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中國人的節日(三)

羅斯福只好掉頭與丘吉爾同斯大林再度商議,中蘇之間的交流竟然通過美英進行完成?一次氣氛異常詭異的會議,由此可見蘇聯當年背棄中國與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及不履行列寧做出的歸還中國領土的決定對中國有多麼大的刺激,用丘吉爾的話說就是中國人期望的太多,而在高飛看來腐敗無能的清王朝丟掉得太多,香港、九龍、澳門已經確定英國在戰後立即歸還中國了,但是在藏南英國殖民地印度還與中國有較大領土糾紛,這一點上高飛根本不承認,現在中國駐印軍的規模已經開始向十五個師擴編了,如果英國人趕在小問題上扯牛毛,高飛就敢給英國人和印度人做牛肉乾。

實際上,高飛在蔣介石與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扯皮的功夫視察了一下中國駐印軍,退守孟加拉灣的山下奉文的日軍第一方面軍主力此刻不足七個師團的殘部,拼湊起來不足四個滿編師團,但是高飛叮囑沈英雄,狡兔死走狗烹是英國人最常見的無恥手段,落井下石也是英國人的特長,扯英國人後腿,讓他的英印部隊多多的被日本人消滅,從而也資助一下山下奉文,讓其多苟延殘喘幾天。

仗打成這種模樣,英國人死得不算冤枉了,高飛扯完了英國人的後腿給史迪威又來了一針定心劑,那就是還有至少五到七個師的部隊已經完成了基礎戰術訓練,準備進入印度加入中國駐印軍部隊,史迪威自然高興,結果高飛離開一個星期,名爲戰斧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中,英印第二師被日軍擊破,導致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的四個師也垮下來了,沈英雄解釋是英國人衝亂了自己的防線讓日軍有機可乘,自己總不能對着友軍開火吧?所以也一同潰退了。

結果英印部隊的六個師與一個裝甲旅被日軍人狠狠的啃了一大口,山下奉文吃得這個心滿意足,缺什麼英國人給送什麼,不過山下奉文也感覺到了似乎此番作戰中國遠征軍成了他的友軍?英國人輸得不明不白,日本人勝得莫名其妙。

1942年九月二十七日,羅斯福正式電邀蔣介石於十月八日抵達開羅,稱斯大林同意在開羅召開四國首腦高峰會議,因爲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還遙不可及,但是中國青年軍在年底反攻東北卻指日可待,日軍中國派遣軍在南京集結的殘兵敗將已經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了,整個華北以及東北日軍都處於絕對空虛之中,只要蔣介石意志堅決的實施反擊,那麼勢必將勢如破竹一般。

同時丘吉爾也致電蔣介石,表示將他願意藉此良機,不僅得以相互承認,並得以共同商討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敵人,獲得完全之勝利,以及相互保證同盟國間將來各方面之工作,以促進其安全和繁榮。

斯大林有最開始的不同意與蔣介石會面,建議巨頭會議先後由美、英、中和美、英、蘇分別在開羅和德黑蘭舉行,再到同意在開羅與蔣介石會面,四國首腦齊聚,也算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但是斯大林的這種讓步對於中國來說意義不大,廢除滿清以來簽訂得不平等條約纔是中國人的初衷和願望所在。

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出席了開羅會議,擔任蔣介石的翻譯,而蔣介石指明要求高飛陪同自己前往開羅參加會議,則讓高飛感到有些無法接受,高飛個人清楚當前的國內戰局和國際局勢,雖然在北非德國人眼下雖然進行了戰略層面的收縮防禦和撤退,但是在隆美爾的精確戰術指揮下,德軍的非洲軍團將損失降到了最低,甚至還在撤退途中打了英國人第八集團軍幾次埋伏,另蒙哥馬利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英國第八集團軍也非成爲了英國曆史上損失最大的部隊,補充給第八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和炮兵、步兵足夠組成四個這樣的集團軍,這也就意味着所謂的第八集團軍早被德國人全殲四次以上了,這樣一支部隊高飛不知道英國人怎麼敢厚着臉皮吹噓不已?

而且根據美國方面的情報,德軍又似乎對非洲進行了大規模的增兵,新增的部隊不但有隆美爾渴望已久的裝甲師,還有空軍第十五戰術軍和精銳傘兵,在這個緊要關頭去開羅就等於去挑釁德國人的忍耐程度,希特勒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習慣不按常理出牌的希特勒或隆美爾萬一衝動搞個傘兵的斬首行動?後果恐怕不堪設想,高飛還沒覺悟陪着英國人去瘋,英國人的承諾是靠不住的,這是一句世界範圍內都極爲有名的諺語。

此外,高飛對於英軍能否在北非面對德軍二個空軍戰術軍又一個航空部龐大的機羣威脅下,支撐起一片安全的絕對防空領域表示懷疑,而且青年軍部隊正在緊張的組編與裝備之中,新部隊正在加緊訓練,駐緬甸軍與駐印度軍都在擴充規模,作爲中國青年軍總司令官兼中國遠征軍司令官的自己似乎不宜離任去開什麼會,但是如果沒有自己在蔣介石身旁,高飛真怕蔣介石犯二,歷史上蔣介石在此次會議中還真的沒少犯二。

不過高飛的所有顧慮在蔣介石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問題,英國人既然邀請四大國齊聚,肯定就有萬全之策應對各種危機,想起丘吉爾那副流氓表情和爛命一條的態度,高飛感覺英國人在軍事上還是靠不住的,高飛清楚的知道蔣介石此時此刻已經被所謂的榮耀矇蔽了雙眼,也只能自己暗地裡腹誹英國人靠得住,母豬會倒着上樹!

蔣介石也確實離不開高飛這個猛張飛,自己在英國人與蘇聯人身上沒少吃虧,而對於這些番邦洋夷似乎高飛更有一套,恰恰高飛那套看上去很讓人不齒的流氓做法卻意外的吃得開?泱泱華夏講究的是禮儀之邦,尤其外交方面更是如此,結果高飛卻屢屢大耍流氓,讓英國人屢屢吃癟,蔣介石也有點感悟高飛所謂的國際政治的真理了。

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341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1)第254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1)第612章 緬甸風雲起(六)第575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247節 第一百零四章 代號天狼星(2)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45節 第二十章 別院四絕(2)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543節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致命十(1)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342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2)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580章 日德雙諜第846章 飛揚跋扈(下)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289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下窪之戰(1)第214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2)第722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2)第123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2)第457節 第二百一十九章 雷霆掃穴(三)第806章 血染戰旗(二)第199節 第八十五章 驚天大爆炸(1)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第603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36節 第十六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下)第21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1)第624章 同古保衛戰(六)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127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3)第42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1)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206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2)第919章 窮兵黷武(下)第446節 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的逆襲(1)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299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671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不需要感謝第329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1)第258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1)第244節 第一百零三章 不速來客(1)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610章 緬甸風雲起(四)第552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1)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524節 第二百六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日本人的後院(1)第22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2)第49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938章 鋒芒所向(十九)第787章 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波即起(2)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768章 另一個戰場(中)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368節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987章 最慘烈一戰(三)第870章 藏金爭奪戰(四)第712章 大洗劫第536章 兵鋒相對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795章 復土故都(十二)第703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700節 第三百八十九章 電驚天下(下)第887章 各出奇謀(一)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286節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伏擊第二十自動車隊(1)第96節 第四十二章 血戰城垣(1)第615章 固防同古第618章 飯田的黃粱美夢(下)第802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上)第782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1)第972章 登陸日本(三)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652章 激戰密支那(九)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770章 非專業參謀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630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1)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第581章 異域軍威(上)第288節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伏擊第二十自動車隊(3)第585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705節 第三百九十三章 城垣血戰(四)第599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中)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37節 第十六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下)第34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135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1)第140節 第六十章 血肉防線(上)第798章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是皇軍無能(1)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