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質量堪憂的軍校生

軍校生的訓練科目,在進入軍校後會首先會進行入伍生階段的軍事養成教育,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軍校生們的軍人氣質,按照訓練大頭兵的方法。

讓學生們站隊操練,進行軍事化的管理,軍事化的訓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再講正式的課程,張煒即將接受的這批學生,在戰術課程上,着實是令人不敢恭維。

這批學生的學習時間只有一年多,學習時間因爲戰事緊張被大大的縮短,各個科目學的時間更短。根據檔案顯示,這批十四期的畢業生大部分來自搬遷後的銅梁校區,其他的來自於各其他的區的分校。

人員組成上,大部分是應徵報考的青年學生,還有一部分是政府機關單位推薦來的公務員,這些公務員也是年齡相當的政府工作人員,軍校招生後,主動請求投軍,算是一羣熱血青年。

他們理論上應該接受連排戰術的教育,可這批學生接受教育的方式竟然是抄筆記和教官簡單講述的方式完成。

步兵的各項戰術,野戰築城,行軍縱列的組織,這些東西他們都學了,但學的時間太短,樣樣都學不精!武器裝備的操作也是很可憐,步槍每個人就打過幾十發。

重兵器操作只有迫擊炮打過一次實彈,重機槍幾乎完全沒開過火其他時間都是在拿着武器擺弄。這檔案越看下去,張煒越發的覺得不行,以這水平,教出來的軍官拿什麼打仗指揮?

再看看他們使用的教材,魚龍混雜,有前清留下來的,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蘇聯教材和德國教材都有,十分的混亂。就這教育水平和受教育時間,不要說和日本軍官比較,就是和張煒邱偉相比都差了一萬八千里。

張煒和邱偉那個時候,學校的學制是三年,雖然教學質量也不是很高,但三年的時間,即便是靠填鴨式教育也能培養出一個比較合格的基層排級指揮軍官了。

其實**對軍事教育本就不夠重視,部隊裡有一種風氣,一等人,混得好的軍官去野戰部隊當指揮官,當部隊長,那才叫氣派!手下有錢有兵,有經濟和經理權利,有錢有槍有票子。

二等人嘛,混得差點,去當參謀,參謀沒啥指揮權力,包括參謀長也是,雖然帶了長字,手裡的權利仍舊不多,不過離部隊長的位置也差的不遠。

最爛的三等人,則是去軍校當教官,軍校的教官,都是在前兩等混不下去的人才來當,部隊中很多被解職的軍官,最後也多打發去軍校當教官。

軍事教育明明是最應該被重視起來的事情,可卻搞成了這個樣子,**內部的風氣可見一斑。有這樣的教官,怎麼能教出合格的學生?

這些學生,將來都是要在部隊裡當排長,親自到一線和日軍拼殺的,是一線的戰鬥軍官,就他們在軍校的教育水平,勉強算是個士官教育。

張煒堅定的認爲,叫他們上戰場打仗,簡直就是草菅人命。這種搞法會形成惡性循環以及一種資源浪費。

按照軍校的招生要求,能夠報考的必須是十八歲到二十四歲的青年,而且具有高中以上的學歷,開戰後,前線的軍官傷亡慘重,戰前培養的軍官,在抗戰的第一年,傷亡了一半以上,基層部隊的指揮軍官,被迫大量從行伍中提拔士兵,用有戰鬥經驗的士兵來充任。

這些有戰鬥經驗的士兵,可以說他們是合格的士兵或者士官,但是要讓他們當軍官指揮部隊作戰,還不夠格,屬於無奈之舉。

正規軍校畢業的軍官缺口極大,爲此,中央軍校一邊在各地開辦分校,同時又適當的降低了招生標準,以期望招來更多的軍官。

儘管是降低了標準,可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依舊不低,以前是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學生,降低後的要求,也是要具有初中以上文憑的學生才能報考。

國家認識字的人比例不高,有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的適齡青年,更是稀少,以國內的教育水準這些人本身就是一羣有限的資源,用光了就沒了。

士兵很多,打光了實在不行還能靠抓壯丁,抓老百姓來當,有文化的青年人,死了就死了,想再快速培養是不可能的,高中以上文化的培養週期是十幾年開外。

把這些軍官的苗子,經過粗糙的教育就拉上戰場,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浪費,粗糙的教育,導致了這些有限的軍官在戰場上大量傷亡,軍官的缺口越來越大,然後爲了補充缺口,又用更粗糙的教育培養軍官,如此一來造成的惡性循環。

只能讓部隊越打越弱,戰鬥力越來越差。

自己身上的擔子真不小,即將到來的帶訓,實際上就是對軍校生實施一次再教育,在他們現有的基礎教育上加強,儘可能的讓他們成爲一名合格的軍官。

事情緊急,張煒要訓練他們,只能追求最快最有效的辦法,這些軍校生欠缺的一個是戰術上的精良教育,還有就是自身軍事素質的不足。

按照他們的受訓時間,這批學生的“軍訓”入伍生時間就不夠長,入伍生時期,進行的是基本的軍事訓練,讓學生們對軍隊有清晰的認識,並且讓他們養成軍人氣質,先做軍人,才能做軍官。

他們的人數正好能編成一個連,那張煒就這麼做好了,把他們編成一個步兵連,不在訓練場上的時候進行書本上的戰術再教育,在訓練場上讓他們以連單位實踐,演習書本上所學的戰術,理論講解與實際操練相結合,這是目前最好,提高最快的辦法了。

順便,還能幫助軍校生們提高使用武器的能力以及單兵的戰鬥素質,以後上了戰場有不亞於士兵們的戰鬥素質,生存能力自然會變強,儘量避免在戰場上“秒掛”的事情發生在軍校生們的身上。

基層軍官會在一線火拼,自身戰鬥素質要是不合格,在戰場上極易突然陣亡,屆時基層部隊失去了軍官,勢必會發生混亂。

沒有控制基層部隊的軍官,失去組織的部隊就能產生連帶反應,影響到整個戰線!

提高這些新二十二師未來基層軍官們的素質,意義重大,做的好,全師的戰鬥力就能上一個檔次。

第六百八十二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防炮反擊 2第五百四十章上路第六百零四章 血火總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工兵排的討論 1第四百一十五章 肉疼的日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搞錢 4第六百八十六章 搞錢之事第五百九十章 白刃夜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河壩殲滅戰 2第七十六章 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突襲第十七章 死戰第六百二十章 軍直部隊就是好第三百八十二章 援湘第三百三十三章 爆破筒製造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訓練與分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刃對決 1第二百二十六章 圍攻突入之敵第一章 排長第五章 血戰如虹 1第七十一章 嶧縣攻防戰 5第三百四十一章 實彈化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零六章 夜訓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清晨第九十七章 反攻前奏 3第五百六十六章 燒與撤第六百六十二章 興建營區第五百七十一章 要大炮 當主力第四百二十二章 陌生的老對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第一戰第四百零三章 轉移陣地九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零四章 擊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局和新軍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屈第五十章 打掃戰場 繼續前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炮擊第五百九十章 白刃夜襲第八百二十三章 第一槍第二百二十二章 友軍之困 1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的戰鬥之四第七百三十五章 總結和改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清晨炮聲第六百二十四章 提醒第一百九十三章 炮擊第四百五十章 機槍開火第四百一十一章 炮擊第五十七章 開拔第六百一十二章 崩喪第七百零五章 夜間輪訓第六百八十三章 融入第二章 軍械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莊計劃與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藏東西 裝窮第五百八十六章 克羅塘第六百七十六章 優中選優第六百九十章 人事安排第八百零四章 英國武器第七百七十六章 遠征難第二百零四章 活捉土肥原! 1第四百一十八 變數和胃口第九十二章 高層命令第六十九章嶧縣攻防戰 3第三百四十一章 實彈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屈第二百零七章 活捉土肥原! 4第三十四章 最漫長的一天 9第四十七章 無名村之戰 1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莊計劃與準備第三百五十六章 難得清閒第四十六章 遭遇第三百零五章 啓程返湘第一百零三章 大反攻 5第四百四十二章 二線拉鋸 5第六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議編制 2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屈一百四十章 軍官的思考第八十八章 移防第一百三十七章 搞錢 2第六百九十七章 校考 1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煒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三章 血戰阻敵 1第二百六十六章 全軍撤退第二百四十章 交涉第三百七十章 移防第三十五章 最漫長的一天 10第一百一十一章 廝殺 1第三百九十四章 攻擊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王車站爭奪戰 7第五百零七章 跑路 接替第七十四章 休整第三百五十三章 擬訂戰術課程第七百一十一章 輜重連歸來第六百零七章 血肉 衝擊 火器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敲堡壘 2第三百五十二章 槍榴彈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