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張家口是平綏鐵路的一個重要車站,此時的張家口火車站熱鬧非凡,一列列火車在張家口火車站停下,全副武裝的中國士兵從車上下來。

這支軍隊是李斌北路攻擊的先頭部隊:第五十九軍。

第五十九軍已經全面換裝,所有的軍裝都改成了和裝甲第一軍,第十九軍一樣的綠色迷彩服,成爲精銳部隊之一。

棚車的車門打開,戰士們從車門推出一門門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

最引人注目的是幾輛平板車在張家口火車站停下,從火車上開出幾輛威風凜凜的三四式中型坦克。

最得意的人當屬第五十九軍軍長楊瑞成,他的這個軍,是幾個輕型軍之中最精銳的一個軍。第五十九軍下屬第三十八師,第五十三師和第一八零師三個步兵師,此外還有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現在李斌又給這個軍增加了一個裝甲團,此時的第五十九軍是李斌的輕型軍之中最精銳的一個軍。

現在的五十九軍,不僅僅擁有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這些輕型火炮,而且還擁有九六式150榴彈炮和大正十四年式105加農炮這些重炮,在北平和天津繳獲的重炮,有很大一部分都撥給了第五十九軍。更讓楊瑞成高興的是,李斌撥給他的軍一個裝甲團。

而五十九軍的輕武器也已經全面換裝,所有的戰士們都已經換上新式的三四式半自動步槍,重機槍已經全部換成三四式通用機槍,輕機槍使用的是捷克輕機槍。

之所以第五十九軍,第六十八軍和第七十七軍這幾個輕型軍沒有乘火車抵達終點站歸綏縣下車,是因爲他們的攻擊目標是張家口以北的化德縣。

歸綏縣,即今天的呼和浩特,一直掌控在傅作義手裡,李斌的軍隊對於平綏鐵路的交通線是可以高枕無憂的。自從日軍在忻口之戰大敗之後,東條英機的關東軍也被傅作義趕出了大同,目前從北平到歸綏一線都在中隊控制之下。

原本,張家口還有日軍,可是隨着平津一帶的日軍被殲滅之後,張家口的日軍在傅作義的攻擊之下土崩瓦解,狼狽逃離了張家口。

但是,張家口以北的化德卻是控制在德王手裡!

“記得你的任務,是收復整個內蒙!只要能夠征服了德王,我們就可以分兵兩路夾擊東北!北路從內蒙攻入東北!”這是李斌交代楊瑞成的事情。

第五十九軍的任務,就是收復內蒙。

爲了配合第五十九軍的行動,李斌還把以方俊天爲首的一批武功高強的特種兵撥給了楊瑞成去暫時管轄。

此時,方俊天已經升爲少將,他是特種兵部隊唯一的少將。

之所以李斌派遣方俊天去征服德王,那是因爲蒙古人向來貫徹“以武服人”的觀點,當蒙古武士碰到武功高強的巴都魯(勇士)的時候,他們會臣服在勇士腳下。而方俊天武功高強,最適合去做何蒙古人比武這樣的事情。

儘管德王已經投靠了日本人,但是李斌並不想用機槍和大炮殺死太多蒙古人。儘管當年的蒙古鐵騎征服世界的時候,不知道多少個民族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化爲荒漠中的黃沙,但是現在內蒙古的蒙古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李斌不想用太多的殺戮來教訓蒙奸。

更何況,李斌自己的軍隊中也有不少戰士是蒙古族人或者滿族人。

威懾德王是必須的,最好能夠兵不血刃收回內蒙古。只要德王肯臣服,那麼在日後收復外蒙古也將不再是什麼難事。

五十九軍自從二十三日開始陸陸續續從張家口下了火車之後,於二十四日集結完畢,浩浩蕩蕩的大軍向內蒙古的化德境內挺進。

往北過了陰山山脈,前方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了!只要翻過陰山,重炮和坦克就能在蒙古草原上暢通無阻。

“軍座,前方就是陰山山脈了!”一名參謀軍官向楊瑞成彙報說。

“我們下馬!”楊瑞成道。

軍長楊瑞成和幾名高級軍官走在狹窄的山路上,突然前方傳來一陣喧譁聲。

“前頭是怎麼一回事?”楊瑞成喝道。

“報告軍長,一輛坦克過山口的時候翻車了!車翻到二十多米的深谷中,兩名坦克兵犧牲,三人受重傷!還有一輛卡車和一門150重炮也翻進山谷去。”一名戰士彙報說。

楊瑞成心疼得直咧嘴:“媽的!老子好不容易有了重炮和坦克!你們這些敗家子連鬼子和漢奸都沒打,居然把坦克和大炮給掉進溝裡去了!”

楊瑞成氣得罵了半天,等到他氣消了,一名參謀軍官才說:“軍座,我們去前方看看去吧,可能山路是很難走。”

前方的山路確實是很難走,尤其是前方一個谷口,一邊是斷崖,另外一邊是二十多米深的山谷,石頭路滑而且還向山谷那邊傾斜!像三四式坦克這種近三十噸重的坦克要在這樣的山路上運行,確實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有了一輛坦克和一輛卡車的教訓,後面的坦克,裝甲車和卡車小心翼翼的通過這個谷口。汽車牽引的炮兵過了之後,接下來通過的是騾馬牽引的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等一批輕型火炮。

隨後,大隊的步兵和騎兵也通過了山谷。

“大家都快點!等翻過了這座高山,就是蒙古草原了!”各級軍官們給疲憊不堪的戰士們打氣。

突然,前方的山頭傳來一陣激烈的槍聲。

“前方發生什麼事情了?”楊瑞成詢問道。

方俊天的部下前來彙報說:“前方有一小股僞蒙軍守住陰山關隘,我們的特種兵部隊正在和那些僞蒙軍交火!”

原來,那是德王手下的僞蒙軍,在從張家口進入蒙古草原的最後一道關口扼守,結果擔任先頭部隊的特種兵同僞蒙軍發生交火。

戰鬥在短短的十五分鐘內就宣佈結束,扼守谷口的一百多名僞蒙軍被方俊天的特種兵部隊一舉全殲,除了二十多名蒙古兵被俘之外,其餘的全部被打死。而精銳的特種兵部隊除了一人被飛濺的石頭劃傷之外,就無一傷亡。

方俊天走上山頭,他看着滿地僞蒙軍的屍體,嘴裡不屑的說了句:“螳臂擋車!不自量力!這些蒙古人還以爲是成吉思汗年代啊?”

上了山頂,前方就是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了!

此時,在化德縣城的德王心情很鬱悶,自從他的“老朋友”東條英機等人在忻口吃了一場大敗仗之後,蒙古軍的地位在日本人心裡越來越低,“老朋友”東條英機也灰溜溜的滾蛋回了日本。

忻口一戰日本人慘敗,不僅大批的日本人死在那裡,而且還連帶着把德王手下一批精銳的蒙古武士也搭在了雁門關,同時滿洲“勇士”也死了不少。

現在坐在德王邊上的是關東軍副參謀長矢野音三郎少將,還有蒙疆聯合委員會高級顧問金井章二。

其他的“日本友人”還有:總務廳長武內哲夫少將,司法委員會長官黑巖義勝少將,察南政廳長官澤田貞大佐,察哈爾盟盟長森井雄次郎大佐,總務副部長野田武,產業副部長高津彥次郎和森田清,財政部副部長寺崎英雄和久間猛,交通部長滿尾君佑,伊藤佑和赤阪亮一,民生部長野田武和伊藤佑,主席府秘書處長村谷彥治郎等。

“日本友人”對德王是友好的,沒看到有那麼多“日本友人”在德王手下任職?而且“日本友人”還是擔任副職,這說明“日本友人”並沒有和德王搶權力。

而德王手下的一批蒙,漢,回,滿四族的高級官員有:卓特巴札布,陶克陶,金永昌,於品卿,杜運宇,夏恭,馬永魁,吳鶴齡,李守信,鬆津旺楚克,默勒根巴圖爾,吉爾嘎朗,朝克巴達爾夫等等一批蒙古王公貴族和漢,回,滿的貴族和“高級人才”。

其實,很多漢人實際上都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漢奸特務!那些漢人名義上是德王的手下,事實上卻是給日本人幹活。

想起當年成吉思汗時代,那時候的大元帝國是多麼的風光啊!德王希望“長生天”能夠保佑他,再現大元帝國的風光!

德王剛剛成立內蒙自治政權的時候,要人沒人要槍沒槍的。可是“長生天保佑”,一九三四年的時候,南京的蔣介石答應了蒙古自治,並每個月撥給德王三萬大洋,還很大方的給了德王一批槍支彈藥。

當然,要恢復“大元帝國的風光”,僅僅依靠蔣光頭是不夠的,德王左右逢源,不僅從蔣光頭那裡拿好處,還從日本人那裡拿好處。

蔣介石最多給了德王一定的自治權,卻不肯讓德王獨立。要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當然還得要依靠日本人了!

“日本友人”不是提出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嗎,“堅持和睦友邦,共存共榮,以實現東亞之和平!”德王當然要“擠入”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成爲日本的友邦。

德王清了清嗓子,開始發表他的長篇大論:“蒙古民族,固有其土地及人民,且在元朝,創造了偉大而光榮的歷史。明代雖退歸朔漠,尚保有其與各族的平等地位。迄於清朝,更以分藩兄弟,保有舊疆,並未損失寸地。民國成立,標榜五族共和,我蒙人欣獲平等待遇,赤誠擁護不渝。孰知二十稔以還,政府竟以蒙古爲外府,省縣設治,割土幾盡;黨政專恣,剝削無窮;以致盟旗生計,日趨凋落。蒙人義憤填胸,因有高度自治之要求。然自百靈廟樹立自治機構以來,政府陽爲允准,實則蓄意摧殘。疆吏百般挑撥,甚至大軍壓境;或用經濟封鎖,令我窮途無路。長此以往,豈非危險之極!因之,去春烏珠穆沁第一次蒙古大會議決,建立蒙古軍政府,編制軍隊,輯撫蒙民。一載以還,規模已具。近數月中,又得友邦義軍協助,恢復蒙古長城以北之故土。今由各盟、旗、市、縣長官及軍民代表議決,建立蒙古聯盟自治政府,以保有蒙古領土、嚴防共產及協和民族爲基本精神,以安定生,聚教興養衛六事爲施政綱領,並堅持和睦友邦,共存共榮,以實現東亞和平之初旨。天人共鑑,此志不渝!”

接着,德王又說:“僞蔣政權即將瀕於潰滅;人民久陷暴政,痛苦呻吟,倘尚不知悔悟,定遭懲處!”

“日本友人”們紛紛起身,給德王報以熱烈的掌聲。

關東軍副參謀長矢野音三郎少將一高興,他讓人給德王遞上一份清單。

德王接過清單,只見上面寫着:日元兩百萬元,步槍一萬兩千支,輕機槍兩百挺,重機槍五十挺,迫擊炮十門,擲彈筒一百具。

兩百萬日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年的日元可金貴了,一根十兩重的金條,只需要兩百日元就能買到,兩百萬日元,等於十萬兩黃金啊!日本“友人”出手確實大方!

德王對日本“友人”說了句:“那個傅作義確實很討厭!我們不知道有多少蒙古勇士死在該死的傅作義手裡!”

日本“友人”回答說:“傅作義的末日就要到了!”

周圍的一些漢奸,滿奸和蒙奸們心裡暗暗道:“也不知道誰的末日要到了!現在那個李斌如日中天,假如他殺過來,恐怕比傅作義還可怕!”

但是日本人還有強大的海軍,實在再不濟,乾脆向北跑路,去外蒙,那裡有蘇聯人罩着,李斌再強也強不過蘇聯人吧。

“不好了!有一支部隊過了陰山,正在向化德方向開過來!”正當德王和日本“友人”歡聚一堂的時候,一名僞蒙軍參謀軍官跑進來彙報。

“那是一支什麼軍隊?”德王問道。

“我們的騎兵發現那支軍隊不是傅作義的晉綏軍,他們的軍裝和晉綏軍不一樣,身上穿的是髒兮兮的叫花子軍服!應該是一支窮得掉渣的雜牌軍!”僞蒙軍參謀軍官答道。

“不是傅作義就不用怕了!有誰去剿滅那些南蠻子?”德王問了句。

“我願意去剿滅那些南蠻子!”一名蒙古“勇士”站了出來,那名“蒙古勇士”正是僞蒙軍第七師師長穆克登寶。

“好!你馬上帶上你的第七師,卻讓那些南蠻子們見識見識我們蒙古勇士的厲害!殺光南蠻子,讓日本友人知道我們蒙古人的勇猛!”德王道。

“綠色叫花子軍服?該不會是李斌的大軍吧?”坐在一邊的關東軍副參謀長矢野音三郎少將心裡暗叫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