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八旗了不起麼?

凜咧寒風中,吳家垣子旌旗遍佈,到處都是留着辮子的清軍。

垣牆上,數十名清軍將領正簇擁一人向着東方羣山遠眺。

爲首之人正是西線圍剿清軍前敵總指揮——四川提督鄭蛟麟。

此人原是明關寧軍都司,一直隨吳三桂堅守山海關。

清軍入關後,鄭蛟麟亦隨吳三桂鎮壓農民軍和明朝,因軍功被吳三桂向清廷保薦爲四川提督。

同平涼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一起,被公認爲吳三桂帳下三大猛將。

康熙元年四川總督李國英奏請清廷發動對夔東明軍圍剿以來,鄭蛟麟一直在前線指揮四川清軍對敵,相繼取得數次大捷殲滅明軍兩萬餘人,可謂是李國英的左膀右臂。

其出色的指揮能力也讓李國英放心委其全權指揮全軍。

於陳家坡一戰擊退劉體純部署的反擊後,鄭蛟麟便一直在醞釀對吳家垣子的攻勢,好徹底瓦解劉體純圍繞此地部署的防線。

只天降大雪,讓清軍運輸受困,這才作罷。

誰知天降好事——明軍內部生亂!

消息是從吳家垣子逃出的明掛印總兵胡君貴親口對鄭蛟麟說的。

一開始鄭蛟麟沒有輕信,但隨着從吳家垣子前來清軍營地請降的明軍越來越多,終讓他意識到大破劉體純的機會就在眼前。

且得之毫不費功夫!

用兵向來求速的鄭蛟麟不待總督大人諮文到,就點齊所部兵馬浩蕩開往吳家垣子。

到達之後,果見此地明軍早已散去,營中空無一人。

可謂十年經營,一朝盡棄。

不過明軍走時將垣子的所有房屋,及有用物資都燒燬了,迫使鄭蛟麟不得不下令撫剿總兵樑加琦部就地伐木,重新搭建可用以居住的棚屋。

不然天寒地凍睡在外面,士兵可吃不消。

隨鄭蛟麟抵達吳家垣子的清軍除重夔鎮總兵程廷俊、撫剿署總兵樑加琦指揮的13000餘重夔、建昌兩鎮綠營兵外,又有降清的慕義侯譚詣、向化侯譚弘、新化伯馮啓鳳統帥的14000餘兵馬。

徵發的隨軍民夫亦有數千人之多。

相對缺衣少吃的明軍而言,清軍裝備可謂十分精良,且攜帶大小火炮百餘門,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堅能力均遠超明軍。

在垣子廢墟巡視一圈後,鄭蛟麟看到了被斬首的田守一、鎖彥龍首級。

望着這兩個有意降清卻慘遭橫死的老對手,鄭蛟麟難得唏噓了一陣。

隨後帶衆人登高察看周圍地形,研究了一番地圖後突問身邊侍立的降將胡君貴:“你說的那個王五究竟是誰,爲何本官從未聽聞明賊中有這麼號人物?”

已經剃髮的胡君貴忙道:“回軍門話,末將對此人也不甚熟悉,只知是田守一的部下。”

不知是剃髮時過於匆忙,還是幫其剃髮的人手藝不精,胡總兵額頭和後腦勺上明顯有幾道小口子。

風一吹,傷口就跟撒了鹽似的疼的厲害。

偏是不敢皺眉。

“明室雖亡,人心歸清,賊人中總還是有幾個漢子的。若說劉體純、李來亨、袁宗第等是大賊,那這王五就是小賊,可惜天下大勢又豈是他們能夠螳臂擋車的。”

鄭蛟麟話中自有感慨意味。

當年,他也是明臣。

胡君貴聽後趕緊道:“軍門所言甚是!末將就是知大勢難逆,這才棄暗投明,願爲大清效犬馬之勞!”

瞥了眼這個新降之人後,

鄭蛟麟淡淡說了句:“朝廷對爾等極是寬大,今後勇於拼命便是。”

“嗻!”

胡君貴重重應了一聲,如同奴才般小心翼翼侯在一邊。

這模樣令得人羣中的慕義侯譚詣極爲鄙視,但想自己當初亦是如此卑微對那李國英。

當真是大哥笑二哥,沒意思的很。

同其並排而站的向化侯譚弘面無表情,其降清後先授川北總兵官,隸吳三桂麾下,後封川北將軍轉戰西南,因功被吳三桂向清廷保舉爲四川總兵。

同鄭蛟麟一樣極得吳三桂看重,也是吳三桂安插在四川綠營的心腹之人。

不久前剛剛降清的新化伯馮啓鳳在人羣中想了想,上前兩步輕聲道:“稟軍門,既然吳家垣子已落入我軍之手,末將以爲當立即派兵攻下鎖口洞,再擇精兵直撲老木崆,如此大功唾手可得!”

聞言,鄭蛟麟的中軍副將羅天養立時附和道:“不錯,老木崆明軍如今生了內亂,我軍當利用這個機會一舉建功,擒斬那大賊劉體純!”

鄭蛟麟眉頭微動,似對此提議十分動心。

見狀,重夔鎮總兵程廷俊忙提醒道:“軍門,一直以來都是陝西那邊主攻的老木崆,又有西安駐防八旗參與此戰,我軍若是橫插一手,會不會惹怒八旗?”

“八旗有什麼了不起麼?”

鄭蛟麟竟是微哼一聲,悶聲道:“我隨平西王自山海關一路南征直至緬甸,大小百仗,哪一仗不是身先士卒,他八旗兵在幹什麼?不過是跟在我們後面撿果子而矣!沒有我等,這明朝他八旗真能滅了?”

諸將聽了這話,都是吃驚。

然有人心下嘀咕鄭蛟麟這話太過犯忌,也有深以爲然的。

如那四川總兵譚弘,如那撫剿總兵樑加琦,如那中軍副將羅天養。

除少數幾人外,這幫四川綠營的將領竟都不認爲鄭蛟麟所言過於狂妄,又或隱含大逆不道之意。

足見吳三桂對川軍滲透到何種程度。

也足見隸屬吳三桂的清軍諸將對八旗有何等輕視。

只鄭蛟麟不是無緣無故突放厥詞,實是也有意試探。

因平西王與朝廷已有水火不容之勢。

一個多月前,清廷突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爲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

而就在半月前,清廷突然又下詔截斷吳三桂用人題補之權,將雲貴官員的任命權重新收歸部選。

這兩件事釋放的信號太過強烈,以致雲貴一些吳軍大將私下開始勸說吳三桂起兵反清!

身爲吳三桂的親信,又是四川清軍的總指揮,鄭蛟麟自也是“勸反”一員。

只是吳三桂始終沒有表明態度,並修書鄭蛟麟要其務要絞殺夔東順軍大賊,“心無旁騖,勿動它念”。

這讓鄭蛟麟着實無奈。

卻也遵吳三桂意思竭力剿殺明軍。

只因他知道老順賊一日不滅,平西王一日便不安心。

清廷那邊顯然也清楚此事,故而不遺餘力招降。

打的什麼主意,路人皆知。

不過鄭蛟麟並不在乎這些李自成的餘孽,他也不在乎什麼八旗兵!

他只知道他能有今天,靠的是平西王!

靠的是他自己!

程廷俊若不提醒此中關節,鄭蛟麟或許真可以讓西安那幫八旗廢物搶奪攻破老木崆的大功。

現在嘛。

看了眼李國英親手提拔的重夔鎮總兵,鄭蛟麟沒有多想當場下令由程部爲先驅,立即攻佔鎖口洞,爾後爲全軍前鋒直指老木崆。

程廷俊不敢違令,只得點齊所部營兵出發。

排槍刀盾,綠旗矛頭。

出發的清軍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第二十五章 別耽擱大夥回去!第六十四章 傳令全軍集合第六十八章 今日巫山,當有人犧牲!第三十二章 辮子有用處第一十六章 有甲的先死!第二章 事到如今降了吧第三章 一十八年來圖什麼第三十六章 康熙來了也得挨一刀!第五十一章 奇襲“白虎團”第四十七章 我爲何要有辮子!第五十七章 生死各安天命第六十七章 朱由檢,我對得住你了!第六十七章 朱由檢,我對得住你了!第四章 我命由人不由我第六章 好男兒,不降清!第七十二章 什麼個情況?第七十六章 他們會害怕嗎?第五十章 掃穴無遺類第七十二章 什麼個情況?第七十一章 多活一天是一天第五十一章 奇襲“白虎團”第七十章 再造大旗第五十一章 奇襲“白虎團”第六十一章 積年老賊第三十五章 真韃子!第二十七章 有沒有一種可能第二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三十四章 清軍不要臉,我們也不要第四十五章 換個說法就很精神第七十四章 走一走,看一看第五十六章 天大功勞第六十四章 傳令全軍集合第九章 大浪淘沙,去僞存真第三章 一十八年來圖什麼第五十八章 不,我是滿洲!第二章 事到如今降了吧第一章 皆是白頭人第三十章 老牛的智慧無與倫比第六章 好男兒,不降清!第五十四章 我們爲什麼去死!第四十六章 一起死!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絕唱第九章 大浪淘沙,去僞存真第四十章 你小子什麼人!第一十七章 一刀見血第一十四章 若不支,殺我!第六十五章 校場奪兵第七十四章 走一走,看一看第七十四章 走一走,看一看第三十一章 大人何故發笑?第五十九章 是誰在造都統的謠第二十八章 小小的要求第四十六章 一起死!第一十九章 還能砍嗎!第五十八章 不,我是滿洲!第四十五章 換個說法就很精神第二十五章 別耽擱大夥回去!第四十二章 莫便宜他人!第一章 皆是白頭人第七十五章 八旗了不起麼?第一十二章 旗在人在第六十四章 傳令全軍集合第二十七章 有沒有一種可能第五十六章 天大功勞第一十九章 還能砍嗎!第一十八章 血染的風彩第七十章 再造大旗第三十五章 真韃子!第七十四章 走一走,看一看第三十章 老牛的智慧無與倫比第六十六章 雖困猶鬥,九死不悔!第六十三文 奪帥!第五章 我們投虎帥第七章 是男兒打到底!第六十六章 雖困猶鬥,九死不悔!第二十一章 以弱示強第七十五章 八旗了不起麼?第五十三章 我們有什麼錯!第七十三章 王五還是厚道的第六十章 事情其實不是這樣第一十四章 若不支,殺我!第五十五章 劍指慈竹籠第二十二章 娘們,要活的!第七十二章 什麼個情況?第二十一章 以弱示強第三十六章 康熙來了也得挨一刀!第四十二章 莫便宜他人!第一章 皆是白頭人第一十二章 旗在人在第二十八章 小小的要求第一十七章 一刀見血第四十六章 一起死!第四十三章 我強則你好第五十二章 滿洲的威懾第二十一章 以弱示強第三十章 老牛的智慧無與倫比第七十五章 八旗了不起麼?第一十二章 旗在人在第一十三章 黃泉路上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