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赴營

民國三十年一月十日,西元一九四一年一月十日,晨,全州東郊外的公路上,煙塵翻騰。

公路之上,一輛輛德國製造的歐寶卡車,正在加速行駛之中,梯次有序的開進,在路兩旁,一羣羣百姓在觀望着這些機動卡車,額在卡車的後車廂上,則沾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車上的士兵頭頂m35鋼盔,身穿冬季常服,迎着寒風前進,路上的卡車,一望無盡。

來自第五軍汽車團的八十多輛德造歐寶卡車,加速的運載着部隊,前往第五軍軍部所在的全州東郊,而在卡車上的部隊,正是張煒的第五軍補充第二團,補充二團的團部,團屬工兵連,特務排,通信連,炮兵連,步兵第一營,步兵第二營,步兵第三營,依次乘車受運,全團官兵前往全州東郊,預備駐訓,除去團直屬輜重連留在了營區裡看家,其他的戰鬥單位皆出動,坐着第五軍軍汽車團分出來的的八十臺卡車,開往駐訓的全州東郊。

卡車組成的長龍,於轟鳴聲中前進,好似一條灰黑色的長龍,在蜿蜒的路上緩緩前進,和清晨的夕陽交相輝映。

滾滾車輪碾過,公路上的泥土煙塵,也形成了一條長龍。

一整團的兵,八十臺車拉也只是個勉勉強強,卡車看着大,可撐死了也就能拉上不到一個排的兵,因此運輸需要好幾個梯次,即使是這次演練補充二團不帶補給,不帶彈藥,只拉補充二團的兵和最基本的武器裝備,軍屬汽車團臨時分出來的八十臺汽車也根本不夠用。

補充二團營區到全州東郊的路上,全是往返的歐寶卡車,整車整車的兵,在路上煙塵飛騰,看起來非常的壯觀,越靠近軍部,周遭的百姓越多,很多想看熱鬧的百姓,也都小心翼翼的在路旁,觀望着平時很少見過的卡車,比起補充二團那鳥不拉屎的駐地,全州東郊的第五軍軍部駐地可熱鬧不少,廬舍頗多,做生意的和趕集的老百姓,在大路上有很多。

而車上運載的精銳士兵們,給車隊又增添了一份殺氣。

根據軍部的命令,最多兩天,補充二團全體就要開到全州東郊的營地,進入預備訓練的狀態,而全團的整備用了一天半多後,補充二團盡數出動,所謂盡數,是有前提的,張煒也是提前做了手腳,按照理論編制,一個步兵團只有兩千冒頭的人,而張煒的部隊實有編制數卻高達近三千人,相對理論編制足足超編了七八百人,加上自家又有搞錢和走私等見不得光的東西,張煒於是就按照編制數,把一部分士兵留在了營區內。

團直屬部隊裡的不少弟兄,都被張煒留在了營區內,包括整個輜重連,還要團屬炮兵連的兩個平射炮排,都被滯留在營區裡,以掩人耳目,順道看家,同時,在部隊的細節上張煒也做了叮囑。

裝備上,沒帶遼十四式三七平射炮,這玩意要見了光,哪還了得?各營屬的迫擊炮排,也都沒跟着出發,即使是理論上營屬迫擊炮排是存在的,但是在大部分步兵團的營屬迫擊炮排都不實編的情況下,張煒也將自己手下的三個步兵營營屬迫擊炮排滯留於團營區內,現在在卡車上運輸的,是一個和正常編制表大體相同的普通國軍步兵團。

士兵們腳上的膠鞋,統統的換成了普通布鞋,該下令封口的,也被張煒嚴令封口,譬如軍餉的問題,所有軍官每個月都有團裡出的大洋補貼,張煒怕駐訓時期和別的部隊交流太多,搞不好會露餡,所以軍官們都得到了嚴格封口的命令,一旦有人問起軍餉相關的問題,軍官們只有一個回答:該拿多少拿多少。

總之,人不能露富,部隊也是一個道理。

……

在頭車上,裝載着團部指揮人員的後車廂上,全副戰鬥武裝的團部軍官,正在去途中商談着演訓的各項事宜。

張煒,蹲坐在車上,周身灌着冷風,給周圍的幾個軍官下命令,雖然有個把月的時間,可張煒顯然也不願意浪費在路上顛簸的細碎時間,步坦協同,應對軍委會點驗組只是目的之一,張煒也是藉着這個機會,把自己一整團的步坦協同能力提高上來。

“此次演習的重點內容,在於和坦克的協同戰術,你們幾個營長,要好好琢磨一下,三營長怕是沒打過,但是一營長和二營長都有過經驗,在豫東戰役(即蘭封會戰)中,我以一個營級單位,多次進行步坦協同作戰,其中連級和排級的都搞過,邱偉,穆超,你們要起到主要作用,多多總結豫東戰役的經驗,組織團裡在參加過豫東戰役的老兵們,一起研究和坦克裝甲車輛的配合,不僅我這個團長要發力,老兵們也得把當年的經驗拿出來,訓練新兵們和坦克進行配合,至於老葉那裡,邱偉和穆超也多幫着點。”

“搞步坦協同這點不難,要點就是步兵跟住坦克,首先要做到的是讓新兵們熟悉坦克,不要恐懼坦克,讓大家認識到坦克是什麼,在腦子了先對坦克有個大致概念,再進行協同演練就順利多了,從步兵班開始,對新兵們關於坦克知識的教育,先讓老兵和班長們教着,重點就是不要怕坦克,等到了營區和坦克兵開始合作,我會找一些坦克手,還有軍官給咱們的弟兄講,再拿豫東戰役中我部步坦協同的例子和戰車兵團的軍官通通氣兒。”

張煒反覆強調着,要讓部隊建立起對坦克的基本概念,論團一級的步坦協同,張煒沒有經驗,他也沒有受過系統教育,全靠自己實戰經驗,後世的知識和摸索來練,張煒以爲,練習步坦協同最重要的是要讓士兵們對坦克有基本的認知,不知道坦克,怎麼能搞好配合?

以國內的知識文化水平,張煒當然清楚士兵們看到坦克會是什麼反應,恐怕很多人是好奇和恐懼並存,這是低劣的知識水平帶來的必然結果,在蘭封會戰中,張煒就曾耳聞過,國軍自己的部隊,被自己的戰車嚇的崩潰的例子,這,便是基本認識都沒有的慘痛後果。

只有認識了,才能進行下一步,而補充二團裡面,不認識坦克的新兵,就有一千多人,佔了近半數。說句不好聽的,要是張煒的團裡所有人都能清楚坦克的大致用途和火力,這團就幾乎凌駕於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軍隊之上了。

第三營營長葉振華笑道:“看來我得多努把力了,這軍裡的坦克,我是見過,可是沒跟着打過。還得仰仗二位營長多多教導啊。”

邱偉言道“教導可談不上,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當年他團長帶着我們在豫東和鬼子打仗,和坦克打配合時也是啥也不懂,但是就抓住了團長說的,步兵不能離開坦克,就這一點,不也是打下來了嘛。”

穆超:“對,一營長說的對,老葉你也不用擔心,我們都沒學過步坦協同,軍校裡哪有。”

張煒說道:“沒錯,步兵不能遠離坦克,抓住這點,就算做的再差,也不至於太離譜。”

https: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反擊拼殺第四十四章 安慶第三百六十八章 結業演習第七百九十三章 重回補充二團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演習之打靶第六百七十章 補充裝備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撤退令第七百二十七章 步兵團長與戰車團長的會晤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土肥原! 3第二百四十五章 咆哮的炮火第一百零二章大反攻 4第二百九十一章 撲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死頂 1第七百一十三章 艇與詢問第二百九十二章 血夜第四十六章 遭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炮開火第六百五十七章 火熱探討的團直屬編制第四百一十九章 圍殲計劃第五百一十七章 六十五團的攻擊第三八九十八章 村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增援友軍第四百零八章 對攻第八百一十二章 論裝備的合理分配第七百一十三章 艇與詢問第六百零二章 兩個陣地,兩種氣氛第五百三十七章 實打實的戰果第四百八十四章 工兵排回撤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收新兵第一百七十章 血戰阻敵 8第六百八十八章 未來方針之思考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頂 4第二十八章 最漫長的一天 4第二百六十八章 開拔第八十一章 打棗莊 5第三百八十二章 湘北戰役第九十六章 反攻前奏 2第五十四章 駐地整訓第三百四十五章 重火力中隊的訓練第四百一十三章 反突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血戰阻敵 3第一百九十四章 河壩殲滅戰 1第一百八十六章 處理戰利品第二百七十六章 日軍便衣第六百八十三章 融入第三百七十八章 軍校生們的表現第七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六百零七章 血肉 衝擊 火器 2第五百零六章 相機撤退第七百三十三章 演練進行時 2第十三章 死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燒與撤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第三百章 收尾戰鬥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戰阻敵 2第二百八十四章 準備開訓第七百九十五章 戰雲密佈的滇邊第五百三十九章 明天去軍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七百二十四章 匪寇的問題第六百四十章 各種情況第二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天 5第二百九十八章 會攻與炮擊第六百九十三章 團體第七十五章 軍團命令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然成了中校第二百零七章 活捉土肥原! 4第一百三十九章 搞錢 4第五百一十八章 猛打 撤退第三百九十章 二塘激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會議和聚餐九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四章 炸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戰鬥之三第七十二章 驛縣攻防戰 6第五百零八章 最後的接火第二章 軍械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歸與擴編第四百五十章 機槍開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總結和改進第一百一十章 迴歸第六百二十七章 回血第八十四章 打掉騎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提升的軍校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倒黴的三木部隊第六百五十一章 徹底解決第五百六十一章 偵察改動手第三十二章最漫長的一天 8第四百七十二章 驚現車隊第二百五十三章 調教導大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治兵痞第五百零一章 死頂 6第七百一十一章 輜重連歸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會議和聚餐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驗教訓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校生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回血第一百零八章 擊潰第21聯隊第四百四十一章二線拉鋸 4第六百六十八章 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