見到了中國近代史上又一位傳奇人物。

看着那張刀削式的臉龐,若不是對方手拿着那把標緻性的手果刀,程家驥還真認不出這位是與呂大影帝所飾的形象大相徑亭的瘦子,就是那位水果販子起家,從白相人一步步爬到上海灘的頭號人物的大享。

程家驥一面在心中大罵電影導演在挑演員時怎麼挑的,跟本人的形象差得也太遠。一面也回憶着自己所知的關於這個人一些情況。

姑且不論其它,單是究抗日一點來說,就算是對之恨之入骨的人,也不能不承認一點,這位恆社的祖師爺是積極抗日的愛國人士。八、一三事變後,他組織手下的徒子徒孫,成立了別動隊協助中國軍隊打巷戰,雖說他那些流氓出身的弟子們實在不是打仗的料,故而戰績不佳,損失慘重。但其有一顆火熱的中國心,卻是無庸置疑的。在離開上海之後,無論是坐鎮香港指使門徒暗殺上海、南京的漢奸,還是爲國府策反僞人員、獲取日方情報,這位流氓出身的大享從來都是不惜血本的,更有甚者,他爲了抗戰,還落下了一身的病,以至於最後只活了六十出頭。

“程將軍請座?”這銀鈴般清脆的聲音,程家驥聽着覺得耳熟。

“於小姐也在。晚生對杜先生仰慕已久,這才一時失儀,還請先生見諒。”看見了年餘未見的於三姑,程家驥那裡還會不明瞭,今天這頓飯的來由。

“程將軍,你是抗日名將,又是孤軍守南昌的英雄,我對你也是仰慕的很。我身體不好,只能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了。”杜先生見過的軍政要員海了去了。在面對他這個大享時,這些軍政大員中橫眉冷對者有之、不冷不熱者有之,當然更多的還是表面恭敬骨子裡頭輕視的,除了他自己培養出來的涉足軍政兩界的弟子門生,還從沒有遇到過程家驥這樣對他以晚生後輩自居的。杜先生平生最好面子,程家驥這麼個抗日戰場上英雄對其執禮甚恭,他自是要投桃報禮的。

兩人正寒喧,底下人把菜端上來了,莫看這位杜先生平日裡排場極大,豪奢之外逾公候。但四十歲那年身體一落千丈後,一直少沾油膩,宴客也以素席爲主。今天的菜只四個“素雞、素鴨、素魚、素火腿,竟是沒一個犖菜。好在程家驥也不是爲了吃來的,自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未節。

“程將軍你上次託我這個不成器的女徒孫轉來那封信我看了。你信上說的在北南京等地設置商號,購賣緊要物資,通過上海中轉運到第三戰區的浙南上岸後運到大後方來。再把大後方無關於民生的特產買到淪陷區去的這個生意。好是好,只是一來有資敵之嫌,二來日方對於戰略物資控制的很嚴,恐成事不易吧!”酒(以茶代)過三巡。菜(基本沒動)過五味,揮退下人後,終於言歸正傳來了。

“拿蜀綿、繡品、川茶、木材、一般藥材這些吃不飽肚子,也治不了槍傷的特產去換得緊要物資,同時也可解決這些東西的銷路問題,是一件於國於民於抗戰大好事情,和資敵是扯不到一起的。至於日方的封鎖嗎?也不是問題。不瞞杜先生,我的手下真還有不少日人在效命,其中倒頗有幾個機靈的,讓他們到上海去開幾個商社,又有先生的門下照應,半年內該是出不了什麼事的。”

“程將軍,日人狡詐,怕是信不過。”

“這個請先生放心,這些人都是和鬼子面對面的廝殺過的,早就沒了退路,只要不被捕,不會輕易出賣我等的。當然,也還要請先生讓上海方面的人,多盯着些的好。”

杜老闆對程家驥的建議還是很興趣的,要不然不會請程家驥來。現在聽得程家驥那邊把樣樣都想到了,這筆生意既利國利民,又定會有豐厚的利潤,你叫他如何不動心。

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六)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下)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上)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十)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二)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四)第17章 雷霆萬鈞(下)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下)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七)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三)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中)第38章 血火籠城(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六)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八)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三)第41章 吳城鏊兵(一)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三)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三)第39章 霧都緣(九)第39章 霧都緣(五)第56章 印度風雲(一)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八)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八)第24章 開幕(上)第61章 魂牽武昌(八)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六)第39章 霧都緣(一)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一)第1章 初到貴地(上)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七)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三)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三)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下)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17章 雷霆萬鈞(中)第61章 魂牽武昌(七)第42章 近鄉情怯(三)第62章 岳陽記事(三)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8章 抗戰版的“生死時速”(中)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七)第49章 狂潮東來(六)第38章 血火籠城(二)第60章 鄂西會戰(二)第14章 臺兒莊“三日遊”的門票(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一)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九)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下)第38章 血火籠城(八)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五)第62章 岳陽記事(六)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四)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七第10章 收官(上)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62章 岳陽記事(四)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21章 戰局突變(下)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18章 摧枯拉朽(中)第39章 霧都緣(四)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十)第27章 齊人之“福”(下)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六)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三)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上)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14章 臺兒莊“三日遊”的門票(上)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六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二)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十)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七)第19章 斬將奪旗(上)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上)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七)第60章 鄂西會戰(四)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一第1章 初到貴地(中)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二)第4章 幸福的忙碌(下)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一)第45章 新紮軍座(七)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一)第68章 嗚呼!琉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