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

想到這裡,楊震心中仔細盤算了一下預備隊炮兵和裝甲兵原有的預定使用計劃之後。最終對於馬春生的要求,還是點了點頭:“這樣,一二二火箭炮和九零式野炮我給你各調撥一個連。至於你要求的汽車連,我直接從駐紮在哈爾濱的總部直屬汽車營之中,給你調撥一個汽車連。”

“不過,先說好了。運載量大的美製汽車沒有,只有蘇制卡車。你要是要,我就給你調撥一個連,要是不要那就算了。我知道你們這幫傢伙的小九九,都願意要運輸量大,性能好的美製卡車。”

“老式的蘇制卡車和繳獲的載重量小的日製卡車,都不願意用。但現在總部在短時間之內,只能調撥來蘇制卡車。要想要美製的卡車,最早也得三天後。要是不要,可就什麼都沒有了啊。”

對於楊震的話,馬春生連忙點頭道:“一號有卡車就行,我不挑食。反正不管是蘇制卡車、美製卡車,還是繳獲的關東軍的汽車,都比馬車的運量大的多,更比人力運輸量大。一個汽車連,足夠保障這個加強團的彈藥和物資供應了。同時我在向三岔河一線,調配一部分物資。雙管齊下,一定會保證陶賴昭一線彈藥的供應。”

儘管對於楊震答應的很痛快,但對於他要的那個坦克營還沒有吐口一事,多少讓馬春生的心有些懸着。這個纔是馬春生要求的重點,也是被他最寄予厚望的。有了哪怕是一個連的坦克協助,他對拿下並在日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反擊之中守住陶賴昭一線會更有信心。所以他對楊震還沒有對他這個要求點頭,多少有些心急。

看着馬春生沒有聽到自己沒有對增援一個坦克營的要求點頭,而有些着急的臉色,欲言又止的表情。楊震笑了笑微微搖了搖頭道:“一個坦克營,我不能答應你。總部現在手中的坦克預備隊就剩下這一個團,調撥給你一個營,這可就去了三分之一了。”

“總部不止就你們一個縱隊,還要顧及其他的方向。而且總部對於這個坦克團,已經有了使用的計劃。調給你一個營,總部手裡面的機動突擊力量就不夠了。這樣給你一個連十輛坦克外加一個日式九二式騎兵裝甲車組成的裝甲車連。我想雖然達不到你的要求,但還是勉強夠用了。”

聽到楊震總算吐口了,馬春生哪還有不滿意的地方。連忙點頭道:“夠了,夠了,太夠了。有了這兩個坦克連,再加上配屬的火箭炮兵和九零野炮,就算鬼子來上兩個聯隊我也沒有什麼好擔心了。”

看着馬春生喜笑顏開的樣子,楊震搖了搖頭道:“現在在三岔河一線,有七師的部分部隊,還有九師的一個團,十一師離着那裡也不算遠。這幾個部隊,你準備調那個團去搶佔吧陶賴昭一線?”

“鑑於陶賴昭一線的重要性和日軍對陶賴昭一線失守後的反應,這個團你一定要選好。不僅要戰鬥力強、作風強悍,更重要的是團指揮員要有泰山壓頂不動搖的決心。就算日軍反撲的兵力再多、形勢再惡劣,就算打光了也要有守下去的決心。”

對於楊震的問話,馬春生想都沒有想直接開口道:“就讓在三岔河的九師二十六團去陶賴昭一線。這個團原本就是九師按照加強團配置的,在攻佔三岔河的時候傷亡也不大,現在的力量與七師和九師其他部隊相比還是比較充足的,我們不用臨戰在調配。”

“他們現在的位置就在三岔河南面的新安、四馬架一線,距離陶賴昭的直線距離比較近,調動二十六團奪取陶賴昭一線不用調整太多的部署。九師主力現在正在榆樹境內作戰,調二十六團去陶賴昭,可以與榆樹境內的九師主力形成一個比較默契的配合。同時,九師的整個戰場可以連成一片,形成一個有力的策應。”

“而且二十六團長賀方仁的性格我還是比較瞭解的,這個傢伙雖然有些心高氣傲,但爲人卻是意志堅定,戰術運用也機制靈活。上任雖然只有四個月,但是現在這個二十六團後升級的地方部隊,在他的手中已經不比九師原來的兩個主力團差。”

“一號,您知道原來的二十六團在組建二十三師的時候,改變番號爲六十七團,作爲二十三師的下屬的三個團中的基幹團使用。現在的這個二十六團,是由兩個軍分區基幹團各抽調一個步兵營,外加一個新兵營合編的。”

“作爲地方部隊剛剛升級上來的新部隊,這個新二十六團原來裝備差,人員素質相對主力部隊差了一些。但是在這個賀方仁從牡丹江軍分區獨立三團團長調任新二十六團團長後,不到三個月的這個團已經面目煥然一新。戰鬥力與原來的老二十六團相比,絲毫不遜色。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經超過作爲九師主力的二十五團。”

“老李之前,對使用這個二十六團一直多少有些顧慮。擔心這個團剛剛從地方武裝升級不久,戰鬥力與老部隊相比差一些,暫時無法擔當重任。所以在九師之前的戰鬥之中,二十六團一直都是作爲替補和配角使用。後來乾脆按照杜司令員的命令,配屬給了七師攻打三岔河一線。”

“到了三岔河戰鬥的時候,七師那幫傢伙性格您也知道,哪能讓二十六團這個外來戶搶風頭,還是敲了半天的邊鼓。賀方仁這小子一直沒有撈到什麼主要的戰鬥,一直都是打配角當替補。估計這個傢伙是憋壞了,讓他去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且,他還是原牡丹江軍分區幾個團級幹部之中,唯一一個去富錦基地受過步炮、步坦協同訓練的人。雖然不能說是極爲精通,但是對於裝甲兵與炮兵的綜合運用,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的能力,作爲老上級我還是很清楚的。當初,要不是我在奉命組建牡丹江軍分區的時候點名要他去任獨立三團團長有些耽擱了他,以他的能力現在在主力部隊擔任一個副師長絕對沒有問題的。調二十六團去陶賴昭一線,我想應該還是可以的。”

“我的建議是以二十六團不要等待總部調集的配屬部隊趕到,立即從目前所在的三岔河以南新安、四馬架一線,向南攻擊前進。如果等待總部從哈爾濱調集的部隊趕到,至少我們要耽擱近一天的時間。這樣,我們將會失去目前的戰機。”

“南新安、四馬架一線,距離陶賴昭一線直線距離不足二十公里。以二十六團目前所在的位置,甚至不用收攏部隊,採取從新安、四馬架同時出發兩路並行的辦法,同時南下四個小時之內趕到陶賴昭一線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問題。”

對於馬春生的意見,楊震沒有說什麼。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道:“你既然已經胸有成竹,那麼就下命令去吧。你目前是縱隊代司令員,扶余、德惠一線的戰鬥由你負責。怎麼打,你有最終的決定權。”

馬春生看了楊震一眼,略微想了一下也沒有在猶豫,立即親筆起草了一封給二十六團團長賀方仁的電報。讓他立即從新安、四馬架一線,二十六團現有的陣地,強行向陶賴昭一線攻擊前進。

在電報上,馬春生再三強調讓他們不必先行收攏部隊,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南搶佔陶賴昭一線。在南下途中對於日軍小股部隊的騷擾絕對不能理會,只要在四個小時之內趕到陶賴昭一線,並拿下陶賴昭控制松花江鐵路橋就是勝利。

接到馬春生的電報之前,二十六團團長賀方仁正在爲之前奪取三岔河一線的戰鬥之中,自己的二十六團依舊被七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除了全殲了新安與四馬架兩個三岔河東南方向要點兩個中隊的日軍,攻打三岔河的戰鬥依舊沒有撈上仗打正在鬱悶。

拿下三岔河後,七師給配屬過來二十六團的命令居然是就地構築工事,阻擊日軍二十八師團對三岔河一線的反擊。儘管也清楚的知道三岔河一線在目前整個扶余戰場上相當的關鍵,丟掉三岔河,也就意味着二十八師團與第七師團之間的聯繫被切斷。

成爲一支孤軍的二十八師團,勢必會全力反擊。守住三岔河,這個整個中線部隊對二十八師團完成合圍的關鍵點,對於整個扶余戰場可謂是相當的重要。但這個命令讓賀方仁卻非常的不以爲然。

WWW⊕ ttκǎ n⊕ ¢Ο 在他看來自己的二十六團不應該留在三岔河,去執行防禦任務。應該追着從三岔河撤退的二十八師團部,直接殺向榆樹溝一線二十八師團的縱深陣地,那裡纔是自己和二十六團真正的戰場。

而留在三岔河一線,以目前整個前郭、扶余戰場上的態勢來說,自己的二十六團很有可能會一直的待命下去。他不認爲此時兵力不過兩個聯隊,以及一部分配屬部隊的二十八師團,在三個師的圍攻之下,還有餘力收復三岔河一線,重新打通與第七師團之間的聯繫。

倒不是他想出風頭,而是因爲他太清楚了,作爲一支新部隊,現在的二十六團太需要打一場翻身仗,在包括自己的師長和兄弟部隊在內所有人面前證明自己了。自戰役開始,一直沒有機會撈到什麼仗打的二十六團上下都憋的嗷嗷直叫喚。

看着兄弟部隊在戰場上廝殺自己卻一直打醬油,全團的上下眼睛都紅了。包括幾個營連長在內,這傳進賀方仁耳朵裡面有些話就是很不中聽了。只是他也無可奈何,畢竟這在人家七師的地盤上。而且作爲一名軍人,還是要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的。但心中這股子不被看重的鬱悶,卻是可想而知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