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

蔣介石的聲音顯得很高,如同對白崇禧的反擊一般,很多人都清楚這是委員長生氣發飆之前的前奏,不過此刻何應欽則微微嘆了口氣,因爲蔣介石點了劉斐的將顯然有些不智,因爲劉斐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嚴謹刻板之人,而且劉斐還是出了名的榆木嘎達死腦筋。

一臉無奈表情的陳誠在按着自己的太陽穴,估計等劉斐說完蔣委員長恐怕又要雷霆大怒了吧?幾乎每個人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南京可不可守大家都非常清楚,蔣委員長具體處於何種原因要固守南京,實際上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帶着黑框眼鏡,梳着一絲不苟髮型的劉斐長着一張標準的國字臉,兩道英眉透露着一臉的正氣,只見劉斐起身翻看自己面前的卷宗道:“委座,諸位長官,卑職認爲日軍會利用它在淞滬會戰後的有利形勢,以其優勢的海陸空部隊與重裝備,沿長江和寧滬、京杭公路等有利的水陸交通線多路並進,日軍的機動性極大,後方聯絡路線與物資保障補給也很便利,而南京在長江彎曲部內,地形上背水之險地,故日軍艦船可由江逆行而來封鎖江面炮擊我軍陣地,從陸上也可以由蕪湖截斷我後方交通補給線,然後協同陸海空立體進攻模式協同攻擊,南京將處在日軍的立體包圍形勢之下,守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蔣介石狠狠的瞪了劉斐一眼,他這回纔想起劉斐這個二桿子作戰廳長是與白崇禧一個鼻孔出氣的,於是有些惱羞成怒道:“南京是國家首都之所在,不戰而棄實在有礙國際觀瞻,不過白副次長所言也非常有理,值得考慮一下,至於如何守法我們可以在研究。”

蔣介石的話說得可以是模棱兩可,大家感覺十分模糊,南京到底要不要固守?誰人來守?還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坐在陳誠一旁的唐生智有些按耐不住道:“我支持委座之前的意見,南京必須固守,南京是我國家之首都,爲了國際觀瞻所繫,先總理陵園之所在,如果放棄南京何以面對先總理在天之靈,一定要死守南京!”

對於唐生智突然唱高調要死守南京,何應欽有些不滿道:“現在不是逞一時之氣的時候,我軍各部經過淞滬大戰已經傷亡頗大,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七十四軍、教導總隊等精銳各部損失更是驚人,現在南京儲備的武器彈藥已經不足給各部大批補充之用,讓我們的部隊何以禦敵驅寇?我的意見是以十二個團到十八個團的部隊象徵性的防禦南京,各部主力進行整補。”

唐生智也有些激動道:“軍械武器皆不如敵寇,但是我等亦還有血肉之軀,生命可以犧牲,但是士氣不能受搓,雖然我軍屢戰屢敗,但是亦能敗則再戰,這就是我中國軍人精神之所在。”

蔣介石深深的吸了口氣道:“孟瀟說得不錯,那麼由誰來固守南京那?”

蔣介石此話一出,頓時全場一片寂靜,幾乎所有的人連呼吸都放輕了聲,南京是防禦固守之絕地所在,而且參戰之部業已都是久戰的殘部,武器、彈藥等等皆爲缺乏,背江死戰乃是背城借一的死局,守南京的結果很可能是英名盡喪,身爲軍人誰願意揹負首都丟失之責任?

蔣介石一看下面衆人都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模樣,頓時氣得一拍桌子大聲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怎麼一個個的都啞巴了?你們都不敢守南京?我來守!我蔣某人來守南京。”

蔣介石閉上眼睛轉身面對身後的巨幅地圖沉思不語,大約過了二分鐘之後,唐生智突然打破了這幾乎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等待道:“委座!若沒人願意負責,我願意勉爲其難固守南京,我一定堅決死守南京,誓與南京共存亡!”

蔣介石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那麼就由孟瀟負責守衛南京吧!需要什麼就提出來,我儘量滿足你的要求。”

白崇禧無奈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劉斐悄悄的嘆了口氣道:“唐孟瀟今天唱得到底是哪一齣啊?要做民國政府的孤臣不成?固守南京至少需要十幾萬的部隊,只有堅持超過二個月,國軍各部才能完成補充,集結兵力從外線逼退日軍,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非常不樂觀啊!”

劉斐壓低了聲音不屑道:“他姓唐的就是在逞能,他能指揮得動這幫子黃埔嫡系的驕兵悍將?結果和下場極有可能就是部隊損失嚴重精銳盡喪。”

於是,蔣介石立即任命唐生智爲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羅卓英、劉興爲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副司令,周斕爲參謀長,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即日起開始組建辦公,部署指揮劃入南京衛戍序列之部隊,調集給養與彈藥。

雄心萬丈的唐智生立即開始着手部署保衛南京,與此同時,高飛在第二野戰醫院也遭遇到了圍堵,被圍堵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爲高飛開出的條件實在太高了,五十塊現大洋的安家費讓多少人心動不已?

要知道時下即便是火線上參加敢死隊也不過十塊八塊大洋而已,所以自認爲有把刷子或者絕活的人幾乎擠爆了高飛的徵兵點,說得好聽這五十塊大洋是安家費,說得難聽就是賣命錢,胸口碎大石的,鋼槍刺喉的,拳崩鵝卵石的,連續翻幾百個跟頭面不紅氣不喘的,幾乎讓高飛眼花繚亂,但是很快就變成了目瞪口呆。

突然,在亂哄哄的人羣中,忽然有人喊道:“哎呦!老子的錢袋子哪?”

聽說有人遭了賊,在場亂哄哄的人羣也安靜了下來,等衆人都注意到自己的錢袋或者口袋的時候,幾乎都不約而同驚呼起來。

第675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六)第597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如棋局(1)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第567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下)第785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路險坡又陡(2)第907章 血染的旗幟(二)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794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陷入震驚(1)第885章 突擊炮臺第196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1)第47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2)第730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昌空投(上)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899章 特供風波(下)第415節 第一百九十四章 要你活着回來(1)第292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2)第642章 血戰叢林(中)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754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1)第704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5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874章 藏金爭奪戰(八)第141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145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1)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842章 戰略大轉折(十六)第703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642章 血戰叢林(中)第621節 第三百三十四章 敲敲邊鼓(1)第677節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血戰三晝夜(七)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42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1)第391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刀之威(1)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829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蹤影全無(1)第403節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口戰羣奸(二)第541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2)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438節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來客(2)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第90節 第三十九章 藍色派司(1)第7節 第二章 黃昏血戰(3)第528章 自擺烏龍第668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三晝夜(一)第776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霧都重慶(下)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581節 第三百零八章 無恥的貪腐(1)第600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574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89節 第三十八章 血染下關(2)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810章 血染戰旗(六)第730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昌空投(上)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818章 特種作戰第692節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個壞消息(1)第137節 第五十九章 戰術指導(1)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187節 第八十章 誤入匪穴(2)第206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2)第315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2)第805章 血染戰旗(一)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124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3)第180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3)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838章 戰略大轉折(十二)第676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七)第308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速之客(1)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551節 第二百八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攔阻空(1)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917章 窮兵黷武(上)第738章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反擊(三)第666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1)第129節 第五十五章 戰車絕唱(2)第130節 第五十五章 戰車絕唱(3)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779章 其心可誅(中)第911章 血染的旗幟(六)第284節 第一百二十三章 敲打戰術(1)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第960章 風捲 殘雲(十一)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553章 授人以漁第188節 第八十章 誤入匪穴(3)第783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