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

身負重傷的李賀,在政委馬玉堂與副團長趙志趕來之後,只來得及告訴馬玉堂與趙志,按照既定計劃作戰打。非到萬不得已,預備隊輕易不要使用之後,便陷入了嚴重的昏迷。被緊急撤出戰場,後送到包紮所進行搶救。

看着陷入昏迷的李賀,馬玉堂顧不得有任何的猶豫。當機立斷的讓趙志,立即接手一線具體指揮任務,而自己則馬上將李賀的情況上報師長和政委。但對於趙志經過研究,想要將預備隊抽調上來也投入戰場,爭取一鼓作氣徹底打垮日軍抵抗的想法,馬玉堂卻是沒有同意。

就在李賀陷入昏迷的幾乎同一時間,在接過一線指揮權之後。趙志敏銳的發現清風店日軍,雖說原來被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甚至左支右絀,但是整體上卻依舊沒有陷入混亂,各部依舊進退有序、配合默契的戰場態勢,出現了一種戲劇性的扭轉。

原有的配合默契的整體態勢,突然好像被打亂了一樣。整個戰場上的日軍,幾乎全部都陷入了各自爲戰的境地。雖然暫時還無法查清楚,日軍那邊究竟出現什麼事情,導致日軍整個指揮體系出現了問題。但趙志認爲,眼下絕對是一個最佳的機會,趙志的意思是,趁着現在日軍自身配合失度,正是加強進攻的最好時機。將手中所有的預備隊投入進去,應該可以加快戰鬥的進程。力爭在保定戰局出現變化之前,徹底的拿下清風店。

這位趙副團長雖說還不知道,日軍駐清風店最高指揮官已經被擊斃,最後一個大隊長以及其繼任人選也全部戰死。其整個大腦已經被打掉,原來完整的指揮體系,已經被徹底打亂。而且按照現在整個清風店守軍整個的態勢來看,短時間之內已經再無重建的可能。

但其依靠長期在戰場上養成的經驗,他已經從眼下日軍陷入的混亂之中,察覺到肯定是日軍指揮上出現了問題。所以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想法,提出將預備隊全部投入進去,爭取一鼓作氣徹底的解決清風店之敵。

只是馬玉堂卻是幾經考慮,最終還是沒有點頭同意他的思路。還是決定按照李賀昏迷之前的決定,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輕易不能使用預備隊。倒不是他亦步亦趨,而是經過慎重分析之後得出來的結論。

這位馬政委在去年從挺進軍調到抗聯工作之前,在關內部隊的時候就是從縣大隊出身,一直幹到主力團政委,實戰經驗也是相當豐富,一向都要說了算的主。他認爲在眼下日軍殘部已經被壓制在一隅,眼下投入的兵力已經足夠多了。

而且雖說戰鬥打的很慘烈,但是一線參戰部隊的傷亡並非是很大。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只能限制自己的兵力施展。尤其是在眼下,雙方戰線已經是犬牙交錯的情況之下,貿然增加兵力投入很不恰當。

將預備隊也投入進來,不僅現在已經侷限在清風店一隅的態勢,限制了部隊的展開。最關鍵的是,在保定以北戰場目前態勢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清風店戰場的抗聯部隊將在無機動兵力。所以他認爲預備隊非但不能動,而且還應該向北展開。

因爲在他看來,就算保定北戰場的日軍無法突圍,但是在保定與望都縣城還有部分日軍。保定與望都一線的日軍守備部隊,兵力雖說不多,但是卻地處主力的包圍圈之外。尤其是望都縣城的日軍,與清風店戰場就是近在咫尺。

一旦這部分日軍南下,而自己的全部兵力,卻都被牽制在清風店戰場之內。那麼等待自己的將會是腹背受敵的險境。到時候所有的兵力都被牽制住,無機動應變的兵力。不僅無法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就是自身也陷入險境。

日軍是什麼樣的軍隊?那絕對是一方受到攻擊,四面八方只要收到求救信息的部隊,都會全力以赴前來救援。清風店戰鬥打了這麼長的時間,除了定縣的日軍在師主力的進攻之下自身難保之外。其他方向尤其是望都的日軍,卻是遲遲沒有任何的動靜這絕對不正常。

即便是整個望都縣城的日軍駐軍,只有大半個步兵大隊外加上部分輜重部隊,以及部分野戰鐵路搶修隊。但是按照他多年的經驗來說,別說還有大半個步兵大隊和部分輜重兵,就是隻有一個步兵中隊,他們也不會對友軍有難而熟視無睹的。

就算他們的注意力,現在都被保定戰場吸引過去。但對於就發生自己身邊,距離自己近在咫尺,還擔負着保證自己退路的清風店,受到攻擊卻熟視無睹。這其中沒有什麼古怪就怪了,也很不符合日軍的一貫習慣。

所以他堅持認爲,此時非但不能將團預備隊也投入進去。甚至還要將預備隊抽出清風店戰場,向北控制唐河鐵路橋。以切斷望都一線日軍,向清風店增援的路線。同時一旦保定戰場之敵突圍而出,也可以爲清風店戰場爭取一定的時間。

同時他認爲眼下不僅望都方向太過於平靜了,而且除了定縣之外,清風店戰場周邊也實在太過於寧靜了。這個時候還是謹慎一些更好,別因爲過於大意而毀了上級的整個戰略意圖。尤其是現在清風店與周邊的整個戰局,雖說佔據一定的優勢,但還遠未到板上釘釘的時候。

手中最後的這些機動兵力,不到最後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輕易不能投入戰場。而眼下隨着清風店日軍自身陷入混亂,明顯是自身指揮系統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命令已經衝進去的部隊猛打猛衝,而不是盲目的投入預備隊。

在李賀陷入昏迷之後,他立即與趙志兩個僅剩的團級幹部,進行了一下工作分工。由副團長趙志接過一線指揮的責任,他則坐鎮在團部負責掌握全局指揮。並保持與師部之前的聯繫,等待師長和政委選擇接替人選。

性格同樣強勢的這位政委,不顧副團長的反對,不僅沒有將預備隊投入戰場,反倒是將預備隊加強到了北面,望都縣城到清風店的唐河鐵路橋方向。將那裡的態勢由警戒陣地,升級爲防禦陣地。

事實上這位自從由挺進軍調任抗聯工作後。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拒絕了上級去後方軍分區擔任分區政委,或是去野戰部隊當師政治部主任的安排,寧可不提拔也要去一線作戰部隊。

即便按照抗聯的規定,未經過進修暫時無法轉爲軍事主官繼續當政委,這個二把手也行的,但一定要去作戰部隊。而且走到那裡都要說了算,很是有個性的馬政委,眼光還是相當精準的。

就在他手中的預備隊剛一趕到唐河鐵路橋,還不到半個小時。望都縣城的日軍突然傾城出動,試圖強渡唐河增援清風店戰場。如果不是預備隊及時趕到,只有一個排的警戒部隊,恐怕很難抵擋住上來就採取豬突式戰術的日軍,輪番發起的兇猛攻擊。

當之前一直選擇靜默的望都一線日軍,突然出現在唐河沿線的時候,馬玉堂馬上明白了日軍的整體意圖。望都一線的日軍,並非是在等待保定方向行動。而是根據整體部署,他們在選擇出現的戰機。

對於日軍來說,清風店守軍抵抗的時間無疑越長越好。一旦清風店戰場陷入膠着,抗聯在清風店戰場的主力被牽制住,那麼纔是望都一線日軍出動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抗聯在清風店戰場的兵力,不是受到重創,就是被牽制在戰場之上無法抽身。

這個時候他們出現在戰場之上,那麼對於整個清風店戰場上的抗聯部隊來說,後果絕對是毀滅性的。到時候他們不僅可以保住清風店,爲整個保定戰場的日軍保住退路。最關鍵的是,一旦清風店戰場主動權易手。

那麼無論是對於定縣的林楓,還是東面的熊伯濤,無疑都處在一個腹背受敵的態勢之下。到時候抗聯在河間以西戰場構築的合圍圈,不僅無法吃掉合圍圈內的日軍,甚至還有被日軍反手重創的可能。

日軍這是下了一盤很大的棋,着眼點也相當的準。只不過清風店戰場日軍指揮部被毀,望都日軍在無法得到有效的戰場情報來源的情況之下,無法再繼續等到他們想要的出動時機,只能提前出動而已。不過出動的時機還不算最有利的,但是這一手也無疑險些打了自己的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他及時將預備隊調往唐河鐵路橋,纔給清風店戰場爭取到了最關鍵的三小時的時間,保障了清風店戰場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否則一旦讓這股日軍在兩軍鏖戰的時候,衝到清風店,那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只不過這一點,是眼下暫時還不清楚自己的這一手,究竟會起到多大作用的馬玉堂無法預料到的。他做出這個判斷,更沒有任何的情報來源,只是出於多年在戰場上的經驗得出的結論。但也就是他這個憑藉第六感做出的決定,起到的作用是他當初下決心的時候,根本就無法估量的。

有時候戰場的情況就是這樣,幾分鐘都可以決定生死。更何況馬玉堂派出的部隊,提前到了整整半個小時。正是他的這個第六感促使他下的決心,搶先一步在清風店與望都縣城之間,構築了一道雖說並不厚實,但卻異常堅固的屏障。

在望都縣城與清風店之間的唐河鐵路橋周邊,爆發的這場阻擊戰與爭奪戰,雖說只是此次整個冀中會戰之中,規模並不大的一場局部戰鬥。但就整個全局而言,卻是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而在眼下接到唐正派出的人,送回來的那個挎包裡面的情報後,對當面日軍爲何會出現眼下的轉變,已經搞清楚的馬玉堂與趙志,從這份情報之中得到了相當多的有用東西。尤其是那份日軍兵力部署圖,可謂是異常的關鍵。

唐正送回來的那份情報,尤其是整個清風店日軍兵力部署圖,給了馬玉堂調整部署在情報上最有利的支援。這份地圖上標示出來的日軍部署情況,再加上自己部隊的目前進展,馬玉堂認爲已經到了總攻擊的適當時機。

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拳頭部隊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六十一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