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

看着幾乎是被日軍看守扔在地上,遍身是傷的這個人,待日軍看守退出之後,楊震與郭邴勳對望一眼,急忙上前將其攙扶起來,送到了做爲牀的榻榻米之上。一旁的小虎子也手腳麻利的爲他端來了一碗水。

這個人看來是口渴之極,接過小虎子端過來的水,連一聲謝字都來不及說,便一口飲盡。只是這個人虛弱的很,再喝完水之後喘息了好大一會,才勉強點點頭對着楊震與郭邴勳有些吃力的道:“謝謝各位了。”

正接過他手中的碗的楊震聽到他這聲謝意,交待小虎子再盛一些水來後才搖搖頭道:“都是天涯淪落認人,何必如此見外?兄弟是什麼人,怎麼會被送到這裡來?看你這一身的傷,想必沒有少吃苦頭吧。”

這個人聽到楊震的問話,看了看雖然身上與他穿的是同樣的囚服,但身上並未有與他一樣拷打過得痕跡,剛剛還帶着感激的語氣馬上便變了:“你們是什麼人?若是狗腿子,便回去轉告你們的日本主子,要殺便殺。我當初既然決定出來打鬼子就沒有想過能活命。想讓我和那些軟骨頭一樣給你當狗,反過去在出賣自己的同志,幫你們殺自己人做夢。”

聽到這個人的話,楊震知道他誤會了,將自己當做漢奸或是特務了。這個人渾身都是拷打的傷痕,想必應該是被俘的抗聯將士或是被日軍逮捕的地下黨這些所謂的反滿抗日分子。不過聽此人的語氣倒有幾分似被俘的抗聯將士。

這裡不是關押小偷、地痞流氓的僞滿警察署,而是真真確確的日本人的監獄。所有看守都是正宗的日本人,不僅沒有中國人,便是朝鮮人也沒有一個。

能有幸進到這裡的除了那些漢奸、特務之外,都是那些日軍口中的所謂反滿抗分子。而這些人到這裡沒有受到日軍酷刑的優待,渾身上下連一點拷打過得樣子都沒有,除了叛徒與日軍派過來的奸細還能有什麼人?在時下東北人眼中,凡是進到日本憲兵隊的人,就算不死,也得脫成皮。而這幾個人身上完好無缺,不讓人懷疑就怪了。

看着這個人一臉警惕的樣子,楊震微微笑道:“我們即不是特務也不是漢奸,更不是你口中的叛徒。你應該知道此時日軍侵華戰爭已經全面爆發,關內我軍正與日軍苦戰的事情。我們這裡都是關內被俘的中國軍人,被日軍從北平戰俘營押送過來的,不過我們也只是比早到了一天。”

“關內的戰事你應該能知道一些,我想日軍那些所謂大捷不會不在報紙上吹噓,以向這個所謂的友邦炫耀自己的武力,威懾那些所謂的反滿抗日分子。我想我這個解釋你應該能明白?”

“你們是被俘的中國軍人?真的?”這個人聽完楊震的話,剛剛還無神的雙眼,忽然猛一亮。只是他這眼神的轉變只是一瞬間,隨即又轉爲懷疑的神色:“你們既然是被俘的中國軍人,爲什麼不去戰俘營,而出現在這哈爾濱的日軍憲兵隊的監獄之中?”

對於這個人的警惕性如此之高,楊震到是滿讚賞的。不過在讚賞歸讚賞,楊震該問的還是要問的:“我們的確是被俘的中國軍人。這一點,你從口音中應該能分辨出來。我們要是特務的話,豈會不知道你是什麼人?小鬼子總不該派一個連你是什麼人都不知道的人來執行任務吧?”

楊震說完這些話,突然感覺到自己說的這些話毛病很大。首先按照小虎子說的自己可是東北流亡學生出身,既然自己是東北流亡學生,又那裡會說別的地方的口音?

而郭邴勳雖是川軍出身,但自幼隨父在東北生活多年,九一八之後纔回的關內,口音中雖略帶有一些四川口音,但主要還是以東北口音爲主。口音這東西可不是想改就改的,很多人就算在外面呆一輩子,到老了口音都沒有改變。自己讓人家通過口音辨別身份,豈不是強人所難?

再者,日本人安排特務進監獄臥底套取情報,自然先會講明目標的身份。但那些特務只要不是白癡,爲了不暴露目標完成任務,雖然明知目標的身份,可也不會表現出來。

若是一上來便什麼都不問只套近乎那樣不是自己上趕着告訴人家自己是特務嗎。兩個人第一次見面,不用問就知道對方的底細,那不是明擺着告訴人家自己的身份。

想到這裡,楊震恨不得抽自己倆嘴巴。虧得自己在後世還受過一些特工訓練,雖說並不多,但對於其中的一些事情還是明白的。今兒居然會說出這麼白癡的話,實在是有些羞愧。

楊震在心中暗罵了自己兩句之後,便撓撓頭道:“我只記得我是在關內被俘的,倒是忘記了自己是東北流亡學生參的軍。這一張嘴雖說東北口音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但仔細聽還是東北話。讓你猜倒是有些爲難你了。”

看到楊震的一臉尷尬,那個人眼中的防備逐漸鬆緩了下來,最後噗嗤一聲樂了出來道:“我倒不是說你們肯定是特務,若是真的特務,我的身份也瞞不了你們。反正我的真實身份也不是什麼秘密,至少對日本人來說,他們對我的身份清楚的很。”

“我是抗聯三軍四師一團副官彭定傑。前幾日我們師長陳雲升告訴我們下山有任務,卻沒有想到下山執行任務只是他的一個藉口,他的真實意圖是要投敵叛變。”

“我們一下山便被早已經埋伏好的日僞軍包圍,等我們反應過來的時候部隊已經被繳械。我們幾個不甘心與他一起做叛徒的人被他捆了起來送給小鬼子做見面禮。本來小鬼子都已經將我們幾個人拉到刑場,卻沒有想到他們不知道在行刑之前爲什麼突然刀下留人,將我們三個人又拉回了這裡。” шшш◆ттκan◆c○

聽到此人居然是抗聯三軍的,楊震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在後世的時候楊震知道,抗聯三軍的活動範圍就在黑龍江省,甚至包括現在所處的位置都是他的游擊區。有了這個人,就等於找到了一個地頭蛇。只是這個人說的是不是真的?楊震卻是有些不敢相信。

儘管知道小鬼子不太可能將他們那些幫他們統治東北,也就是滿洲的狗扔到這裡,畢竟他們的統治還需要那些漢奸的幫忙。一般只要這些狗不準備反咬主子,小鬼子也不會做的太絕,以免引起諸漢奸兔死狐悲。但涉及到幾百個弟兄的人命,楊震還是決定在慎重一些。有誰敢說這個人不會是小鬼子爲了監視這幾百個戰俘而特地送進來的特務?

陳雲升叛變是真的,這楊震知道。但誰又能保證鬼子不會借這個機會向戰俘內安插人手,進行監視。既然已經出了叛徒,那麼一切的秘密便已經不再是秘密了。

對於這個人說的抗聯三軍的那位師長投敵之事,楊震到還是有些印象。在後世的時候曾在一個叫做鐵血的論壇上看過某些果粉發的所謂共黨抗戰投敵高級幹部名單的帖子,其中就有這位陳雲升。只是資料有限,這位陳師長因爲什麼投敵,究竟是環境艱苦還是對上級的決定不滿,以及投敵之後的情況卻是沒有說。

不過對於這個帖子,楊震一直不屑一顧。抗聯一個軍多者不過幾千人,少者不過千把人。一個師最多不到一千人,普遍都是三四百人。還不及此時關內的八路軍後組建的那些獨立團等所謂的地方部隊的一個團多。抗聯之所以將編制弄得這麼大,是根據自身複雜的情況來定的。

抗聯成立之初,爲了壯大聲勢,收編了大批所謂的山林隊,也就是土匪,還有一些義勇軍。後世名著《林海雪原》中的那位座山雕的原型,便被抗聯收編,後更官至一軍之長。

中國人對官位的高低還是很在乎的,尤其是那些也不管自己有多少人槍,動不動就自稱司令的人,他們對於自己職務的高低還是很在乎的。

儘管手下只有百八十人,甚至幾十人,但師長、團長的稱謂聽起來總是比營長好聽得多。儘管他們手下的人還不見得有一個正規營人多。楊震記得後世時候看過一本書上曾經描述過,一個抗聯師長攜部投降,一個師不過一百五十多人,只比正規軍一個連多上那麼一點點人,還不如一個加強連多。

正是爲了應付這些人才將編制弄得那麼大,當然其中也不乏虛張聲勢,恐嚇鬼子,號召民衆的意思。不管怎麼說,一個師或是一個團對鬼子的威脅,對百姓的號召力總比一個營或是一個連要大多。

儘管這個師長手下的兵不見得有一個滿編連多。實打實說,此時的抗聯大多數師長手下的兵並沒有比關內的八路軍、新四軍一個營多到那裡去。

整個抗聯人數最高峰的時候不過三萬餘人,居然編成了十一路軍。即便是按照國軍地方雜牌的標準,這十一路軍加一起也不如一路軍多。若是抗聯那一個師能有個四五百人,在刨除去大大小小的非戰鬥人員,戰鬥人員能有個三四百人,便稱得上兵強馬壯,是絕對的主力了。後世有些人將這些按照關內八路軍的標準也就是一個連級幹部的所謂師長稱之爲高級軍官,實在有些誇大其詞。

儘管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內幕,但楊震卻是知道,一向是北滿抗聯主力的三軍之所以出現大量叛逃、投敵的事情,除了日益惡化的環境之外,卻是與他們的軍長被扣蘇聯一去不歸,部隊內部因爲鬥爭而開展的清洗有絕對的關係。

只是這些在後世得到的消息,楊震至少現在還不能說。相對於其他的事情,他現在更關心的是外邊的情況。尤其是抗聯的活動情況,以便自己做全盤的考慮。

原來楊震優先考慮的是怎麼出去,能帶着所有的弟兄離開這裡。至於外邊的環境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畢竟那還是能活着離開這裡之後才需面臨的問題。但現在,有了這個抗聯出身的人,楊震便有些急於瞭解外邊的形勢。

沉默了一會,楊震才道:“彭兄,現在外邊的情況究竟如何?你能不能與我們說一說。最重要的是你們抗聯現在的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戰鬥力?”

一聽楊震詢問抗聯的實力,本已經有些鬆懈下來的彭定傑立即又充滿了戒備。看着又有如刺蝟一般的彭定傑,楊震搖搖頭道:“抗聯的情況你既然不想說,我也就不在問了。但外邊的環境這不是秘密的事情,你總可以與我們講上一講吧?”

看着他聽到自己詢問抗聯情況之後那不似做作的防備眼神,楊震有些相信他真的不是日軍安插到自己這些人中間的密探。若是這個傢伙面對楊震的問題直接侃侃而談,恐怕楊震會讓他死的不明不白。

因爲對與自己這些戰俘第一次見面便知無不言的人,便相信自己話的人,應該不是在艱苦環境中浴血奮鬥數年的抗聯將士。若是抗聯將士都這樣,那裡還能在日軍重兵圍剿下苦戰十四年?

以楊震的身手,做到這點不成問題。楊震後世在部隊數年,整天學的便是怎麼殺人。讓一個人死的不明不白,還是能做到的。別說他有可能是日軍安插進來的特務,即便是他真是抗聯的人,爲了幾百個弟兄將來的安全,楊震也顧不上了。一個不能保守秘密的人要來何用?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