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賠償與審判(三)

賠償與審判(三)

可以說,歷史上的這次舊金山和會是美國單獨一手操縱的,其目的就是爲了達到最終扶植日本,重新武裝日本這條看門狗的目的。

全新的中國人民重要政府同時聲明,“舊金山和約由於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準備、擬製和簽訂,中央人民政府認爲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極大地改善了日本戰後所處的不利地位,因而日本國會便非常痛快地批准了這個和約。與舊金山和約同樣給日本帶來好處的,即日本對於中日雙邊和約締結對象的選擇權。日本當時的首相吉田茂很興奮地宣佈:“日本現在有選擇媾和對手之權,對於如何行使此權,應考慮客觀環境,考慮中國情形以及其與日本將來之關係,不擬輕予決定。”

言下之意即日本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權利謀取最大的益處。事後證明,吉田政府的確在這個問題上絞盡腦汁,大做文章,極盡陰險、奸詐之能事。

爲了等待時機,日本政府在與中國締和問題上採取了拖延的對策,但爲了防止盟國指責它蓄意拖延,吉田政府煞費苦心地搞了一個民意測驗,讓日本國民就同北京還是臺北締結和約表態,但得出的結果卻令人哭笑不得:支持與臺北或北京締約的比例一模一樣,均爲百分之三十八,而餘下的百分之二十四的國民則表示無所謂。

這樣吉田政府便以民意難辨,難以作出決斷爲由,辣氣壯地拒不表態,靜觀事態的發展。而私下裡針對臺灣急於與之締約的心理,不時散佈一些可能與北京締和的言論。

但是,現在的所有情況與舊金山和會時完全的不同的,因爲中國遠征軍成爲了駐日本佔領軍的主體,美軍方面只有六個營的部隊和五個航空基地設在日本本土,其兵力無非都只是象徵性的,起監察作用,對於交換菲律賓的中國佔領軍要將菲律賓東南亞的島嶼歸還美英兩國,在這個問題上高飛意見不大,不過所屬油田因爲被日本佔領,所以被高飛視爲了賠償的一部分,開始在這個問題上拖延扯皮,在扯皮的同時大量的原油被運往國內。

高飛在遠東組織開始礦產和石油,並開始擬定以二個集團軍的兵力清剿所謂東突厥斯塔運動的破壞分子基地,實際上兵鋒所指阿富汗,必須不惜以其代價打通通往中東的道路,對於世界的大油庫,崛起的中國怎麼能夠不分一杯羹,而要分這一杯羹,則需要必須保持一條通暢的道路,所以高飛決定如同美國人一樣,執行雙重標準,站在歷史和人道主義的高度去對阿富汗實施救援,對於襲擊國際救援隊的一切行徑給予徹底的清剿,對於游擊戰高飛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更爲主要的是其背後巨大的利益,阿富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多種礦產儲存地。

只不過因爲局勢動盪和交通不利無法開採,高飛組織史學家從所謂的唐漢史中找到了阿富汗、以及中東一部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依據,本着國際主義減災精神,中國遠征軍的兩個集團軍向阿富汗挺進,後續的十七個國民政府的整編師也蓄勢待發,黑色的血液亦是黑色的黃金,現代工業的基礎。

在移交東南亞印尼、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之後,英國人發現日軍在投降之前竟然屠殺了印尼幾乎全部的人口,不足五萬名日本劊子手,在短短的九個月的時間內,面對中國遠征軍的隨時登陸,發瘋一般的屠殺印尼原住民,其數字超過納粹德國七年屠殺猶太人總和的數倍,印尼竟然只剩下了華裔,佔據人口百分之七十三的印尼土著被屠殺一空,最爲可憐的是連人證都沒有找到,而這批日軍竟然在日本投降之後全數遣返回日本本土,加入了日本自衛防衛軍體系,在日本本土充當憲兵、秘密警察等角色,重複**們在印尼幹過的活計。

在高飛眼中,他必須趁着整體的國際格局尚未發生鉅變之際,開始着手圍繞着一些列的領海、領土完成勘定邊界的諸多協定的簽署,日後維護這些協定的重要性自然是需要強大的武力作爲依託,已經開始着手並且進展迅速的烈日計劃讓高飛非常欣慰,核武器是中國必須要擁有的武器,不過由於日本的投效爲德國之戰增添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爲歷史上德國是先於日本倒下的,也就證明的所謂先歐後亞於先亞後歐政策的不同基點。

浴血鏖戰多年的德國人同樣因爲看不到勝利而疲憊不堪,國內反對的聲音也頻繁傳出,希特勒的窮兵黷武死硬到底的態度讓很多德國國防軍的將軍難以接受,他們認爲德國應該見好就收,畢竟德國不可能是全世界的對手,作爲德國的盟國意大利的軍事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德國人意識到了如果大批的中國遠征軍進入蘇聯作戰的話,那麼蘇德戰場形勢就會發生逆轉,與日本人鏖戰多年的中國遠征軍可以說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最爲難得的是其擁有一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與官兵,以百萬爲單位的新生力量將起到決定性的戰略逆轉,這一點德國人看得非常清楚,就連希特勒都知道要儘快結束蘇聯東線的作戰,而不是徹底的消滅斯拉夫人,因爲膠着的東線上德國人根本無法集中起來對蘇軍的壓倒性的優勢,而戰術優勢的運用前提則是利用敵軍的失誤。

德國人的技術裝備更新速度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快的,妄圖以技術優勢對抗盟國的數量優勢,可以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對於,增派不少於七個集團軍進入蘇聯境內參加對德的作戰,高飛與國民政府方面發生了一定的爭執,蔣介石認爲中國青年軍主力應該響應同盟國的計劃主力進入蘇聯對德作戰,高飛則認爲那純屬是扯淡之舉,先搞定自己門前的事情,在視情況和利益決定是否出兵,現在最大的籌碼握在自己手上,爲何不加以利用?

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48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1)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653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1)第79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380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千古最難一死(一)第555章 坑人沒商量第381節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古最難一死(二)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7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784章 復土故都(一)第932章 鋒芒所向(十三)第411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你沒商量(1)第591節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上)第335節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夜襲夜襲(1)第568章 浴血界首第563節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汪精衛的異動(2)第630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1)第359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48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1)第227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3)第708節 第三百九十六章 城垣血戰(七)第241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1)第804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2)第118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2)第334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3)第963章 風捲 殘雲(十四)第624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高飛的心思(1)第592章 遠征軍開拔(上)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301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355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131節 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海軍(1)第819章 酒後三失第286節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伏擊第二十自動車隊(1)第584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519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中)第251節 第一百零六章 討要撫卹金(中)第398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31節 第十四章 長官垂詢(1)第97節 第四十二章 血戰城垣(2)第451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屍體會說話(下)第213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1)第657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公路遭遇戰(2)第560節 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挽乾坤(2)第83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3)第603章 坑蒙拐騙(下)第28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第551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下)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816章 押運武器第608節 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飛的禮物第511章 雷神武器製造公司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239節 第一百零一章 亂世飄零(1)第725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397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一)第529節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武漢會戰(下)第654章 辻政信遇襲(上)第728章 第四百一十章 日本人的牛皮(1)第617章 飯田的黃粱美夢(上)第633節 第三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邀請(1)第177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2)第282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1)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476節 第二百三十一章 煮酒論戰(上)第838章 戰略大轉折(十二)第631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2)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350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800章 烽火連天(五)第744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182節 第七十八章 不要臉的境界(上)第777章 貪腐巨案(下)第161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586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182節 第七十八章 不要臉的境界(上)第625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346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歷史驚變(二)第407節 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人必打臉(1)第537章 狡猾的岡村第812章 躍馬滄州(上)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516章 狼煙初起(中)第446節 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的逆襲(1)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112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1)第428節 第二百零二章 棋差一招(2)第577節 第三百零五章 智取法國軍營(上)第588節 第三百一十二章 疾風驟雨(下)第801章 烽火連天(六)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938章 鋒芒所向(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