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關東軍入關

當得知傘兵旅團只有兩千七百餘人順利完成了集結,多田駿倒是有些意外,這個結果怎麼說呢,已經遠遠出乎了他的預料。

對於這支傘兵部隊的情況他可是知道的很清楚,能在支那軍隊那麼猛烈地炮火打擊下還能有小三千人到達了預定的地點,這真的是一個奇蹟。

而且多田駿很清楚這三千人對於北平城的意義,三千人真心不算多,相對於龐大的北平城,三千人不過只能給每個陣地補充一兩百人而已。

但是這三千人卻給城裡的守軍一個希望,告訴他們援軍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只要他們有機會享受。儘管傘兵傷亡不小,但是相對於大日本皇軍的榮譽以及整個北平城的安危,這區區幾千人的傷亡完全可以承受的。

果然第二天日軍的防守的更加的頑強了,甚至還出現了局部的小反攻,這個效果多田駿中將很滿意,就憑現在這種氣勢,支那人想要攻陷北平城沒有半把個月的時間恐怕是不可能的。

不用半把個月,只需要三四天關外的關東軍就能完成集結入關作戰,山東與河北兩省的皇軍也會回援北平,到時候支那人除了撤退再也不會有其他作爲了。

而昨夜新來的三千傘兵的表現確實令多田駿大將很滿意,這些浪費了大日本帝國大量資源的傢伙,在空中一個個表現的很不盡如人意,但是一落地就不一樣了,這些曾經的陸軍精銳爆發出的戰鬥力是驚人的,疲憊的支那人在他們的反擊下損失慘重。

11月20日,剛剛得到日軍傘兵空降增援北平的消息之後,身在天津的馬錚再次接到一個很糟糕的消息,關東軍參戰了。

這個消息是駐紮在冀東的一個隸屬於整編三師的獨立營發現的,當時這個營正準備偷襲遷西的一個火車站,但是他們卻驚訝地發現這個火車站竟然在當天晚上來了三趟軍列,原本這個營還以爲的發財了,有軍列就有軍火有大洋,沒想到的是從這幾趟軍列上卸下來的並不是軍火,而是人。

是一隊隊穿着整齊的日本士兵,算算數量竟然達到了五六千人。這還沒有完,等到後半夜這個車站又連續來了十幾趟軍列,每趟軍列上都載滿了士兵,那個營營長悄悄算了一下,一夜之間從這個小車站過去的日本兵足足有三萬多人,另外還有足足十幾車皮的重武器。

這些日本兵從什麼地方來,小鬼子這是要幹什麼?要知道前段時間日軍第一師團已經進駐到了冀東地區,並且將秦皇島一帶的八路軍打的潰不成軍,日軍根本沒必要再從別的地方調集部隊。

想到司令員現在正在平津地區與日軍作戰,那個獨立營營長意識到事情沒有想象的這麼簡單,更不敢怠慢,立即將消息傳回了整編三師師部。

接到電報之後,劉鳳池當即意識到可能是東北的關東軍入關增援北平了,隨即致電馬錚,將情報彙報了上去。

看完劉鳳池發來的電報之後,馬錚的眉頭就緊緊地皺在了一起。遷西是冀東軍事重鎮,位於遵化和遷安之間,而遵化又是北平的東北門戶。所以馬錚和劉鳳池的判斷一樣,從那裡通過的日軍軍列很可能是來自於關外。

冀東雖然也有大批的日僞軍,但是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起三萬餘人,能在短時間內有如此實力的恐怕也只有被日軍吹噓到天上的關東軍了。況且關東軍的軍裝和普通日軍的軍裝還不一樣,經前線士兵傳回來的情報看,確信是關東軍無疑。

想到這個關東軍馬錚就是怒火翻涌,關東軍因關東州得名,然而這個關東州卻不在日本,曾在日軍侵華史上多次被提及的關東州實際上就是現在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

1898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把中國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即把這塊租借地劃爲俄國的一個州——即稱“關東州”。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持續1年零5個月,最後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

戰後,根據雙方所締結之“朴資茅斯條約”第5、6兩款中之規定:俄國“將旅順、大連灣及附近領土領水租借權,與關聯租借權”及組成的“一切特權”,以及租借地“效力所及地之一切公共房屋財產”,“長春、旅順間之鐵路及一切支線……無條件讓與日本”。

由於攫取了俄國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一切特權,日本在亞洲大陸獲得了殖民地。1905年,日本侵略者爲鞏固其在中國東北南滿地區的殖民統治,不久,日本將遼東半島改名爲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

隨後日本政府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日本爲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後又增設6個獨立混成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說實話馬錚壓根就沒想到日軍會將關東軍派到關內作戰,這倒不是馬錚不太重視關東軍,而是因爲馬錚知道關東軍主要任務和精力都是用來對付東北的抗日聯軍和防備蘇聯紅軍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來防備受蘇聯控制的蒙古國騎兵部隊的。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原因,日軍是不會掉關東軍入關的,畢竟現在的蘇聯已經十分強大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之前日軍已經把那不少部隊劃歸華北方面軍的戰鬥序列,此外又被馬錚消滅了第二師團以及第12師團,還打殘了第四師團,損失極爲慘重。最重要的是,此時的關東軍遠沒有達到二戰結束時的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120萬人的龐大編制。

抽調一兩個師團還可以,如果再多的話恐怕就會影響僞滿地區相對平穩的秩序了,要是被蘇聯紅軍抽冷子幹一下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因此馬錚不認爲日軍在抽調了第一師團進入國內作戰之後,還能抽調三分精兵入關。

但是根據遷西那個營發回來的電報分析,那三萬人日軍肯定是衝着北平來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問題可就麻煩了。三萬日軍應該是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因爲關東軍的戰鬥序列裡並沒有那種三單位制的師團,全都是番號在20以前的常設師團,兵力大多在兩萬五千人左右。

而且關東軍一直由日軍最精銳的部隊組成,由於駐紮在這裡的日軍經常有實戰的機會,所以戰鬥力遠超國內的其他部隊,所以關東軍一直被冠以皇軍之花的稱號。

馬錚雖然不知道現在關東軍一共有多少個師團旅團,但是肯定不止剛建軍時的兩個師團四萬餘人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侵佔中國東北全境。爲了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鎮壓中國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在關東軍的主導下,日軍於1932年炮製僞滿洲國,並且將關東軍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僞滿軍政大權,也因此關東軍得到日本國內高層的全力支持,短時間內躍居日本全國最大的軍事集團,據馬錚估計,此時的關東軍最少也有8個師團二十萬左右的兵力。

如果真的是關東軍南下了,馬錚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因爲在連續十幾天的高強度作戰下,部隊都很疲憊,而日軍卻是新戰之師,士氣旺盛。再加上雙方兵力相差很懸殊,單單一個關東軍就夠綏察軍區喝一壺的了,更不要說山東河北的日軍也都趕來增援,如果被日軍在外圍形成一個包圍圈,那後果可就嚴重了。(。)

第615章 晉綏軍與磨刀石第一干一百六十六章 大包圍第252章 道歉!第1035章 岡村的想法第715章 這個任務有點坑第109章 三件事兒!第53章 教訓日軍飛第579章 總結與獎勵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170章 交易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31章 雲鑑第679章 圖謀中條山第508章 新民會第276章 截殺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第925章 列隊送死的“日軍”第966章 直搗黃龍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253章 突然發難的英國人第97章 不安的蓮沼潘第610章 慶功宴第9章 戰前訓練(三)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1179章 狡猾的岡村第74章 福將第439章 疫情撲滅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1195章 建國大業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192章 日軍的轉機第967章 黃府爭執第1139章 機羣來襲第1113章 打!第781章 中日預備會談第215章 戰略決戰第1058章 整飭軍紀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勢大好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436章 “窮人的原子彈”第三百三四十章 包頭工業基地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392章 驅民攻城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823章 被包圍第948章 內部矛盾第884章 不好的預感第964章 奇葩對手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723章 陷入絕境的新八軍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547章 送上門的肥肉第155章 出人意料的答案第1102章 無奈的岡村第595章 日軍的調整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90章 趁火打劫第1016章 控制疫情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468章 抵達陽谷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1015章 王啓賢第171章 換人第781章 中日預備會談第390章 陰毒的計謀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1026章 視察綏遠軍區第877章 獸入察北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955章 朱可夫訪延安第698章 前後夾擊第482章 清安老道的辦法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423章 視察部隊第259章 要回去了第13章 戰果和換裝第1175章 光復東北第903章 爭風吃醋第105章 一石三鳥第310章 撤離大同第284章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371章 殺雞儆猴第1084章 岡村的迴應第362章 隆化殲滅戰第276章 截殺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784章 羣起反對第391章 又現毒氣彈第450章 馬錚的後手第861章 拜壽去!第1141章 破雙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