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

對於郭邴勳的疑慮,楊震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俯下身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地圖,看着標誌着中線攻勢進展的情況那條紅色的線。猶豫良久道:“老郭,你留在這裡坐鎮,我去雙城。另外,告訴航空兵準備一架飛機隨時待命。”

說罷,楊震看了看欲言又止,但面色卻顯得有些擔憂的郭邴勳,笑了笑道:“老郭,不用擔心。王效明那裡雖然一時攻勢受挫,但以老王的爲人這個挫折不會維持太長的時間。至於劉長順那裡,雖然他的兵力只有兩個師,但是他們當面之敵的注意力都被王效明和陶淨菲吸引過去。”

“而且劉長順與陶淨菲的任務,主要是吸引東線的日軍注意力,使其無法西援以及朝鮮軍與關東軍之間的最近陸路聯繫。只要他們擺在那裡,就算什麼都不做,東線的日軍就不敢傾巢西進。你在這裡,只要主要關注一下王效明那邊的戰況就可以了。”

“現在戰役已經全面打響,馬春生配合情報部迷惑日軍的任務已經完成。從現在戰場上的局面來看,馬春生的這個任務完成的還是不錯。這樣,我把馬春生帶去。如果可以的話,我將馬春生留下統一指揮雙城方向作戰。”

“其實去南興安或是留在雙城一線接替杜開山的最適合人選,馬春生應該算是最適合的一個。這個傢伙無論是靈活性還是應變能力,都是相當不錯的。其戰術運用能根據環境的不同,而迅速的調整和改變。”

“戰法詭異多變不說,在南興安一線那種相對複雜的地形之下,對付日軍無疑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不過這個傢伙那裡都好,除了上面的兩點之外,就是膽子太大了。要是給他一根足夠長的竹竿子,他能連天都敢去捅破。放的太遠了,實在不讓人放心。”

“只是可惜他一直擔任參謀長,沒有擔任過師長,更沒有在師長任上獨立指揮過作戰。獨擋一面的機會不多,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欠缺。即便是在牡丹江軍分區司令員的任上,也多是指揮滲透與反滲透作戰爲主。”

“相對來說,統籌全局的經驗還是差了一下,實際指揮部隊的經驗也略微顯得有些不足。調他去南興安一線,恐怕影響戰局的進展。否則調馬春生去南興安接替王光宇,到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楊震在這邊在哈爾濱與郭邴勳商議將杜開山調到南興安一線,那邊此時已經將指揮部遷移到了拉林河南岸,扶余境內溫泉堡的杜開山卻是因爲戰局的受挫而極爲火大,已經幾次摔了帽子。

扶余戰線上不像陳翰章與王效明那裡,要麼都是山地,要麼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雖然有天然的湖泊、沼澤、溼地等作爲屏障,但是地形來說相對要簡單的多。而且陳翰章在前郭一線,雖說湖泊、沼澤地較多,但是其中總是有道路可以利用的。

而杜開山在扶余境內的攻勢,地形也相對較爲平坦。但是他的攻擊路線上,卻處於拉林河兩岸河網地帶。雖說東北的河流不像江南那樣的密集,但是卻不利於坦克的運用。尤其是在缺乏軍用浮橋的情況之下,作爲突擊主力的坦克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此時的拉林河正處於汛期,河面寬不說水流量也相當的大。在第一波次的部隊登岸後,後續大部隊的運送速度相對來說要緩慢的多。在加上日軍遠程炮火的攔截,也造成了前後兵力在使用上的脫節。

在雙城正面發起攻擊,作戰地域分別位於扶余境內和榆樹境內七、九兩個抗聯之中,也算是頭等的主力師,居然在突破拉林河南岸日軍一線陣地後,面對日軍第七師團近似極度瘋狂反擊之下,攻勢全部受挫。

大半天的攻擊下來,兩個師的兵力,進展最大的也不過深入預定作戰區域二十公里。而且大半天的作戰,使得兩個師的傷亡都不輕。七師僅僅在午後的作戰之中,就付出了近千傷亡的代價。

而擔任榆樹境內強渡任務的九師,則在突破日軍一線陣地時候,遭遇到了整個戰線上日軍最頑強的抵抗。其先頭團由於日軍的瘋狂抵抗,在突破拉林河一線時候,雖然突破了日軍一線陣地。但因爲河南岸的幾個橋頭堡,都是經過反覆爭奪才最終確定歸屬,付出了整個戰線突破日軍一線防禦最慘重的代價。整整一個加強營在強渡的時候,被打成殘廢。

在登陸之後向縱深發展的時候,在日軍幾乎不計傷亡的瘋狂反擊之下,作爲九師先頭團的二十六團,傷亡達到三分之二。大半天的戰鬥下來,面對日軍不過是一個半聯隊的兵力,一個頭等主力師的頭等主力團居然傷亡這麼大,這實在讓杜開山很難接受。

而更讓的他惱火的是,在黃昏時候,作爲第二梯隊十一師最後一個渡過拉林河三十三團,在渡河的時候遭遇到日軍遠程炮火的突然襲擊。三座浮橋全部中的兩座當場就被炸斷,光禿禿暴露在河面上,此時正在渡河的部隊傷亡了兩百多人。

其中一座浮橋上,正在渡河的一輛滿載彈藥的卡車,也因爲炮火的集中而產生爆炸。整整一車炮彈,全部損失不說。還連帶着正在渡河的步兵,因爲炮彈殉爆而傷亡數十人。而部署在拉林河北岸保護渡口的一個高炮連陣地,也在炮擊之中損失。

開門第一腳雖然踢開還算順利,但是後續作戰進展不利,部隊傷亡卻是不小。在讓杜開山相當鬱悶的同時,也多少讓他顯得有些急躁。戰鬥打成這個結果,讓杜開山感覺到自己很是窩囊。

杜開山惱火的一把將手中的三角板和紅藍鉛筆丟到地圖上,一把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望遠鏡走到隱蔽部前舉起望遠鏡,向着前方響着密集槍炮聲的地方不住的觀察着戰況。心中盤算着,應該從哪裡着手調整部署。

見到杜開山明顯顯得有些急躁,在一邊在戰役開始之前才調來與他搭檔,專門看着這個上來的時候無法無天傢伙的政委易蕩平沉聲道:“老杜,你是軍事指揮員,越到這個時候你越要冷靜。如果你不能冷靜下來,讓下面的指揮員又該怎麼能夠冷靜下來?”

“扶余一線是日軍二十八師團與第七師團防區的銜接處,扶余一旦丟了,新京的西北方向對於日軍來說將是無險可守。而榆樹是新京北面的屏障,丟掉榆樹水網地帶天然屏障,新京則很難守住。在我們突破日軍一線防禦之後,日軍拼命反擊是在我們預料之中的事情。”

“老杜,你的想法我明白。而且現在的情況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點有利因素都沒有。你想想,我們現在的傷亡不輕,裝備佔劣勢的日軍傷亡只能更大。現在我們在這裡與日軍反覆爭奪,消耗其有生力量。雖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訂單是在將來攻取新京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

“一號不是總說嗎?在戰鬥之中就算不能讓日軍傷筋動骨,但也不要當打成一場擊潰戰。擊潰戰,不如殲滅戰。而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在戰鬥之中要有寧願用牛刀殺雞,也不要用小刀殺牛的精神。你之前的這個部署,也正是按照一號日常要求的去做的。”

“我們的軍事素質也許與日軍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武器裝備上已經領先於日軍整整一個代差。現在徹底的打垮這個第七師團,雖說有些困難,也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並不是一點希望沒有。

“如果我們能在這一戰之中,打垮第七師團,只能對我們下一步的作戰會更加有力。老杜,你是軍事指揮員,這個道理我想你比我清楚。但是我們在部署的時候,越是這種情況,越是要需要慎重。”

“不過老杜,有一點也許你聽了會很不高興。但是作爲你的政委和搭檔,我想我還是要說一下的。我認爲你在一開始,就是在戰略目標定位上出現了錯誤。老杜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是從你的整體部署上來看,老杜你的胃口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你的初衷是不錯,只要到了打垮這個位於卡岔河西岸的日軍第七師團後,從扶余、榆樹一線到新京除了第二松花江之外,已經是無險可守。新京這個關東軍統治東北的心臟,在我軍面前也就像一個熟透了的果子一樣,唾手可得。但是你卻忘記了我們老祖宗的一句話,叫做貪多嚼不爛。”

“以兩個師的兵力從兩翼包抄,同時以十一師作爲第二梯隊從正面壓過去。想要將整個日軍第七師團全部一口氣,裝進口袋之中。總體上來說,如果單單針對兩到三個聯隊,你這種部署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

“打一場大殲滅戰想法是好的,但你的口袋一下子張得這麼大,想要將整個第七師團的主要力量都裝進去。日軍的指揮官又不是傻子,難道一點也看不出你的戰略企圖來?我想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是日軍的高級指揮官都這麼白癡,他們又豈能在兩年之內就佔領了大半個中國?”

“要知道,一旦被你搶佔了三岔河至榆樹縣城,整個第七師團的防區將我們徹底的分割爲三塊。而且,東大荒溝以西的各部,有被合圍的危險。在加上我們東邊從五常發起攻擊,已經進入舒蘭的王效明指揮的三個師。西邊正在與二十八師團激戰的二師,第七師團可謂是腹背受敵、四面楚歌。”

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248章 勸解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261章 思念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