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

一九四零年二月二龍擡頭的這一天,傷勢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楊震不顧別人的勸阻,親自趕到蘿北機場爲李延平一行人送行。看着塞得滿滿,幾乎已經是運載極限的九架運輸機依次爬上天空,直至消失在北方的天際之中,楊震收回自己的目光。

楊震身邊同樣看着機羣徹底消失在天際才收回目光的郭邴勳捅了捅沉默不語的楊震,指了指停放在另外一邊的一架蘇軍運輸機,還有站在飛機邊上不住的向這邊張望的科瓦廖夫道:“司令員,你也該上飛機了。你再不過去,那位科瓦廖夫同志恐怕就要急瘋了。”

轉過頭看了看那邊等候已久的科瓦廖夫和另外兩名蘇軍軍官,楊震擺了擺手道:“讓他們接着等。我這一走至少要十天的時間,政委也不在,想和你一起多呆一會。”

郭邴勳聞言笑了笑道:“你倒是沉穩的住。不過也好,讓他們等着吧。這些天你的病房門坎都快讓他給踩破了,也不在多等這一時。我正好也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議,這兩天你都在準備過江的事情,我又在籌集物資,一時也沒有顧的上。”

楊震嘆了一口氣道:“我和政委這一走,軍區的所有事情就都壓在你和高禹民身上了,你也要照顧好你自己。事情該分出去就要分出去,減輕自己負擔的時候,也可以多調動一下下面幹部的積極性。還有三分區那邊你注意一下,柴世榮的能力比趙副司令差遠了。只是,唉?”

楊震的這聲嘆息,郭邴勳很清楚其中的惋惜意味。趙副司令的軍事能力沒的說,黃埔畢業生再加上打了那麼多年的遊擊,絕對是一塊好料子。如果能靜下心來好好專研一下軍事上的問題,他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但這好鑽牛角尖的勁頭也真讓人頭疼。

想起臨上飛機時候楊震和他的那一席談話,郭邴勳只能苦笑着搖頭。郭邴勳知道,他這一走,再返回東北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以楊震的性格,是不會再同意他回來了。他是不會允許有人在他的部隊中這麼搞的,可惜了一個人才。

不知道郭邴勳心中所思的楊震,卻沒有管他的感慨,自顧自的道:“老郭,這段時間你一定要多注意日軍的動向。春季道路泥濘,不適合大部隊行動。我估計這幾個月恐怕會是我們最後休整的機會。”

“一要督促部隊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訓練,尤其是戰術合成訓練。二就是增加彈藥儲備,尤其是各種口徑的炮彈,數量一定要達到我們預定的儲備。不能有了江北運過來的上百萬發炮彈,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日式炮彈,一定要儲備十個基數以上。再打起來,恐怕就真的是驚天動地了。”

郭邴勳聞言點了點頭道:“司令員,你放心吧。兵工廠一直在加班加點,幾個月下來現在僅僅日式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彈便已經生產、儲備了二十萬發。各種口徑迫擊炮彈在五十萬發左右。還有五十毫米榴彈、三七速射炮彈、二十口徑高炮彈,數量也足夠打一年的了。”

“我讓他們停下了七點六二毫米蘇制彈藥的生產,我們手頭的儲備相對於這些不多的蘇制步槍足夠使用一年左右了。七九子彈的數量也足夠了,現在兵工廠正全力生產日式六五、七七子彈。還有供應衝鋒槍使用的七點六三手槍彈。”

“估計到了入夏,我們的生產的加上原有的儲備,日式子彈應該能達到上億發左右。七九彈藥原有的儲備加上江北運過來的,數量更大,足足有兩億發。江北這次給的很大方,運過來的一億八千萬七九子彈全部都是完好的,甚至有相當部分都是兩年以內生產的。”

“甚至其中還有一半是德國和捷克生產的性能極爲優異的子彈。波蘭人當年跟着德國屁股後面撿便宜,入侵捷克爲自己搞到了不少的好東西。原來爲了防備蘇軍東進,都儲備在蘇波邊境線上。這次卻是都便宜了我們。”

“這批軍火中,僅僅一百毫米捷克造以及他們引進專利自己仿製的輕榴彈炮就有二百二十門,一百零五毫米施耐德野炮六十八門、一百五十五毫米法制和自己仿造的榴彈炮六十多門。還有大批的七十五毫米仿造施耐德山野炮、捷克原廠的斯柯達山炮足足有六百多門。”

“瑞典的博福斯三七反坦克炮二百多門、四十毫米高炮七十五門,七十五毫米高炮三十六門、厄利空二十毫米高炮一百多門。各種七五、一百、一五五、六九口徑的炮彈達到了二百多萬發。至於高炮彈、三七反坦克炮彈數量更多。江北可是一下子俘獲了二十多萬波軍,繳獲了全套的武器裝備。”

“這麼多的軍火,足夠將我們全軍都換成波械軍了。要知道博福斯反坦克炮、施耐德山炮都是國軍想買都買不到的。其中除了太老式的一戰時期生產的蘇制和法制山炮之外,六成新的在四百多門左右。大部分都是捷克和波蘭自己製造的。尤其那些斯柯達山炮都是八成新的。”

“尤其那些斯柯達山炮,國軍曾經想用其替代價格昂貴的博福斯山炮。但人家賣給國民政府的價格極爲昂貴,根本就承擔不起。德國那些軍火可以用礦產品支付,可捷克人家張嘴就是全額現金。”

“這些東西在加上原有的儲備和現有的裝備、彈藥,除了不足差額之外,足夠我們再擴編兩個野戰縱隊,十個旅外加十個重炮團還能有剩餘的。尤其是那些火炮,就算我們所有的火炮都更換一遍,還有大量的剩餘。”

“我看了一下,這些火炮包括一五五重榴彈炮和加農炮在內,都是波蘭自己製造的。工藝與我在法國見到的原型貨相比略微有些差,但這種差別卻很有限。雖然大部分是一戰時候的設計,但主要性能卻並未顯得落後。與日軍火炮相比,性能基本上差不多。”

“其中一五五施耐德重榴彈炮曾經是國軍選定的制式重榴彈炮,性能不比從德國進口的那些一五零口徑的重榴彈炮差。雖然射程近了些,但重量更輕,也更適合中國的道路情況。可惜人家要求全部現金交易,還不轉讓技術,中國還是買不起。”

“一個和中國一個省差不多大的國家,卻能完全自行製造出如此性能優良的火炮。別管人家是不是仿製的,但至少能自行製造。一個還不及我們一個省一半大的國家不僅能自己設計、製造,還能大量的出口。看看人家,再看看我們,幾乎全部都要進口。”

“要是按照市場價,即便是二手貨,這兩千萬盧布也不夠買上這十分之一數量的。單單那二十萬頂鋼盔加上輕武器就不止這個價了。這些東西市場價值至少在五億美元之上。而這批軍火江北一共收了我們一千二百萬盧布的運費,其餘的幾乎全部都是免費的。這可真夠大方的了。

這些天楊震不是一直在忙着與杜開山去前線查看地形,還沒有等返回就重傷又住了將近兩個月的院。接收江北轉運過來的波蘭造武器的事情,都是李延平和郭邴勳一手在辦的。此時聽到這批武器的數量,楊震也多少吃了一驚。

只是吃驚歸吃驚,但楊震卻並未對江北感激涕零。對於郭邴勳的感慨,只是淡淡一笑道:“老郭,你得這麼算。這批武器彈藥的確物有所值,甚至實際價格遠遠超過了我們之間的定價。再加上眼下在江北訓練的飛機和坦克,這些東西幾乎等於是無償援助的。”

“紙面上看起來與他們賣給國民政府的那三億多美元武器相比,我們的確佔了大便宜。但你也要知道,與這些除了炮兵之外,他們基本上用不到的裝備相比,一旦西邊戰事爆發,可以騰出手來隨時西調的遠東幾十萬蘇軍的價值更大。”

“對於江北來說,這些武器彈藥固然重要,但與多了幾十萬的機動兵力相比,孰輕孰重他們還是分的出來的。你是軍事大家,在戰場上多出幾十萬的兵力,幾乎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結局這一點你很清楚。”

“更何況他們在東部不僅僅是一個遠東軍區,還有外貝加爾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等幾大軍區。如果我們真的能替他們擋住關東軍,他們甚至可以騰出足足上百萬的兵力和大量的武器裝備。”

“所以這種合作,對於我們來說是急需的,但對於正全力備戰歐洲戰事的他們來說更爲有利。眼下我們越強大,對他們也就越有利。對於他們來說,在東北出現一個強大的抗日武裝是極爲有利的。”

“雖然他們已經與日軍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但無論是斯大林還是日本天皇都知道,這張條約在必要的時候連廢紙都比不上。撕毀,簡直比抽根菸還容易。別忘了日本和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條約》。”

“作爲盟友,日本人在他們與德國人作戰時候北上插上一刀的機率性相當的大。畢竟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好佔便宜。兩面作戰,是江北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同時面對兩個強大的對手,更是他們不可能負擔的。所以不必有什麼感謝之心,還是那句話,這只是互利而已。”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後道:“這批裝備除了按照我們的計劃,補足各旅不足的之外,其餘的要全部入庫。部隊訓練時候,還要以眼下的手頭現有裝備爲主,發下去的也要嚴格的保密,尤其是炮兵。在未上戰場之前,絕對不能外泄一絲一毫。”

“一旦外泄出去,給江北外交上帶來什麼麻煩倒是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我也懶得操那個閒心,但卻無法達到戰場上的突然性。一旦讓日軍有了防備,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的麻煩的。”

對於楊震的想法,郭邴勳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皮包遞給了楊震道:“這是人工合成盤尼西林的一半資料。剩餘的一半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江北的汽車一到,我們就可以馬上交付。”

“還有你要的那些東西,我已經準備好了。拍那些照片時候,用的道具全部壓根就都是德國駐長春大使館使用的德國原廠貨,打印材料的打印機也都是德國外交機構使用的制式打印機,所有的道具壓根就是真的。”

“你的那些秘密材料野村巖已經私人友誼的名義,全部轉交給了德國駐長春武官,這些東西只是他在轉交時,以關東軍情報部的名義順便拍了一些照片而已。”

“而這些材料都是以一個去年上秋試圖叛逃到關東軍,半道上卻被我們截獲的蘇軍內務部少校的名義轉交的。至於那個少校,則被我們已經秘密的處決了。這件事情,可以說就是神仙來了,也查不出蛛絲馬跡來。除了那個野村巖和北野高津之外,再無任何一個人知道。”

說到這裡,郭邴勳看了看楊震道:“司令員,我一直有個疑問,這些東西你是從那搞來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你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以你的戰略眼光,一旦江北真的在對德作戰中失敗,日本必定要攙和上一腳。這對於我們來說,並非是什麼好事。”

郭邴勳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楊震卻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句沒有說完的話,肯定是“不地道”這三個字。人家給了自己這麼大的幫助,自己反過手還要搞出這麼一檔子事情來,實在有些過不去。

對於郭邴勳的想法,楊震卻是沒有回答他,而是望着遠處的小興安嶺山巒,良久才道:“老郭你相不相信,我這麼做是正是爲了我們。這些東西從哪裡的並不重要,但這些東西卻可以幫我們除掉妨礙我們的人不是嗎?”

“況且我手頭掌握的江北最新式武器裝備,也沒有都交出去。以他們的能力來說,再得知情報外泄後,想要改進應該還是有很大的把握的。在德國尚未解決西歐背後的敵人時,至少還能給他們留下一年半的時間。我想着足夠了。”

“不是我陰險狡詐,更不是我翻臉無情。這個人現在已經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麻煩了,除掉他已經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不僅僅是他,還有所有想要擋我們前進道路的人,我不管他是因爲什麼,都必須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在這場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係到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戰爭中,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還有所有想在這場戰爭中渾水摸魚、從中漁利,阻擋我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

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四百章 惡魔之島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