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

楊震的解釋雖然沒有讓幾個人徹底的理解,但也知道一號這麼做自然會有他的用意的。作爲在場的除了楊震職務最高,身爲軍區黨委常委、軍區副司令員,王光宇對楊震已經是可謂基本上無原則的信任,自然不會再問下去。

而作爲一名老兵,張鎮華自然也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況且作爲一名自抗聯二路軍從新編成後,就在楊震麾下作戰的老抗聯。經歷過之前與現在對比的張鎮華,對楊震的信任和服從的盲目程度,也沒有比王光宇強到那裡去。

對於張鎮華來說,楊震做出任何的決定,無論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自己只要服從就可以了。反正對於抗聯來說,只能是好事。而且張鎮華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的。

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來說,是好的一個執行人,但並不是一個好的決策人。所以包括在開軍區常委會的時候,他從來都是輕易的不發表任何的言論。更不會對楊震的決策,進行任何的懷疑。而且他知道,一號之所以這麼做,肯定又是有什麼特殊但是需要保密的思路。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在眼下的抗聯上下,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出身在抗聯內的老抗聯,對於楊震這個一號,幾乎都是一種盲目的信服。雖說有些關內調來的幹部,內心有些異議,甚至私下罵楊震獨裁的都有。但表面上,卻是不敢說出來。

除了王光宇和張鎮華,現場唯一一個張嘴還想問些什麼的熊大縝,卻被一邊的張鎮華暗中拽了一下衣袖,制止了他刨根問底的舉動。實際上熊大縝也知道,一號要是想說,早就會告訴自己。如果不想說,恐怕自己就是怎麼問也不會開口的。

只是他多少還有些不死心,想弄明白一號這麼神神秘秘的究竟要做什麼。要不怎麼說好奇心會殺死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奇心,而作爲一名大學高材生,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熊大縝明顯也不能脫俗。只是身邊的老友制止了自己問下去的可能,他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雖說一號總是鼓勵自己要有好奇心,並且常說在科研之中作爲一名科技人員,要對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心,並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定。但熊大縝就算在書呆子氣,也知道一號所說的好奇心是在軍工生產上,可不是對他的決策好奇。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剛剛因爲一個蹩腳的馬屁挨完一頓訓斥,要是在貿貿然的去刨根問底,恐怕弄不好又是一頓批。所以對於張鎮華暗中制止自己的舉動,熊大縝儘管心中相當的好奇,但也沒有敢再問。

新式自動步槍、班用輕機槍和無後坐力炮的試驗,可謂是相當的圓滿。剩下的幾種高射武器之中,雙聯裝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無論是平射,還是對空射擊,都表現出極爲優異的性能。

雖說這種高射機槍在對空作戰,與蘇制三七口徑中型高炮相比,射程還有些近不適合擔任要地防空。但火力密集度卻比眼下各部隊使用的江北轉交的波蘭製造的二十毫米高炮,要大的太多,性能上也好很多。

眼下在對地支援作戰方面,爲了達到最好的精度,還是以輕型飛機一千米以下,低空俯衝轟炸爲主。而這個高度,正處於這種機槍兩千米射高的範圍之內。其每分鐘三百發的戰鬥射速以及,足夠讓所有落入它火力打擊範圍之內的缺乏有效裝甲的輕型轟炸機。

除了後來居上的美國人之外,這個時代沒有人奢華的到拿中型轟炸機做對地支援。作戰時地面上每一發回擊的炮彈,都有可能引來美軍大批量的B二五、二六式轟炸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除了載彈量足以比的上其他國家中型轟炸機的雙發A二零、二六攻擊機,以及海軍的艦載機之外,美國陸軍航空兵基本上沒有裝備對地戰術支援飛機。除了將皮糙肉厚的P四七、三八式戰鬥機作爲對地攻擊使用之外,基本上對地攻擊作戰,都是出動中型轟炸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美國人財雄勢大,有這個底氣和本錢。換了其他的國家,可沒有這個爲了一場戰術支援,出動一箇中型轟炸機羣進行地毯式轟炸的本錢。而對於現在日軍使用的九七、九八、九九式三款主力輕型轟炸機,這種雙十四高射機槍的威力與射程已經足夠了。

這種高射機槍有着不遜色,甚至超過二十毫米高炮的威力,其火力打擊的密集度也要遠遠的高於眼下各國使用的小口徑高炮。而且在重量上,也要比中型高炮輕便的多。最爲關鍵是由自己生產、設計的數量充足,可以有效的改變之前團以下部隊防空火力不足的情況。

最讓楊震滿意的是,這種機槍表現出來的對地射擊能力完全達到了自己的要求。靶場邊上專門用來做靶子的一個日軍磚混結構的機槍火力點,在這種機槍的射擊之下,幾分鐘的時間,就被打出一個大洞來。

接下來更是在一千米有效射程之內,將一輛報廢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打成了漏勺。一排半摟粗的木頭樁子,則全部被攔腰打斷。按照日軍標準野戰機槍火力點修建的工事,則全部被穿透。裡面用來代替人的木頭樁子被全部打爛、

其對地射擊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穿透力和威力,就連久經沙場的王光宇看了都有些心驚肉跳:“這種機槍對付坦克都如此的輕而易舉,這要是打到人身上豈不是一下子能把人打成兩段?好傢伙,這威力都趕上一門小口徑火炮了。”

“不過一挺雙聯裝機槍,在反裝甲與對付工事的時候,足夠比的上一個三七戰防炮連了。這要是全軍所有的團一級部隊,都裝備上這種武器。再加上營一級裝備的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在戰場之上,這小鬼子恐怕就要自求多福了。”

對於王光宇有些震驚的樣子,楊震卻是在心中暗自笑了笑:“這款機槍使用的彈藥,原本就是蘇軍在二戰之中大量裝備的十四毫米反坦克槍使用的彈藥。這穿甲能力,自然沒的說。雖說對付不了德軍的虎、豹和四型一類中型和重型坦克,但是對付小日本的輕型坦克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且這種機槍最大的優勢不單單是表現在它的火力密集度上,更多的還是它在對地使用的時候表現出對輕裝甲目標和土木工事的巨大殺傷力上,以及使用上的靈活性上和與其他高炮相比,重量比較輕的優勢上。”

“否則在最大的兩個用戶,以及研製和生產國,中蘇兩國都退役了,世界上幹嘛還有那麼多的國家在大量的裝備?甚至在自己軍隊之中,還是一款不可替代的武器。雖說主業已經從對空作戰,改爲對地作戰,但也說明了這種機槍頑強的生命力。”

一想到後世在有些戰亂國家,這種被裝到皮卡上顯得更加靈活,而又威力足夠的機槍在內戰時候顯示的威力,楊震就多少有些感慨。一種武器的存在與否,存在時間的長短、使用壽命,不單單是先進不先進可以決定的。

而是要看這種武器的存在和使用價值,能不能適應部隊的需求。一句話,就是任何一種武器的壽命,都取決於他的適應能力。就像後世的AK四十七自動步槍,因爲皮實耐用,威力也足夠,最關鍵的是操作簡單。雖說精度上有些遺憾,連發精度太差。

但相對於同一時代,甚至比它晚問世的美製M十四步槍來說,使用壽命之長和使用的範圍之廣幾乎嚇人。即便是在自己穿越而來的二十一世紀,這種武器還遠未到徹底消失,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

在各種新式武器層出不窮的情況之下,其各款仿製品還依舊是世界上傳播範圍最廣的輕武器。在同時代的輕武器,基本上已經退役的情況之下,依舊在繼續生產,併成爲相當一部分國家的制式輕武器。甚至就連美國大兵,也在執行某些特殊任務的時候,大量的採用。

這款武器壽命如此之長,只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武器適應能力極強。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滿足大多數國家的需要。其使用的M四三型槍彈,雖說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但對於大多數的國家來說,威力也已經足夠了。

而這款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後世這種機槍,雖然在中國陸軍中已經大部分退役,就連預備役部隊也基本上退役完畢。但在分佈範圍之廣,幾乎不下於AK四十七步槍。

雖說在它的發源地,蘇軍並沒有裝備幾年就退役了。但不能說明這款武器的性能有什麼缺點。它不適合已經完全機械化的蘇軍,但並不代表不適合其他國家。甚至很多並不是以蘇式武器爲制式裝備,有着大量美援的國家,也大量的裝備。就足以說明這種武器優異的性能。

世界上所有爆發戰亂的國家,幾乎都有它的身影,可以聽到它射擊時候發出的嚎叫聲。無論是在酷熱的中東、北非,還是自然條件惡劣,充斥着大量文盲、半文盲的中亞那個國家,都一樣表現出極高的可靠性。

後世曾經使用過這種機槍進行訓練,並且在那個戰亂國家執行秘密任務的時候,曾被這種大仰角射擊性能異常優異的機槍,攆的很慘的楊震,對其表現出來的可靠性能可以說相當的欣賞。

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四章 攻擊發起時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264章 進關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十章 計劃(5)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章 總指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