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

看着兩位老帥看向自己面色有些古怪,楊震也沒有再解釋什麼。對於他來說,怎麼樣讓部隊,特別是各級指揮員的軍事素養,能夠符合目前的裝備和作戰模式纔是最關鍵的。以敵爲師,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太難堪的事情。

就在得到了自己一直迷惑不解答案的兩位老帥,看到手腕上楊震贈送的瑞士手錶上的指針已經指向下半夜兩點,便準備告辭的時候。卻不想楊震擺了擺手道:“兩位老首長不要着急,我估計那位里亞貝舍夫估計馬上就要回來了。”

“既然已經到這個時間了,我們不妨還是在等一會,也省的來回的折騰。只要今天能把協議簽了,我們大家也就都能睡上一個好覺了。我估計最多三點,那位被莫斯科的那個老頭嚇破了膽子的中將老兄,就會返回我們這裡來。”

“恐怕又捱了一頓罵的他,可不敢在拖延下去了。對於他來說,可不會管時間是不是很合適。他最擔心的是,等回到莫斯科會不會上軍事法庭。再熬一會吧,反正這個時間回去也睡不着了。”

楊震的話音還沒有落下,一直在會議室外陪着的袁芷若走了進來。向楊震彙報,剛剛離去不久的蘇聯代表團又一次返回,要求楊震立即接見。聽到袁芷若的彙報,楊震手一端脖子一抻,向兩位老帥做個一個果然如此的鬼臉。

等到那位面色顯得極其蒼白,嘴脣有些顯得發紫的里亞貝舍夫中將一行,走進會議室之後。相比有些緊張的他,楊震笑了笑道:“里亞貝舍夫同志,真沒有想到我們這麼快的又一次見面了,不過你是怎麼搞的,這麼短的時間沒有見到,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我們的中醫有句話,叫做心主血脈,其華在面。看你的臉色不好,是不是心臟出了一些什麼問題,要不讓我們的醫生給你檢查一下?你年紀輕輕,眼下正是大有作爲的時候。而偉大的蘇維埃,現在又正是多事之秋,你得了這個病可不是什麼好事。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的,可是蘇維埃和偉大的蘇聯紅軍一個重大的損失。”

楊震這些調侃的話,搞的臨時充當翻譯的李延平,在翻譯的時候多少有些猶豫。人家好賴是一箇中將,雖說是剛吃了大敗仗,但畢竟是蘇軍高級將領。你明知道他這個臉色變成這個樣子,肯定是因爲捱了一頓罵,還明知故問。就算看不上人家,你也不能這麼調笑。

而一邊的兩位老帥,卻是嘴角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意。他們還真的以爲楊震是少年老成,卻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年紀輕輕便統帥幾十萬大軍的傢伙,也有這麼促狹的一面。在這麼嚴肅的事情上,還有心思開玩笑。

不過楊震的這番玩笑,也徹底的讓兩位老帥並未因爲他之前的拍胸脯保證,肯定會在上凍之前解決冬裝問題而放下的心徹底的放了下來。雖說接觸時間不長,但兩人都清楚楊震絕對不是那種分不清輕重緩急的人。

這個時候他能開一點無傷大雅的玩笑,說明他心中真的有底了。有了這一點,兩位老帥這幾天一直懸着的心,徹底放了下來。只要能在上凍之前,將冬裝的問題徹底解決,對於兩位老帥來說,其他的事情倒還是在其次。

其實無論是李延平還是兩位老帥都不清楚,儘管心中對答案已經有了相當的把握。但是事情只要一小時還沒有最終塵埃落定,楊震心裡面都是異常的緊張。畢竟這關係到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能不能實現,抗聯加上挺進軍幾十萬大軍冬裝能否按時解決的問題。

說是關係到生死和發展,也相差不多。在這寒冷的北滿,沒有冬裝部隊凍垮了還有什麼未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沒有了槍桿子的支撐,也就什麼都沒有了。還談什麼今後的發展和壯大?要說楊震心理真的一點都不緊張,心理那麼有底可能嗎?

楊震這些天來表面上看似很輕鬆,實際上他那裡真的放下心來。這次藉機開一個小小的玩笑,他也是想緩解一下自己外表放鬆,內心卻是相當緊張的情緒。至少在問題塵埃落定之前,讓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不要繃得過於緊張。

同時他在心中也一直警告自己,就算事情的發展是按照自己想象和判斷來的。那麼自己對這些即難纏,又貪婪的蘇聯人也不能有半點的放鬆。這次協議簽署完畢,也並不代表着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頻繁的摩擦還在後邊。

相對於表面上故作顯得很輕鬆的楊震,以及在座的諸位。對面的里亞貝舍夫可沒有這個心情,在這個時候和他開玩笑。也許是第一次擔任談判代表,這位中將自抵達哈爾濱之後,這神經一直繃的相當的緊。

而在又一次來這裡之前,想必是不太愉快的經歷,讓他本身就繃的很緊的神經,這下更是緊張到了極致。這位中將開口直接道:“楊震同志,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決定接受你提出的全部意見和要求。”

“我們現在已經按照你們的要求,準備好了全部的文本。如果你認爲可以,我們現在就可以簽署所有的協議。鑑於你們目前的急需,蘇聯方面決定以最快的速度簽署,並履行這份協議。”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也再三交待,如果中國同志還有其他的要求。只要不影響到目前蘇聯人民抵抗德軍的戰爭,我就可以完全的做主,而莫斯科方面在事後也會承認的。蘇聯政府和人民,也是講信譽的。”

“另外蘇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總軍械部長雅科夫列夫上將,讓我代替他們正式向您提出邀請,希望您能在您認爲適當的時候訪問莫斯科。或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在蘇聯某一地區會面。這也是副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的意見。”

“而且他們幾位,很期待您的這次訪問。他們保證您在蘇聯境內,會享受到貴賓的待遇。他們也請您絕對放心,你在蘇聯境內的一切行動都是安全和自由的。爲了這件事情,鐵木辛哥元帥與朱可夫大將還特地從前線發來電報。”

“同時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讓我轉告您,希望這次有些不愉快的事件不要再發生。有什麼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商議解決。任何對抗對解決問題,都是無益的。蘇維埃人民和蘇聯紅軍,與抗聯應該是最好和最親密的朋友,而不應該發生如此不愉快的事情。”

聽完里亞貝舍夫中將的這番話,楊震沒有立即的回答他。而是在沉思良久之後,才提出建立一個在整個戰爭期間,根據美國援助物資和裝備每年數量和種類的變化,兩軍相互協商的機制。以便針對各自需求不同,雙方可以調整物資分配方案。

同時要求蘇聯方面,將所答應的裝備以及圖紙和技術,外加所需的技術工程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到位。如果蘇聯方面允許,抗聯希望蘇聯太平洋艦隊能夠協助抗聯,培訓一批可以進行渡海遠程轟炸的航空兵。

並提供兩個他們認爲合適的基地,協助抗聯進行長途渡海飛行訓練。當然這個訓練的基地,由蘇聯方面認爲在他們合適的地區挑選。在基地選擇這一點上,抗聯除了要滿足長途渡海飛行這個要求之外,並沒有其餘的任何要求。

而抗聯也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答應轉讓給蘇聯方面的裝備移交給遠東軍區。抗聯也會按照自己的生產能力以及滿足自身需要的情況之下,如果蘇聯方面提出要求,可以酌情增加一部分裝備的供應數量。

對於楊震額外增加的這幾個要求,這次的里亞貝舍夫卻是爽快的多。想也沒有想的,當時就點頭同意。都着急着儘快解決問題的雙方,也沒有換地方,就地起草了協議的文本。並由李延平和里亞貝舍夫作爲雙方當事代表,當場完成了簽字等所有的手續。

相對於之前的慢吞吞,這次的效率驚人。從蘇聯代表團再一次踏進這間會議室,到完成所有的手續,時間加在一起還不足一個小時。完成協議之後,楊震也沒有留急着返回的里亞貝舍夫,哪怕是連杯水都沒有上。

至於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以及雅科夫列夫上將關於楊震訪問莫斯科的邀請。楊震沒有給予任何的答覆,就好像沒有聽到這個邀請一樣。儘管這位里亞貝舍夫中將在臨走的時候,又一次再三發出邀請,楊震依舊沒有給予任何的答覆。

其實楊震壓根就不相信這次發出邀請的會是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他很清楚這次真正邀請自己的人是誰。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帥雖說能力出衆,是蘇軍參謀工作的開山之人,也是奠定蘇軍參謀工作基礎的人。

但是面對着楊震口中的莫斯科那位異常強勢的老頭,他的性格又顯得太軟了。很多事情他不會當面提出來,只能採取一些迂迴的辦法解決。他即便是有心,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提出來這樣的要求。

這個邀請,應該是莫斯科那個獨斷專行的老頭提出來的,只是通過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和雅科夫列夫上將的嘴提出來而已。親自邀請,不是認爲楊震不夠資格,恐怕就是怕影響自己在國際上的聲譽。

至於鐵木辛哥和朱可夫,這兩個人已經被前線幾乎不可收拾的局面,搞的焦頭爛額。現在哪裡會有時間和精力,去管遠東地區的事情。尤其是那位朱可夫大將,眼下正在收拾西方面軍的爛攤子,爲保衛莫斯科做最後的準備,更沒有精力去管這些閒事。

拉上這二位,只不過想要顯示誠意而已。儘管蘇聯方面誠意很大,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可楊震又哪敢在這個時候去蘇聯訪問,那不是自己送上門去當人質,或是把脖子送到蘇聯人的刀下?別說出面的是沙波什尼科夫和雅科夫列夫,就是那位慈父領袖真的親自出面他也不會去的。

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章 惡魔之島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的問題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