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章:天可汗駕崩

噶爾欽陵萬萬沒有想到,如此大雪天氣,唐軍居然能施展出火計,八萬大軍只逃千人回來,中如帥戰死,損失慘重無比,而反觀唐軍那邊,也就折損了三百多人,這簡直要把他肺給氣炸,他很想找人發泄,然而主動出擊的計策是他點頭同意的,他自然無法將氣撒在索朗加贊身上,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慢慢排解。

從唐軍進入吐蕃地界到現在,已經殲滅了吐蕃兵馬合共十六萬,吐蕃的三十多萬兵馬現在只剩下二十萬都不到了,而且最糟糕的是,邏些城中的糧食最多隻能撐一個多月了,一旦城中鬧起糧荒,唐軍攻克邏些城便易如反掌。

樊梨花大勝之後將大軍南移,駐在邏些城南十里之處,在此紮下行營,依舊只圍不攻。

大雪從西向東蔓延,長安也下起了大雪,李世民的病情越發嚴重,說話都已經很艱難了,但他每日還是堅持要問一遍許廉:“有李浩的……捷報嗎?”許廉依舊搖頭,目光之中,滿是哀色。

年關將近,李世民已經無法開口說話,太醫取出千年人蔘,切下參片放在李世民口中,爲其延續生命,許廉來到牀畔,李世民以目光詢問,許廉則是搖頭以答,一次次的失望打擊,終於讓李世民撐不住了。

大年三十這天,李世民忽然迴光返照,居然能說話了,還吃了一碗小米粥,而且是李治親自喂的,喂完小米粥,李治要服侍李世民躺下休息,李世民擺手拒絕,問道:“許廉,可有李浩的捷報?”

許廉黯然搖頭:“回陛下,沒有李浩的捷報傳來。”

“唉……”李世民長嘆一聲,垂首不語。

李治見他嘆息,趕忙勸慰:“父皇莫急,您現在身體好轉了,很快就可以康復,相信過不了多久,李浩的捷報就能傳來了。”

“治兒莫要天真了。”李世民慘然一笑,凝望着李治,緩緩道,“父皇的身體,父皇自己知道,今日就是父皇的大限之日了。”

李治聞言趕忙搖頭急道:“父皇千萬莫要說不吉利的話,父皇一定長命百歲,不,長命萬歲的!”

“呵呵……”李世民無奈苦笑道,“那不過是歷代帝皇自欺欺人的話罷了,又有哪個皇帝活過百歲高齡的,那不成神仙了……也好,你母后就是在這個日子殯天的,朕也在今日殯天,很好,很好……”

一聽這話,李治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眼眶之中淚水瑩瑩,後方的晉陽公主早已垂淚,哭得甚是傷心。

李世民看到了後方的晉陽公主,微笑喚了聲:“明達,過來,來父皇身畔。”

李明達趕忙來到李世民牀邊,李世民勉力擡手摸了摸李明達的青絲般長髮,滿面寵愛之色,問道:“明達,父皇將去,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太子皇兄和你,你太子皇兄性情柔弱,父皇怕他治理不好偌大的國家,而你則是身體荏弱,久病纏身,父皇這一走,你便是沒有爹孃的孩子了……你說你,當初要是嫁人了……該多好。”

“父皇……”李明達聞言淚水狂涌,早已泣不成聲。

李治聞言趕忙道:“父皇放心,兒臣定會好好照顧晉陽妹妹。”

“光是照顧還不夠。”李世民悠悠道,“定要給她尋個好人家,李浩那廝,就莫要考慮了,他已有妻室,朕的女兒是金枝玉葉,不可能給他做妾的。”

李治聞言一愣,李明達卻忽然道:“父皇,兒臣不想嫁人,兒臣……”

李治連連朝她使眼色,阻止她,都這個時候了,千萬不能說這種話讓父皇操心,李明達看到李治的眼色,趕忙止住了話。

李世民聞言無奈嘆道:“你還是喜歡李浩對吧?”

李明達垂頭默然不語。

李世民也沉默了,過了許久,他忽然緩緩嘆道:“也罷,這件事便交給治兒辦,反正千萬莫要讓明達受了委屈。”

“兒臣遵命!”李治肅然拱手。

李世民又道:“治兒,治國方略,你已學習多時,朕不擔心,但你性格怯弱,這是身爲皇者大忌,記住了,你以後是這天底下站得最高的人,不用再懼怕任何人,該殺的,就殺,該罰的,便罰,切不可心慈手軟,心慈手軟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李治頷首:“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李世民繼續說道:“身爲皇帝,當以江山社稷爲重,皇帝可以什麼都不會,但必須會用人,痞子劉邦爲何能打敗西楚霸王,正是因爲他會任用賢能,眼下朝堂之上,朽木甚多,良臣難得,需得觀其才能,閱其心術,方可委以重任,你舅舅長孫無忌近年來專於權術而不可自拔,你需得小心提防,李浩雖是賢良,才能與忠心俱佳,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心最是難測,誰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變,你懂父皇的意思吧。”

李治聽着李世民的教誨,默默流淚點頭:“兒臣明白,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兒臣絕不感情用事,定以江山社稷爲重。”

“嗯,你其實很聰明,父皇相信,你一定能成爲一個好皇帝的。”李世民滿意點頭,緩緩道,“好了,朕有點乏了,扶朕躺下歇歇吧。”

李治和李明達趕忙一起扶李世民躺下,並蓋上了被子,李世民說了聲:“你們都退下吧。”

“是!兒臣告退!”李世民的衆子女均都退了下去,但李治和李明達二人站在門外走廊上守着,任雪花飄落頭頂,立刻便有宮人過來爲他們撐起華傘爲他們遮擋風雪。

李世民這一躺下,便再也沒有醒來,傍晚時分,文武百官盡都接到宮中通傳,皇上駕崩,羣臣齊聚太極宮,在甘露殿外跪伏慟哭。

威震天下的天可汗就這麼平靜地馭龍殯天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等着李浩的捷報,但始終沒有等到,他人生的最後一個遺憾終究還是沒能解決,李治和李明達已經哭成了淚人。

隔日一早,大年初一,這對百姓來說是個大日子,然而今日對皇宮來說也是大日子,因爲今日是李治登基的大日子。

對於古代皇帝來說,沒有什麼典禮比登基大典更隆重了,每次的登基大典都由禮部操辦,流程規矩繁雜無比,直到下午時分,羣臣和李治纔在太極殿匯聚,開始李治登基後的第一次大朝會。

按照以往慣例,新皇登基後的第一次大朝會,除了兵事和災患,是不議其他國事的,因爲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商議辭世皇帝的葬禮流程,雖然只是走個過場,但這個過場十分重要,這是對先皇的尊重,也是對皇權的尊重。

然而今天,卻出現了意外,李治坐在寶座之上,剛想問禮部尚書于志寧該如何安排他父皇的葬禮流程。

而褚遂良竟忽然出列,大聲道:“皇上,臣要重要之事要奏!”

李治見狀一愣,但既然褚遂良說有重要之事要奏,他又豈能不許,便攤手道:“褚卿有何事要奏?”

褚遂良大聲道:“臣要彈劾天策府上將李浩,李浩帶軍在外,卻擁兵自重,不思破敵,擅專兵權,居心叵測,臣奏請陛下奪李浩和樊梨花兵權,將李浩押回長安問罪!”

李治聞言雙眉一皺,很不開心,這件事他們之前奏過,但卻被李世民駁斥而回,沒想到現在又奏了,幾個意思?看自己是新上任的皇帝,好欺負?

李治自然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樣呵斥,畢竟他剛上位,未立皇威,便蹙眉道:“褚卿多慮了,李浩忠心爲國,豈會行不軌之事,眼下李浩攻伐吐蕃正是緊要時刻,我們切不可如此而爲。”

話音剛落,長孫無忌忽然大步出列,聲音洪亮道:“陛下!此言差矣!自古新舊皇權交替之際乃是一國動盪之時,多數叛亂皆在此刻發動,因爲易於成事,李浩領兵在外,不思破敵,諸多行跡着實可疑,臣以爲攻破吐蕃之事是小,保國之安穩事大,孰輕孰重,陛下心中當有稱量。”

李治聞言一陣懵逼,竟找不出一句話來應對,李績聽得十分惱火,出列憤然高聲道:“陛下,臣以爲褚遂良和趙國公之言簡直可笑,臣反對他們二人所請之事!”

“臣附議英國公之言!”翼國公秦瓊出列附議。

“臣也附議英國公之言!”盧國公程咬金出列附議。

“臣附議!”大理寺卿狄仁傑出列附議。

“臣附議!”中書令馬周出列附議。

……

169章:奪兵權1章:開着房車穿越759章:萬民請願282章:李浩回國32章:開酒樓49章:李浩封爵724章:李治是黑馬407章:酒樓驚言 下157章:臨西州750章:天可汗駕崩211章:大破高昌 上524章:憤怒的樊梨花651章:又見袁天罡672章:袁天罡贊李浩515章:李浩拜相803章:王皇后被貶618章:坑新羅使臣(中)453章:請留下首級122章:藐視皇威427章:定瓊南213章:大破高昌 下745章:陸雲血戰(上)578:袁天罡的前世697章:山河社稷圖592章:朕最後一願373章:魏徵沒朋友587章:套路深238章:超大黑鍋637章:狄仁傑被求愛541章:救公主471章:噶爾欽陵求親114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下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381章:松贊干布的妥協748章:風起雲涌14章:是時候下山了799章:羞辱金春秋91章:詩狂 上713章:一波三折236章:古怪的敘舊方式770章:別人家的孩子131章:賣國賊198章:男兒志42章:敲詐李道宗137章:白衣女子802章:殺死自己女兒790章:殖民計劃321章:治災行858章:從皇位上滾下來!576章:倭寇巢穴59章:逼婚164章:庭州現況115章:用人不疑752章:太極殿上動武479章:驚覺520章:袁天罡吃砒霜674章:細奴邏的決定148章:血戰古城 上66章:魏王李泰124章:拉偏架772章:鮎魚效應766章:勝券在握764章:長孫無忌探監551章:兄弟齊得子848章:武承嗣中計349章:崔氏之亡430章:奸商129:李承乾的殺心518章:滄海計劃557章:私會武媚娘11章:金殿封賞812章:倭國來襲(6500字大章,今天只這一更)300章:遊俠陳鬆82章:尋找薛仁貴185章:曹田造反760章:識破陰謀121章:羣臣皆驚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750章:天可汗駕崩592章:朕最後一願193章:曹田之死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429章:親臨倭國賣刀389章:李世民洗桑拿77章:皇后病發38章:李浩從軍120章:膽大包天491章:槍擊蓋蘇文616章:不安分的新羅243章:殺人滅口771章:爲孩子操碎了心78章:趕鴨子上架853章:昭陵異事501章:喜後之憂160章:血染紅山483章:謀反122章:藐視皇威94章:秦瓊病危389章:李世民洗桑拿655章:愛情這奇妙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