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

至於眼下所需的日軍制式大功率電臺,倒是不用去後勤倉庫或是地方軍區現調集。駐哈爾濱軍用機場就有一部現成的作爲與各地機場進行聯絡的備用電臺。接到郭邴勳的命令,這部日軍大功率電臺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被裝上一架C四七運輸機,趕往林西機場。

不過報務員,郭邴勳並未在王光宇的司令部中選擇。而是從總部通信部挑選了精通日語的報務員,以及譯電員各一名,外加一名最好的通訊參謀,以及徵得楊震同意之後,將跟隨楊震從新四軍調到抗聯工作的葉超,連同電臺和一份郭邴勳經過縝密思考之後,制定的一個無線電迷惑計劃一起空運到林西機場雖然時間很倉促,計劃不可能做的太過於詳細,只是一份根據整個戰局的大致計劃。至於詳細的問題,尤其是在很可能已經有少量日軍潰軍撤過西拉沐淪河的情況之下,對第六軍司令部可能提出的一些關鍵問題,答覆上也許考慮的不是那麼太詳細。

但是郭邴勳,已經儘可能的考慮的周全一些。他之所以將擔任多兵種綜合訓練計劃制定的五部副部長葉超也調過去,就是爲了在應對日軍第六軍的質疑上,儘可能的給予一定的答覆。

葉超在調到抗聯工作之後,因爲能力突出,很是受到郭邴勳的器重。在經過五個月的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之後,在郭邴勳要求之下,改變了原有的去生產建設兵團擔任主管作訓的副參謀長的命令,而是被郭邴勳留在了一處擔任主管大型合成訓練的四科科長。

葉超爲人應變能力相當不錯,考慮事情全面,對上級的意圖領悟力也相當的強。綜合指揮能力在調到抗聯之後經過系統的學習,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郭邴勳讓他去阿魯科爾沁旗擔任這個臨時的第七師團長,還是能夠部分彌補計劃制定有些倉促可能會造成的漏洞。

儘管這麼做,在已經制定了一個大致計劃的情況之下顯得有些繁瑣。但是這就是郭邴勳的性格,要麼就別去做,要麼就儘可能的做到最好。在他看來,上級考慮的詳細一些,下面的部隊就會少付出一些代價,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一些。

他的這種做法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婆婆嘴,也認爲作爲上級也有些管的過於死板了一些。不過郭邴勳向來就是這麼認爲的,也是這麼做的。事無鉅細、事必躬親,這個當初在缺少合格參謀的情況之下,養成的習慣一直被郭邴勳保留了下來。

在送走了葉超去履行新的職責之後,郭邴勳又親自要通了馬春生和王效明二人的電話。明確的將楊震的要求和戰術意圖,詳細的告訴他們。命令他們不管有什麼困難,一定要按照總部最新要求在指定時間之內,完成所有的交接。

很明顯在電話那頭的馬春生在這個時候,被從新京換下來很不情願。儘管總部給他下達的命令這次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他始終行動緩慢,遲遲不願意與王效明移交。

此刻他的九師因爲之前戰損比較大,就在新京以北與九臺交界處進行補充、進行短暫修整,只要王效明到了隨時便可以進行移交。但是這個傢伙就是一直拖着不辦,自己也在新京前線不回九臺。

在早就有心拿下新京的馬春生看來新京的誘惑力,很是比其他的方向要大的太多。甚至作爲此次會戰主要作戰方向和目的的林西方向,都沒有新京對他有吸引力。

在他已經摸到新京城區邊上,甚至小股部隊已經滲透進新京的時候。將他從新京戰場抽調出來,他自然不會太情願。而且對於手下的部隊從兩個步兵師外加騎兵兩個獨立團、兩個坦克教導營,直接被降成一個師加上部分機械化、騎兵集羣的規模,也多少有些不滿意。

爲將者沒有一個願意自己指揮的兵力被越調越少,對於用兵一向頗有漢初那位淮陰侯韓信,多多益善風格的馬春生來說。手下能夠指揮的部隊,被調整的越來越少相當的鬱悶。更何況這次還是從主要方向,調整到他眼中的次要方向,他就更不情願了。

但這次郭邴勳的態度很明確,也相當的強硬。在電話之中直接告訴他,如果他不能在指定的時間完成交接那麼總部就換人。如果再不換腦子就換人,這是總部的最終決定。

如果他在猶豫不決,總部就將杜開山調回來,接替他擔任這個迂迴穿插任務。而他則將被調到生產建設兵團去,只要郭邴勳還是抗聯參謀長,他就會一直在哪裡待到戰爭結束,不要在想着回到主力部隊,甚至就連地方軍分區二線部隊都不會在有他的位置。

實際上從馬春生調到新京戰場之後不久,;郭邴勳就對他一而再的不按照總部命令執行,擅自行動很是不滿意。如果不是現在挑選不出來接替人選,從來不插手幹部任用的郭邴勳早就向楊震提出換人了。

爲了避免馬春生在此次相當關鍵的迂迴行動中,再出現行動遲緩,貽誤整個戰機的事情,郭邴勳直接下了死命令。從不輕易用撤職、調任這些話來威脅人的他,甚至直接說出了撤職,調任抗聯所有主力部隊幹部內心中發配地的生產建設兵團這樣的話。

原本就對郭邴勳有些心存畏懼,知道參謀長一向是言既出,那麼就行必果的人。在郭邴勳強硬的語氣之中,知道不是在開玩笑的馬春生這纔不敢在討價還價了。老老實實的按照總部的要求,向王效明轉交了新京戰場的指揮權。

放下手中的電話,郭邴勳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親自起草了兩封電報。一是給杜開山,讓他一定要沉住氣不要草率行動,更不能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之下擅自行動。他手中的三個師部隊,是抗聯在整個西滿戰場最後的預備隊,一定不能輕易的暴露目標。

二是給通遼戰場的陳翰章,讓他對自己的側翼,尤其是開魯方向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境內的敵情變化進行嚴密的監控。除了叮囑他多注意自己的側翼之外,郭邴勳只將林西戰場的戰況向陳翰章做了一個詳細的通報。至於其他的話,郭邴勳連一個字都沒有多說。

陳翰章是抗聯縱隊一級幹部之中能力最強的一個,而且少有的軍政雙全的幹部。在郭邴勳私下看來,陳翰章多兵種指揮,以及對新戰術和戰法的領悟能力,還在楊震最重視的王光宇之上。他的才能,是所有縱隊一級幹部之中綜合水平最好的。

而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高低不同,也就意味着自尊心的高低,能力越強的人自尊心也就越重。作爲抗聯縱隊一級幹部之中,年紀最輕的一個,又是綜合能力最好的一個,陳翰章的自尊心可謂是相當的強。

原本郭邴勳認爲陳翰章會在王光宇之前,完成總部的作戰計劃。因爲通遼的地形相對林西來說,更有利於發揮機械化部隊作戰的長處。而且作爲日軍首批機械化師團,二十三師團的裝備水平也在林西戰場主要守敵十四師團之上。

雖說年初的空中絞殺戰,讓二十三師團元氣幾乎盡喪。但是在上半年關東軍不計代價的補充之下,二十三師團已經恢復了九成的戰鬥力。坦克的補充,雖然還沒有恢復到年初的態勢,但是其餘的重裝備數量卻是已經補充完畢。

而且作爲所謂滿蒙國境地帶的林西日軍工事羣,密度和齊備程度也要遠遠的高於縱深的通遼。雖然沒有東滿地區的那種大型要塞羣,其所謂的國境築壘地域各種工事,卻是相當的齊全。而且林西至巴林右旗、赤峰一線,爲大興安嶺南麓,地形也要比位於西遼河衝擊平原和科爾沁沙地的通遼相對複雜的多。

但是郭邴勳卻沒有想到,在裝備和火力相同,兵力配比甚至還高於林西戰場的通遼戰場上,陳翰章的進展速度卻遠遠的慢於條件遠不如他的林西戰場。這多少有些讓郭邴勳感覺到相當的而意外。

陳翰章過強的自尊心,在郭邴勳看來甚至有些走了一定的極端。他不能容忍自己在戰鬥之中在條件相等的情況之下,進展落在任何一支兄弟部隊後面。對於這樣的人,激將法要比直言不諱的批評更能激發他的鬥志。

只要陳翰章能搶在關東軍下一步的意圖展開之前,拿下通遼那麼關東軍無論再有任何的動作,都將失去一個根本的立足點。因爲在郭邴勳看來,無論關東軍此次全面反擊的重點是不是通遼。

但有一點,卻是很明確的。那就是隻要陳翰章拿下通遼、開魯一線,擊潰十四師團抵抗,抗聯在整個西滿戰場這盤棋就徹底的活了。到時候通遼與林西戰場連成一片,在加上已經逐步肅清的通遼以北,安廣、鎮賚以西廣大地區,形成了完備的縱深,整個戰役的主動權就牢牢的抓在抗聯的手中。

關東軍就算是炸開松花江大堤,將新京以北的抗聯部隊與身後分割開來,也改變不了整體戰局的不利局面。即便關東軍再調集幾個師團投入到西滿戰場上,但是面對王光宇和陳翰章所部聯手幾百輛坦克的衝擊力,恐怕他們也無法重新奪回主動權。

看着郭邴勳給陳翰章和杜開山的電報,楊震搖了搖頭什麼都沒有說。對於郭邴勳的這點心思和想法以及意圖,他還是明白的。說實在的他也想盡快的拿下通遼,打通與林西戰場的直接聯繫。

但這個十四師團居然能抗住陳翰章二百輛坦克掩護之下的攻勢,讓這位去年將整個朝鮮北部攪合一個底朝天的猛將,在這麼長的時間之內進展如此之慢,想必問題不會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

郭邴勳的想法沒有錯,只是楊震擔心有些事情往往是欲速則不達。的確拿下通遼,整個戰役的主動權就徹底掌握在抗聯手中。但很多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決問題的,從現在整體局面來看,陳翰章那裡穩紮穩打,等到馬春生行動展開之後再進行總攻擊更穩妥一些。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四百一十五章 拜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梅津美治郎的怒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