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戰略轉

武漢會戰以後,本來就感兵力不足的日軍,隨着戰線的延長,兵力越發感到不足,無力再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掠地爲目標的戰略進攻,而被迫轉爲戰略防守。

高飛十清楚的意識到中國的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發展爲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則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願意進行的持久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由軍事打擊爲主、政治誘降爲輔,改爲以政治誘降爲主、軍事打擊爲輔,由以主要兵力進行正面戰場的作戰,改爲轉移兵力進行敵後戰場的“治安”作戰。

實際上武漢會戰的結束對於尚且意猶未盡的中國軍隊來說還是留有太多的遺憾,雖然在萬家嶺戰役全殲日軍第一零六師團之全部,開創了中國戰場殲滅日軍師團級部隊的先例,也使得日軍不敢在輕兵狂進,一直以來日軍都聲稱中國軍隊尚不具備殲滅大日本帝國皇軍步兵聯隊以上的實力,但是事實表面,日本人似乎太過自信了,第一零六師團的全軍覆滅就等於狠狠的抽了整天吹牛不要臉的日本人一記響亮的大耳光!

對於第一零六師團的全軍覆沒,不但第十一軍軍長岡村寧次捱了訓斥,就連帶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都被召回本土,要在御前會議上說清楚,第一零六師團是如何被全殲的?

而且最讓日本人難堪的是第一零六師團自稻葉四郎中將以下,師團參謀長秋山義隆大佐、步兵第一一一旅團旅團長山地恆少將、步兵第一三六旅團旅團長青木成一少將、步兵第一一三聯隊聯隊長田中聖道大佐、步兵第一二三聯隊聯隊長飯野賢大佐、步兵第一四五聯隊聯隊長長市川大佐等一百二十餘名官佐連同空降的二百二十七名軍官全部被擊斃於萬家嶺一役,這已經不是一個響亮的耳光的問題了,這是一個窩心拳的問題。

第一零六師團被全殲並未影響到武漢會戰的整體戰略格局,隨着青島、上海等地陷落後,廣州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港口了,但與它的重要性相比,廣州的防守卻顯得很鬆懈,粵軍的主要作戰部隊竟然被抽調半數去參加武漢會戰,蔣介石認爲日軍已經傾盡全力在武漢會戰上面了,不可能還能抽出兵力在其它的方向上面進攻,本來,日軍由於兵力不足,還打算在武漢會戰結束後再抽調兵力來進行進攻廣州的作戰的,誰知在武漢會戰國軍頑強抵抗,使得戰局進展緩慢,日軍戰時大本營只能迫不及待的迅速抽調三個新編師團組成第二十一軍,由古莊幹郎大將統領,在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長官鹽澤幸一支援下,奇襲廣州。

在日軍發動奇襲之前,廣東這邊到已經得到了相關的情報,軍統差專員抵達廣州提醒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作戰,廣東省主席吳鐵城還向重慶作了報告,可是蔣介石居然以爲這是日本人故意製造出來的假情報,試圖讓國軍從武漢戰場抽出兵力支援廣東,爲了避免中了日本人的調虎離山計,蔣介石堅持在廣東大玩空城計!

大玩空城計的同時,爲了突顯自己的戰略遠見,蔣介石竟然還發報讓餘漢謀再調一個師增援武漢戰場!結果就在中國軍隊痛殲日軍第一零六師團得到當晚,日軍第二十一軍主力七萬多人,近三萬匹軍馬在廣州大亞灣登陸成功,一路勢如破竹,連下淡水、惠州、博羅和增城,十月二十一日已經攻到廣州近郊。

餘漢謀的第十二集團軍雖然是守土有責,無奈敵我實力太過懸殊,僅僅十天就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無奈之下,餘漢謀下令廣州守軍撤退,廣州於二十一日下午淪陷。

廣州一失,粵漢鐵路被切斷,武漢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又吸取去年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不做孤城困守,決定迅速放棄武漢,十月二十五日,日軍佔領漢口,次日佔領武昌,二十七日佔領漢陽,武漢保衛戰至此結束。

面對國土淪喪,高飛卻只能坐觀,爲此高飛亦是糾結萬分,人輕言微又要講話的下場是什麼樣?高飛心中自然有數,在中國抗敵的同時,你得留神更多的是來自背後的暗算!

不過有蔡文治幫忙,有沈醉這樣的鐵哥們,又有軍統的大旗虎皮護身,高飛一時之間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後顧之憂,想向高飛下黑手的人都要好好的掂量一下輕重,中央特種作戰集羣,直接隸屬最高軍事委員會,也就是意味着只有蔣介石纔有資格調動這支部隊,所以高飛所部的編制不符合軍政部的規定不是問題,消耗巨大也不是問題!高飛也是沾了此一舉的光。

武漢會戰對於高飛來說,更多的則是充當了一名看客,中央特種作戰集羣的成立牽扯了高飛太多太多的精力,而且蔣介石對於高飛組建的這支精兵也十分的重視,恨不得整天的掛在嘴邊栓在腰間,對此高飛也非常無奈,誰讓咱們這位蔣委員長有直接指揮部隊作戰的嗜好?每每先手會丟掉先機,好棋變成致命的臭棋。

之前奇襲橫店日軍野戰機場的黃天俠突擊小組一直與總部失去聯絡,已經撤退至重慶的高飛正在龍山的中央特種作戰集羣司令部同蔡文治討論部隊機械團的裝備問題,突然有人來報告,黃天俠歸隊了!

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345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5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799章 烽火連天(四)第433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1)第821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 生存大訓練(1)第227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3)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158節 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炮聲(上)第213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1)第654章 辻政信遇襲(上)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524章 嚴防死守第712章 大洗劫第828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2)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15節 第六章 狗咬狗一嘴毛(上)第984章 東京大屠殺第572章 桂南大捷第651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2)第13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2)第807章 血染戰旗(三)第745章 塵埃落定(下)第334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3)第300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833章 戰略大轉折(七)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61節 第二十七章 下關索船(3)第662章 大對決(三)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252節 第一百零七章 討要撫卹金(下)第494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2)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769章 另一個戰場(下)第38節 第十七章 軍統的橄欖枝(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124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3)第767章 另一個戰場(上)第526節 第二百七十章 武漢會戰之聯絡點(1)第791章 復土故都(八)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613章 天生討債的命第862章 十二勇士第590節 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591章 外強中乾(下)第652節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1)第644章 激戰密支那(一)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378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1)第347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509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1)第544節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致命十(2)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41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2)第49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2)第668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三晝夜(一)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333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2)第885章 突擊炮臺第662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2)第338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2)第523節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下)第736章 復土揚威(六)第668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三晝夜(一)第256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1)第919章 窮兵黷武(下)第226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2)第191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3)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674節 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戰三晝夜(五)第961章 風捲 殘雲(十二)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415節 第一百九十四章 要你活着回來(1)第68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1)第677章 決戰緬甸之雷達效用(八)第628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鷹派集散地(中)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600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下)第313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行動(2)第933章 鋒芒所向(十四)第943章 鋒芒所向(二十四)第321節 第一百四十章 空投泄密(下)第698節 第三百八十七章 電驚天下(上)第79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701章 獅子大開口第940章 鋒芒所向(二十一)第614章 有圖有真相第53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572章 桂南大捷第397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