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九品捕快

原來,按照之前分配的獎賞,劉華應該去翰林院任職,翰林院掌管天下學者,雖是官署,卻極具學術之風。

文官一旦進入翰林院成爲翰林學士,不但升遷機會大增,而且還有機會在皇帝身邊工作,因爲南書房行走和上書房行走,全都是由翰林官擔任。

用現代話理解,古時候的翰林官,就相當於國家首長的秘書,屬於皇帝身邊的近人,翰林官們雖無實際官職,但是手裡的權利卻着實不小,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許多皇子和王公大臣們,都對翰林官高看一眼。

之前元海將去翰林院任職當做文曲大賽第一名的獎勵,便可看出翰林院的重要性,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正當康熙準備宣佈讓劉華去翰林院任職的時候,劉華卻搶先一步出言,他拒絕去翰林院任職,請求換個獎賞。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大家用一種看白癡的眼光看着劉華,李平庸等人聽到劉華不願去翰林院,一個個急的頓首垂足,心說:“這貨腦子裡是怎麼想的?竟然拒絕去翰林院?他不想去的話可以把這個機會讓個我啊,唉吆……急死人了。”

康熙聽到劉華想要換個獎賞時,他不禁來了興趣:“哦?你想要換個獎勵?給朕一個理由,如果能夠打動朕,朕便如你所願,如果不能打動朕,別說換獎賞了,翰林院你也別想去了,到時,你還是回你的揚州城隍廟說書去吧。”

聽到康熙這話,劉華心中一驚,他沒有想到,康熙竟然連這些小事兒,都知道的這麼詳細,在劉華的印象中,清朝的時候,應該沒有類似於國安這類的部門或者機構,可康熙這些情報是誰給他提供的呢?

想歸想,納悶歸納悶,但是聽到康熙的詢問後,劉華依舊在心裡琢磨,怎麼才能說服康熙?然後讓康熙答應自己的要求。

這是劉華第一次直接面對康熙,雖然康熙離他有些距離,臉上也帶着微笑,但是不知爲何?劉華總感覺有種無形的威壓圍繞着他。

這種威壓令劉華心中產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緊張感,還有一點,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康熙?想了半天之後,他學着前世電視上的樣子,先是雙手抖了抖衣袖,然後躬身道:“啓稟、啓稟我主萬歲,微臣、微臣是武將,所以不能去翰林院。

我是怎麼想的啊,微臣乃一介武夫,雖然懂些文化知識,但都沒有學透學深,真要我去了翰林院,那還不被人笑話死啊?這樣一來,對皇上英明偉岸的形象也多有影響,爲了不讓我主萬歲的形象受損,所以微臣請求皇上給換個獎勵。

微臣是青石縣的典吏兼捕快,屬從九品,微臣希望,聖上能夠給微臣一個機會,讓微臣繼續當捕快,因爲微臣擅長破案,曾經立下志願,要做一個好捕快,爲天下百姓伸冤,破盡天下案件。”

聽到劉華半生不熟的文言文,康熙忍不住放聲大笑:“微臣?武將?哈哈哈哈……朕差點忘了,你身上還掛着一個從九品典吏的官職呢,而且你還是身兼捕快之職。

你這個捕快還算合格,遇到案件時,比較盡心盡力,而且查案的本事也頗爲厲害,索蘇哈他們就是栽在你手裡的吧?呵呵……既然你不願意去翰林院,那你就繼續當你的捕快吧。

本朝之中,捕快是沒有品級的,但是朕念你心靈剔透,文武雙全,特地給你開一個先例,允許你這個捕快帶有品級,日後讓吏部按照你破獲案件積攢的功勞,晉升你的官職品級。

捕快的職責是破獲案件,緝拿兇犯,維護治安,保衛地方,這個職業有它的特殊性,既不屬於文官也不屬於武將,這樣吧,朕今日將捕快一職,劃入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治下。

現在的捕快,除了少數精英負責偵辦案件之外,其餘的並沒有正當工作,他們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幫官府負責催稅,或者下去收繳皇糧。

這些捕快別說編制了,他們甚至連辦公場所和俸祿都沒有,而且一旦家中有人成爲捕快,後世子孫之中,三代之內不等參加科考。

日後,如果你能夠向朕證明,捕快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除了收稅和收繳皇糧之外,還有其它不可替代的價值,那朕便下達旨意,爲捕快建立一套專門的體制。

這樣一來,捕快將被朝廷承認,不但有專門的辦公場所,甚至還可以領取俸祿,最重要的是,他們也能夠憑藉功勞晉升,這一點能不能實現?朕就從你身上看效果了。

如果按照之前的獎賞,你進入翰林院之後,最起碼也能獲得個從七品的官職,但是既然你選擇做捕快,而朕剛剛又爲你破了例子,所以,朕今天只將你的品級提升一格,你現在已經是一名九品捕快了。

你的辦公場所,暫時就設在揚州府吧,如果你能夠展現出足夠的才華,朕將會給你提供更合適的舞臺,這就是朕對你的獎勵,劉華,希望你能夠讓朕大吃一驚。”

聽到康熙的這番話,劉華心中着實激動不已,他沒有想到,康熙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雖然現在的捕快,還沒有形成類似於後世警察那般的系統和體制,但是剛剛康熙的話語,給了劉華很大的鼓勵和希望。

向康熙道完謝,退回原位後,劉華在心中暗暗決定,今生傾一世之力,也要在這大清朝,創建出一個類似於後世警察系統的部門,並且讓這個部門成長到可以左右朝綱的地步。

但是在此之前,劉華要先打造一個自己的班底,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威望,讓自己成爲捕快的代言人,然後凝聚力量,改變捕快現在的地位,讓捕快成爲繼軍隊、文臣、之外的第三大勢力。

接下來,康熙將白曉玉叫上臺階,隨口詢問了幾句後,便讓白曉玉跟他一起回京城,看到這兒,劉華知道,白曉玉伸冤的機會終於來了。

待獎賞分發完之後,康熙起身笑道:“此次文曲大賽雖是文壇盛舉,但它終究不是科考,雖然有很大一部分學子沒有取得成績。

但是朕相信你們,回去之後,只要諸位肯認真學習書中的知識,相信在科考的時候,你們肯定能夠挽回今日之恥,朕在金鑾殿裡等着和你們再度相遇的那一天。”

康熙說完,元海起身道:“諸位才俊們先回自己的住處稍作休息,待聖上離開之後,各位再自行離去。”

元海吩咐完之後,劉華朝胤祥看了一眼,見對方正看着自己微笑,劉華對他笑了笑,然後便轉身回棟樑居了。

康熙在元海等人的陪同下,從仕林山莊裡面轉了一圈。又跟幾位文豪探討了一會兒詩詞,最後,才帶着白曉玉,離開了仕林山莊。

當康熙走後,山莊內的學子們,陸陸續續的開始回家了,劉華記掛着揚州的新宅院,所以他見到有人離開後,也準備離去,但就在這時候,元海過來找他了。

見面後,元海交給劉華一個紙包,說是十三阿哥胤祥留給他的,劉華將紙包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是胤祥的那塊大內金牌,看到這兒,他臉上露出了微笑。將這塊金牌收入懷中後,劉華便向元海提出告辭。

此時所有人不會想到,正是康熙今天的這番話,十年之後,劉華成立的“御警衙門”和朝廷的“十三衙門”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爭鬥,那次爭鬥,徹底改變了清朝的格局。

第111章 進京第95章 撲朔迷離第132章 兇手出現第128章 隱藏在畫中的線索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8章 比武招親第78章 查辦賭坊(上)第149章 智鬥託合齊(中)第7章 震驚全場(上)第91章 自殺的嫌疑人第104章 劉大折騰(下)第158章 屍體上的疑點第167章 劉神捕的調查結果第91章 自殺的嫌疑人第7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意外發現第77章 終於把隊伍湊出來了第47章 溪水出馬第9章 接手案件第145章 步兵統領託合齊來了第65章 蝴蝶效應第78章 查辦賭坊(上)第5章 遭遇退親第45章 獲取名額第93章 天地會第120章 旅途遭遇第165章 追蹤線索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62章 文曲大賽(九)第181章 吾師行癡第40章 印象?胤祥?第103章 劉大折騰(中)第76章 招募人才第26章 寧死不招第95章 撲朔迷離第131章 意外發現第149章 智鬥託合齊(中)第39章 不算案件的案件第52章 氣死人不償命(上)第28章 專業審訊(上)第144章 弄走了一批人才第32章 結案回京第20章 全場轟動(中)第128章 隱藏在畫中的線索第60章 文曲大賽(七)第77章 終於把隊伍湊出來了第11章 神奇銅鼎第39章 不算案件的案件第2章 清朝命案第61章 文曲大賽(八)第94章 難以置信的死者第14章 鬼宅線索第71章 供認不諱第152章 火器製造家戴梓第158章 屍體上的疑點第39章 不算案件的案件第73章 籌建勢力第29章 專業審訊(下)第111章 進京第174章 陷害託合齊 終第92章 消失的人第65章 蝴蝶效應第109章 針鋒相對第9章 接手案件第134章 真相大白(上)第128章 隱藏在畫中的線索第69章 兇手是他第137章 到達盛京第47章 溪水出馬第52章 氣死人不償命(上)第180章 矇騙帝君第14章 鬼宅線索第81章 下手真黑第66章 命案現場第66章 命案現場第142章 閒的骨頭都快散架了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19章 全場轟動(上)第46章 驚豔全場第167章 劉神捕的調查結果第133章 兇手竟然是他第137章 到達盛京第134章 真相大白(上)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88章 尋找屍源第27章 聞風而動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130章 隱藏在身邊的兇手第133章 兇手竟然是他第155章 白撿了一個正八品第17章 引蛇出洞第113章 勾心鬥角第73章 籌建勢力第60章 文曲大賽(七)第77章 終於把隊伍湊出來了第32章 結案回京第121章 鬼情郎第45章 獲取名額第143章 白山嶺管教營第181章 吾師行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