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對於一個整編的騎兵小隊被殲滅,日軍多門二郎中將氣得大發雷霆:“八嘎!川口君!我們大日本帝國優秀的武士,就這樣死在支那人手裡!你要負全責!”

“尊敬的將軍,是支那人太狡猾!他們用少量神槍手來襲擊我們帝國勇士,然後把我們的騎兵騙出去,在半路設埋伏。

支那人太卑鄙!他們根本就不敢和我們正面交手!”川口少佐解釋說。

“我們關東軍馬上就要發起大規模進攻,我暫時不懲罰你!記住,支那人是大大滴狡猾滴!”多門二郎說道,“你下去吧!”

“哈伊!”川口少佐退下。

東北義勇軍以錦州爲中心,不時以小部隊『騷』擾關東軍和僞軍,殲滅一部分日軍和大批僞軍,擊斃大量漢『奸』,使得日本關東軍認爲不攻下錦州,不足以維持東北“安寧”。

1931年11月23日,軍國主義頭目之一,製造九一八事變的罪魁禍首,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中將下令,向錦州方向發起攻擊,準備切斷關內關外中國軍隊的聯繫,以便於關上東北大門消滅東三省中國抵抗力量。

“本莊司令官電告軍部:本莊司令官認爲不能坐視支那駐屯軍遭到圍殲的危險而不顧,因此決定儘快擊破錦州附近的張學良軍,控制山海關一線。在此決斷之下,關東軍司令部下令第二師團除留一部於齊齊哈爾以外,全軍向遼西轉向攻擊。”

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獨立混成第三十九旅團和第二獨立守備大隊於1931年11月26日起,離開奉天沿北寧線“威風凜凜”向錦州方向大舉進犯。很自然,憑藉日軍這點兵力而且還沒有攜帶重武器,是根本不可能攻下錦州的。然而,九一八事變,幾百名日軍可以擊敗擁兵近萬人的北大營,使得關東軍的囂張氣焰到達頂峰。

東北軍第十二旅、第二十旅和沈瑞禮鐵甲車一中隊的裝甲列車在大虎山附近,同日軍展開激戰。

前來增援的日軍鐵甲列車遇見東北軍的俄製鐵甲列車,兩列裝甲列車發生激烈炮戰,日軍裝甲列車指揮官板倉大尉被75毫米山炮一炮擊斃。

日軍出動轟炸機對東北軍裝甲列車進行轟炸,雖然炸傷這列火車,卻未能摧毀裝甲厚實的裝甲列車,受傷的裝甲列車被迫撤回關內。

大虎山附近的爭奪戰從26日上午10時一直打到下午4時,日軍攻佔不下,這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日軍宣佈失敗。使得本莊繁發現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攻取錦州,於是他再一次電告軍部,要求向東三省增兵。

得到本莊繁的求援電報,已經嚐到侵略甜頭的軍部自然是支持關東軍的行動,很快,一批有一批的日本艦船就開始通過旅大向東北運輸兵力,同時,駐紮朝鮮半島的日軍也一批批進入東北,準備向東北全境發起一場大規模進攻。

11月份底的守衛戰取得勝利,獲勝的東北軍戰士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然而,李斌卻一點都無法高興得起來,他知道,以日本人的『性』格,肯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自己就將面臨一場最爲嚴峻的考驗。

12月15日,迫於全國人民的壓力,學生的抗議,和國民『政府』內部的壓力,以及各路將領要求抗日的呼聲之下,蔣介石被迫下野,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及陸海空軍總司令等職。

蔣介石因爲“不抵抗政策”下野,對張學良打擊極大,本來的矛頭指向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現在,張學良這個“不抵抗將軍”成爲衆矢之的。

心灰意冷的張學良已經無心抵抗,守住錦州這個東北最後的門戶。他下令讓十二旅和二十旅全部後退,準備逃跑。在東北軍正規軍開始撤退的同時,張學良還拒絕給義勇軍正式編號,他原本以爲這樣日本人就不會覺得和中國軍隊正面對抗。誰知,這樣卻給了日本人以口實,日本人正好可以宣佈東北沒有中國『政府』力量,打着“剿匪”的名義,名正言順在東北自由活動,而東北義勇軍卻得不到國內外的支持!

僅僅是一名義勇軍參謀長的李斌,自然是無權左右張學良的東北正規軍,他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自己手中僅有的那點力量,盡全力守住錦州,儘可能給日本侵略者以更大的打擊!

李斌下令,一方面讓工兵營在大淩河冰面上佈設炸『藥』和地雷,加強各防禦工事的最後建設。同時讓義勇軍騎兵出擊,到處破壞從奉天通往錦州的鐵路線,以求能夠緩滯日本人進攻的步伐。

一列裝甲列車停在錦州車站,蒸汽機車大口大口喘着粗氣。

穿着東北軍中校軍裝的李斌走進車站,他要說服這列裝甲列車的車長劉漢山上尉,希望此人能夠聽從自己的調遣。李斌知道,劉漢山是一名熱血漢子,如果自己去說服他,或許還有機會能夠讓他聽自己的調遣。

車站的士兵們向李斌敬禮,李斌還禮之後,走上最後一節車廂去面見劉漢山。

這列裝甲列車,一共有四節車廂,第一節車廂是平板車,上面放着鋼軌和修路器材,可以沿途修復鐵路;第二節車廂是機槍車,分爲兩層,上層是一座小炮塔,上面有兩門45毫米山炮和四挺馬克沁重機槍,下層密密麻麻有二十多個『射』擊孔,可以佈置馬克沁重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機槍車的後面是一臺裝甲蒸汽機車,煤水車的方向面向敵方;第三節車廂是炮車,也是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有兩門75毫米山炮和兩門45毫米山炮,下層是十多個『射』擊孔,可以佈置馬克沁重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最後一節車廂是裝甲運兵車兼指揮車,車廂四壁也有『射』擊孔可以讓士兵從裡面向外『射』擊,車頂還有幾個艙蓋,可以『露』頭觀察外面的動靜。

能夠獲得這列裝甲列車的話,那麼東北義勇軍的火力將會極大程度上得到加強。屆時,日本人進攻時出動的那些薄皮坦克,在這列裝甲列車的火力面前簡直就是一堆雞蛋殼。

但是,日本的飛機將會對這列強大的裝甲列車造成極大的威脅,假如這個劉漢山不願聽從自己的指揮的話,那麼這列裝甲列車也將不會發揮太大作用。

李斌上了車,劉漢山見到他馬上向他敬了一個禮:“參座,您怎麼來我這裡了?”

李斌還禮只會,開門見山就說:“漢山兄弟不願跟隨別的軍隊撤退,而願意留下來和義勇軍一起共同抵禦日寇,我李斌深感佩服!”

“日寇踐踏我東三省!屠殺我同胞,只要還是一箇中國人,都會抵抗到底的!”劉漢山擲地有聲的回答道。

“好!既然漢山兄弟不願退回關內,那麼不知道漢山兄弟可願意聽遣我的調動?”李斌問道。

“不行!雖然我願意留下來抵禦日寇,可我還是少帥的人!我只能聽從少帥的命令!”劉漢山回答說。

“好!那麼如果少帥要你的裝甲列車撤回關內呢?”李斌繼續問。

“不會的!不會的!少帥不會讓我的裝甲列車撤回關內的!”很明顯,劉漢山此時感覺有點痛苦,他抱住自己的腦袋連連搖頭說,“少帥不是那樣的人!”

“那好,請問漢山兄弟一句話:爲何第十二旅,第二十旅,還有其他的裝甲列車都已經撤回關內?”李斌問道。

劉漢山無言以對,李斌趁熱打鐵,又繼續發問:“你可知道,蔣總裁下野,對誰的打擊最大?本來不抵抗命令是誰下的?而現在呢?矛頭又是對準誰?”

看看劉漢山說不出話來,李斌接着說:“日寇佔我東三省,屠殺我東北同胞,就連我們東北軍戰士都多少人犧牲在日寇槍炮之下!而日寇的野心不僅僅在於東三省,他們進攻錦州就是要打開關內外的門戶!他們企圖要滅亡我們整個中國!不知道漢山兄弟是否願意當亡國奴!”

“不!我劉漢山寧可戰死,也不會當亡國奴!”劉漢山站起來,他眼中流下滾滾熱淚。

“好!但是,我們每一個戰士都是寶貴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無謂的犧牲!我希望漢山兄弟能夠聽從我的調遣,這樣我李斌會在極大的程度上,保證這列裝甲列車的安全,又能在給日寇以最大的打擊!記住!要更多的消滅敵人,首先只有先保存自己!”李斌說道。

劉漢山敬了一個軍禮:“參座,我劉漢山和全車一百多熱血男兒願意聽從參座全權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