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甘露殿奏對

“是!”李浩躬身一禮,然後正了正束冠,表情變得格外莊重,“人有生老病死,國有鼎盛衰亡,此乃天道,不變之理。”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當着李世民的面說出國有鼎盛衰亡這句話,膽子很肥啊,不知道這是每個皇帝的忌諱嗎,至今爲止,也就只有魏徵說過類似的話,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三緘其口,沒想到李浩今天竟然說出來了。

李世民顯然也沒料到李浩這麼猛,愣了一下之後,緩緩蹙起眉,隨即又緩緩展開,點頭道:“誠然,古往今來,從未有一個王朝能過千年。”

所有人再驚,原以爲李世民會發怒,沒想到李世民竟然贊同了李浩的話,什麼是明君,這就是明君!

李浩繼續道:“大唐而今鼎盛,只是表象,一場天災便可使陛下徹夜難眠。”

他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李世民登基這麼多年了,從不害怕任何敵人,因爲他自己就是世上最強大的人,任何敵人最終都會被他斬殺,然而,他害怕天災,那是不可抵抗的力量,每次天災降臨,大唐百姓就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還好,最近幾年沒怎麼出現大的天災,僅有的兩次天災都被李浩化解了,這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李世民也不敢太樂觀,因爲他知道李浩雖然有本事,但也不能過多的依仗他,畢竟他只是一個十七歲的騷年,總有他無法應對的事。

李浩悠悠道:“微臣以爲,倘若哪天,大唐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即便天災驟降,萬民也不會流離失所,食能果腹,這纔是真正的強盛!”

李世民聞言露出神往之色,緩緩嘆道:“此等強盛之世,只怕朕有生之年都難看到。”

李浩展眉道:“既是如此,那麼大唐便不算真正的鼎盛無敵,屬國進貢,就不該雙倍回賞,此乃以大唐百姓之財養異國番邦之舉,微臣不敢苟同。”

李世民沒有表態,只是淡淡道:“還有呢。”

李浩又道:“屬國引進我大唐文化,學習大唐的農耕工藝,美其名曰仰慕大唐繁榮,與有榮焉,微臣以爲,大唐禮教可傳播諸國,以廣吾皇教化,然農耕工藝乃強國之本,不可外傳,兵聖孫子有云,國之利器,不示於人,望陛下明鑑。”

李世民仔細想了想,問:“那以詩狂的意思,對待稱臣屬國,只傳禮,不傳技,納貢還賞,絕不可多,是不是?”

“然也。”李浩長身一揖。

李世民點了點頭,問:“那,依你的意思,也是這般對待倭國使者?”

“非也。”李浩直起身來道,“陛下,倭人屬狼,與別國不同,只可讓其稱子,不可稱臣。”

李世民早料到他會這麼說,畢竟長孫無忌他們已經跟自己說過,然而他還是做一下態,裝作驚訝模樣,道:“稱子?只怕倭人不會答允,提出如此苛刻要求,屆時有失大唐天國顏面。”

李浩失望,李世民還是太在乎什麼大國顏面,也難怪,天可汗的帽子既然戴上了,他又豈會捨得摘下,歷代君王都是極重名聲的,好在李浩早就準備好了對策,緩緩道:“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倭國民生艱難,動亂不止,倭國君主也不得安心,既然如此,咱們可許其諾言,只承認現任倭國君主與其血脈後代,若現任倭國王朝有傾覆之危,無論內憂還是外患,我大唐皆會出兵馳援,有此條件,倭人必會答應。”

李世民聞言沉吟了片刻,覺得這個條件確實不錯,可以一試。

這時,李浩又補充道:“陛下,倭國野蠻,我大唐可傳其正宗儒家禮學,以開其智,微臣以爲,國子監祭酒孔大人乃絕佳人選。”

“嗯?”李世民聞言雙眉一挑,狐疑地看向李浩,他知道李浩跟孔穎達有過節,然而現在李浩卻忽然把這麼重要的差事推薦給孔穎達,是何居心,有點耐人尋味。

李浩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居心,就是想讓孔穎達傳倭國人一些儒家禮學,中國古代森嚴的禮教明明阻礙國力和科技的發展,偏偏各個王朝卻認爲禮教是立國之本,爲何?因爲禮教森嚴的管束力可以維護一個王朝的江山穩固,所以禮教深受各代君王的喜愛,達到愛不釋手的程度,呵呵,孔穎達,你去禍害日本人吧,你會名垂青史的。

李世民和在場的大臣自然不認爲禮教不好,況且,禮教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本來就是個好東西,只不過後世的人眼光比較務實而已,所以他們都覺得李浩這次很大度,居然推薦了孔穎達做異國教授,實在有點詫異。

原本以孔穎達的官位和威望,這種事根本不用他出手,然而李世民今天心情不錯,爽快點頭道:“准奏!”

李浩好開心,開心得咧嘴笑起來,笑得正爽,李世民忽然道:“詩狂,待會莫急告退,替晉陽公主診治一下病情。”

“臣遵旨!”李浩領命,退到一邊。

李世民看了看在場衆臣,又問:“時候不早了,諸卿還有事奏麼?”

全場安靜了幾秒,李淳風忽然出列行禮道:“微臣有事啓奏。”

“哦?”李世民眼睛睜大了些許,攤手問,“李將仕郎,你有何事要奏?”

李淳風道:“啓稟陛下,微臣近日夜觀星象,發現陛下帝星雖然明亮無比,然而其側有妖星作祟,此乃不詳之兆。”

衆人聞言皆是一驚,李世民皺起了眉,道:“妖星作祟,你此言何意?”

李淳風道:“陛下,若微臣所測無誤,陛下身畔已有妖人出現,宜及早剷除,恐防生變。”

李浩聽到這話渾身一震,這李淳風難道真是神人?連這個都能預測的到,他說的妖人可不就是武媚娘麼。

李世民聞言愣了片刻,沒有多說什麼,只淡淡擺手道:“將仕郎有心了,朕自有分寸,退下吧。”

“是。”李淳風聽命退下。

李浩頓時心裡不安穩了,看來這武媚娘想上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啊,這才進宮,啥事還沒做呢,就被李淳風指桑罵槐了,若是李世民將李淳風的話聽了進去,只怕她要有危險了。

懷着滿腔的心思,終於等到李世民議事結束,本來李世民還有幾份奏摺要批閱,然而他急着帶李浩去給女兒瞧病,便先不理奏摺,帶着李浩離開了大殿。

晉陽公主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按照李浩的要求按時吃藥,生活飲食方面也控制得極嚴,現在身體大爲好轉,甚至連藥量也有所減少,即便如此,李世民還是讓李浩每半月必來替她檢查一次,這樣他才放心。

替晉陽公主做完例行檢查後,李浩告訴李世民,晉陽公主身體恢復得極好,李世民終於安心了,這時,晉陽公主纏着李浩不讓李浩走,定要李浩給他講故事,因爲李浩以前給他講過故事,她聽得入迷了,每次李浩來,必須講一則故事才能走,李浩無奈,只能給她講故事,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這時就派上用場了。

李世民可沒有心情聽李浩那些幼稚的故事,想到還有幾份奏摺未批,便又回到了甘露殿,繼續批閱奏摺。

終於給晉陽公主講完了《快樂的王子》,李浩淚如泉涌,他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也不多,再這麼下去,只能給公主講阿凡提的故事還有那個什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了。

走出了晉陽公主的寢宮,李浩在太監的引領下準備出宮,四彎八繞走了許久,剛轉過一個長廊,李浩便覺眼前一亮,終於見到了,武媚娘。

李浩趕忙上前見禮:“拜見武才人。”

武媚娘攤手道:“藍田縣男免禮,進宮替晉陽公主診病麼?”

李浩點頭:“是。”

武媚娘又問:“陛下最是擔憂晉陽公主的病情,不知公主身體可有好轉?”

李浩道:“晉陽公主身體漸佳,陛下聞之大悅。”

“那便好,陛下龍體最爲重要。”武媚娘雖才十三歲,但說話行事十分穩重,和李浩也配合的很好。

李浩拱了拱手,道:“那麼,下臣告退了。”

武媚娘攤手頷首,做了一個請便的手勢。

李浩又在太監的帶領下離開,臨別前,手中一個黃豆大的小紙團順勢滑落,掉在地上,離武媚娘腳只有兩尺之距。

待他們走遠,武媚娘彎腰撿起紙團,悄然收入袖中。

武媚娘看了看四周,見沒人發現,這才安心,快步走到一個假山之後,拿出紙團展開,只見上面以楷書寫了幾行字:“陛下有馬,名曰獅子驄,其性烈,難馴,陛下若問制服之法,莫答。”

這字寫的十分公整,一看便不是李浩的筆跡,很明顯是李浩請人代筆的,也難怪,往皇宮裡遞紙條,他怎麼敢用自己的筆跡,被逮到的話那不是連抵賴的機會都沒了。

李浩的這個紙條意思很清晰,他是告訴武媚娘,李世民有一匹馬,叫做獅子驄,野性難馴,如果李世民問她有什麼辦法能制服這匹馬,就說不知道。

武媚娘雖然看懂了紙條的意思,但還是一頭霧水,她鬧不明白這是爲什麼,不就問個馴馬的方法嗎,爲什麼不能回答。

她當然不明白,畢竟她不是李浩,不知道未來的事情。

563章:大唐軍校——天策府156章:道德綁架237章:三大國公站隊142章:追擊馬賊 上712章:白骨生肉63章:國子監三霸王722章:拜訪魏徵526章:擁吻小迪276章:危機四伏219章:頭疼的李浩625章:甕中捉鱉465章:論功行賞 下777章:推波助瀾175章:營救行動 下90章:李屏探監518章:滄海計劃327章:暗流涌動469章:長江後浪694章:風雲際會516章:當殿五奏429章:親臨倭國賣刀692章:闖寂滅廳660章:夜襲王庭(上)716章:將啓兵事192章:借兵西突厥272章:偷樑換柱346章:蓄勢待發564章:科研與軍事並進733章:一切準備就緒214章:奇怪的賞賜369章:勤王 上152章:天明541章:救公主492章:軍報被劫453章:請留下首級246章:吐蕃來襲769章:見李逍遙59章:逼婚126章:臨行505章:迪力拉爾娜真實身份48章:冒死一擊715章:新的教主65章:青樓9章:前往長安245章:賜毒酒382章:太子人選150章:血戰古城 下682章:挾持卓瑪157章:臨西州42章:敲詐李道宗783章:武媚娘進宮678章:喝點水不容易510章:拜訪衆國公303 章:收服陳鬆 上675章:鬼沼毒瘴328章:亂民623章:一起長壽(下)611章:青海衛精銳28章:帝皇夫妻744章:鬥巴蘇顏383章:殿議大事812章:倭國來襲(6500字大章,今天只這一更)258章:朝議倭國稱臣之事829章:炮轟阿拔斯267章:草原之戰 下835章:見李治(上)581章:色鬼李浩356章:酒後亂性129:李承乾的殺心31章:合作伙伴490章:一人之威646章:就地審案281章:力挽狂瀾791章:真爹扮假爹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214章:奇怪的賞賜84章:武瞾 上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173章:有錢無糧37章:財源滾滾373章:魏徵沒朋友396章:逆轉戰局 上817章:李浩的喪禮(下)69章:美人侍寢695章:李浩復活65章:青樓485章:魏王造反56章:頭疼的李世民394章:飛奪西州456章:李靖一生,不弱於人600章:蒸汽機誕生290章:李承乾搞事情844章:計劃開始657章:糧草被燒184章:倔強的少女 下50章:香水和香皂335章:廬山真面目491章:槍擊蓋蘇文732章:青海調兵475章: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