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

郭炳勳認爲打一場師一級規模的作戰,攻佔一些重點地區。雖說整體上對改變朝鮮境內的態勢有利,但多少也要消耗東北留守部隊,本就沒有恢復的元氣。郭炳勳認爲在中央預定發起的江淮戰役結束之前,東北境內還是以修養生息爲主。

北滿根據地以一隅之力,長期供養幾十萬大軍以及數萬的脫產幹部,早就壓的幾乎喘不過氣來。如果不是楊震搶先下手,建設生產建設兵團,對三江平原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基本上做到了軍糧自給有餘,外加可以部分出口。整個北滿脆弱的經濟,恐怕早就在這麼大壓力之下瀕臨崩潰了。

東北是富饒這不假,東北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也不假。但這一切主要都集中在南滿,北滿除了哈爾濱有少數輕工業之外,幾乎無重工業基礎。即便是日本人,對北滿的開發也剛剛開始。

整個北滿在建立根據地的時候,大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完達山脈除了日本人的要塞羣,以及鐵路沿線還有規模不大的居民聚居區之外,還都是接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即便是人口最密集的三江平原,沼澤與荒地還佔據了很大面積。

北滿境內人口的數量與南滿相比,也是相當的有限。鳳山那樣的縣,全縣人口加在一起不足兩萬人。北滿人口主要集中在鐵路沿線,以及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餘大部分的地區,人口基數相當的稀少。

以這種薄弱的底子供養幾十萬大軍,甚至就連足夠時的補充兵員都無法提供。在還要進行用那位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話來說,中國有史以來在最短時間之內,最大規模的工業建設情況之下,整個北滿根據地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有限的人口,既要保證足夠的兵員,又要培養出大量的產業工人,以滿足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最關鍵的是還要保證有足夠的農業生產人員,以保證足夠的糧食產量。民以食爲天,沒有足夠的糧食產量,就算工業建設在強大也沒有任何的作用。

老百姓吃不飽肚子,那是真的要造反的。到時候別說擴充部隊、趕走侵略者,就是北滿根據地自己都要天下大亂。儘管在不惜一切代價,打通與關內聯繫後,不斷的遷移人口。但整個北滿根據地承受的壓力,依舊是相當巨大的,農業人口依舊在持續減少。

好在根據地始終在不惜一切代價,想方設法的進口拖拉機、農藥。甚至將一部分已經不適合戰場使用的輕型坦克,以及繳獲的戰損坦克都改裝爲拖拉機使用,想方設法的增加農村大牲口數量。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不惜減少軍隊用油,也保證春耕和秋收時期農業用油料。

動用總部直屬工兵甚至戰鬥部隊,在非戰鬥時期全力興修水利設施。在農忙的時候,也抽調大批的部隊下鄉支農。甚至在一定時期,全部停止大豆一類的經濟作物種植,力保糧食才勉強保證了糧食產量,沒有在風調雨順的這幾年下滑。

但北滿農業糧食的產量,除了生產建設兵團之外,大部分的地區依舊徘徊不前。幾年下來整個北滿老根據地,工業雖說已經是後來居上。但是在農業等其他方面,卻是已經到了可以承受的頂點。

如果不是抗聯在席捲北滿後,實施嚴格的全方位異常嚴格的計劃管理,並不惜一切代價保持人民幣的穩定。還是以原來僞滿時期的方式管理,恐怕北滿根據地在三重壓力之下,早就徹底的崩潰了。

要知道長期拉鋸的吉林中部,也是整個東北主要糧食產區的新京周邊,直到去年才徹底的恢復元氣。北滿根據地能以一隅之地供養,現在已經發展到上百萬人的抗聯這麼長時間。楊震的各種提前部署可謂是功不可沒是一方面,但北滿地區長期超負荷運轉,也是另外一個方面。

而在關東軍退縮南滿後,幾乎是刮地三尺的壓榨,整個南滿是民生疲敝、經濟凋零。作爲東北主要糧食產區,曾經糧食產量是北滿幾倍的南滿,居然在戰後要從北滿和吉林方面調糧支援,才能撐到明年秋糧收穫時期。

按照吉林恢復經驗來看,郭炳勳判斷整個南滿除了工業之外,其他方面要恢復元氣至少得一年時間。至少南滿主要糧食產區的康平、法庫、昌圖幾個縣,境內的密佈的地雷與未爆炸的彈藥清理,都很難在春耕之前徹底完成。

按照總部抽調的工兵部隊估計,單單一個昌圖境內日軍埋設的地雷數量就有上百萬枚。儘管總部集中了幾乎全部的工兵,以及採取了多種排雷戰術,但能不能搶在春耕開始之前掃清地雷和殘存爆炸物,依舊還是一個未知數。

日軍在退守南滿後,爲了固守這塊對日本人最重要的地盤。一改之前對地雷這種被動防禦不屑一顧的態度,在兩軍對峙前線以及兵力不足的區域,埋設了數量巨大的地雷。而這些地雷清理,除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時間。

眼下郭炳勳認爲已經該到了讓眼下還實際上,實際上還在承擔着整個東北供應的北滿,喘息一口氣的時間了。至少糧食的收購數量,以及對人口流動的限制,也該略微放鬆一下。在一些必要的經濟政策上,到了該進行調整的地步。軍工生產的規模,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壓縮。

畢竟關內戰場,眼下控制着河北、山東、察哈爾全境、山西和綏遠絕大部分地區,陝西北部以及豫東地區,整個北中國最精華地區平津的華北根據地。在包括糧食等很多物資上,還是可以滿足自身絕大部分需要的。

以濟南和北平原日軍修械廠,山西太原兵工廠爲基礎,由東北提供設備和人員,正在擴建的張家口和濟南兩個兵工廠,至少在迫擊炮、山野炮彈的補充上,可以自己滿意部分的需要,在糧食的問題上東北也只是彌補不足。

朝鮮戰場上如果將戰事規模擴大,朝鮮軍後續反應很可能會造成戰役的規模無法控制。郭炳勳認爲朝鮮南部與北部不同,朝鮮南部與日本本土只有一道海峽之隔。如果丟掉朝鮮南部,整個日本本土西海岸將會直接暴露在抗聯的攻擊範圍之內。

作爲日本本土的屏障,日軍大本營對朝鮮南部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北部。如果在朝鮮中部展開攻勢,要考慮到朝鮮軍甚至日軍大本營反應,以及可能存在的後續動作,戰事的規模恐怕很難控制在抗聯想要控制的範圍之內。

而眼下除了少數殘匪之外,基本上已經肅清東北並佔領朝鮮北部的情況之下。整個東北的態勢,已經得到徹底的緩解,並無立即攻佔朝鮮南部的必要性。至少在部隊徹底恢復元氣之前,是壓根沒有那個必要。

這個時候大打出手,並不有利於整個東北的修養生息。更何況在留守部隊主力尚未完成整補,除了朝鮮戰場幾個師之外,其餘留守的部隊大多殘缺不全。朝鮮獨立軍的擴編,也遠還沒有完成。眼下就發動攻勢,很可能會因爲攻勢後繼乏力,而打虎不成反傷自身。

郭炳勳的意思還是在朝鮮戰場上,採取以拔點作戰爲主,逐步的一點點的,不引人注目的向南推進的蠶食戰術比較符合實際。如果不是楊震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拍板,甚至對於前線發起師一級的攻勢,郭炳勳都不是很贊同。

不過不贊同歸不贊同,但楊震的打草驚蛇,在戰略上儘可能的調動朝鮮軍。控制好攻擊的節奏和力度,讓其一日三驚而疲憊不堪,以利於下一步作戰的整體想法和意圖,郭炳勳還是很清楚的。

儘管不知道一號爲何堅持眼下的朝鮮日軍,面對抗聯朝鮮集羣的攻擊。只要不發動全面進攻,只會固守朝鮮南部的山地,而不會全面反擊的自信是從那裡來的。可與楊震配合這麼多年,心靈早就已經相通的郭炳勳,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

既然楊震與郭炳勳這兩個軍事上的一把手,與實際上的二把手,在這件事情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那麼這場戰役的規模大小,就算有滿肚子的想法,杜開山也只能按照總部的意圖來辦。

打定主意至少在五月份之前,坐山觀虎鬥的楊震。除了密切注視關內戰場變化之外,更多的眼光放在了太平洋戰場的美軍身上。如果美軍在硫磺島戰場上打的太順利了,豈不是枉費了他的一片苦心?

朝鮮戰場上的杜開山籠頭,被楊震死死的給拴住。而在太平洋戰場上,在四五年二月份,不顧菲律賓戰場尚未徹底結束的美軍,也開始了對硫磺島這個位於已經被美軍佔領的塞班島,與日本本土中間地帶的小島發起了攻擊。

而這場美軍在四五年向日軍發動的第一場進攻戰役的打響,也讓生怕自己弄巧成拙,非但沒有給美軍加上擔子,反倒是減輕了美軍進攻壓力的楊震,進入四五年後始終懸着的心,最終悄無聲息的落了地。

原本楊震以爲美軍在與抗聯達成協議,已經獲得了對日空襲最佳基地的情況之下。已經沒有必要在使用馬里亞納羣島,作爲轟炸日本基地的美軍,不一定會有如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那樣,對硫磺島發起攻擊。

事實上美軍部署在北滿的B二十九轟炸機羣,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規模上,都遠遠的超過了部署在往返航程,幾乎達到了這種轟炸機極限的北馬裡亞納羣島。美軍的對日空襲行動,也的確始終是以北滿爲主要基地。

眼下的整個國際形勢變化,給楊震在菲律賓戰役後對美軍的下一步戰略走向,也出現了一定的疑惑,甚至可以說是一定的迷茫。畢竟眼下整個亞洲戰場上的態勢,早就已經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段歷史。

隨着東北抗聯的崛起,歷史的車轍已經從出發點跑偏了很遠。在這種情況之下,那麼有些歷史上的必然事件,還會再出現嗎?歷史的改變,尤其自己還是這個改變的真正操控人。這一點讓楊震在菲律賓戰役後,對美軍下一步的戰略行動,不在向以前那樣胸有成竹。

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零二章 楊震很不滿意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十八章 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