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南京。
儘管這個時候,徐州會戰還沒有真正結束,但是侵華日軍卻已經在爲下一階段的武漢會戰提前做準備。
對於日軍來說,發起武漢會戰是毫無疑問的!
因爲徐州會戰,日軍並沒能達成戰前的意圖。
戰前,日軍大本營對徐州會戰抱有很大期望,認爲就算不能迫使國民政府投降,也至少可以消滅徐州地區的國軍主力。
但是從現在的實戰效果看,這兩個目標一個都沒達成。
首先,徐州地區的國軍主力已經從嶧縣撤圍,並向大別山方向快速轉進,而從南北兩個方向增援過去的日軍仍未到位,除非有奇蹟出現,否則將徐州地區的國軍主力合圍在徐州附近的戰術構想將肯定化爲泡影。
其次,迫使國民政府就更成了一個天大笑話。
時至今日,國民政府沒有一絲要投降的跡象!
有鑑於此,發起武漢會戰也就成了必然選擇!
七七盧構橋事變之後,日軍大本營之所以不顧一切,悍然升級中日戰爭,就是爲了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現在國民政府絲毫投降跡象沒有,日軍當然不能就此停下來,要不然方方面面都不好交待。
所以,發起武漢會戰是必然的選擇!
既然要發起武漢會戰,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主攻方向!究竟是沿着平漢鐵路南下?還是溯長江西進?
日軍大本營把這個決定權下放給了剛改線的華中方面軍。
這時候的華中方面軍,無論構成還是人員都有很大變化。
首先是司令官的人選,原來的司令官鬆井石根已經病死,接任的是一個叫畑俊六的老鬼子,這老鬼子不僅在軍中的威望要比鬆井石根高,能力眼界也要遠遠超過鬆井石根,可以說是一個很厲害的鬼子將領。
其次華中方面軍的構成也有了變化。
之前的華中方面軍下轄上海派譴軍、第十軍,但是現在,上海派譴軍跟第十軍的番號已經撤銷,新編成了專門用於攻略武漢的第十一軍,由岡村寧次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此外又把華北方面軍的第二軍轉調華中方面軍。
第二軍的司令官也不再是西尾壽造,而是換成了另一位皇室子弟,東久邇捻彥!
相比哥哥朝香宮鳩彥,東久邇捻彥不僅更加年輕,能力也更強悍,至少對西方軍事的熟悉程度要遠勝過他的哥哥。
這會,剛剛到任的畑俊六,把同樣剛到任的第二軍司令官東久邇捻彥、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以及各自的參謀長,都召集到他的司令部。
已經病死的前任司令官鬆井石根喜歡召集司令部所有參謀開幕僚會議,剛到任的畑俊六卻不喜歡太多人七嘴八舌開會,他更加喜歡閣僚會議。
所以,畑俊六隻召集了兩個司令官及三個參謀長。
“諸君。”畑俊六陰冷的目光從與會的岡村寧次等人臉上掃過,沉聲道,“徐州會戰並沒能達成意圖,所以,武漢會戰的發起已經是不可避免,但是進攻武漢的線路有兩條,大本營又讓我們自行選擇,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畑俊六說完後,會議室有着片刻的寂靜。
剛剛共事不久,岡村寧次不想草率的發表意見,萬一與畑俊六意見不合,得罪了頂頭上司,那他今後的日子就會很難過。
東久邇捻彥也沒有立刻發聲,他倒不是顧忌得罪畑俊六,而是在思考另一件事。
看到岡村寧次和東久邇捻彥都不做聲,畑俊六皺了皺眉,把目光轉向河邊正三。
河邊正三也是剛剛到任方面軍參謀長,看到畑俊六眼神掃過來,當即便站起身。
河邊正三說道:“大將閣下,卑職以爲還是沿着長江進攻比較好,沿着長江進攻,不僅可以得到海軍支援,後勤補給也更加便利。”
第二軍參謀長町尻量基便立刻反駁道:“問題是,根據內務省特高科提供的情報,支那軍沿着長江設置了馬當、田家鎮及葛店三處江防要塞,不僅有沉船的阻礙,更有大量的水雷漂在江面,阻擋帝國海軍的進軍。”
稍稍停頓了下,又接着說道:“而且,長江兩岸地形複雜,便於進軍的平地很少,崎嶇難行的山地卻很多,所以卑職以爲還是應該順着平漢鐵路南下!而且順着鐵路線南下,後勤補給同樣可以保證。”
“恐怕未必吧。”河邊正三道,“我之前在華北方面軍任職,所以知道一些町尻君所不知道的消息,事實上,由於共產黨八路軍的大規模滲透,整個華北的治安已經非常糟糕,皇軍的後勤部隊遭襲擊,幾乎每一天都在發生。”
町尻量基說道:“一羣土八路,難道還能切斷皇軍的補給線?”
河邊正三說道:“町尻君沒在華北呆過,所以對共產黨八路軍缺乏瞭解,事實上,八路軍的戰鬥力非常強,而更加讓人頭疼的是,八路軍的主動攻擊意願非常強烈,無時無刻不在向着皇軍發起進攻,所以,如果沿平漢鐵路南下的話,無論從隴海鐵路補給,還是從平漢線進行補給,都會遭到八路軍的無盡的襲擾,十分麻煩!”
畑俊六皺眉道:“華北的治安形勢已經如此糟糕了?”
“哈依!”河邊正三頓首道,“確實已經十分糟糕了。”
“八嘎。”畑俊六生氣的道,“華北方面軍在搞什麼?”
這時候,東久邇捻彥忽然說:“大將閣下,其實進軍路線什麼的,完全不是問題,此事很容易解決。”
“哦?”畑俊六問道,“殿下有什麼高見?”
東久邇捻彥道:“既然平漢鐵路跟長江各有優劣,那麼我們乾脆就兵分兩路好了,一路沿長江進攻,另外一路順着平漢鐵路進攻好了,反正皇軍面對支那軍擁有絕對的優勢,既便是兵分兩路,支那軍也根本沒有能力各個擊破。”
畑俊六頓時神情一動。
岡村寧次便立刻說道:“卑職完全贊同殿下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