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御賜黃馬褂VS御賜牌匾

原來齊跡的護身符竟然是一件黃馬褂,見識到劉華超絕的身手後,齊跡心中已經犯怵了,此時看到劉華提着佩刀朝自己走了過來,擔心劉華會下黑手,所以齊跡將自己的長衫給解開了。

之前來的時候,他打聽到劉華身便有幾名高手,擔心自己帶的人鎮不住場子,所以齊跡爲了保險起見,將康熙御賜給他父親的黃馬褂給穿了出來,眼下果然派上了用場。

本來劉華想要狠削齊跡一頓呢,可是看到對方身上的黃馬褂之後,他又下不去手了,對方身上的黃馬褂雖然不是什麼免死金牌,但畢竟是皇上御賜之物,屬於皇家用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有一種護身的效果。

只要當事人穿着這身黃馬褂,不論他身犯何罪?在皇上沒有旨意的情形下,任何執法機構都不得對該人動用刑罰,也就是說除了皇上本人之外,誰也不能將身穿黃馬褂者治罪,但是眼下這犄角旮旯的,劉華上哪兒找皇上請示旨意去啊?

齊跡見劉華停在那裡皺着眉頭,他頓時來了精神,搖頭晃腦的走到了劉華面前:“你打啊,怎麼不打了呢?你剛剛的那股神氣勁兒跑到哪兒去了?

哇哈哈哈……你現在怎麼如此慫包呢?現在知道咱們之間的差距了吧?縱然你武功蓋世,可我站在這裡讓你打,你卻不敢動我一根手指頭,哼……跳樑小醜也敢觸本少爺之威,真是不自量力。

既然你不敢動手,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現在本少爺命令你,你站在那裡別動,本少爺要給你上一課,課的內容是以下犯上該當何罪?”說完,齊跡隨手撿起一把佩刀,然後用力朝劉華砍去。

劉華看到齊跡的刀勢後,急忙朝旁邊一閃,輕巧的避開了刀鋒,見劉華敢躲閃,齊跡憤怒的咆哮道:“你不是自持有九品官職在身嗎?那躲什麼啊?有種你站在那裡別動。”

“不躲?傻子纔不躲呢,這時候別說九品了,就是一品也得先逃命。”回罵了兩句後,劉華只得一邊琢磨對策,一邊躲閃齊跡的刀鋒。

過了幾息後,只見齊跡揮舞着一把長刀追着劉華滿大街的跑,劉華在前面奔跑,齊跡在後面追打,他邊追邊吼:“你給我站住,有種你別跑。”

“不跑?不跑我就是一個茄子。”說完,劉華跑的更快了,此時,劉華心中那叫一個窩囊啊,他想不到自己居然會被一個敗家子兒給追到到處逃竄,這要是傳出去,他的臉往哪兒擱啊?

跑着跑着,劉華好像想到了什麼?他轉了一個方向,朝着旁邊的一個小祠堂跑去了。

劉華住的桃林巷,乃是揚州府境內有名的風景秀麗之地,門前小河垂柳,屋後桃林片片,而在桃林巷的入口處,建造着一座功德祠。

原來,早在順治年間的時候,這裡的風景並沒有這般秀美靚麗,一次偶然的機會,順治帝來到此處,看到這裡泥濘遍地,環境髒亂,河道常年堵塞,橋樑損毀嚴重,百姓們出行時,只能在一座獨木橋上排隊行走,生活十分不便。

見此情形,順治帝當即下令,讓官府重點治理此地環境,擴寬河道、建造石橋,鋪平道路,給百姓們建造出一幅風景怡人之地。

皇上下令了,底下的官員們哪敢怠慢啊?送走順治帝之後,知府衙門當即撥款修繕桃林巷周邊的環境,但是皇上光說建造出一幅風景怡人之地,可沒說建成什麼樣的啊?

思來想去之下,當地官員本着讓皇上高興的原則,將桃林巷裡裡外外全都修繕了一番,鋪路、修河、建桃林、修橋、綠化,在時任知府花錢花的心碎肉痛情形下,終於將此地變成了這般光景。

事後,當地百姓爲了感謝順治皇帝的恩德,特意湊錢建造了一座感恩祠,當地知府衙門花了這麼多錢,總得弄成點響聲啊,所以時任知府便將桃林巷的變化,以及百姓們湊錢建造感恩祠的事情,寫成摺子報了上去,請皇上再過來看看。

wWW●тt kǎn●c o

但那時順治皇上正琢磨着出家當和尚呢,哪有心情來回躥騰啊,所以看到摺子後,順治帝雖然也想去揚州再轉一圈,可是奈何當時壓力實在太重,所以根本不願動彈。

雖然順治帝沒有再去揚州視察,可是他聽到當地百姓給他建造了一座感恩祠後,高興之下,親筆書寫了“風調雨順、永保平安”八個大字,並命人制成牌匾,賞賜給揚州府桃林巷的居民。

接到這塊御賜的牌匾後,當地居民將這塊牌匾供奉在了感恩祠,將祠堂重新修繕了一番後,同時改名爲功德祠,用來表示對順治皇帝的感激之情。

幾十年過去了,這裡的香火一直未曾斷過,當年的故事,也成爲了這裡的一段佳話,許多官員來揚州上任之初,都要來這裡拜祭一番。

劉華整天在這裡路過,所以對這個典故知之甚詳,眼下他被齊跡追的沒招了,只得把心一橫,朝着這功德祠跑來了,進入祠堂之後,劉華直接跳上了供桌,然後踮起雙腳把掛在上首的一塊牌匾給摘了下來。

這塊牌匾長約一米半左右,有半米多寬,劉華用手掂量了一番,估摸着大約有三十多斤重,牌匾乃是用一整塊上好的紫檀木所制,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可是上面的字跡依然十分清晰。

牌匾中間的位置,上面刻着“風調雨順、永保平安”八個大字。右下角處還有一行小字,乃是牌匾的落款,上書“順治十六年八月御筆親賜。”

摘下牌匾之後,劉華心中頓時底氣一足,跳下供桌,他扛着牌匾就出去了。

齊跡正揮舞着長刀追砍劉華呢,見到劉華跑進了一座祠堂內,他以爲劉華跑到裡面躲着去了,擔心劉華會跑沒影了,所以他也跟着朝祠堂追去。

雖然齊跡看到了祠堂上面寫着“功德祠”幾個大字了,但是他根本沒有往心裡去,這個節骨眼了,他哪還顧得上這是什麼祠啊?

到了祠堂門口,齊跡晃了晃長刀,正想殺進祠堂追,忽然,他見到劉華扛着一塊牌匾,雄赳赳氣昂昂的邁着正步走出來了。

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149章 智鬥託合齊(中)第44章 蛛絲馬跡第41章 關鍵人物第15章 藏屍鬼宅第33章 吳宅新主第106章 劉副總捕頭VS齊二公子第103章 劉大折騰(中)第151章 託合齊的真正意第87章 悲情捕頭第13章 奔赴鬼宅第124章 第一卦師第152章 火器製造家戴梓第32章 結案回京第163章 還原作案經過(下)第19章 全場轟動(上)第126章 奇怪的死亡現場第60章 文曲大賽(七)第37章 奇怪的聽書人第54章 文曲大賽(一)第58章 文曲大賽(五)第101章 組建隱形勢力第40章 印象?胤祥?第60章 文曲大賽(七)第66章 命案現場第145章 步兵統領託合齊來了第155章 白撿了一個正八品第95章 撲朔迷離第151章 託合齊的真正意第30章 真相大白第116章 聖心難揣測(上)第120章 旅途遭遇第42章 高人隱士第97章 兇手真身第145章 步兵統領託合齊來了第66章 命案現場第173章 陷害託合齊(六)第66章 命案現場第73章 籌建勢力第170章 陷害託合齊(三)第55章 文曲大賽(二)第161章 還原作案經過(上)第137章 到達盛京第128章 隱藏在畫中的線索第84章 劉氏花錢法第114章 太子的反擊第80章 查辦賭坊(下)第83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48章 意外變故第19章 全場轟動(上)第136章 真相大白(下)第40章 印象?胤祥?第59章 文曲大賽(六)第51章 初會溪水第10章 孫氏少爺第26章 寧死不招第117章 聖心難揣測(下)第174章 陷害託合齊 終第106章 劉副總捕頭VS齊二公子第143章 白山嶺管教營第125章 老族長之死第1章 莊周夢蝶第5章 遭遇退親第39章 不算案件的案件第37章 奇怪的聽書人第15章 藏屍鬼宅第22章 全場轟動 終第155章 白撿了一個正八品第17章 引蛇出洞第155章 白撿了一個正八品第146章 揚州故人來第30章 真相大白第99章 佈局精妙的殺人計劃(下)第155章 白撿了一個正八品第36章 劉華說書 下第5章 遭遇退親第161章 還原作案經過(上)第11章 神奇銅鼎第81章 下手真黑第170章 陷害託合齊(三)第136章 真相大白(下)第102章 劉大折騰(上)第171章 陷害託合齊(四)第33章 吳宅新主第174章 陷害託合齊 終第112章 和碩雍親王第121章 鬼情郎第147章 扣押來使第36章 劉華說書 下第41章 關鍵人物第78章 查辦賭坊(上)第129章 四個懷疑目標第76章 招募人才第144章 弄走了一批人才第13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116章 聖心難揣測(上)第61章 文曲大賽(八)第64章 村莊命案第91章 自殺的嫌疑人第144章 弄走了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