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

至李明峰撤回建平一線爲止,預示着此次會戰大規模的戰鬥基本上已經全部結束。經過兩個半月的苦戰,抗聯以傷亡二十餘萬人,幾乎是全軍作戰部隊傷亡過半,創重組以來最高傷亡記錄。並損失坦克三百餘輛,作戰飛機二百七十六架爲代價。

在東北、晉北、綏東、熱河、察西幾大戰場,不算挺進軍單就抗聯參戰各部隊,共計全殲日軍九個師團,基本殲滅三個,重創四個師團,共計殲敵近三十餘萬人。全殲日軍蒙疆駐屯軍,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大部。

徹底的收復山西內長城以北地區,綏遠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整個熱河。並在東北將整條戰線推進至四平一線,解放了關東軍統治東北的核心新京,並摧毀了南滿日軍軍工產業的大半,將關東軍壓縮至原遼寧省境內。

在東北戰場雖然未能最終拿下四平,但絕大部分的作戰目標基本達到。雖說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全軍傷亡過重,坦克與飛機損失過半,但最終打通了與關內戰場的直線聯繫。爲今後充分利用關內豐富的人力資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而在察南戰場的挺進軍,也付出了傷亡三分之一的代價,基本上攻佔了整個察南,並收復塞北重鎮張家口,打通了關外根據地與晉察冀軍區的直線聯繫。全殲日軍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基本殲滅一個師團,重創一個師團。

此戰過後冀東軍區與冀中軍區雖說暫時未能恢復,但是平西和平北根據地,全部得到了的恢復。甚至平西和北嶽兩個主要根據地,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擴大。最關鍵的是通過此戰,鍛煉出一批適合現代作戰的部隊和指揮員。

在會戰期間,冀中軍區挑選一批精幹人員,配屬一批武裝。利用日軍在戰役期間龜縮回保定的整體形勢,重新返回冀中根據地,經過努力重新恢復了部分的游擊區,以及恢復了部分基層政權。雖然未能達到鼎盛時期的態勢,但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此戰結束後,不僅日軍華北方面軍,受到自組建以來的最大重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喪失了進攻能力,甚至到了自保也不足的境地。關東軍也同樣損失慘重,過半兵力被圍殲或是重創。

而對於關東軍最大的損失,不是兵力的損失,是南滿軍事工業遭受到的重創。尤其是承擔了整個侵華日軍大部分彈藥供應的奉天兵工廠,被迫全部停產,甚至已經危及到整個侵華日軍的彈藥供應。

同時此戰影響之大,也不僅僅限制在抗聯、華北敵後武裝與關內外日軍之間。在晉北戰場落幕之後,面對着抗聯裝甲騎兵集羣已經進入山西的新局面。以及此戰引起的整個中國戰場上形勢,發生的巨大轉變。重慶方面在目瞪口呆之餘,也產生了一股子濃濃的危機感。

在看過軍統和二戰區、八戰區對此次晉北戰場,抗聯投入的兵力和裝備使用情況,以及在晉北戰場使用的戰略戰術,最關鍵的是投入的裝備報告。那位重慶方面的第一人,在直罵美國人與英國人不是東西的同時,也感覺到後脖根子一陣陣的發涼。

這還是當年的土八路嗎?要是延安的軍隊都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都有這麼好的裝備,那麼這中國的天下還是自己的嗎?娘希匹,美英兩國這麼做是不是太過分了?給了延安這麼多的裝備,究竟誰纔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對於抗聯此戰之中使用的戰術,他到不是看的太重。但他實在無法接受抗聯投入的裝備之中,出現了大量英美製造的坦克和飛機。娘希匹,自己這個中國的合法政府,從美國人那裡要點裝備像是要了他們老命一樣。

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整整半年,美國人只給了六十多架他們自己不要的飛機,幾萬條步槍。英國人只給了一堆他們在北非戰場上繳獲的破爛,外加從之前美國人那裡買來的三手貨。那些破爛的意大利造步機槍和火炮,沒有多少子彈不說,很多步槍居然連槍栓都沒有。

到了那邊可倒好,是沒有給步機槍,但是卻給了那麼多的坦克和飛機。這位重慶方面第一人,壓根就不相信抗聯投入到戰場上的那些英制十字軍坦克,以及英制戰鬥轟炸機,都是窮的掉底的延安方面,花了大價錢去買的。

別說延安那邊,根本就沒有那個實力去購買。就是有,眼下自己都自顧不暇的英國人也不會出售的。那些武器裝備,肯定是英國人支援的。還有美國人,居然連B十七轟炸機都能給他們。難道他們不知道那些轟炸機不僅可以轟炸日本,還能轟炸重慶和整個大後方嗎?

美國人調動這批轟炸機途徑大後方的時候,不是說借道中國去蘇聯嗎?爲什麼這批轟炸機出現的位置,卻是在中國的東北?並在晉北戰場上會出現?他美國人真當我的情報部門都是瞎子,或是不認識他們的飛機?

至於美英兩國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坦克和輕轟炸機等裝備是給蘇聯人的,至於蘇聯人是否轉交給了東北共軍,他們並不清楚,同時也沒有能力去管的話,這位眼下中國的第一人根本就不相信。他認爲這是美英兩國,在拿他當小孩子耍。

只是在有求於人的情況之下,儘管在心中罵了一萬遍娘希匹。但他能做的卻依舊只能不斷的通過駐美英兩國大使館,強烈向美英兩國提出抗議。抗議兩國將原本應該提供給重慶的武器裝備,轉交給抗聯之外。還不斷的向美英兩國駐華軍事代表團,提出嚴重的交涉。

再三強調他們纔是中國的合法政府,只有他們纔有資格接受美英的援助。美英此舉有大敵當前,挑起中國內戰之嫌。至於美英兩國的最終會不會收手,停止給那個方面的援助,就不是他能決定得了的了。

不過雖說重慶方面的抗議,並沒有讓現實的美英兩國停止援助抗聯。但美英兩國的援助政策,也明顯受到了相當大影響。美國人在提供援助的時候,在其他物資上儘管沒有發生變出。但在援助的武器裝備的性能上,卻做了一些變動。

而最能體現這個問題的,表現在對抗聯作戰飛機的援助上。除了保證對日本轟炸的戰略轟炸機之外,對抗聯的戰術飛機的援助,尤其是戰鬥機的援助上,整體性能卻始終停留在二流上。

在P五十一野馬戰鬥機與P四十七雷電戰鬥機服役之後,始終拒絕援助抗聯這兩種整個二戰之中性能最優秀的活塞戰鬥機。先是隻提供在歐洲戰場已經落伍,基本上已經退出英軍一線作戰部隊的英制颶風戰鬥機。

在英國人提供的颶風戰鬥機,已經實在無力同逐步將主要作戰部隊,陸續轉到中國戰場上的日本陸軍航空兵的最新式戰鬥機,進行對抗之後。接手主要援助的美國人,卻依舊只提供成爲二流的P四零和P三九戰鬥機。

抗聯幾乎使用過所有的P四零戰鬥機型號,從最早的A型到最後一款N型號。裝備數量上,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美軍。因爲相對於P四零戰鬥機來說,蘇軍更加喜歡裝備了三十七毫米航炮,有反坦克能力的P三九戰鬥機。

因爲P三九戰鬥機性能,已經越來越無法應付亞洲戰場局勢的情況之下。抗聯與其協調,用P三九戰鬥機與蘇聯人交換了一批A二零攻擊機,以滿足自身在仿製伊爾二投產之前,對戰術攻擊機的需要。

這樣一來,雖說美國人提供給抗聯的P三九戰鬥機爲數不少,但是在部隊之中裝備的數量遠遠不如P四零戰鬥機。在美軍更換P五十一戰鬥機之後,乾脆將自己淘汰下來的P四零都轉讓給了抗聯與重慶。

到了抗戰結束之前,抗聯的戰鬥機部隊除了少數仿製的蘇聯拉式戰鬥機之外,已經是以美製P四零戰鬥機與英制颶風戰鬥機,這兩種到二戰末期已經是二流,根本就無力與日本新式戰鬥機對抗的戰鬥機爲主。

美國人這一手,讓抗聯航空兵在戰場,與日軍新式的隼、鍾馗、飛燕、疾風戰鬥機爭奪制空權的時候,只能駕駛性能落後的戰鬥機迎戰。飛機性能上的代差,讓抗聯航空兵在作戰之中損失相當的大。

尤其因爲使用液冷發動機的飛燕戰鬥機,在潮溼悶熱的東南亞戰場根本就無法發揮日軍給予的期待,全部調往南滿戰場後。在與這種日軍唯一一種液冷戰鬥機對抗的時候,抗聯航空兵的P四零戰鬥機與颶風戰鬥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疾風登場之後,P四零戰鬥機更是顯得老態龍鍾不是對手。即便是最新式的N型,也不是這兩種敵機的對手。在制空權的爭奪上,抗聯戰鬥機部隊損失巨大。在四四年上半年的一段時間之內,雙方的戰損比例,已經達到航空兵無法接受的地步。

在面對戰鬥機性能落後,越來越無法與日軍新式飛機抗衡,美國人又始終拒絕提供新式戰鬥機的局面。無奈之下的楊震用五百輛M四坦克爲代價,從蘇聯換來了二百架拉五FN式和一百架拉七戰鬥機,才勉強與日軍兩種性能優異的新式戰鬥機抗衡。

美國人始終拒絕提供P五十一遠程戰鬥機,也讓抗聯在對日轟炸的時候,無法爲轟炸機提供有效的遠程護航。即便蘇聯人提供的雅克九遠程戰鬥機,也只能勉強達到需要。美國在提供作戰飛機上搞出的這些事情,讓抗聯在作戰之中顯得很被動。

相對於還要好一些的戰鬥機,在中程轟炸機與攻擊機上,美國人做的更過分。提供的飛機以航程較短的A二零攻擊機、英制布倫海姆轟炸機爲主,不在提供大航程的B二五、B二六中程轟炸機。只給了一批發動機,以替換抗聯手中已經到了壽命的蘇制中型轟炸機發動機。

美國人在A二零攻擊機數量始終無法滿足需要,而抗聯又極端需要戰術支援飛機的情況之下。依舊拒絕提供中型轟炸機,而是提供了一批海軍已經被替換下來的SBD俯衝轟炸機,以及陸軍並不需要的陸軍型號的A二四俯衝轟炸機。

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的問題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