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

武漢淪陷以及國民政fǔ高層集體南遷重慶給了韓雲華很大的打擊,但是韓雲華還是很快就恢復過來了,這倒不是說韓雲華心理素質有多麼多麼好,而是由於韓雲華想通了一個關鍵。他現在所要做的並不是關心自己這兩年所做的一切是不是有意義,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中華民族的騰飛以及古老華夏文明的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固然,南昌依然如同歷史上那樣被日軍佔領了,而武漢也是一如既往的淪陷了,歷史似乎是和他韓雲華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切似乎都已經回到了歷史的原點,但是韓雲華卻知道並非是這樣的,表面上日本依然如同歷史上那樣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就算是在即將戰敗的1944年依然可以發動一場暢汗淋漓的豫湘桂戰役,打得國民政fǔ潰不成軍。但是也很清楚日本國內的一些最基本的情況,日本是一個島國,受到國內基本國情的限制,日本幾乎所有的戰略物資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民用物資都是極其缺乏,尤其是像鋼材、石油、橡膠等主要物資主要是依賴進口輸入。

衆所周知,進口時需要大量資金的,而剛剛從那場大蕭條、大崩潰的經濟危機中緩過氣來的日本的經濟實力並不很強,在往大了說,日本的經濟表現是極其糟糕的。儘管由於日本政fǔ實施了許多有效的方法來挽救經濟危機,但是限制於經濟本身的不發達‘性’,導致日本最終選擇了用對外擴張侵略中國來緩減其自身的損失。但是就目前的狀況而言,日本雖然利用從中國掠奪來的原料以及中國東部廣闊的市場暫時‘性’遏制住了經濟危機的蔓延,但是距離經濟完全恢復還有一段時間。當然這一切都是有歷史根據的,據日軍戰史記載,“七七”事變時日本“儲備的黃金,包括髮行紙幣的準備金,全部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而對日來說,對戰爭規模起着制約作用的,實際上還是它的黃金儲備量。它意味着日本的正幣儲備量從最初就限定了這場戰爭。

這場戰爭一開始就已經脫離了日本高層的爲他設定的軌道,中國人民並不是日本人想象中的羔羊,哪一支支神秘而又神奇的中國抗日部隊給予了日軍巨大的殺傷。最終導致日本發動了戰爭,卻又千方百計地“謀求早期解決”。衆所周知,打仗不只是打的武器裝備以及兵員素質,打仗打的是一場綜合國力的較量。軍事固然重要,但是經濟卻是最爲重要的依託。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作爲後盾的話,再強大的軍隊也都是一隻紙老虎,當你的優秀的士兵拿着‘性’能優良的步槍裡沒有一顆子彈的時候,你就會突然間發現經濟其實才是戰爭的一個重要核心。

爲了維持侵華戰爭,日本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進口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單單昭和十二年從海外輸入的軍需物資總額達到九億六千萬日元。這些大多是從大洋西岸的美國進口的,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是讓日本大大出了一次血。到翌年的6月,爲了進行武漢會戰,日本國內更是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全安國上下捐款捐物支持政fǔ打這場戰爭。但是當時的日本經濟已經頻臨崩潰的邊緣,爲了組建更多的部隊,日本國內連學校教練用的步槍都被收回,用於裝備擴建的軍隊。

這只是日本經濟衰退的一個表現,但是韓雲華更清楚這只是表面上的東西,並不能實際向國民表現日本經濟惡化的內在。作爲一個新世紀的共和國的‘精’英指揮官,韓雲華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根據日本戰史記載,由於戰爭的需要,日本從國內‘抽’調了大批的青壯參軍,兵員的不斷增加,直接導致日本國內勞力、糧食、能源均感不足。截止武漢會戰結束後的1939年,日本軍費的支出已達61.56億日元,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國家的儲備量,從而使日本國力窮困急劇表面化,已經失去了充分保障軍隊軍事物資供應的能力。

一支軍隊要是失去了充分的後勤保障,那麼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就如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以及大批的游擊隊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後勤保障戰鬥裡依然槓槓的,因爲這支軍隊從組建到今一直都是在沒有充分的後勤保障中打過來的。單單從這一方面看,日軍那是無論如何都比不過八路軍的。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從而大大加重了日本中央統帥部首腦的痛苦和壓力,以致於其參謀總長和陸相自稱:“外強中乾是我國今日的寫照,時間一長就維持不住了”。

通過查閱一些戰後的戰史資料和閱讀一些老將軍的自傳之類的東西,韓雲華知道大致在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的編制、裝備和部隊戰鬥力,總的來看比會戰前有所下降。這也是日本不得不改變其政治和軍事戰略,企圖“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重要原因。

雖然說韓雲華所部這兩年的苦戰依然沒能改變中國的劣勢,但是韓雲華也想明白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略到一點歷史走向的普通軍人。相對於整個歷史的長河而言,自己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更本就算不得什麼。當然了相對於長達八年的這場關乎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大戰,韓雲華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但是韓雲華卻很清楚,自己現在只不過是做了一個最普通的華夏兒‘女’所能做,所必須做的份內的事情,至於結果如很那都是不可預測的。

況且韓雲華對於自己這兩年所取得的成績還是很認可的,尤其是內‘蒙’古軍區那片延綿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根據地,那可是迄今爲止共產黨所建立的最大最穩固的一塊抗日根據地。這不僅僅是擴大了自身的實力,同時也大大削弱了敵人的實力。原本塞北地區可是日本人控制下的地區,是日軍戰馬供應的最大的一個區域,但是現在嗎,不是韓雲華小瞧那些日軍,在塞北地區日軍投入的戰略物資和軍地足以打一場響亮的大會戰了,而損失在這裡的日僞軍更是不計其數,韓雲華設置在包頭一帶的幾十個大型礦區戰俘營裡的上萬戰俘其中90%的都是日本人。這就是這兩年他韓雲華爲中國以及整個中華民族所做的一切,究竟是有沒有改變中國的命運韓雲華不清楚,但是他卻知道是實實在在地削弱了日軍的實力。

有這一點已經足夠了,只要是有利於中華民族的他韓雲華就會堅定不移地實行下去。打鬼子就是打鬼子,即使是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改變中國的命運,那麼韓雲華就暗下決心,在最大的程度上消耗日本的戰爭潛力,讓日本在今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向美國等西方列強開火,到時候韓雲華有信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

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276章 婚禮(一)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645章 合併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496章 休戰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407章 特戰集訓(二)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2章 戰後餘波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362章 華北會戰(九)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625章 訪蘇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600章 蛟河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78章 對策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00章 亂戰(四)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405章 多田駿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