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

兩位老帥在車上談問題,車子則隨着他們的談話慢慢的啓動。楊震留下的司機很有經驗,在首長談話的時候,知道該怎麼做。在政委上車之後,就啓動了車子。只要兩位首長下命令,車子就可以隨時開動。

而在他們身後,常年在敵後活動早就已經搬家成習慣的挺進軍總部,則早在吃完晚飯,就已經做好了轉移的準備,就在等兩位老帥下命令出發了。當真是收拾的乾淨利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除了給予房子在戰鬥之中受損的居民一定的補償金之外,整個村莊連一片紙張都沒有留下。

當兩位老帥的汽車在兩輛裝甲車的引導之下,向東開動後,在他們的身後被楊震晚飯前一道電報,從前線調回來楊繼財帶來的十二部此時已經裝滿物資和人員的卡車,以及團以上幹部騎着馬,帶着各自的警衛員也隨即跟了上去。

雖說十二部卡車裝不這麼多人,但是作爲總部機關,馬匹的數量還是不少的。車上坐不下,大車和多餘的馬匹完全可以裝下剩餘的人。只不過因爲警衛部隊的數量不多,無法分開行動。爲了照顧騎馬和乘坐大車的人,車隊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而在車隊的最後邊,負責押後的四輛裝甲車的炮口則成交叉,指向道路兩邊的羣山隨時做好了戰鬥準備。如果道路兩側羣山中,一有風吹草動,炮塔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會在第一時間開火。

這種戰鬥狀態下,掩護車隊行進他們曾經專門演練過。現在倒是不用臨時抱佛腳,自然知道該怎麼做。在抗聯之中,裝甲車的使用和蘇軍是不同的。除了在作戰的時候執行偵察任務與直接擔任突擊任務之外,就是用於在戰時護送運輸物資的車隊。所以不用刻意交待,他們知道該怎麼做。

只是讓挺進軍總部所有人員,包括兩位老帥都很意外的是。楊震後調來的那些從空中抵達這個不大山村的什麼部隊,卻是拒絕了坐上原來都是一直是十一路行軍的挺進軍人員夢寐以求的卡車。而是以戰鬥之前的熱身訓練爲名,跟在隊伍後邊徒步行軍。

看着這些人身上的負重,還有手上的裝備。大部分自從軍以來還是第一次享受到坐汽車待遇,甚至很多人都是第一回坐汽車的挺進軍所有人都搖頭:“這幫人就是一幫瘋子。放着好好的汽車不坐,非要揹着這麼沉重的背囊跟在車後邊跑,他們難道就不嫌累嗎?”

相對於其他人的不理解,坐在吉普車上知道一些內情的司令員和政委,在見到這些人讓人意外的舉動之後,非但沒有阻止,反倒是興趣極濃的爲了仔細觀察他們,還特地從隊伍的前面改爲走到車隊的最後面。甚至爲了看得仔細一些,兩位老帥還有意的讓車隊放慢了行進的速度。

雖說在夜間行車,而且因爲道路過於糟糕,加上又是以車隊的情況行軍,又要照顧大車與騎馬的人,所以整個車隊的行進速度並不是很快。但道路再不好但總比山路要強的多,而人的兩條腿畢竟是兩條腿。如果爬山抄近路,汽車自然不是人腿的對手。但這是平道,無論路況再不好但大致還是平的。

人的兩條腿在這種平道上很難跑過汽車輪子,更何況他們的身上至少還揹着二十五公斤以上的裝備。可這車隊已經駛出十公里還多的距離,這些人非但沒有掉隊,還能有空閒不斷的演練行進中與敵遭遇的各種狀況。

看着這些人負重一邊行軍,一邊還有閒暇餘力不斷的在演練處置可能與敵人遭遇的各種情況。兩位老帥在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之後,卻只能心中搖頭:“這些人究竟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這些人不僅一路上演練中的各種遇敵時候的出槍速度,演練的各種戰術。而且這一路上行軍的選擇,他們基本沒有走平道。而是選擇了簡易道路兩側的溝溝坎坎,作爲自己的行軍路線。卻依舊能在這種情況之下,跟得上大隊的行軍。看着眼前的這些,兩位老帥方知道楊震當初的所言不虛。

不說別的,單就這份體力,就遠非自己部隊可以相比的。負重二十五公斤,進行長途奔襲,自己那個部隊也沒有這個本事。要知道,從這裡到達新指揮部所在地,雖然不算太遠,但是也足足有五六十公里的距離。

而這些人明知道要行軍這麼長的距離,還拒絕了乘車,就說明他們心中自信有能做到的底氣。而這種底氣,是長期嚴格訓練養成的。見到這樣一幅場景,此時兩位老帥的心中,除了震撼之外還有那麼一絲絲的羨慕。

兩位老帥帶着挺進軍總部在嚴密的保護之下,向新的指揮部轉移。而此時正在坐在卡車的駕駛室內向林西疾馳,還不知道自己手下那羣無法無天的驕兵悍將,已經給了整個挺進軍一個下馬威的楊震,卻壓根沒有想過自己走後挺進軍總部會發生什麼。

他最後在兩位老首長面前那番可謂是恭謹之極的表態,原本就是爲了鎮一鎮自己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讓他們對挺進軍的同志尊重。不要牛哄哄的,整天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和兄弟部隊鬧出什麼矛盾來。

他這麼做就是告訴那些人,挺進軍的兩位最高指揮員是自己老首長。老子是你們全軍的一號,也堪稱是你們特種偵察旅的祖師爺。老子都這麼尊重他們,你們這幫混小子還有什麼可張揚的,在這裡你們那股子無法無天的性格都給老子收斂一些。

只是楊震也沒有想到,他的那幫部下確實沒有惹什麼簍子,甚至在他走後說話都很少。但是卻用另外一種方式,給人家來了一個下馬威。如果楊震還在挺進軍總部,朱建和他部下這番嘴上說是熱身訓練,實際上擺明了顯擺自己能力的舉動,估計挨一頓罵都是最輕的。

楊震可沒有那麼好的涵養,看着自己部隊破馬揚飛的在兄弟部隊面前顯擺而不發火。這些兵的底子和性格他太瞭解了,甚至熟悉到可以說是一撅屁股,就知道他們拉什麼屎。他們的那點鬼心思是瞞不住楊震的。

別忘了,這個旅的主要軍事幹部,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這些人究竟是什麼樣的鳥樣,他比全軍任何一個人,都瞭解的很。這些人在見到看到楊震對挺進軍司令員和政委恭恭敬敬,表面上肯定不敢說什麼或是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但是那只是表面上不搞什麼動作,但是在私底下肯定會想盡辦法找機會,與挺進軍部隊較量一下的,或是說下馬威也沒有什麼錯。這幫傢伙就是這麼一個性子,這天下的事情就沒有他們害怕的,就沒有他們不敢做的。

別說挺進軍的司令員、政委,就是主席和老總在這裡,這幫傢伙也是一樣。當然要是楊震或是郭邴勳,還有李明瑞幾個人在這裡,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掀起什麼風浪來。尤其是對楊震這個一號,他們不僅僅是怕,更多的還是服氣。換了別人,他們可就不怎麼在乎了。

實際上如果不是楊震有意的躲着政委的最後一個問題,他們那點心思也瞞不過楊震。只不過當時腦海之中考慮別的事情,再加上有些事情不好當着兩位老首長明說,沒有來得及給這幫傢伙打打預防針,這才讓這幫傢伙有機會張揚一下。

這一次的圍場之行,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果,讓楊震在感覺到不是很舒服的同時也感覺到相當疲憊。楊震在此時戰事正激烈的時候,來圍場與挺進軍司令員、政委會面,其實別的都不重要,更是不是來炫富的,不是炫耀他這幾年在北滿折騰出的家底。

眼下的他還不至於那麼膚淺,在兩位老首長面前顯擺自己有多牛,顯擺自己統帥下的抗聯有多兵強馬壯。別說幾年來統帶大軍的精力,讓他早就已經養成了極深的城府。就是幾年前的他,也不是那種張揚的人。而且他自問,在兩位軍齡都比他年齡大的老首長面前,也沒有什麼好顯擺的。

他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爲了做通挺進軍司令員和政委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接受自己關於下一步作戰的方案。對於楊震來說未雨綢繆,凡是想在前邊是必須的。戰場如棋盤,下一步不僅僅要看三步。

飽帶乾糧、晴備傘,纔是他的人生格言。他一向都認爲,在軍事上沒有走一步看一步的那種做法。只有事先經過縝密的計劃,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那種臨時抱佛腳,現做飯現買糧的做法,絕對不是他楊震的風格。

所以在他看來,關於下一步的作戰方案,與挺進軍兩位老帥提前溝通一下是相當有必要的。只要爭取到兩位老帥的支持,中央那裡的工作就好做了。只是他卻沒有想到。多年來一直處在險惡的環境,讓兩位老帥在這件事情上表現的很謹慎。

自己費盡了口舌,卻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無疑讓楊震很是失望。兩位老帥的謹慎,他不是不理解。眼下正值巔峰期的日軍,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持續作戰能力都遠在關內部隊,也包括抗聯之上。

在部隊與關東軍長時間作戰,已經相當疲憊,傷亡也絕對不會太小,而且物資消耗已經過大的情況之下。將華北方面軍幾十萬的日軍也全部攪合進來,對於部隊的承受能力無疑將會是一個嚴重的考驗。

而一旦後續作戰計劃,按照楊震的思路去執行,就是不想將整個華北方面軍都攪進來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目前佔優勢的日軍一向主動進攻的意識極強,讓他們被動的在哪裡捱打這可能嗎?

到時候即便是勝了,在日軍此時還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部隊也是要傷筋動骨的。如果一旦敗了,損失那就更大了。關內的幾大根據地,尤其是首當其衝的晉察冀與晉綏根據地,甚至有可能會有一個兩個保不住。對於這種勝了部隊也要承受重大損失,而敗了甚至有傾家蕩產的危險的作戰計劃,兩位老帥的謹慎是必然的。

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六章 顧慮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七十六章 血色殘陽(4)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