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章:風起雲涌

武則天聞言臉色一片陰沉,她很懷疑何義的話,畢竟昨天中午晴空萬里,長安距離咸陽不到百里,她從未看到什麼陰雲密佈,更別提什麼神雷,況且,現在是冬天,哪來的雷。

雖然她很懷疑,但她卻又找不出其他的解釋來,這麼巨大的墓碑,若是不用攻城器械,當真無法摧毀,但這裡防守嚴密,攻城器械怎麼可能進得來。

“難道當真是神雷所爲?”武媚娘凝視斷碑,喃喃自語,“恰巧在我登基的時候,這又預示着什麼,難道是李浩在黃泉之下憤怒所致,又或者是上天給我的警告……”

武則天忽然感覺後悔了,自己不該這麼着急的,雖然她極度渴望想要得上皇位,但她一直在竭力剋制,想要多拖幾年,先讓這個天下的人習慣被她掌控,當他們全都麻木後,再登基不遲,可洛水聖石實在來得太突然了,讓她也有點意外,羣臣的奏請讓她飄了,一時間忘乎所以,沒能用理智去壓制慾望,她就這麼登上皇位了,現在她冷靜下來了,還真的有點後悔,感覺自己太急躁了。

武則天在斷裂的墓碑前來回踱步,良久之後忽然冷聲道:“傳朕令,立刻爲李浩重塑墓碑,此事決不可傳揚出去,違令者,誅滅九族!”

“是!”所有人趕忙躬身應答,沒人敢質疑她的話,武則天的冷酷手段,在朝堂上還是很讓人恐懼的。

武承嗣又來找劉玄機了,這一次武承嗣是喜笑顏開啊,他當然開心了,自己的姑姑當皇帝了,他能不開心嗎,按照他對他姑姑的瞭解,私心那麼重,肯定不會把皇位再還給李氏之人了,否則李氏的人上位後,肯定會報復他們武家的,也就是說,不可能傳位給她的兒子,而是傳給姓武的,姓武的傳人只有兩個,就是他和武三思了。

武承嗣和劉玄機閒聊許久,扯到了這個話題,然後問劉玄機:“先生,現在大局已定,對我繼承皇位的威脅之人只有一個武三思了,還請先生幫我出謀劃策,怎樣才能殺了武三思?”

劉玄機淡然一笑,搖頭道:“大人,切莫不可急躁,我昨夜夜觀星象,發現新皇帝星雖亮,但周旁卻有衆星與其爭輝,此乃不吉之相。”

“什麼?”武承嗣聞言微一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說,還有人要奪皇帝之位?”

“然也。”劉玄機點頭道,“江山原本歸李氏所有,武氏忽然奪之,李氏豈能甘休,若老夫所言不差的話,待新皇登基之事傳遍大唐,各地皇室之人只怕便開始生反心,然後四處招兵買馬,積蓄力量,不出一年,就會有人舉旗謀反。”

武承嗣聞言愣了愣,隨即笑道:“他們不過是一羣跳樑小醜而已,何足懼哉。”

“大人這話便錯了。”劉玄機道,“雖然他們的力量弱小,但也可擾得天下大亂,國力衰退,到時候胡虜入侵,朝廷無力抵抗,偌大江山,就此傾覆……”

武承嗣皺了皺眉,不悅道:“先生未免危言聳聽了吧,我朝廷兵強馬壯,豈是一羣叛軍可以打亂的?”

劉玄機道:“大人有所不知,太宗治下,國泰民安,武后臨朝之時,加了農稅和商稅,百姓日子不好過,百姓自然會選擇擁護李氏王朝,到時候各路李氏皇族舉旗謀反,響應者必然雲集,董卓雖強,不也敗給了十八路諸侯嗎?”

武承嗣聞言頓時慌了,瞪眼叫道,“你當初不是說洛水聖石異象可以蠱惑人心的嗎?”

劉玄機道:“確實蠱惑人心了呀,不然武后如何登基?”

“可……可他們既然接受了我們武氏稱帝,爲何還要謀反?”

шшш▪тт kΛn▪Сo

劉玄機道:“百姓是愚昧的,喜歡從衆,所謂蛇無頭不行,只要有人帶頭鼓動,從利益出發,他們又會反了武氏,其中關係,希望你能明瞭。”

武承嗣道:“那該怎麼辦呀,不會真的被他們謀反成功吧?劉先生能幫我們武氏占卜一卦嗎?”

劉玄機搖頭長嘆道:“昨晚觀測完星象之後,老夫已經試過了,事涉皇權,關乎天機,就算老夫捨去性命不要,恐怕也難推衍出來,大人恕罪。”

“這……這可如何是好!”武承嗣着急無比道,“先生,你一定要幫幫我們武氏啊,一定要幫幫我們啊……”

“大人且稍安,待老夫想想。”劉玄機擡手止住他,裝模作樣地閉眼思考起來了。

過了許久,劉玄機忽然睜眼。

武承嗣急切問道:“怎樣?可有妙法了?”

劉玄機道:“妙法沒有,但笨辦法倒是有一個。”

武承嗣趕忙問:“什麼笨辦法?”

劉玄機道:“先下手爲強,趁這些李唐皇室還未成氣候,讓皇上下旨,傳召他們來長安,然後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武承嗣聞言眼珠連轉,然後拍手道:“好,好辦法,就這麼辦,將他們全都殺了,永絕後患!”

劉玄機忽然裝逼地閉上眼,嘆道:“唉,此法有傷天和,與老夫無關,是大人自己的主意。”

“對對,這是我的主意,與先生無關。”

……

待武承嗣走後,李浩從內間走了出來,劉玄機擔憂地問道:“師叔,這樣做真的合適嗎?”

李浩挑眉道:“有什麼不合適的?”

劉玄機道:“當然不合適了,您一向忠於李唐,倘若皇室成員盡都被殺,因果便落在了你的頭上啊。”

“他們是豬嗎?”李浩拿起水果托盤中的一個櫻桃,放入口中,緩緩道,“武媚娘都稱帝了,還召他們來長安,顯然是要害他們嘛,他們還會乖乖過來送死?”

劉玄機想想覺得也是,便問道:“那你這條計策的用意何在?”

“爲了逼他們造反呀。”李浩挑眉道,“這些皇室成員,可不一定都有忠貞熱血,也許他們會選擇苟安一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反正皇位跟他們無緣,但若是刀懸在他們頭上了,他們自然要掙扎反抗,舉旗謀反是唯一的出路。”

劉玄機蹙眉道:“可是以他們的力量,想要對付武媚娘,只怕是以卵擊石吧。”

李浩道:“以卵擊石倒也形容得恰當,畢竟朝廷的兵馬太強了,但你也不用擔心,不是還有個袁天罡嘛,要不了多久,他就該現身了,哦,對了,我也該準備準備了,先讓李國成帶兵拿下泉州,打響這造反的第一炮!”

正月初一,武承嗣入宮向武則天拜年,畢竟是親姑姑來的,拜完年後,他居然呈上了一封奏疏。

武則天看到奏疏,擺手搖頭道:“今日元旦,你是來拜年的,不談政務。”

武承嗣頓時跪伏在地,雙手高舉奏疏,道:“皇上,此奏極爲重要,萬請皇上龍目一閱!”

武則天見狀知道必定不是小事,無奈之下便讓人將奏疏呈了上來,她翻開後一看,忽然雙目陡睜,這份奏疏,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殺!”

武承嗣請奏武則天,傳召所有皇室成員限期“入長安、會明堂、行大典”,其實這只是一個由頭,而實際目的,就是將他們全都殺了。

他在奏疏中也說明了理由,因爲這些皇室成員肯定是不服武則天稱帝的,必定會暗中積蓄力量謀反,不如先下手爲強,永絕後患,這一招可謂狠辣無比,或許心狠手辣就是他們武氏的特點。

武則天看完這份奏疏之後,蹙眉沉吟起來,過了許久之後,她忽然問向武承嗣:“這封奏疏,是你自己所寫?沒有人教你?”

武承嗣聞言一驚,沒想到這都能被她看出來,趕忙一疊聲道:“是臣親自所寫,並無任何人教臣。”

武則天緩緩點頭,她發現,武承嗣似乎成長了很多,奏疏之中分析得非常透徹,雖然長安也有皇室之人,但這些人都在她眼皮子底下,而且都被削了權,完全就是擺設,沒有任何威脅,但那羣去了各自封地的皇族便不同了,他們若是以皇族身份暗中招兵買馬,蠱惑人心,天高皇帝遠的,她還真管不到,不得不防。

武則天又想了很久,決定立刻下詔,傳召所有李氏皇族“入長安、會明堂、行大典”。

正月初三,無數人馬分頭出動,前往各個藩王封地去傳旨,甚至還有一隊人馬前往瓊南,這是要去給李弘傳召,畢竟李弘也是皇子。

李浩聽說了這事,立刻暗中派出飛鷹一路尾隨那一隊人,剛入嶺南境地不久,便將他們全部暗中解決了。

全國各地藩王已經聽說了武媚娘稱帝的事,有人憤怒,有人暗歎,表現各不相同,然而當武媚孃的聖旨到達的時候,所有人都表達出了同一個情緒,憤怒,大家又不是傻子,就算是傻子,身旁的幕僚和謀士又不是傻子,難道還看不出來武媚孃的陰謀嗎,這是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啊。

正好,泉州爆發叛亂,瓊南王李浩的後人忽然奪下了泉州,舉起了反武媚孃的大旗,於是乎,幾乎所有的藩王都將傳召的隊伍永久地留在了他們的封地上,然後舉起了謀反大旗,列數武媚孃的各大罪狀,誓要奪回李唐江山,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由於巴蜀較遠,而且道路難行,蜀道難嘛,益州是最後一個收到詔書的,吳王李恪的府上,那羣人正在宣旨,然而旨意才宣一半,宣旨之人忽然人頭飛了起來,外面的侍衛也盡都慘呼倒地,瞬間被殺的乾乾淨淨。

吳王李恪見狀一愣,只見袁天罡站在自己面前,手中的劍還在滴血,他頓時開心道:“軍師?時機成熟了?”

“是的。”袁天罡微微一笑,還劍入鞘,道,“殿下,等了這麼多年,咱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反了!”

這時,一個渾身甲冑,鬚髮花白的老將軍走進了殿中,拱手向李恪行禮:“殿下,門外的傳旨隊伍已然全部解決,七萬大軍早已操練多年,隨時待命!”

“侯將軍辛苦了!”李恪用力點頭,臉上全是興奮之色。

眼前的這位老將軍,竟然是侯君集!

859章:解《推背圖》253章:劫殺糧草隊420章:五千護院272章:偷樑換柱763章:李浩告黑狀190章:兵者,詭道也815章:流落孤島627章:引蛇出洞854章:風起雲涌672章:袁天罡贊李浩381章:松贊干布的妥協754章:李浩的怒火477章:刺殺李浩 中837章:悲痛欲絕的李治307章:祿東讚的計策665章:朝臣分流737章:徵吐蕃首捷92章:詩狂 下344章:宿命之敵759章:萬民請願554章:將錯就錯130章:三條絲綢之路242章:爭奪於三泰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509章:修身,齊家603章:兩百萬貫的賭注195章:唐魂9章:前往長安53章:國子監進學85章:武曌 下813章:滄海茫茫(6300字大章,今日依舊一更)32章:開酒樓819章:由明轉暗279章:救命稻草-李浩477章:刺殺李浩 中152章:天明37章:財源滾滾763章:李浩告黑狀797章:裡應外合771章:爲孩子操碎了心528章:給小迪輸血453章:請留下首級621章:參王860章:李浩監國341章:玄甲奇兵的威力113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上307章:祿東讚的計策211章:大破高昌 上207章:彈劾太子638章:有人潑髒水804章:江湖再見239章:虛僞的李泰556章:錯成定局66章:魏王李泰561章:東宮亂735章:天算-人算707章:向南詔王求親519章:天策府上將383章:殿議大事429章:親臨倭國賣刀658章:背水一戰95章:與天奪命311章:殿前鬥智 下871章:以法治國150章:血戰古城 下53章:國子監進學603章:兩百萬貫的賭注502章:李浩的勢力636章:最大的棋子745章:陸雲血戰(上)19章:玉佩風波 上416章:家339章:審問李承天88章:大鬧國子監234章:怒懟孔穎達678章:喝點水不容易803章:王皇后被貶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212章:大破高昌 中659章:虛實難辨149章:血戰古城 中498章:風雲際會624章:驕兵29章:哮喘藥方708章:再臨五毒教341章:玄甲奇兵的威力514章:長孫無忌嚇壞了413章:發展中的流求 下484章:胡夷入關826章:武媚孃的野心476章:刺殺李浩 上61章:李浩成親318章:治災之議479章:驚覺337章:銀狐中招571章:江南343章:陸雲受傷526章:擁吻小迪792章:威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