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

在仔細看了一遍這款即將聞名世界幾十年的坦克後,楊震鑽進駕駛員位置,仔細觀察了一遍駕駛結構。在邊上駕駛員略微指點之下,便開動了坦克。只是開着這輛蘇軍最新式的中型坦克,圍繞着訓練場一圈跑回來之後,楊震卻覺得兩條胳膊都有些擡不起來了。

而在複雜地形行駛的時候,他發現這種坦克只能在棱線部位行進。如果在坡度略大的地區行駛,整個坦克有滑下來的危險。這個新的發現,還是他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這種坦克對複雜地形的機動能力,遠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好。不過按照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已經做得相對來說不錯了。

四檔變速箱的設計和結構讓每一次換擋,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好在也許是新車,還沒有出現換擋得用大錘砸才能順利換擋的情況。不過即便是這樣,十幾公里的一圈跑下來楊震也是有些腰痠背痛的感覺。

等從駕駛室跳出來之後,楊震甩了甩因爲換擋時過於吃力,而弄得有些痠疼的胳膊,略微調整了一下被極其惡劣的減震系統震的有些發麻的身體,不由的轉過頭對身邊的陳翰章苦笑道:“開這玩意,還真是一件力氣活。可能是太時間沒有鍛鍊過了,這隻開了這麼一會,就有些受不了了。”

“這款坦克雖說防護力和火炮,以及機動性要比我們原來使用的T二六坦克強的多。但這駕駛條件非但沒有進步,反倒是更加落後了。開這麼一個玩意上戰場,可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

對於楊震的感嘆,邊上的陳翰章也深有感觸的道:“一號,這種坦克在機動性上那都好,特別是寬大的履帶,很適合雪地上行駛。有一定的涉水能力,一般的淺水河流這種坦克可以不比進行任何的準備,直接行駛過去。”

“就是它的變速箱和駕駛結構,實在是太落後了。換擋對駕駛員的體力,絕對是一個考驗。這車裡面的震動和噪音,對人的身體和耳朵也是一個折磨。開這玩意,比開T二六坦克,尤其是與BT坦克相比,要多費不少的力氣。”

“不過這種坦克最大的優勢是油箱的裝載能力很長,柴油發動機與汽油機相比,對燃料的消耗也要低很多。也就是說最大的行駛距離,遠遠超過我們目前使用的所有坦克。就是剛接收的英制坦克,也遠遠的比不上。很適合進行遠程長途奔襲時,中途缺少油料補給站的情況。”

“只是這個震動和噪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次行進距離。如果一次性跑完最大航程,咱們的駕駛員和乘員,都只能讓人從車內拖出來,更別說進行戰鬥了。經過我們的實踐,最多一次行駛一百公里,乘員組必須要出來休息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恢復體力和精力。”

“一號,我剛纔仔細的琢磨了一下,您說的對。這種坦克在遠射程的時候,車體震動再加上落後的觀瞄系統,導致射擊的精度還是太差了。在我軍一部已經與其糾纏在一起的情況之下,很難避免誤傷到我們自己人。我們採取的戰術,反倒是限制了這種坦克自身的性能。”

“與其這樣,還不如利用其皮堅肉厚的優勢,與敵軍貼身打近戰。別說日軍的三七坦克炮,就是最新的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榴彈炮,也很難在近距離擊穿我們的新式坦克。”

對於陳翰章的答覆,楊震沒有回答他。這種新式坦克怎麼運用,自己已經爲他們點了出來,但是究竟能夠領悟多少,還得靠他們自己。一支部隊的成長,靠的不是上級婆婆媽媽的什麼都管,管的過死、過嚴,更多的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獨立去思考、去領悟。

楊震沒有給予陳翰章的話任何的評價,而是指了指眼前的這款坦克道:“這種坦克,你們要抓緊時間熟悉。熊大縝那邊,已經開始進行炮彈的生產。估計一月初之前,就能夠補充足夠的炮彈。現在有了全套的圖紙和充足的原材料,生產速度應該不會慢到哪裡去。”

“不過這種坦克大改是來不及了,但是一些必要的小規模改進,我想還是可以做到的。炮塔上加裝指揮塔和高射機槍,在車體上焊接一些小型的扶手,讓步兵可以在跟隨坦克行進的時候搭乘坦克。”

“這個師的摩托化步兵團裝備的還主要是輪式卡車,在通過複雜地形的時候,通行能力很差。有了這些扶手,步兵可以搭乘坦克共同突擊,至少可以跟的上坦克的行進速度,同時在面對步兵的時候,可以掩護坦克隨時清理敵軍的步兵,以及利用坦克上的裝甲掩護自己。”

說罷,楊震讓陳翰章將基地警衛營的一個步兵班調了過來。讓他們做到坦克後面發動機的位置上,隨同坦克進行了一次步坦協同衝擊的小型演練。只不過因爲坦克上沒有扶手,坦克開的很慢,生怕把上面搭載的步兵給甩下來。

看着眼前的情況,陳翰章微微琢磨了一下之後點了點頭道:“一號,扶手的焊接,不用軍工部門來,我們自己就可以搞定。這個基地還有一些建設基地時候剩餘的鋼筋,給我們兩天的時間,這九十輛坦克就可以完成改裝。”

“這樣一來在大範圍機動的時候,步兵搭乘汽車跟隨坦克行進。一旦進入作戰地域,步兵下車後就可以利用坦克的裝甲掩護,減少步兵在敵人密集步兵火力下的傷亡率。同時步兵也跟得上坦克推進的速度,保護坦克不受敵軍步兵的威脅。”

陳翰章能夠舉一反三,到是沒有出乎楊震的預料。以陳翰章的眼光和能力,也許受制於時代和原有條件的限制,可能會顯得略微狹窄一點。但是如果能夠給他一點助力,爲他捅開那層窗戶紙,他將絕對成爲一條翻雲覆雨的龍。

這種軍政雙全的人才別說抗聯,就是放眼全軍又有多少?而且陳翰章眼光的長遠性,也非一般的幹部能夠相比的。對新戰術和新戰法的接受速度,尤其是新裝備的接受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的軍事幹部。不僅僅是他肯下決心去鑽研,去考慮和琢磨,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楊震當初欽點他來擔任抗聯第一任裝甲兵司令員,負責組建裝甲兵,可並非是單單看他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而且在組建裝甲兵司令部的時候,因爲全軍正在擴編,缺少政工幹部,所有的軍政都是他在一肩挑。

但至少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沒有讓自己失望,做的相當的出色。對於這樣的人才來說,很多他沒有想到的問題,只要適當的點一下就足夠了。而且術有專攻,楊震對於裝甲兵使用也就知道一個大概,在一些必要的細節上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楊震一向認爲自己管的太多,只能過於束縛下面的手腳,制約他們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自己明白和清楚的方面,在必要的時候提醒一下是必須的。但是也就是適當的提醒一下而已,再多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拍着T三四坦克厚重的裝甲,楊震道:“改裝的時候,你們要注意一下,讓部隊即便能拽着扶手保證身體不被高速衝擊的坦克甩下去,也要保證隨車的戰士還能射擊,以及上下車的方便。”

“還有此次英國人轉讓過來的所有意大利製造的坦克,都是已經落後的破爛貨。皮薄不說,還相當的不可靠。即便是英國人已經爲它們更換了火炮,但是性能依舊很落後。一旦上了戰場,那不是讓我們的坦克手去作戰,是讓他們送死。”

“總部已經從中挑選出一部分送到軍工廠去掉炮塔,加裝七十五毫米野炮,改裝爲自行火炮。並安裝高射炮,改成自行高炮,裝甲一師是第一個配備的單位。等改裝計劃完成之後,裝甲一師所屬炮兵團將會下轄兩個十二輛的自行火炮營,一個牽引式的一百毫米榴彈炮營,以及一個火箭炮營。”

“這樣裝甲一師將率先在全軍都實現機械化和摩托化,淘汰全部的騾馬,機動能力也得到了進步一的增強。但是我很擔心那,你們的機械保養能力,以及指揮員的軍事素養,能不能支撐這麼大一支機械化部隊作戰。”

“機械化部隊作戰,除了戰場和兵員訓練等一些因素之外,首要的就是後勤保障以及維修保障能力。總部現在給你們搞來了鐵馬,配齊了馬鞍和所有的器具,但是這羣鐵馬你們能不能真正駕馭得了,關鍵還要靠你們自己。”

“現在裝備搞上去了,但是你們的維修保養能力一定要跟上。尤其是戰場搶修能力,必須得到加強。我不希望前一階段會戰之中,那些在迂迴途中出現機械故障的坦克,到戰役全部結束,還沒有能夠維修好。搞長途奔襲,一路到處都是拋錨的坦克情況再一次出現。”

“你們都是裝甲兵的高級指揮員,也是奠基者。當初我之所以組建裝甲兵司令部,就是爲了更好的調動人力和物力,同時也更好的完成我們從單一的步兵和炮兵,向多兵種聯合作戰方面轉變。”

“你們一定要具備相對應的眼光和能力,才能達到總部對你們的要求。而這其中,不單單是戰場上的表現。更多的是具備一名綜合指揮員,所必備的綜合素質。後勤、技術,也是你們所必須掌握的能力。當然術有專攻,你們不需要樣樣精通,但是必須要了解。”

“一種坦克的發動機馬力有多大,最大的行駛距離是多遠。一旦出現故障,該怎麼去排除,會不會影響繼續戰鬥。你們這些高級指揮員,心裡面都要有一個度。不能一出現問題,兩眼茫然什麼都不知道。”

“對於裝甲兵這種技術複雜性的軍兵種,你們不僅要考慮戰術該怎麼運用,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提高技術保養能力。才能讓我們這些鐵馬,真正的馳騁戰場。駕馭好這些鐵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