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

楊繼財不知道,自己這一手固然遲滯了日軍可能的追擊速度,減輕了斷後掩護蘇英奇向臥虎山撤退時候的壓力。但是位於太原南城這兩座氣勢恢宏,建築精巧的城門連同城樓,也徹底的被他炸成了一堆瓦礫。

這兩座一座修建於明代初期,一座甚至修建於宋代的整個山西最壯觀的城門,此刻已經不復存在。尤其是打響了辛亥革命在山西第一槍的首義門,是辛亥革命在山西的見證,政治意義是很大的。結果被楊繼財將這兩座城門,直接給徹底抹平了。

楊繼財這一下子給他的親大哥,抗聯的總司令惹了無數的麻煩。連同同樣在此戰過後被打成一片廢墟的大同城牆,被日僞報紙大勢宣傳抗聯的軍事行動,對日軍爲中國苦心保存下來的古蹟嚴重破壞。

尤其是政治意義很濃,那位山西王很重視的首義門破壞,被日軍有意識的刻意無限度的放大。整個日僞的報紙、電臺,對這件事情大事宣揚。日僞的御用文人,也寫了大量的文章,辱罵此戰對首義門的破壞。足足半年的時間之內,都在首義門被破壞的事情上做文章。

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軍從中國掠奪去多少文物,破壞了多少古蹟,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此時卻是跳出來,大勢宣傳抗聯破壞古蹟,即便是一場敗仗之後,想在嘴上討點便宜。或是還有引發中國人自己內訌的意思,可這臉皮之厚在全世界也無出其右者,而岡村寧次這一手,雖說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態,但姜還真的是老的辣。日僞這麼一大勢宣傳,的確給抗聯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那些在外的山西籍方方面面的大員,紛紛致電中央,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都認爲你打仗就打仗,在已經全軍撤離的情況之下,又何必將這兩座經典建築徹底的炸燬?幾百年的古蹟,徹底的毀於一旦。還有雙塔寺這座傳承了六百餘年的古剎被毀,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在某些方面的刻意在背後推波助瀾之下,大後方的很多學者紛紛給重慶和成都的八辦致電、致信,表示了自己的嚴重不滿。這些不通軍事,也不明白當時事件之嚴峻,又傲氣慣了的書生,讓中央承受了巨大政治上的壓力。

尤其是第二戰區的那位山西王,雖然沒有敢輕舉妄動,但這抗議的電報卻是一封接一封。首義門是這位老兄一向自豪的事情,你這一仗把人家最自豪的東西給炸成了一片瓦礫,人家自然不樂意了。

這些事情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風波,表面上看是首義門被炸引發方方面面的不滿。但實際上背後,卻含有相當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原由。抗聯強大的武力,就駐紮在晉北,讓這位老兄猶如芒刺在背。

首義門被炸,的確讓這位老兄面上有些無光。但他畢竟是軍人出身,當時的形勢他也並非看不到。但他大勢炒作這件事情,實際上還是想逼迫晉北的抗聯撤出山西。以免他所轄的,本身就是實力最弱的第二戰區,整天的提心吊膽的。

此一戰抗聯投入的裝備上的優勢,以及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讓這位山西王心驚膽寒。天上飛的飛機,地上的坦克、重炮,讓他以及他指揮的第二戰區承擔了相當大的壓力。太原一戰,抗聯的裝甲快速突擊能力,讓第二戰區直接收住了腳步。

儘管第一軍在岡村寧次的授意之下,爲了拉攏第二戰區的晉綏軍,已經讓出一部分地盤。但這位首先不想去當漢奸的山西王,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向北推進的第二戰區一部,進至方山縣城之後,便不肯在前進一步。

而同蒲路東,更是一步不敢邁。他的進軍步伐,始終停留在當年晉西事變之後,與中央達成的範圍之內。雖說也略有越過雷池的舉動,但超過太多底線的地方卻是沒有。在很多方面,還是很剋制的。

除了不願意爲日軍充當馬前卒,去做漢奸之外,也擔心抗聯在有模有樣的給自己再來一次。自此次山西境內戰事爆發,那位山西王便始終在密切的關注着。這一戰打的不僅是日軍第一軍膽戰心驚,就連他也始終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山西境內的十八集團軍幾大根據地,已經壓的他喘不過氣來。要是再來上這麼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共軍,那豈不是要了自己的老命?就連一向強橫的日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自己現在殘破不已的那十幾萬人馬,豈不是更不是對手?

不過忌諱歸忌諱,這位少掌櫃出身的山西王心中也清楚。他如果選擇使用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軍事手段。非但不能解決山西問題,反倒還會將自己所剩不多的本錢耗光。那樣樂的可不單單是日本人,還有重慶的那位第一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勢力。

更何況打,自己的晉綏軍也肯定打不過。人傢什麼裝備,自己丟掉了兵工廠之後,曾經國內裝備最好的晉綏軍,已經是殘破不堪。打,自己這僅剩的十幾萬人馬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日本人都屢次在他們手中吃了大虧,更何況是自己?

當年在晉西事變的時候,虛弱的晉綏軍已經連只有步槍、手榴彈的土八路都打不過,更何況現在飛機、重炮、坦克齊全的抗聯?要是用軍事手段解決,自己這點本錢只能消耗的更快。

晉北在日本人手中,這並不是最重要的。美國人既然參了戰,日本人戰敗是早晚的事情。但對於這位山西王來說,落在其他人的手中就是很難接受的了。因爲他明白,日本人早晚要滾出中國的。

在日本人手中,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他們那裡而已。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早晚還會回到自己手中。但要是落在別人的手中,那可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晉北是山西的門戶,晉北要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自己即便返回太原,重新控制山西,也絕對是睡不着覺的。

軍事手段起不到作用,只會鷸蚌相爭,讓身邊不分敵我的一羣漁翁得利。自己身邊虎視眈眈的可不單單是日本人,中央軍也一向很高興取自己而代之。自抗聯進入山西境內之後,這位就沒有睡過好覺的老兄,眼下更是愁眉不展。

就在他瞌睡找不到枕頭,面對眼下局面一籌莫展的時候。日本人卻偏偏送來一個枕頭,正好有這個機會可以充分利用,又何樂而不爲?如果採取政治手段將晉北的抗聯擠壓出去,那是最好不過了。

於似乎這位軍事上毫無辦法的老兄,在日本人掀起這一輪輿論戰之後,反倒是站在了最前沿。上串下跳的,很是歡實了一陣子。只是可惜手中軍事實力有限的他,也就動動嘴皮子,動真格的實在沒有那個膽量。

這陣子嘴皮子官司,一打就是大半年。直到四三年初,才徹底的消停下來。不過建國後,還有人不依不饒的拽着小辮子不放。再加上根據地的那兩位愛古建築成癡的夫妻,倒是讓楊震很是頭疼一陣子。這些書呆子,讓他這個威風八面的當年抗聯總司令卻是束手無策。

這一夜太原城周邊上空的飛機轟鳴聲,整整持續了一夜加上半天。抗聯夜航轟炸機,投擲下凝固汽油彈燃起的大火,整整在太原城周邊燃燒了整整一夜。白天的小半天,太原周邊的空戰整整持續了一個上午。

與地面上除了偶爾的地雷爆炸聲之外,已經重新恢復平靜的戰場相比。空中的戰鬥,非但沒有因爲太原城周邊雙方脫離接觸,反倒是越演越烈。就好像雙方在地面上的戰鬥意猶未盡,在天上還要拼一個你死我活一樣。

雙方的轟炸機,拼命的在向對方的陣地傾瀉着各種噸位的炸彈。抗聯的轟炸機羣,對東山、城南、西山的日軍陣地進行着反覆的轟炸。而日軍也投入大批的航空兵,沿着同蒲鐵路沿線,追着楊繼財撤退的列車車隊炸。

雙方的戰鬥機羣,則拼命的攔截着對方的轟炸機。雙方的上百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在空中來回的穿梭。地面上的槍炮聲平靜了下來,但天上的槍炮聲卻依舊在持續着。戰況雖說沒有一邊倒,但隨着抗聯調集足夠的戰鬥機投入戰場,形勢上對日軍航空兵越來越不利。

在四十一師團已經入城的情況之下,才最後撤離的楊繼財在航空兵的全力掩護之下,在擔任掩護的蘇英奇不斷的戰術反擊,將周邊日軍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的掩護之下,總算順利的撤了下來。

不過在臨撤離之前,即便局勢再嚴峻,但楊繼財也沒有忘記引爆了所有事先埋設的炸藥。太原城東、北兩個方向的幾個火車站所有的設備連同鐵路線,以及周邊的大大小小几十座日軍倉庫。以及已經拆卸一乾二淨的工廠基礎,被徹底的炸成了一片廢墟。

可以說日軍奪回的太原,所有可以供軍用的東西什麼都沒有剩下。太原城堆積如山的糧食、彈藥、軍裝、被服,全部被運走。剩下的倉庫,都已經被炸的一乾二淨。而整個太原北郊的工業區各個工廠,除了一座發電廠之外,也只剩下了一片殘垣斷壁。

日軍在佔領太原之後爲了以戰養戰,不僅徹底完成尚未徹底完工,甚至還增加了一座高爐的太原西北鍊鋼廠,以及被其掠奪之後剩餘的幾個工廠,連設備帶工人全部被楊繼財拆卸一空。就連剩餘的廠房,也被楊繼財統統的全部炸掉。

楊繼財這麼一搞,日軍即便想要利用山西的煤鐵資源,以戰養戰的爲自己的侵華戰爭服務,短期之內是想都不要想了。除非他們願意在這個時候,從本土或是其他的地方調運設備,重新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從根子上再重新建設。

只要日本人捨得投入血本,像在南滿建設那樣,重新在山西建設一個工業基地。日本人還是可以利用山西的煤鐵資源,繼續他們以戰養戰的政策。但時間和戰局的發展與變化,以及越來越強大的山西各個敵後根據地,根本就不可能允許他們恢復這些工廠。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零七章 興奮的高田泰宏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