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

在大本營痛快的答應,在十天之內給華北方面軍兩個師團的援軍之後。支那派遣軍的那位大將司令官,在接到岡村寧次電報之後,在面對不利的戰局,倒是也沒有摳摳搜搜的。而眼下派遣軍直轄的十一、十三軍,也基本上無大規模作戰任務,可以抽調出部分的兵力支援華北方面軍。

這位畑俊六大將很清楚,要是華北方面軍這一戰,真的丟掉了山西以及平津地帶,自己這個派遣軍司令官的位置也就做到頭了。華北方面軍畢竟是在支那派遣軍建制之內,如果戰敗了這個責任,他這個總軍司令官想不背都不成。現在關鍵的問題不是追究責任,而是保住平津、綏遠、山西。

畑俊六大將很大方的從派遣軍直屬十三軍下屬的二十二師團,抽調出步兵八十六聯隊,一個野炮兵大隊。六十三師團所屬四個步兵大隊,兩個山炮中隊。一一六師團所屬一零九、一三八聯隊,兩個炮兵中隊,一個榴彈炮中隊,以及十三軍所有的速射炮,臨時編製成一個支隊。由一一六師團長武內俊二郎中將統一指揮。

從十三軍直屬獨立混成十一、十二、十三、十七、二十旅團,各抽調出三個步兵中隊。加上十一軍直屬獨立混成十四、十八旅團各抽調出的兩個步兵中隊。加強軍直屬四個山炮兵中隊,一個野炮兵大隊,外加從十一軍抽調出來的兩個速射炮中隊,由獨立混成十三旅團長山村治雄少將指揮。

只是畑俊六大將此次調集的援軍,沒有一個完整的師團,甚至連一個完整的獨立混成旅團都沒有。與日軍歷次作戰,雖說也配備大量的加強部隊,但作爲基幹的步兵還是以單一建制爲主的風格,整個來了一個兩樣。

整個援軍雖說由各個師團抽調出精兵強將組成,但從整體來看,卻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大拼盤。除了武內俊二郎中將指揮的武內支隊,是由一一六師團兩個聯隊爲基幹編成,倒還是可以之外。

由幾個獨立混成旅團抽調出來兵力,組成的山村支隊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雜燴。這個山村支隊總計十九個步兵中隊,分別由七個獨立混成旅團抽調出來。炮兵則是從十三軍直屬炮兵,抽調出來的。速射炮部隊,則是從十一軍抽調出來的。

別說中隊長一級,就是臨時編成的五個步兵大隊長,也是從十三軍直屬五個獨立混成旅團各抽調出一名。別說有過協同作戰經歷,就是五個步兵大隊長之間自己都相當的陌生。甚至相互之間,都沒有見。

這樣臨時編成,與之前以某支部隊爲基幹,增加配屬兵力編成支隊完全兩碼回事的支隊,在日軍歷次作戰之中可謂是前無古人。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這個支隊應該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但是戰局的發展,讓畑俊六大將也只能硬着頭皮讓這個大雜燴直接拉上戰場。

沒有辦法,十一軍擔負着對重慶方面戰鬥力最強的六、九兩個戰區,並擔負着進攻重慶徹底解決中國的重擔,是整個中國派遣軍唯一的野戰兵團。十一軍的兵力雖說雄厚,但面對着這麼廣大的戰線,也實在是有心無力。

畑俊六並不想因爲抽調太多的兵力,削弱十一軍目前已經很有限的進攻能力。而只面對三戰區的十三軍,雖說在戰場上壓力不算大,但是守備任務卻是相當的重。尤其是十三軍控制的地區,都是中國最富庶的江浙地區,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這裡盛產的大米,是日軍主要的軍糧來源,也是整個派遣軍財力的重要來源地。在南京守備部隊十五師團,已經被抽調走的情況之下,畑俊六隻能從各個方面抽調一批部隊。調出整編師團,現在的派遣軍真的沒有那個兵力了。

不過考慮到兵力上的充足與否,除了這些部隊之外,畑俊六大將還致電東京大本營。將正在日本本土集結,準備用來編成十七十師團之步兵六十二旅團,先行調撥給華北方面軍。將準備運往寧波的這個旅團四個步兵大隊,立即轉運至天津港登陸。

只是對於岡村寧次來說,大本營的確沒有任何含糊的便答應了給他兩個師團的援軍。南京的中國派遣軍總部,也在不惜一切的調兵遣將。但是這些分散在各地的部隊集結和運輸,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的。

中國的面積太大,日軍的戰線拉的也實在太長。在兵力始終不足的情況之下,所有的師團,都分散在各地以確保對佔領區的佔領。這麼多的部隊,就算沒有遭遇到中國軍隊的攔截和阻擊,就是動員和集結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更何況大本營答應的兩個師團,一個還在菲律賓,一個還在印度支那半島。走海路運輸,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是下不來的。這還是海軍那羣水母,在能抽調出運輸船隊的情況之下。

在這些目前還是紙面上的援軍抵達之前,岡村寧次知道自己只能想辦法快速的穩定戰局。至少將敵軍深入到晉北的觸角,不惜一切代價的打回去,讓戰局別在惡化下去。他一方面不斷的催促調集的援軍立即集結出發,一方面拼命的催促六十九師團立即南下。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十五師團主力在經正太鐵路向山西車運的過程之中,在井陘、陽泉車站突然遭遇到抗聯大機羣猛烈的空襲。因爲戰局緊張兩列嚴重超載,一下子塞滿了幾個步兵大隊的軍列,分別在井陘、陽泉車站同一時間遭遇到轟炸。

兩列軍列連同整個井陘、陽泉車站,被三十餘架裝滿炸彈的抗聯飛機夷爲平地。整個十五師團主力,除了先期出發的五個步兵大隊之外。還沒有抵達太原,便被炸的直接打道回府。十五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也在空襲之中被炸身亡。

日軍嚴密保護的這道山西戰場的生命線,也隨之在轟炸之中中斷。華北方面軍緊急派出搶修的野戰鐵道聯隊,在抗聯空襲不斷的情況之下,遲遲無法完成修復。通常這邊剛修好,那邊又被炸燬。這邊的橋樑剛剛能夠勉強通行,那邊的車站又被炸上了天。

自整個會戰打響以來,正太鐵路的首次被炸。除了讓日軍損失慘重之外,讓岡村寧次心中馬上有了一個不妙的感覺。他立即給六十九師團長井上貞衛發報,讓他停止南下立即收縮回集寧。

但任憑華北方面軍的大功率電臺怎麼呼叫,無線電之中卻是除了大量的干擾聲外,沒有任何的回答。而在六十九師團中斷所有聯繫之後,不到一天的時間,一一零師團的電臺呼號,與以往還能時斷時續的聯繫不同,也徹底的消失。

到四月十日,日軍在綏南、綏東戰場上僅有的兩個師團,無線電聯絡全面徹底中斷,讓岡村寧次心中產生一股子濃濃的不安。在戰場上無線電信號徹底的中斷,預示着這兩個師團很有可能已經出了危險。

面對着不利戰局,岡村寧次也顧不得其他了。在大本營與派遣軍總部調集的援軍暫時還無法趕到的情況之下,他立即抽調剛從稷山撤回太原,原準備經太原經白晉鐵路返回長治的三十六師團二百二十二聯隊,加上獨立混成第四旅團駐太原的兩個大隊。

由三十六師團之三十六步兵團佐久間爲人少將指揮,組成一個支隊立即乘坐卡車北上。經寧武、朔縣、平魯、右玉,出殺虎口後經涼城立即增援集寧。岡村寧次直接命令左間久爲人少將,在增援途中不得與任何支那軍隊有任何的糾纏。不惜一切代價,三天之內必須趕到涼城。

命令四十一師團長清水規矩中將,不許在與太嶽地區共產軍有任何的糾纏。師團所有的主力,能集中起一個聯隊就出發一個聯隊。全力擺脫太嶽地區共產軍的騷擾,立即向晉北大同方向增援。

在岡村寧次看來,有着堅固城防可以依靠的大同,可以堅持的時間遠多於因爲自己指揮失誤,而脫離堅城掩護的六十九師團。一一零師團,現在孤軍懸在綏東戰場上,他岡村寧次想要救援卻鞭長莫及。

但是這個六十九師團,必須要救援出來。如果現在失去聯繫的六十九師團,真的出了什麼意外,或是被抗聯消滅。那麼整個綏南戰場,將再無挽回的餘地。甚至還會牽連到晉北戰場,也出現連鎖式的防禦塌方。

實際上岡村寧次給六十九師團長井上貞衛中將,下達完畢向南撤退的命令之後,不長的時間就反應出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集寧周邊的敵軍,都是坦克機械化部隊。這種對手在野戰之中對於基本上是純步兵,反坦克炮只有一箇中隊的六十九師團衝擊力,無疑是相當巨大的。

而在集寧,不僅有堅固的城牆可以依託。在集寧這個通過山西向綏東、綏南轉運物資的中轉站,還儲備有大量的彈藥和糧食等物資。如果依託堅城防禦,六十九師團完全可以堅持到大批援軍的抵達。而自己這麼一插手,反倒是很可能將六十九師團提前推向了深淵。

但命令已經下達,岡村寧次大將自己也無法更改。早令夕改,只能讓下面的部隊自己陷入混亂之中,同時對自己這個指揮官的威信力也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岡村寧次來說,儘管發現了自己在決定上犯了一定的錯誤。

但是他堅持認爲這個錯誤,未必真的會發生。抗聯現在最擔心的是六十九師團增援綏東戰場,而不是向南撤退至大同。自己命令六十九師團向南撤退,也算是一個出其不意。等待南撤大同戰場的六十九師團的結果,未必就真的會是一個深淵。

岡村寧次的這個認爲,實在有些太過於理想化了,也過於低估抗聯一線指揮員的判斷能力了。六十九師團南撤的結果,卻偏偏就向着他能想到的最壞結果發展。在六十九師團南撤還不到四個小時,無論是華北方面軍總部還是第一軍,都失去了與這個師團的直接聯繫。

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意外是陰謀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關真是一關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