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

馬錚之所以和老蔣談這些,主要是馬錚知道38年對於國民政府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爲這一年日本政府對國民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一開始單純的軍事進攻變成了以政治誘降爲主軍事進攻爲輔的政策,而這種政策的變化引起了國民政府內部巨大的分歧。

事實上日本對於國民政府的誘降一直在進行,從來都不曾間斷過,在日本攻克南京僅僅一月之後,也就是1938年的1月16日,日本近衛內閣就曾發表對華聲明:

“在攻陷南京後,帝國政府爲了仍然給中國國民政府以最後重新考慮的機會,一直等到昭和13年。然而,國民政府不瞭解帝國的真意,竟然策動抗戰,內則不察人民塗炭之苦,外則不顧整個東亞和平。因此,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而期望真能與帝國合作的中國新政權的建立與發展,並將與此新政權調整兩國邦交,協助建設復興的新中國。帝國政府尊重中國領土與主權以及各國在中國的權益的方針,當然毫無變更。至昭和年間,帝國對東亞和平的責任日益加重。政府期望國民爲了完成這一重大任務而更加發奮。”

僅僅兩天之後近衛內閣又對之前的聲明進行了補充,總之日本人再想將盡一切辦法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而且馬錚還知道,歷史上近衛內閣僅僅在38年一年的時間就對國民政府發表了三次聲明,尤其是在38年年底的那次聲明成功使得國民政府內部發生了分裂,汪精衛帶着一幫主和派出走。

正因爲如此,馬錚必須要讓老蔣意識到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不會因爲政府的投降而消失,只會讓日本人更加輕易的滅亡中國,必須要堅定國民政府抗日的決心。

儘管歷史上老蔣並未動搖,但是卻對近衛文麿的聲明心動過,馬錚實在是有點因爲他的出現而使的這段歷史發生改變。畢竟他這隻突然而來的蝴蝶煽起的颶風已經徹底的席捲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甚至於連武漢會戰的結果也發生了改變。恐怕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了。

事實上馬錚的擔心有點多餘了,如果是半年之前的話老蔣確實對於日本人還有所幻想,也想着通過和談來解決問題,達到停戰的目的。但是至從武漢會戰爆發後。老蔣已經清醒的認識到日軍至始至終都以消滅國民政府殖民中國爲最高目標,從來都不曾改變過,所有的一切都是日軍未達成這個目標而耍的計謀,實在不足以信。

之前包括老蔣在內的很大一批國民政府的高官之所以對日本抱有幻想倒也不是完全看不清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而是出於兩國國力的巨大差距。認爲中國抗日是在自取滅亡,不過是想着苟延殘喘而已。

但是經過臺兒莊戰役以及這次武漢會戰,認識到日本人不是戰無不勝的,中國的國防力量也是可以整個旅團甚至於整個師團的殲滅敵人,日本的將軍也可以一個接一個的成爲中國將軍的手下敗將,他們的頭顱也可以變成中國人的戰利品,所以這一刻老蔣的抗日決心前所未有的堅定。

有人說國民政府不想抗日,這是說不通的,正面戰場上22次大型會戰那不是吹出來的。這樣說對於犧牲在淞滬會戰、平津戰場、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等戰場上近百萬的國民黨部隊是不公平的,要不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前期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日本現在也不僅僅只是佔了一個沿海地區。

但是正是因爲前期打的太過於猛烈,致使國民政府精心培養的精銳部隊基本上全都損失殆盡,尤其是老蔣勒緊褲腰帶組建的那批德械師,基本上全都交待在了淞滬戰場和南京保衛戰中了,這也使得國民政府內部對於抗戰的前途產生了懷疑,例如汪精衛、周佛海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迷失在了黎明前的黑暗裡了。

然而老蔣畢竟是個明白人,雖說老蔣的指揮水平確實不怎樣,用很多高級軍官的評價說,也就相當於一個步兵營長的水平。但是就政治手腕而言。老蔣絕對是民國時期第一號政客,他的眼光絕不是周佛海、汪精衛之流所能相比的,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當然了。希望和光明主要是以馬錚爲首的前線官兵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正是因爲他們在前線不斷的用戰績證明着日本人是可以打敗的,所以才讓老蔣這樣的政客堅定抗戰的決心。

另外來自國際方面的聲音也讓老蔣更加堅定了中國不亡的信心,尤其是在這次會戰之後,美蘇等國紛紛示好國民政府。蘇聯方面答應的一億美元的援助已經在通往中國的路上了,包括大批的武器裝備和相關的設備。有了這批援助政府至少可以在短期內組建起30個步兵師。

而美國方面這次也很含蓄的表示看好國民政府,儘管羅斯福政府並沒有說明如何援助中國,但是美國人的態度還是讓老蔣看到了新的希望。

馬錚的表現實在是令老蔣驚訝,之前他對於馬錚的瞭解只是來自於軍統局的調查,而那些調查都是三年前的老資料了,對於馬錚的描述僅僅停留在有勇有謀但形式魯莽且衝動,瘋子之名名副其實。

但是軍統局的調查報告和乾女兒陳佳穎傳回來的情況又相差甚遠,在乾女兒的報告裡馬錚是一個溫文爾雅且威嚴十足的儒將,基本上和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周瑜差不多,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軍統局是老蔣的左膀右臂,老蔣對於戴笠也是極爲相信的,而陳佳穎則是夫人收養的孤女,是他的乾女兒,想來也不會騙他,因此兩份截然不同的報告委實讓老蔣難以判斷孰真孰假。但是現在經過之前的交談,老蔣覺得兩人的報告都不準確,真實的馬錚遠比他們報告裡說的更可怕。

在戴笠的報告裡馬錚是一個戰術家,戰術指揮水平不比黃埔前幾期的那幾個名將差,而在陳佳穎的報告裡馬錚卻是一個戰略家,他的戰略眼光極高,每一次都能在大的戰略中發現敵人的弱點,然後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將敵人打的暈頭轉向。

但是通過實際的瞭解之後老蔣認爲馬錚一點都沒有辜負日本人給他的“魔將”封號,他是一個戰略眼光獨到戰術指揮水平極高的軍事指揮官,就戰略眼光而言老蔣認爲國內只有一個人能和他相比,那就是依然病重的陸軍大學代校長蔣百里。

最重要的是他們兩人關於對日的一些策略和看法驚人的相似,儘管表述的語言不一樣,但是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不和談打持久戰,和日本人耗着!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英雄所見略同?

而且馬錚的戰術水平同樣讓人感到恐怖,這從他這段時間所創造的戰績就能看得出來,就這一點而言蔣百里不如馬錚!

老蔣當然不知道馬錚是從後世穿越回來的,對於中日之間這場戰爭了解的極爲詳細,同時作爲一個職業軍人他也詳細的拜讀過蔣百里先生的《國防論》,也拜讀過主席所著的《論持久戰》,結合兩位軍事家的戰略思想,自然讓老蔣眼前一亮,倍感驚豔!

而且馬錚又是一個特戰指揮官,而特種作戰又是一種最精悍的戰術,對於指揮官的水平要求極高。馬錚能在共和國數百萬大軍中脫穎而出,擔任雷神特戰隊的指揮官,其戰術水平可見一斑,老蔣看不透馬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9章 戰前訓練(三)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984章 美日宣戰第299章 大同城外的萬人坑第153章 殺雞儆猴第214章 福田英夫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296章 殘忍的日軍第10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56章 日軍各部的進展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288章 表態!第854章 岡村在行動第546章 打邯鄲第838章 《蘇日中立條約》第295章 天鎮縣城攻堅戰第1055章 大獲全勝第572章 攻打石門第549章 粉墨登場的108師團第992章 着急了的煙俊六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82章 集寧論戰!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914章 總攻開始了第227章 薛伯陵心中的刺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672章 外貿戰略計劃第1039章 軟腳蝦與鋼板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494章 秀肌肉第6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47章 奇襲戰俘營第933章 日軍的圖謀第809章 撈到大魚了第1089章 日軍援兵抵達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356章 日軍各部的進展第295章 天鎮縣城攻堅戰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990章 城破援兵無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1073章 無路可退第896章 嚴肅軍紀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907章 33師團的決心第312章 作戰總結會第48章 收編俘虜第633章 攻佔青島第988章 各方動作第263章 敗家子第539章 戰冀南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543章 王對王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407章 收復張家口第419章 夜話青黴素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1030章 特別任務第1114章 出兵東部草原第687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271章 各有所動第76章 綏察抗日敵後根據地第94章 馬錚的憤怒第912章 鈴木一郎的“悔”意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131章 將官會議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29章 上供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277章 中彈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726章 汪僞政權成立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607章 兇殘的日軍第993章 植田的決斷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854章 岡村在行動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1081章 全部擊斃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568章 頑強的第47軍第824章 反擊第506章 實力第1014章 岡村寧次的後手第766章 會議與總結第300章 再點一把火!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125章 作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