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如虎添翼

歷時四天的開羅會議勝利結束,中國成了大贏家,而缺席的蘇聯還不知道自己被賣了。

緊接着的德黑蘭三巨頭會議也開不出什麼花樣,斯大林要求英美盟軍在1944年夏季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不過被羅斯福總統以未準備好爲由婉拒了。英美盟軍只是承諾,繼續封鎖波羅的海出海口,針對德國海軍發起主動攻擊。

凱旋而歸的中國代表團轉到印度飛回,蔣介石本想挽留陳際帆,但陳際帆推說要趕回安徽,處理美國盟友關於機場和港口等問題,於是陳際帆和新認識的杜立特准將一道飛回安徽。

回到安徽,陳際帆把杜立特介紹給鐘鼎城,讓老鍾陪同杜立特考察他所需要的機場,然後代表“神鷹”簽署合作條款。而陳際帆自己則秘密會見已經抵達安徽淮南的德國代表團一行。

當然,在會見德國代表團之前,陳際帆要先把軍工署的負責人找來了解一下與德國人準備合作的項目。

令陳際帆感到驚奇的是,有關雙方合作的領域並不是中方首先要求的,而是德國人,德國人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幫助“神鷹”改進美製現有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改進方向爲火力、裝甲防護和發動機。火力方面75mm主炮加強,爭取超過德國的T34坦克。可發射包括穿甲彈在內的各種彈藥;裝甲防護方面,德國專家建議重新研製加厚裝甲,但是軍工專家們考慮到成本沒有同意;M4汽油發動機是最令人頭疼的,在野戰中極易着火,而且功率不高,所以這個項目的改進是最需要的。

二是指導“神鷹”的軍工企業集中最優秀的機牀和工程技術人員,開始仿製德國人帶來的柴油發動機,並開始組織新建一個坦克工廠。

三是德國人提出來的,希望共享火箭炮技術和空中炮艇機。這一條軍工人員沒有敢答應,等陳際帆來商議。

“知道了!”陳際帆帶着這些資料立馬趕到發展委員會,他要詢問專家們有關鋼鐵、冶金和石油產量的數據,這很重要,因爲這關係到“神鷹”能否自行設計和大批量生產自己的坦克。

發展委員會專家們給出的回答令陳際帆感到失望,雖然現在“神鷹”的鋼產量不斷攀升,淮南鋼廠和馬鞍山鋼廠也經過了技術改造,但鋼鐵總產量一年只有三百多萬噸。這些鋼材一方面要供給軍工,生產大炮、槍械和彈藥等,另一方面還要自留進行技術改造,還要供給油田、船舶製造和重型設備,特別是鐵路橋樑的修繕和新建,更是需要大量鋼材。

專家們建議,必須新建大型鋼廠。只是在選址上出現了分歧,有的認爲應該在安徽,有的認爲應該在唐山,但是陳際帆搖搖頭,讓專家們找出一副中華民國地圖出來。

地圖很快拿來,這個時代因爲沒有衛星遙感技術,所以地圖的繪製還是比較粗糙的,專家們隨着陳際帆的手指移動,看到陳際帆用手指在一個地方用勁敲了幾下,就是這裡,“我們要在這裡興建一座年產量上千萬噸的大型鋼廠,要在周邊配套重型機械設備製造、稀有金屬冶煉和坦克製造廠。”

“包頭?”專家們一致發出驚呼。

“對了,這地方以北的白雲鄂博有鐵礦,是丁道衡先生在民國14年發現的,他曾經向國民政府建議過,在包頭建設鋼廠,只可惜日本人來了,這個計劃就打了水漂。”

陳際帆問道:“丁道衡先生現在在安徽嗎?”

“在在,是北大校友把他從貴州請來的,主要是請他指導河南礦區和巢湖周邊鐵礦區的工作。”

陳際帆一聽更加興奮,“太好了,他在哪兒,隨我去見他。”

資源委員會專家們很納悶,爲什麼陳將軍這麼激動,就算包頭可以建鋼廠,可那地方是傅作義的地盤,難道鵲巢鳩踞不成?

一路上,陳際帆開始安排工作,他讓人通知鐘鼎城,將德國人送來的槍支分出一半,馬上起運至張家口,他有大用。

陳際帆不是不知道包頭這地方是傅作義的地盤,但是他有信心說服傅作義,而且這些槍支交給傅作義,將來說不定還能在收復蒙古的戰役中派上用場。

丁道衡先生此刻正在淮南,在淮南工學院探礦繫上課。

校長見陳際帆到學校來點名要找丁先生,不敢怠慢,趕緊讓人去找,誰知陳際帆道,他願意等,等丁先生下課。並且給校長一個建議,說丁先生的課可能要找別人代替,因爲他要請丁先生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丁教員下課後,在校長辦公室見到了大名鼎鼎的陳際帆。

自從陳際帆到安徽與知識分子們先後多次會談後,幾乎所有的搞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都從心裡佩服陳際帆,在安徽的工作也如魚得水。

丁道衡一見到陳際帆便問:“總司令是爲白雲礦區的事而來吧?”

陳際帆很驚奇,“丁先生如何得知?”

丁道衡不答,說道:“總司令請隨我來。”

陳際帆帶着好奇緊隨着丁道衡來到他的辦公室,丁道衡也沒有招呼他們坐下,更沒有什麼準備倒茶端水的舉動,而是徑直走到牆壁前的大書櫃,從裡面精心挑出一大摞資料。

陳際帆眼睛不眨地看着這位脾氣古怪的科學家拿出一卷卷捆好的紙張,正在納悶的時候,聽到丁道衡一邊展開紙卷一邊說道:“這是我在十八年前在西北地區考察的成果。這是我一生最爲驕傲的事情,我在大草原上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礦藏,這是一個極富開採價值的伴生礦,據估計鐵礦蘊藏量爲14億噸,更令人驚喜的是這裡還伴生着大量的稀土金屬礦。我堅信在這一生能夠看見它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果,只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陳際帆雖是個軍人,但白雲鄂博這個名字他還是聽說過的,這裡蘊藏着全世界最豐富的稀土資源,而稀土是未來導彈、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陳際帆後世那個時代,稀土似乎並不值錢,被廉價出口給日本和西歐等國。

爲了博得丁科學家的好感,陳際帆決定裝一把內行,他說:“先生,我們要發展航空、電子等工業,離開稀土不行啊。”

這句話對丁道衡而言簡直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了,他激動得拿下眼鏡抹了抹,“好,好,陳總司令居然知道它的價值,好好,我那幾年的艱辛算是有代價了。總司令,你要我怎麼做?”

陳際帆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道:“丁先生,這些都是什麼?”

“噢,這是我繪製的白雲鄂博礦區106幅地質圖,還有這幾十箱大青山地質資料,還有當地的風俗資料也有十幾箱吧。如果國家需要,我願意拿出來。”

陳際帆正色道:“我雖是一個軍人,但我首先是一箇中國人。請丁先生接受一箇中國軍人最崇高的敬禮。”說完陳際帆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

丁道衡謙虛了一下說道:“這是一個大礦,所以建造的起點一定要高,還要留有持續發展的餘地。只是綏遠那個地方,還在晉綏軍管轄之下,我們無法在那裡開礦。”

陳際帆覺得有必要和這些科學家們說說以後的打算,於是先把開羅會議的結果簡單介紹一下,搞得這些科學家們興奮不已,然後說道:“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一個大型鋼鐵廠,當然,還有有稀土冶煉廠,時不我待,所以我想請先生出山,主持這項工作。”

“爲國分憂,義不容辭!”丁道衡沒有客氣。

陳際帆對一起來的幾個資源委員會專家負責人道:“我要先到綏遠去和傅作義將軍協商,你們要在這邊做好準備,制定好探礦、採礦、交通、建廠等規劃,要在資源委員會上詳細論證,做出相應的可行性報告出來。所需資金、人員以及相應的設備、原材料等找鍾將軍或者馬老解決。”

“那就請丁先生莫辭辛苦,擔當這個計劃的負責人吧。”資源委員會專家道。

丁道衡沒有推辭:“義不容辭!”

回到司令部,鐘鼎城的電話便到了,陳際帆不等他的戰友詢問,便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老鍾在電話那頭倒是沒什麼意見,只是一句話:“你對友軍倒是很慷慨啊,要是他們拿着這些傢伙不去打鬼子,而是聽老蔣的話去打內戰該咋辦?你不成罪人了?”

“內戰勝利的關鍵在人心,幾萬支槍決定不了勝負,再說,還沒見到傅作義,結果還不知道呢。”

老鍾道:“建設鋼廠義不容辭,我的意思,是不是把坦克廠也建在那邊?原料近,而且將來也方便用在蒙古大草原。”

“正有此意!你要找專人準備,開羅會議咱們勝利了!”陳際帆洋洋自得。

“我已經知道了,和這些列強打交道真不容易,你辛苦了。讓春香留下來吧,人家跟你成親就沒消停過。”

“好,讓她擔任你的助手,負責協調新鋼廠的各種事務。”

鐘鼎城道:“那德國專家呢?你不見見他們?”

“不見了,沒有足夠的鋼鐵,說什麼都是白扯,你見他們就行了。如果他們要火箭炮的資料,給,沒有點甜頭,這些傢伙是不肯出力幹活的。但是有一條,你要敦促他們開工了,坦克廠越快越好。”

“沒問題!你這就要去綏遠了?傅作義這個人不知道好不好打交道?”

“先禮後兵,晉綏軍在那個鬼地方,不就是缺槍炮嗎?給他們!敢有異心,滅之!”

陳際帆飛到北平的時候,胡云峰忙得團團轉。情報、後勤、軍隊的訓練和換裝、軍餉糧食的發放等等都要他過問,這個參謀長當得咬牙切齒的。

見到陳際帆的時候,他沒有向老鍾那樣誇讚自己老隊長在開羅的精彩表現,而是沒好氣地說:“頭,你倒輕鬆了,把這些東西全壓在我頭上,你看看你看看,掉頭髮了!”胡云峰把軍帽揭開。

“你小子,快戴上,天這麼冷。誰讓你事必躬親了?你以爲你諸葛亮啊。”

“哎喲我的頭,你說的倒輕巧,幾十萬部隊在這邊沒事幹。天天都要吃喝,還要準備冬衣,還要換裝,這換裝以後不得訓練考覈吧。還有,阿浩一到東北,就給我發來了他的消息。這小子,不叫苦,不報功,一門心思讓我重視他提出的建議,說是在嚴寒地區作戰要講規律,我讓宋關虎和羅漢斟酌,他倆是東北人,更清楚這些。”

“阿浩他們怎麼樣?”陳際帆這纔想起來詢問自己最得力的部隊。

“阿浩這小子有你的風範,剛到一個多星期就交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別賣關子,快說!”陳際帆差一點腳就踢上去了。

“幹什麼幹什麼,注意形象,俺好歹也是陸軍中將啊?阿浩殲滅了關東軍一個獨立守備隊577人,自己零傷亡。這小子,真狠!”

“胡鬧!誰讓他逞能了!”陳際帆的表情很奇怪,嘴上很生氣,可臉上全是微笑。

“怎的?許你帶着部隊零傷亡,就不興人家也爽一把?要是我幹這個隊長,一樣!”

“不是這個意思,阿浩倒是爽了,可關東軍能善罷甘休?阿浩他們要吃苦頭了。你有沒有做什麼安排?”

“瞧你說的,阿浩帶到是特種部隊,不適合搞宣傳徵兵,再說這樣也容易暴露。所以我抽掉了幾百名原籍東北的戰士和一些特工過去,目的就是要把他們佔據的地盤鞏固住。至於阿浩,你就放心吧,他說‘獵鷹’特種部隊將來還要派上大用場,現在權當練兵了。”

“這小子,他們的彈藥夠不夠?”陳際帆繼續問道,看得出他很關心。

“這一段時間天氣很糟,東北地區雪下得很大,等我們這邊航空兵準備到位,就先給鬼子來一個下馬威,然後給他空投。”

“德國人援助的一批軍火我帶了一般過來,你先給他們挑一部分出來,剩下的我要交給傅作義。”

“幹什麼?你又想打綏遠的主意?”

陳際帆忽然砸吧砸吧眼睛,“我們要在包頭建鋼廠,規模是現在兩個鋼廠的兩倍還多。”

“包鋼?”胡云峰嘴巴張得大大的,“白雲鄂博?早該如此!是不是要搞坦克飛機?”

陳際帆笑着使勁點點頭。

“耶!”胡云峰興奮得直叫。末了又說道:“時間很緊,光靠咱們自己恐怕是不行的,是不是找美國人貸點款,購買他們的鋼鐵設備?”

“這是我還沒想過,等我先去找傅作義以後,再讓馬老他們出面,這地方貸款是可以的,但是絕對不能讓外資進入!”

“頭,你現在越來越像個政客了,哈哈。”

陳際帆在北平只待了一天,待胡云峰和傅作義取得聯繫後,他便帶着一個營的衛隊從張家口驅車直往五原第二戰區北路軍司令長官部)。

傅作義一聽說是陳際帆要到五原拜訪他,又喜又憂。他已經從報紙上得知了這位活躍的抗日名將在開羅的表現,可如今他應該在自己的指揮位置,可爲什麼馬不停蹄往自己這兒跑呢?

鬼子退走後,傅作義率先精簡部隊,開發邊疆,先後舉辦幹部輪訓班,興修水利、興辦軍墾農場,並且還整頓金融財政。他一直很羨慕安徽模式,閒下來的時候總是搖頭嘆息說自己無緣與陳將軍見面,不然非得派人去安徽取經不可。

傅作義哪敢讓陳際帆驅車打大漠中來,他回電胡云峰,說自己將親自在歸綏迎接陳長官大駕。

陳際帆望着地圖長舒了一口氣,這歸綏到五原六七百公里,一路風雪交加,等自己到那兒,恐怕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這個傅作義想得還算周到。

1941年12月3日,陳際帆終於在呼和浩特(歸綏)見到了這位敬仰已久的將軍。在解放戰爭中傅作義將軍放下了武器,使北平免遭戰火,居功至偉。

“宜生兄好,”陳際帆一下車就拿下手套對着已經舉手敬禮的傅作義還禮,他的軍銜比傅作義高,這樣的稱呼並不爲過。

“陳司令長官大駕光臨,卑職迎接來遲,乞望恕罪!”傅作義身着標準的忠將軍府又是一個敬禮。

“宜生兄在這塞外搞得有聲有色,實爲民衆之福啊!”

“哪裡,陳長官過獎了,陳長官在冀魯豫皖四省的建設成就有目共睹,卑職欽佩之至,請!”傅作義將陳際帆迎進了歸綏的官邸。

呼和浩特市並不大,城市周邊到處都是冒着炊煙的蒙古包,因爲陳際帆的到來,這裡已經戒嚴。

傅作義只在重慶的戰區長官高級軍事會議上見過陳際帆一面,他坐在後排根本沒有發言的機會,只聽到這個委員長新認的學生在侃侃而談,當時他和老上司閻錫山一樣認爲要集結國軍江南各戰區部隊對日軍進行戰略反攻,理論上雖然可行,但是軍內派系林立,就算是蔣委員長肯下放指揮權,也沒有一個人能指揮得動這些部隊。所以他對江南戰役計劃不置可否,回來後就沒怎麼關注。

可是戰役竟然勝利了!一舉奠定了關內抗戰的局面,加上“神鷹”獨立進行的華北會戰,硬是將日本人從華北乾乾淨淨地趕回了東北,這不得不讓他這個民國宿將刮目相看。

傅作義常常對部下說,要是能有機會與“神鷹”一道殺鬼子,那將是何等快意,沒想到這個機會真的來了。

因爲陳際帆一坐下就開門見山,說是邀請傅將軍打鬼子來了。

“這個,將軍您也知道,我的部隊隸屬二戰區,部隊長期駐紮塞外,武器裝備,軍餉糧食等都不足。卑職想,現如今鬼子退回東北,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給百姓造點福祉。有戰績彪炳的‘神鷹’在,我晉綏軍這幾桿破槍,怎堪大用?”

陳際帆道:“將軍不必太謙,百靈廟大捷,長城抗戰、太原保衛戰等事蹟,別人能忘,我和麾下百萬大軍銘記在心,只要有功於國家和人民的,我陳際帆都會記得。今天際帆來,不是和將軍虛與委蛇的,確是帶着一片誠心來和將軍商討國家民族未來之大計,希望能得到將軍的理解和幫助,至於將軍所言之困難,際帆已經想到,際帆此來準備了一點禮物,請將軍笑納。”

有道是伸手不打送禮的,陳際帆在傅作義狐疑的眼神中遞過了一份用大紅封皮套上的清單。

傅作義接過來不看不要緊,一看頓時站了起來,搞得下屬們神情緊張,“陳長官,這怎麼使得?這些都是德國進口的厲害傢伙啊!卑職雖遠在塞外,可也知道將軍抗戰殊爲不易,沒有那軍委會一分錢軍餉,一應糧食武器均靠自己,這些武器足以裝備我晉綏軍一個集團軍啊,還有糧食、棉花,卑職無功不受祿,不敢受此大禮!”

傅作義的親信像郭景雲等人一聽陳際帆送來的是德國進口武器,還能裝備一個集團軍,心裡又歡喜又有戒心,心想這陳長官沒事送這麼多軍火,想必是要來吃掉自己的。

陳際帆笑了,“將軍有所不知,委員長把新1軍,第5軍,新6軍和74軍都調給我指揮,目的就是出兵東北,光復我大好河山。我給第5軍調撥了120輛美式中型坦克,比起給宜生將軍的多多了,所以這點東西連我都很慚愧。”

這下真是震驚了!在傅作義看來,老蔣調自己的嫡系部隊給陳際帆並不奇怪,東北那塊肥肉,要交給別人他還不放心呢。令他真正驚訝的,是陳際帆明明知道老蔣不懷好意,居然還要給人家補充裝備,第5軍得了120輛坦克,想來其他三個軍也不會少。

“卑職有一事不明,”傅作義問道,“將軍既然有這麼多軍火,爲什麼不自己擴軍,反而要交給我們呢?要知道,我們並不是您的‘神鷹’。還有,以‘神鷹’的戰鬥力,隨便訓練幾個軍就不會比委員長那幾個軍差,爲何要…….”

陳際帆停止微笑,“將軍真想知道原因?”

“正是!這是卑職最不解的地方,以將軍下轄四省之人力物力,徵召幾十萬部隊是非常輕鬆的事,可據卑職所知,將軍好像沒有大規模徵兵啊,難道將軍僅僅靠這點兵力就想進軍東北不成?”

陳際帆道:“正如將軍所說,如果我想要兵,根本不必抓丁,一個月之內就會增加五十萬,可是大戰剛剛結束,老百姓正準備返回家園過日子,我又要他們上戰場?這麼多年來,難道他們受的苦還不夠?我把他們找來,可國內閒着這麼多部隊幹什麼?爲了將來打內戰?中國人殺中國人?所以,只要願意到東北去打日本人的部隊,我不管他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統統一視同仁,補充裝備軍餉,一樣按照‘神鷹’的軍人福利對待。說一句將軍不愛聽的話,將軍這種世外桃源的日子是過不長的。”

傅作義聽完前面很是佩服,這個陳際帆所說非虛,人家裝備多得都可以送人,而且自己又有軍工廠和糧食,要想變成幾百萬部隊確實不難。可最後一句話讓他很是費解,怎麼就呆不長了?難道你“神鷹”要吃了我不成?

傅作義道:“長官此話怎講?”

“這是明擺着的,日本人打跑了,如果國共能和談,勢必整編軍隊,傅將軍這點兵力,估計除了35軍外,都是整編對象。如果國共和談不成,傅將軍的部隊固然有望擴編,可馬上就要將槍口對準八路軍。能不能打贏先不說,將軍經歷過軍閥大戰,又是抗日名將,是打內戰過癮還是保家衛國光榮?”

傅作義不說話了。

陳際帆顯然還沒說夠,“將軍不要誤會,際帆此來並非一定要讓將軍隨我北上,但有一點我需要給將軍說明白。”

“長官請講!”

“我軍進軍東北是其一,但絕不僅僅限於此。您長期在這塞外,想必也知道,不僅蒙古現在處於事實獨立狀態,就連察哈爾和綏遠,也差點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獨立。事到如今,我不瞞將軍,我軍將來是一定要去蒙古的!日本人佔我土地,該殺!但是有人膽敢分裂我中華國土,我陳際帆和身後百萬‘神鷹’,滅了他沒商量!而綏遠正處在蒙古正南,將來若是開戰,我少不得要向將軍借道。一句話,若將軍願意一道去殺鬼子,那這點裝備權做壯行,以後還有更多更好的裝備;若將軍不願,權當借道的買路費了!”陳際帆說到後面雖然看起來很豪邁,但心裡着實沒底。

“容我想想!”傅作義手一揮,示意下面人退下。

“抗戰殺敵,保家衛國,大丈夫生當如此!傅某願意,只是……”

“只是您擔心綏遠的百姓,您擔心走了以後,這裡繼續受窮,是嗎?”陳際帆逼問道。

“還不止,即使是抗日,我也不可能全部出動,將軍知道,我背後就是寧夏的馬家,這些土皇帝早對綏遠有覬覦之心,如果知道我大軍出征,勢必趁機過來擠佔地盤,所以,我只能將35軍帶出來,其餘的部隊要留下看家,請長官諒解。”

“將軍多慮了,有35軍這樣的虎賁之師出馬,則光復東北又多了一層勝算。將軍在綏遠經營多年,安定民生,興修水利,確實給綏遠造福了。但是際帆帶來了一個更能造福綏遠,造福中國的計劃,不知將軍有無興趣?”

“還有這等事?”傅作義喜道,“早知將軍對經濟、民生非常在行,如今能得將軍相助,綏遠百姓有福了!不只是何計劃?”

(晚了點,抱歉)

第281章 搶先佈局第6章 依田覆滅第53章 兵不血刃第512章 伊寧光復第3章 夜襲敵營第百九十五章 第三戰區第420章 開門立威第百六十五章 新兵初戰第546章 艱難支撐第467章 大象哲學第461章 初遇抗聯第339章 兵圍濟南第490章 空權爭奪第83章 秘密策劃第615章 最後策劃第226章 新聞發佈第585章 豪門盛宴第61章 連鎖反應第322章 反向圍殲第33章 日軍進剿第295章 總攻時刻第590章 遭遇勁敵第330章 血濃於水第268章 一網打盡第541章 渾水摸魚第69章 突襲機場第百五十三章 敵情有變第348章 有驚無險第224章 殘酷搏殺第百九十章 遊刃有餘第413章 向北出擊第560章 地毯轟炸第521章 血戰建功第43章 協商合作第百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277章 桂系雙雄第291章 銅牆鐵壁第36章 生死阻擊第394章 與狼共舞第334章 黑雲壓頂第450章 喧賓奪主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59章 血戰巢湖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570章 摧枯拉朽第210章 以退爲進第444章 血肉長城第88章 浦口車站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百七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279章 輾轉入滇第415章 泰山壓頂第619章 揚威平川第341章 未盡人意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百八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299章 上下同心第329章 着手整頓第百三章 德國使團第262章 遠行之前第84章 先發制人第342章 整肅山東第620章 初登敵界第86章 全線攻擊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百八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386章 心理攻勢第16章 戰時擴編第475章 鉅額交易第百七十二章 衛生運動第35章 大戰在即第232章 利益至上第632章 未來理想第百七十二章 衛生運動第455章 志同道合第440章 亮相開羅第511章 屯兵迪化第百九十三章 仗義援手第359章 肺腑之言第380章 閃電突擊第588章 登陸準備第百六章 初次接火第222章 耐心尋敵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378章 決戰冀中第569章 反擊開始第617章 仙台外圍第37章 全面反攻第百七十三章 神鷹利爪第373章 一雪前恥第229章 立煌談判第452章 再添強援第560章 地毯轟炸第百三十六章 死纏爛打第527章 碧血長空第百十一章 巢湖水軍第百九十七章 特別縱隊第498章 瓜熟蒂落第356章 以友爲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