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胡可自己捂住自己的嘴,儘量忍住不發出聲音,但那粗重的喘息聲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忍住的,李國成在院中聽得十分尷尬,於是他很自覺地翻出了院子,在外面等待。
足足過了兩個時辰,李浩自己都不知道給了胡可多少次,反正他是盡力給,能給多少是多少,畢竟機會難得,完事後,他就感覺下面火辣辣的疼,好難受,這次的房事,絕對不是享受,有點像遭罪。
二人穿戴整齊後翻牆回到小巷子裡,李國成就站在院子裡等待,胡可看到李國成,頓時滿面通紅,低頭說了聲:“我走了,別找我。”說罷逃也似地離開了。
李國成一臉懵逼,看了一眼胡可,又望向李浩,問:“王爺,不去追嗎?”
李浩望着胡可的身影消失,無奈嘆道:“追上了又有何用,又留不住她。”
李國成困惑地問:“這是爲何,你們都……都那樣了……”李國成感覺自己有點僭越了,趕忙罷口。
“我們之間的事,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說清的。”李浩拍了拍李國成的肩膀,道,“走吧,咱們也該回去了。”
李浩說罷便率先走出了巷子,二人剛往前走不遠,便看到葉孟秋揹負鐵劍狂奔而來,一見李浩,葉孟秋驚喜不甚,上前激動道:“王爺,你沒事就好!”
李浩不解問:“爲何這麼說?”
“沒什麼。”葉孟秋道,“我見你久久不回,便去春滿樓找你,那裡的媽媽說有人從屋頂投下一柄劍,然後你就追出去了,我生怕你遇上危險,便出來尋你了。”
“原來如此。”李浩淡笑道,“沒事,我只是遇上了一位故人而已,咱們回去吧。”
於是三人又回到河邊,上了船,司徒楓正在船上焦急等待,見李浩安然歸來,他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李浩他們上船後,船家便按照他們的吩咐調轉船頭,往回駛去。
回到大船上後,飛鷹彙報李浩,已經請來郎中給那些女人把脈了,有七個女人懷上了倭寇的種,李浩當即下令熬打胎藥,給這幾個七個女人服用,每日兩帖。
船隊又在這邊停了一天,七個女人都墮胎成功,只不過有的女人腹痛難忍,還有的出血量有點大,李浩在此繼續停了兩日,讓郎中替這羣女子醫治,病情穩定之後,李浩送那羣郎中回去,然後便讓李國成把大船開回流求,而李浩他們則改乘倭寇的船隻,倭寇的這些船雖然是海船,也就是船舷比較高,但吃水不深,船體比江船也大不了多少,可以在運河中航行,李浩他們直接乘坐這近百隻船離開越州,繞進運河,沿原路返回。
就在李浩往回趕的時候,一匹快馬飛馳出長安,送公文前往杭州,對於杭州刺史樑文右以及折衝都尉韓進的處罰已經出來了,樑文右和梁平這父子二人肯定是必死無疑的,樑文右以及韓進的所有家人全部押入長安,由刑部判刑,還有那些地痞惡霸,也是殺的殺,發配的發配,此次案件,接受刑罰的罪犯多達兩百三十人,被判立斬的多達二十七人。
其實對於這件案子,李世民是非常憤怒的,他人在長安,天天接受萬人稱頌,而且各地方官員都頻呈喜報,他還以爲在自己治下已經達到了真正的盛世,百姓富足,吏治清明,沒想到,李浩一到江南就揪出了這麼兩個大貪官,他不敢想象,在其他地方,是不是還有很多這樣的大唐蛀蟲存在,倘若這些吸血蛀蟲越來越多,自己死後,大唐江山還能保持多久,盛怒之下,他必須施以嚴懲,殺一儆百,貪污案原本只是查抄家產懲治首惡而已,但他直接誅連了樑文右所有的家人親戚,朝會的時候,衆臣反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話:“不以嚴刑,何以正法典。”
不僅如此,他還派狄仁傑去杭州嚴查,看看杭州的官吏之中有多少是跟樑文右韓進二人關係不清不楚的,他必須把杭州的所有貪官污吏連根拔起。同時,他還委任馬周爲江淮兩道黜置使,前去江淮兩道各大州郡嚴查吏治,看看江淮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到底有多少貪官污吏。
對於李世民的怒火,百官很不解,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貪污案,爲何李世民要如此大動干戈,他們想不通。
杭州刺史以及折衝都尉兩大位置空缺,朝中百官均都忙着推薦人選,李世民正在甄選之中,而馬周推選的兩個人,讓李世民眼前一亮,這二人分別是庭州刺史秦渭以及庭州折衝都尉王元泰。他對此二人印象很深,秦渭是馬賊出身,但很有才學,既通兵事,又善政事,是個難得的人才,這些年他執掌庭州,把庭州那片荒瘠之地治理得極爲繁榮,現在的庭州,以商貿、畜牧以及農業爲主,那裡的農事不種莊稼,只種棉花和瓜果,那裡種出來的棉花,品質堪稱大唐之最,大唐軍隊的棉衣全靠那裡的棉花支持,十分保暖。那裡的瓜果也是極爲甘甜,遠銷大唐內地和國外,所以現在庭州的百姓日子過得很好,除了環境差一點外,生活品質絕對不比關中差。
至於王元泰,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立了不少戰功,雖然最近大唐戰事不多,但大唐邊境之處時常有外族蠻夷襲擾百姓,偶爾還會有馬匪在沙漠上劫掠商隊。
王元泰多次帶兵清剿馬匪,擊退蠻夷襲擾,守一方平安,安西都護府都護郭孝恪對其讚譽有加,多次爲王元泰請功。
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當初是李浩推薦的,如今馬周又推薦,李浩和馬周現在是李世民非常看重的能臣,有他們二人推薦,再加上王元泰和秦渭的功績,李世民再也不用猶豫,當即便定下由此二人出任杭州刺史和折衝都尉兩大重要職位。
江南的貪污案讓李世民很惱火,但東邊卻傳來了讓李世民開心的好消息,而且不止一件,首先,樊梨花帶兵凱旋,回到長安接受封賞,已經落戶藍田。
其次是薛仁貴從遼東傳來捷報,他已帶兵攻下平壤城,大破高句麗,高句麗大莫離支蓋蘇文戰死在城頭,高句麗王跪地投降,薛仁貴已經押解高句麗王和三萬俘虜班師回朝。
這兩個消息讓朝堂衆臣一陣振奮,但談到薛仁貴封賞的時候,李世民決定暫時不着急,說了一句等李浩回朝後再商量,這句話讓衆臣們皺眉,可以看出來,李世民現在是多麼倚重李浩,封賞薛仁貴居然要等李浩回來商量,以前可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半月之後,李浩回到長安,李世民特地派人傳下口諭,讓李浩隔日參加朝會,李浩也得到程咬金傳來的消息,知道了朝會的主要內容。
李浩打發走了使者,不禁露出笑容,薛仁貴果然滅了高句麗,按照正常規格,滅國大戰,開疆拓土,這可是絕大戰功,更何況當初李世民帶十五萬大軍御駕親征都未滅了高句麗,可見攻打高句麗難度多大,這樣的戰功封賞,絕對低不了。
但封賞這種事情,太過主觀,有上限,也有下限,上限和下限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這就要看羣臣們如何爲其請功了,假如羣臣阻撓,就算李世民如何看重薛仁貴,估計封賞也高不了。
李浩已經打定主意,要讓薛仁貴配合自己好好地演上一場,套路還跟上次爲樊梨花請功差不多,反向請功法。
李浩當即派特種兵攜帶一封書信出發,去給薛仁貴送信,信中內容就是讓薛仁貴回來後和自己演戲,好好地套路一下文武百官,而這部戲的第一步,就是李浩的獨角戲,首先,他要在朝會上刻意壓制薛仁貴的封賞,造成一種打壓薛仁貴的假象。
隔日一早,羣臣齊聚兩儀殿,李世民在寶座上坐定,羣臣見禮,山呼萬歲,李世民滿頭白髮,顯得老態龍鍾,李浩望着李世民如此模樣,心中一陣感慨,他記得自己第一次見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只是鬢髮有點發白,而如今,李世民已經蒼老若斯,似乎已行將就木,在歷史上,李世民七月就駕崩了,但現在已是九月,李世民還沒死,可見自己傳授的那套培元拳法起作用了,但他不知道,如此狀態下的李世民還能撐多久。
“諸卿,今天是個好日子啊,詩狂從江淮征討倭寇回來了,大獲全勝。”李世民笑呵呵地發話,“這幫倭寇在江淮沿海爲禍不淺啊,李浩只帶了五千天策府新兵,便將一萬多倭寇全殲於海島之上,一個不留,還江淮兩道百姓一片安寧,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績,諸卿說說,朕該如何賞賜。”
此言一出,羣臣皆驚,怎麼又要封賞李浩,只是討伐一羣賊寇而已,這也要封賞?羣臣剛想反對,李浩已然踏前一步,拱手行禮道:“陛下,臣只是清剿了些許倭寇而已,此乃臣職責所在,當真算不上什麼功績,臣不敢請賞,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聞言微笑點頭:“嗯,詩狂就是詩狂,還是如此恭謙,好,朕這次就準你所奏,你的功績,暫且記下,等以後你再立功了,一併賞賜!”
“陛下聖明。”李浩道了聲,退回隊列之首。
接下來,李世民又道:“詩狂不願受賞,咱們便來商議一下薛仁貴的封賞,此次薛仁貴徵滅了高句麗,這可是潑天戰功啊,諸卿說說,朕該如何封賞爲妙。”
羣臣還未發言,李浩已經踏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爲,應該爲薛將軍授勳上柱國。”
李世民聞言點頭,攤手道:“還有呢?”
李浩緩緩道:“回陛下,此封賞足矣。”
“嗯?”李世民聞言一愣,羣臣也是一陣懵逼,雖說上柱國是莫大榮譽,而且很難獲封,但上柱國畢竟只是一個勳官,沒有任何實權,也就名聲好聽點,這麼大的功績,就封一個上柱國,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