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蘇聯之行

孫科是國父孫中山的獨子,時任立法院長。他將作爲國民政府的特使再次訪問蘇聯,爭取軍事援助。現在他正坐在從西安前往烏魯木齊的飛機上,思考着昨天晚上在浮空基地上跟何俊才的交談。

這已經是孫科的第四次訪問蘇聯了,1938年1月,孫科到了蘇期,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等蘇聯領導人舉行了會談,爭取到蘇方5000萬美元的軍事借款,用於購買蘇聯軍火。1939年3月,孫科奉命再度訪蘇。此行,又從蘇聯得到2億美元的貸款。6月13日,孫科與蘇聯外貿部長米高揚簽訂了《中蘇通商條約》,確定蘇方以特種物品(軍火武器)交付,中國以礦產品、農產品各擔半數陸續償還,雙方物資往來均經陸路運送。1939年9月,孫科第三次莫斯科之行,簽訂了《中蘇航空協議》。

在第一次訪蘇的時候,孫科就知道,蘇聯援助中國是出於自身的戰略意義,避免被日本和德國夾擊。因爲斯大林明確告訴他:“中國人不僅爲自己而戰,還爲蘇聯而戰”。孫科也知道自己能被選中爲赴蘇聯的特使,主要是由於他是孫文的兒子,而孫文在蘇聯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的。

昨天在那艘令人震撼的鉅艦上交談了一夜,收穫頗豐。首先是那鉅艦堅定了孫科抗戰的信心。另外何俊才還交給了孫科一些設計圖紙和樣品,用以表達對蘇聯援助的感謝,這讓自己第四次蘇聯之行困難大減。最後何俊才還跟孫科分享了一些國際秘聞和形式分析,這讓孫科的強烈“親蘇”思想有了一些波動。何俊才還高度讚揚了孫科在“憲政”和“民主”方面的想法,孫科對能得到這位委員長身邊紅人的支持感到非常高興。

孫科再次打開公文包,拿出何俊才提供給他的火箭彈、雷達和無線電的資料。雷達和無線電的技術無疑證明了是未來的軍事發展方向,何俊才告訴他這些信息應該也通過蘇聯志願航空隊透露回了蘇聯,所以這塊問題不大。而火箭彈這個估計特別偏愛炮兵的蘇聯會非常滿意,況且何俊才還提供了幾部火箭彈和發射器的原型(就是拆下來的驅鳥火箭)。孫科再次仔細閱讀了這些資料,按照他的感覺,這些資料將對本次蘇聯之行相當有幫助。孫科再次閉目思考何俊纔跟他的談話。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唯利益而已。”

“蘇聯人非常可能爲了得到日本的承諾而放棄對中國的援助,這一點你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即使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有五年的時間,但是前面有波蘭和芬蘭的例子在呢。”

“我判斷,德國在統一歐洲後立即會發起對蘇聯的進攻,最遲明年的這個時候。所以孫先生,這次可能是蘇聯最後援助我們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可以多承諾和延長付款時間,到42年後,我們的情況會大有好轉。”

“交貨的時間一定要在41年4月前,我的內線情報顯示蘇聯可能在那個時候跟日本簽訂條約。”

“優先購買戰鬥機和彈藥,還有燃油。另外考慮多購置機械和設備,特別是鑽探和煉油的設備。”

“此次孫先生之行將影響重大,請務必以國家利益爲重。爲了國家利益可以放棄自己的名聲,萬不可爲了面子而使國家利益受損!”何俊才說這話的原因是他希望孫科在適當的時候透露中國已經支持不下去了,正在跟日本和談,好給蘇聯造成緊張感,讓援助來得快一些,來得多一些。但是孫科對這種欺騙的方式非常不樂意。何俊才說這些話的時候也是想到後世一些政治家爲了名聲而犧牲國家利益的事情。

經過跟何俊才的交談,孫科覺得壓力非常大,但是收穫也非常大。一些觀點站在另外的角度看,或許確實有點偏激。蘇聯不是什麼都好,只是他的這種集權機制在戰時或亂世非常合適而已。對於蘇聯的大國野心,孫科還是比較清醒的。中蘇邊境漫長,蘇聯國力隨幾個五年計劃已大大加強,與此相比,中國的國力則十分衰弱,新疆等地區僅在表面上“聽命中央”,實則半獨立。除了新疆問題外,中蘇之間還存在中東鐵路和外蒙問題。然而孫科認爲,儘管中蘇間存在這三個“未決之懸案”,但“較之在艱苦抗戰中,蘇聯所予我們寶貴的援助”,似不應過分強調。孫科說,解決這些問題有待於“我們把敵人驅逐到鴨綠江彼岸”,及中國“強大起來”。何俊才贊同了他的想法,但是告訴他,這個時間不會太久。等到德國入侵蘇聯後,我們可以反過來援助蘇聯,並順帶解決這些歷史的問題。

“還有1天的時間,確實得好好合計合計了。”孫科對自己說。

------------

蘇聯的飛機降落在莫斯科機場,中國政府駐蘇聯大使邵力子在機場等候着他。

“哲生(孫科的字)老弟,分別一年啦。這次又得麻煩你來一次。”邵力子也是國民黨中少有的“親共”派,他對同樣“親共”的孫科非常有好感,兩人年輕雖相差了十歲,但仍以兄弟相稱。

“仲輝(邵力子的字)兄,那裡的話。我只是來充當說客的,爭取蘇聯援助的重擔還是落在兄的身上啊。”兩位志同道合者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

克林姆林宮,孫科和邵力子正在等待斯大林的召見,之前幾天他們已經跟外貿部長米高揚,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和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分別會談過。

“孫先生,看來伏羅希洛夫將軍對你們提供的那些資料和實物非常感興趣。請原諒我,很難相信中國的技術水平已經能造出這樣的成品了。”莫洛托夫向兩位中國使者說到。

“莫洛托夫同志,中國人民正在全力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一些海外的華人也在積極捐錢捐物支援我們。這次提供一些資料是海外華人援助我們的,我們利用其中的雷達和無線電技術成功打贏了幾次空戰。前期貴國對我們的抗戰事業進行了非常大的支持,爲了表示感謝,我們無償將這些資料與貴國共享。”孫科說到,在外交方面,孫科頗有其父的風範。

“現在德國戰勝了法國,正在準備進攻英國。其盟友日本更是對我國進行了瘋狂的進攻和掠奪,上月結束的棗宜會戰我國損失慘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也爲國捐軀。日軍獲得了棗陽和宜昌兩地後,我軍形式更加嚴峻。且日本因德國打敗了法國而變得越加瘋狂。我們急需要蘇聯給予我們更多的支持啊。”駐蘇聯大使邵力子雖是一文人,但是在這國難當頭之日也顧不上顏面了,每每有機會就要苦苦要求援助。

“我們跟米高揚(外貿部長)同志談過,希望能擴大《通商條約》的範圍和數量。中蘇兩國在資源方面更多地進行交換。另外在軍事技術方面,我國也有一些研究,希望能跟貴國共享成果。”孫科補充到。

“這些事情還需要斯大林同志決定,他一會就會召見你們了。”莫洛托夫長年負責外交工作,在外交辭令方面非常在行。

---------------

而斯大林現在正在他的辦公室內看着兩份報告。一份是“紅色間諜”裡夏德?佐爾格送來的,是關於中國和日本在香港秘密和談的內容,這本就是真實的歷史,只不過軍統將一些尚未達成的條款巧妙地泄露給了佐爾格在日本高層中的“線人”。

另外一份是蘇聯志願航空隊戰鬥機大隊長勃拉戈維申斯基上校的報告,內容是描述了這段時間中國空軍的戰況和那幾場大勝。勃拉戈維申斯基在材料中重點說明了這幾次空戰的變化,特別是裝載大隊長、中隊長飛機上的那個精巧的無線電,以及那準確地引導和指揮。看到這份材料,斯大林突然想起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前幾日帶來的雷達和無線電設計圖紙。“對了,還有那火箭彈”,對大炮主義有特殊感情的斯大林其實對火箭炮特別感興趣。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很早就在在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專門研製火箭的第2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研製合格的固體火箭燃料和發動機。經過不懈努力,蘇聯設計師先後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PC-8282毫米和PC-132132毫米航空火箭彈。蘇聯飛行員曾使用PC-82火箭彈在哈拉哈河狠狠地教訓了驕橫的日本人。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ЗИС(吉斯)--66X6載重卡車爲平臺,火箭炮共有24條工字型發射軌。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БМ-13總共可以攜帶16枚M-13(PC-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測試結果表明,БМ-13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羣坦克火炮。這次孫科帶來的火箭彈技術資料和實物經過伏羅希洛夫的評估非常有助於幫助蘇聯增加火箭的射程,實現火箭彈的小型化。這些技術將對航空火箭、車載火箭炮甚至正在研究的單兵便攜式火箭筒的後續改進有非常大的幫助。

“看來需要跟中國特使好好談談了。”斯大林自言自語到,他按動了桌上的呼喚按鈕。

--------------

5日後,莫斯科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上,孫科躊躇滿志。第四次訪問蘇聯的成果超過了前三次的總和。孫科知道,在抗日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只有蘇聯能這麼大規模的援助中國。從地緣意義上,蘇聯是跟中國靠得最近的大國,在面對日本的威脅的時候,蘇聯不得不大力支援中國。但是這次雙方修訂的《通商條約》中有更多的內容在裡面,雙方還約定了技術共享的條款,中國將提供給蘇聯雷達、無線電等電子技術,而蘇聯派出專家指導中國的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的建立。

《通商條約》還擴大了以貨易貨的範圍,中國急需獲取的戰鬥機、武器和工業設備範圍和數量都大大擴大,首批100架I-16戰鬥機、機槍及彈藥以及石油鑽探和煉化設備已經出發分別從空中和陸地(西北通道)前往蘭州。其中武器將直接轉運到重慶和成都,機械設備將用於擴大玉門油田的生產。對於戰鬥機,孫科還通告了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日軍正在裝備的“零式”艦載戰鬥機的情況,並表示希望能儘快獲得能與之抗衡的戰鬥機,比如目前還處於試生產階段的雅克-1(Yak-1)戰鬥機。

而鍊鋼、電解鋁、機械製造等設備目錄也正在擬定,似乎一夜間,中國的重型工業就要從德系、美系轉換爲蘇繫了。當然中國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礦產資源,從42年開始分批償還,償還的時間甚至延長到30年。

在此之外,蘇聯再次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的貸款,用以購買蘇聯工業品及設備,中國自1942年7月1日起分十年償清,年息三分。

這次孫科能帶着這些重大的成果回到重慶,將非常有利於他政治地位的加強,也讓他在中國政府中的影響力逐漸擴大,這非常有利於他推行自己的“民主”和“憲政”。

排版是不是有點問題?

第214章 驚鯊第214章 驚鯊第325章 塔拉瓦第112章 上高戰役(五)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66章 國際風雲第108章 上高戰役(一)第261章 重要的勝利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56章 海上通道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290章 轟炸運城第110章 上高戰役(三)第280章 公司化運作第158章 空戰第179章 鮮血工廠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137章 空中和海上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122章 新經濟秩序第97章 Happy NewYear第292章 進攻開封.doc第127章 謝幕第162章 攻擊機第289章 預警二第285章 燃燒的太平洋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367章 大和與武藏一百二十八章 榮光無上的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262章 勝利的影響第420章 南京受降第123章 野馬出世第45章 援英航空隊出發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347章 關東計劃第398章 航母大戰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56章 海上通道第107章 壯大的第四飛行團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75章 定點清除第173章 援助蘇聯第349章 海參威第339章 盤古開天地第98章 祭奠第309章 隴海線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1章 哥穿越啦第186章 外交風雲第97章 Happy NewYear第9章 戰術準備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78章 被倒賣的物質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125章 最後一戰(一)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255章 贛之局勢第64章 夜間出擊第126章 最後一戰(二)第325章 塔拉瓦第175章 轟炸機飛行團第165章 特別的俘虜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277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66章 國際風雲第253章 民主第358章 完全市場化第19章 利劍出鞘第87章 飛機的心臟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第190章 改變了的歷史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195章 整編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57章 壯大的赴英航空隊第334章 整編與議會第360章 世界變幻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21章 蘇聯之行第411章 西伯利亞計劃第389章 霹靂2第103章 比試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148章 蠢蠢欲動第409章 沙皇俄國第141章 視察第13章 準備再戰第147章 沸騰的世界第217章 問策第268章 火炬行動第405章 東風一號第283章 中途島空戰第121章 奇襲廣州第84章 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