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楊震指了指地圖道:“涇縣之敵雖有三個師之衆,但部署凌亂,根本就沒有形成一條整體的防線。新七師在我們的老軍部雲嶺,一四四師主力則目前應該丕嶺一線。至於一零八師,還在涇縣西部。”

“這三個師配置分散,甚至連一個統一的指揮都沒有。從之前的戰事來看,除了一四四師因爲師長被扣,比較積極之外,其餘的兩個師行動並不積極。說實在的我們在丕嶺一線的時候,如果當時新七師行動積極的話從雲嶺插過來。在拿下星潭之前,我們會更加被動。”

楊震的話,讓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深思。良久,馮達飛才道:“政委,我看這件事情還需要在慎重的考慮一下。之前我們和這幾個雜牌師關係的確處理的不錯。尤其是一四四師和一零八師,我們之前的關係可以說相當的不錯。”

“但眼下時過境遷,他們會不會落井下石誰也不知道。這些雜牌部隊就算再不被信任,被分割使用。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還要領重慶的軍餉,接受三戰區的指揮。一旦被切斷了軍餉來源,已經沒有了地盤的他們,很難再生存下去。”

說到這裡,馮達飛猶豫的看了楊震一眼後,又道:“政委,而且我們現在是今非昔比。大部隊已經離開,剩下我們這點兵力。他們還會不會向以前那樣,誰都不敢保證。政委,還是小心爲上。”

對於馮達飛的擔憂,楊震笑了笑道:“老馮,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楊震再無能,也沒有混到去與自己的對手攀關係、拉交情。不管我們之前的關係怎麼樣,但是現在我們都是對手。我不會,也不可能去自找沒趣。”

“我的意思是我們現在的確兵力不多,彈藥也奇缺。但少歸少,卻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短小精悍。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涇縣這幾個師部署上的漏洞,找一個縫隙鑽出去。只要我們不主動暴露,我想那幾個師是不會主動來尋找我們求戰的。”

“我決定,暫時撤銷老三團、特務團以及教導總隊的編制。將目前手中的八個連的戰鬥部隊混編成一個團,由馮達飛同志任團長,特務團政委張闖初同志任政委。原老三團的團長、政委分別任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

“部隊編成兩個營和一個直屬連。至於營連長的人選,由你們自行商議決定。部隊現在立即開始整編,晚七時準時出發。告訴部隊一定要吃飽,把手頭剩餘的乾糧都吃了。一定要爭取午夜之前跳出合圍圈。”

“現在我宣佈一下行動紀律,你們回去一定要和部隊再三強調。一,行軍時候,休息、行軍都要堅決服從命令。二,行軍的時候不準吸菸、不準隨意打手電,更不準大聲的喧譁。三,行動的時候,如果與敵人遭遇,就要堅決果敢的打出去。還有各級政工人員,要做好收容工作,儘量不要出現掉隊的情況。”

說到這裡,楊震轉身對身後的李明博道:“你去教教他們怎麼用指北針,還有夜間行軍時候辨別方向的方法,也交給他們一些。夜間行動,指北針很重要。你們當團長、政委的,居然連指北針都不會用,怎麼指揮作戰?”

“我們中間大部分的幹部是沒有上過黃埔,也沒有上過任何的軍校。大部分都是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從死人堆裡面一步步的走出來的。實戰經驗豐富,可以說都是戰爭大學畢業的。但並不是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學習了。”

“我們的很多幹部、戰士對於一些新戰術、新裝備的接受程度很差。機槍連長指揮機槍作戰,但他的作戰方式就是幾挺機槍往哪兒一擺就算完事了。哪裡是火力打擊的重點,機槍掩體該怎麼修建,一竅不通。”

“作戰的時候,一窩蜂的往上衝。兵力分配的時候哪裡是重點配置、火力部署重點應該放在哪裡,都不管。對於一些新裝備的運用,也不接受。地圖不會看、指北針不會使用,打仗對地形的判斷全憑感覺和經驗。”

“我知道我們的團一級幹部很多都是經歷過三年游擊戰爭考驗,在遠離主力沒有糧食、彈藥情況之下,孤軍奮戰整整三年。在這三年的游擊戰中,每天都在爲了生產而戰鬥,沒有多少時間,更沒有精力去學習文化和軍事課程。”

“但同志們,這不行啊。不會不要緊,我們得學習。我們不能處處以自己大老粗、沒文化自豪。這不行啊,同志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掌握更多的打勝仗的知識。今天,不現在,我們就從指北針的使用開始學習。”

“等到了江北,我會制定出一套系統的學習方法。建議軍裡面,對團以上幹部進行輪訓。再出現這種發下了指北針不會用,打仗只憑感覺走,身爲團營長連最基本的圖上作業都不會的現象絕對不行。只要我在政委的位置上哪怕就是一天,也不允許這種現象的出現。”

“我們作爲各級指揮員,手上掌握着戰士們的生命。缺槍少彈這不可怕,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從敵人手中去奪。但是腦袋裡面如果也缺少一些我們作爲指揮員應該必須掌握的東西,那麼就要用我們的戰士生命去挽回。”

“儘管現在學習這些,可能在你們的眼裡面只不過是臨陣磨槍。但我認爲磨總比不磨要強。你們這些做指揮員,尤其是軍事指揮員的人多學一點知識,我們在戰場之上可以少付出很多本來可以避免的代價。”

楊震這麼一說,幾個幹部多少都有種不好意思的感覺。看着幾個人多少有些面紅耳赤,楊震也只能苦笑着搖了搖頭。他也感覺自己的話有些重了。這裡不是自己的老部隊,團長近百人。又都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老兵,別說罵上幾句,就是給他們幾腳,那些幹部屁也都不敢放一個。

可新四軍的規模遠遠無法跟自己的老部隊相比,團一級的幹部加起來根本沒有本法和自己部隊相比,作戰部隊的團一級幹部更少。這些人又都是老革命,資歷都很深。尤其是參加過長征的那些幹部,很多在紅軍的時候就是團級,甚至是師級幹部。資歷都遠在自己之上,自己今天的話,的確說的有些重。

但有些話,說輕了根本就不起作用。就算他們的資格再老,年紀再大,有些話該說還得說。不說,損失的是部隊,是戰士們的鮮血和生命。作爲指揮員,一個細節考慮不到,要用多少人的白骨、多少孤兒寡母的眼淚去彌補。

到皖南來之後,楊震就感覺出來經歷過長征的幹部,在軍事素養上要好於打了三年游擊戰的幹部。原因很簡單,在長征的時候,中央也沒有放棄過辦軍事幹部學校。一方面軍的幹部團,匯合之後的紅軍大學,都是專門爲了培養幹部而組建的。

雖說在流動作戰之中,教學質量有多高,這很難說的清楚。因爲這些培養幹部的軍政學校,很多的時候本身就要參戰,甚至要付出很大的犧牲。而且整日行軍、作戰,也很難靜下心來學習。但有了這些經驗,畢竟要比沒有強。只是他們學的這些,與自己要求的太遠而已。

楊震知道這些幹部,都是久經考驗、意志堅定,一步一個腳印從戰場上屍山血海衝殺出來的人。他們在戰場之上,面對任何敵人都不會皺一下眉頭,更不會有任何的退卻和膽怯。這些經歷過十年內戰而倖存下來的人,更是這支軍隊中佼佼者。

但由於出身的影響,文化水平和軍事技能差的太多。在戰場之上,身爲指揮員不是一個單憑勇敢二字,就能取得勝利的。中央雖然組建了抗大,專門用來培養軍政幹部。但受制於各個根據地被分割的現狀,以及部隊不斷的擴大和發展,以及不斷戰鬥的環境。

抗大根本就滿足不了部隊對幹部,尤其是軍事幹部的需要。這也就造成了各個根據地的部隊,尤其是基層部隊,合格的軍事幹部缺口很大。再加上本身的教學水平限制,使得各個根據地的軍事幹部與楊震的要求相比,差的太遠。

用在延安時候,天天陪楊震去抗大授課的李明博私底下的話來說,政治教育水平是很高,比抗聯的水平高多了。但軍事教育水平,充其量也就是咱們團級教導隊的水平。儘管楊震因爲這句話,狠狠的收拾了一頓李明博。但在私下,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的抗大與自己想象的水平差的太多。

當然按照楊震想當然,這個時候的抗大至少應該是相當於後世的國防大學。等到了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當然你讓即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甚至連火炮都沒有幾門。更沒有指揮過類似作戰的專門人才的中央,去講授大兵團機械化合成作戰,的確是強人所難了。

別說條件簡陋的抗大,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的陸軍大學,都沒有這個能力。這所抗日大學,講授的主要是適合目前十八集團軍發展的敵後游擊戰。至於大兵團作戰,在眼下部隊還沒有這個能力去的打的情況之下,教授這些也沒有必要。

但部隊的基層軍事幹部的指揮能力,需要加強卻是一個實質的問題。實戰經驗豐富,不代表戰術理論也強。作爲基層的帶兵人,各級軍事幹部,在兵力配置,火力部署方面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

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