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

高飛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第五縱隊作爲重火力的MG34通用機槍幾乎全部損失掉了,剩餘的輕機槍也是損失過半,但是最嚴峻的情況是原本不多的彈藥已經消耗殆盡,機槍沒有了彈藥還不如燒火棍好用,很多官兵都開始使用日軍遺棄的武器了,三八式步槍由於火神軸線較長,所以射擊精度很高,射程也很遠,但是由於其的子彈初速過高,導致其發射的6.5毫米口徑友阪步槍彈穿透力過高,殺傷不足,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很多中國軍人實際上並不喜歡日軍的三八式步槍。

不過日軍遺棄的武器並不能在火力上彌補守軍在人數與火力上任何一個方面的劣勢所在,因爲高飛的第五縱隊一直都是依靠火力去彌補兵力的不足,以多層大縱深,高低配系火力,在竭盡全力的阻擊日軍,但是這種陣地的火力配系也極易遭到佔據炮火絕對優勢的日軍炮擊。

高飛在從日軍棄屍上收集彈藥的時候,十分驚訝的發覺小日本鬼子竟然跟自己玩陰的,日軍步兵身上的大正四年式彈藥攜行具實際上也是防止德國一戰時的款式,一向比較節約的日本人發揮了其民族特有的猥瑣性和創造力,在腰間左右各自一個皮質彈藥盒之後,在腰後加上了一個備用彈藥盒,並且規定在射擊二百公尺以外的目標時,從腰後的彈藥盒取彈,射擊一百公尺以外的目標時從左側彈藥盒取彈,只有射擊一百公尺以內的目標時,纔會從右側的彈藥盒中取彈。

當年,日本人派給張作霖的軍事教官小野,正是因爲將這個“秘密”透露給了中國軍隊,回國後被迫切腹自盡。

而高飛發現日本人竟然跟自己玩心機?因爲正常每名日軍士兵應該攜帶一百二十發的步槍彈,就算是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被擊斃的日軍士兵身上也應該有四、五十發的彈藥纔對,但是高飛發現,幾乎全部的日軍士兵的屍體上的彈藥盒中所剩餘的彈藥不過幾發?甚至更少?

很顯然,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阻擊他們的這支中國軍的人數不多,但是火力卻異常的兇猛,這也就意味着中國軍的彈藥消耗得極快,在大量消耗的同時沒有補充,日本人的算盤撥得精得不能再精了。

所以,日軍進攻的士兵往往只攜帶十五或者二十發子彈,在進攻途中往往都幾乎消耗殆盡,所以高飛即便繳獲了不少日軍步兵,但是彈藥卻少得可憐,爲了不讓敵人重複得到武器,很多官兵都把繳獲收集起來多餘的日軍步槍和機槍的槍機拆下埋入土中,將步槍砸毀!

高飛在指揮着倖存的官兵清點所剩無幾的彈藥,可以說所有的人都在清點着自己槍膛內可憐的槍彈,刺刀、戰術刀、工兵鏟、拳頭乃至牙齒成爲了官兵們捍衛自己榮譽的最後武器,作爲戰地指揮官的高飛也擁有難得的特權,就是一捆綁紮好的集束手榴彈,高飛將自己的醒獅勳刀夾在集束手榴彈捆中,然後用綁腿牢牢的綁在自己的身上,這是高飛捍衛一名中國軍人榮譽最後的手段了,高飛可以死,但是絕對不能投降,他更不能允許醒獅勳刀成爲日本人的戰利品。

斜下的夕陽讓高飛似乎看到了一絲的希望,因爲只要堅持入夜,日本人必然不敢夜間冒險發動進攻,那樣的話高飛就可以安排部隊或是突圍,或者涉水武裝泅渡,武裝泅渡是第五縱隊的訓練科目之一,當時高飛的優秀標準幾乎近乎於殘酷,現在看來還是過於了仁慈,平日不流汗,戰時要流血可謂是至理名言。

一陣微風吹過,高飛感到了十足的寒意,但是爲了活命,就算在艱苦和危險也要拼上一拼,第五縱隊如果在敵後搞偵查、破襲、暗殺等等一定是手到擒來,但是與日本人當面鑼,對面鼓的拉開架勢通名報姓比劃一番的話,高飛的第五縱隊之多隻能說頑強到了極點,能夠給日軍造成最大程度的傷亡而已,但是對於第五縱隊來說,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此時此刻,在大後方的國民政府陪都重慶軍政部大餐廳之內,鎂光燈不停的閃爍,名媛、富商、政要、將軍們都在舉杯預祝臺兒莊之戰首挫日軍磯谷廉介之第十師團之鋒芒,這類的慶典和晚宴在重慶這個戰時陪都來說是司空見慣習以爲常的事情。

實際上參加晚宴的政要大員與交際花們中的很多人根本不關心前沿的任何消息,因爲無論任何的消息都要經過戰時□□的加工與修改才能面市,所以戰略轉進成了失敗的代名詞,而小勝變成了大勝!但是真正的戰況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很多人自暴自棄,爲了這個莫名年代的悲哀醉生夢死者比比皆是。

自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以來,中國軍隊實在太過渴望一次勝利了,勝利一次對於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中國軍隊來說實在太過寶貴了,面對日軍的整體軍事優勢,中國軍隊只能以犧牲在犧牲來換取來之不易的勝利。

一位身穿紅色旗袍,腳上踩着一雙意大利進口的高跟鞋的名媛在不停的抱怨重慶的天氣和不堪的道路,以及香檳酒不夠冰意,從其身旁路過的何應欽微微的輕嘆了口氣,很快,一封未通過侍從室,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轉發給軍政部的中央統計調查局第五縱隊在敵後阻擊日軍一個經過加強特種兵的日軍步兵聯隊,而且根據第五戰區的猜測,很可能日軍還有一個步兵聯隊正在前往沛縣,主動自願擔負阻擊任務的第五縱隊高飛所部身陷敵軍包圍之中。

蔣介石看了看電報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對於,這樣的青年軍人應該加大培養力度,如果我們的每一名軍人都如同高飛一般的英勇善戰,何愁東瀛日寇不平?”

第585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303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本式大捷(下)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491章 軍人榮譽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561章 廣西危機(三)第492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2)第253節 第一百零七章 討要撫卹金(下)第553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2)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616節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海脫險(1)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140節 第六十章 血肉防線(上)第883章 血流成河(下)第34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509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1)第803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1)第532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千(下)第76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90節 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475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933章 鋒芒所向(十四)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292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2)第265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1)第916章 海參崴事件第80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939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640節 第三百四十八章 被忽略的存在(1)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536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上)第887章 各出奇謀(一)第528章 自擺烏龍第456節 第二百一十九章 雷霆掃穴(三)第646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1)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772章 定遠楊威(上)第797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2)第624章 同古保衛戰(六)第384節 一百七十四章 屋漏又逢連雨天(1)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818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飛戰略(1)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39節 第十七章 軍統的橄欖枝(2)第684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五)第293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1)第88節 第三十八章 血染下關(1)第433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1)第21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1)第574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831章 戰略大轉折(五)第546章 中國遠征軍(上)第664章 大對決(五)第374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310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1)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552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1)第561節 第二百九十三章 英烈永垂(1)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628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鷹派集散地(中)第35節 第十六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下)第278節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飯的皇軍(1)第102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3)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第910章 血染的旗幟(五)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第954章 風捲 殘雲(五)第800章 烽火連天(五)第501節 第二百五十章 決戰武漢(一)第631章 血戰鐘樓街(上)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678節 第三百七十二章 血戰三晝夜(八)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363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812章 第四百六十七章 酒後誤行(1)第11節 第四章 進退有度(2)第164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89節 第三十八章 血染下關(2)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384節 一百七十四章 屋漏又逢連雨天(1)第974章 登陸日本(五)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543章 北進與南進(中)第602章 坑蒙拐騙(中)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864章 重啓滅絕計劃第320節 第一百四十章 空投泄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