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

精神病人思維廣,二筆青年歡樂多。

當老師最怕遇到朱高煦這樣,思維廣闊又暴躁好動的學生。

還好,姜星火能強拉回來。

「我們只說正常交換。」

姜星火認真說道:「交換的頻率越高、規模越大,不同物品間互相的交換就變得越困難,即使物物交易能夠成立,也要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交換效率的低下嚴重阻礙了生產的發展,所以一種可以作爲交換媒介的東西就必然應運而生了。」

「——這東西便是一般等價物!」

朱高煦放下石頭不再暴躁,好奇問道:「姜先生,什麼是一般等價物?」

姜星火也放下了手中的樹葉,娓娓道來。

「不說嚴謹的定義了,簡單的說,就是專門用來當交換物的等價物品,譬如羊皮、稻穀、貝殼等等。」

「這倒是好理解的很,確實就是用來交換物品的物品嘛。」朱高煦頷首說道。

李景隆撇了撇嘴角,對此有點不以爲然。

還以爲姜星火要講什麼高深的東西,沒想到說白了,也不過是老百姓買賣東西那點事。

這麼說.李景隆攥緊了手裡的樹枝,老子的‘肉,纔是最值錢的。

牆外,密室。

聽到了這裡,夏原吉終於第一次露出了鄭重的神色。

跟李景隆不同,夏原吉是大明的財神爺,是真正管着錢袋子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夏原吉纔對任何涉及到「錢」的東西都異常敏感。

「一般等價物」夏原吉口中喃喃。

朱棣好以閒暇地問道:「夏尚書怎麼了?」

「沒怎麼。」夏原吉坦率承認,「只是忽然覺得,對面之人講到現在,講的好像有點意思了。臣雖然替陛下管着天下的錢,可說實話,臣從來都想過,

‘錢,這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因爲什麼來的,就好像.」

「就好像這便是理所當然的事物,天生就該如此,是嗎?」朱棣補充道。

夏原吉恍然,緊跟着點了點頭。

就這朱棣形容的這樣,只要一提到「錢」這個詞,大家都知道錢是個什麼東西。

可「錢」究竟是怎麼產生的,怎麼發展的。

這個問題去問別人,大明別說是普通百姓,就是大多數官員,恐怕也都一臉茫然。

唯有從事經濟之道的戶部官員,或是博覽羣書的老翰林,興許能從史書的記載裡說出一二來。

但是想要想姜星火這般,把「錢」的產生和發展講的如此清晰有條理,恐怕大明是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夏原吉的態度,開始悄然發生了轉變,一開始的不屑一顧被他漸漸收了起來。

「那你說,徭役也是理所當然,也是天生就該如此嗎?」

面對朱棣莫名其妙的問題,夏原吉先是茫然,隨後眸中閃過一絲異色。

….

夏原吉忽然想到了兩個問題。

即將落實攤役入畝,戶部的工作量簡直像是突兀壓了幾座大山一樣,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朱棣不可能覺得他很閒,更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拉着他來詔獄聽課。

難道說.取消徭役攤役入畝,陛下也是從這裡聽來的?從牆對面那個聲音溫和而平靜的人口中聽來的?

「嘶~」

夏原吉胸腔起伏,微微呼了口氣,壓下了心頭這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這個想法是真的,那麼自己恐怕要真的徹底改變剛纔不屑一顧的態度了!

夏原吉自小家境

貧寒是知道民間疾苦的,而且他爲人清廉簡樸,與朝中那些大地主階層出身的官員,在利益主張上並不完全相同。

也正因如此,夏原吉能用一個相對客觀的立場,來評價攤役入畝這個政策。

就四個字,救國良方。

而能想出這等救國良方之人,必定是有學識、有眼界的,而對方又將「貨幣起源」講的這麼清楚,或許自己應該拿出一個該有的謙遜態度來聆聽了。

事實上,這種心態並非猝然轉變,當「一般等價物」這個概念落入夏原吉耳朵裡時。

在這一刻,夏原吉就否定了之前自己的推論。

牆對面的這個人,不簡單!

至少,他把交換這件事,看的極爲透徹。

所謂「一般等價物」,可謂是一針見血!

夏原吉從來都沒想過,交換與貨幣的誕生之間,有什麼聯繫。

今日方纔受到了點撥啓發,頓時覺得很多之前想不通的事情,變得豁然開朗了起來。

而如果對面的人,就是提出‘攤役入畝,之人,那恐怕自己對其話語的重視程度,又要提高一大截!

夏原吉開始將牆對面的人,當做了可以隔空討論經濟之道的平等對象,而非愚昧無知的大膽狂徒。

就在夏原吉的神色開始變得鄭重起來的時候,朱棣的思緒卻開始慢慢進入了未知的領域。

朱棣忽然想起來老和尚道衍之前說的一句話。

未經見過,便認爲是不可能存在的嗎?

這世界上,真有什麼東西是理所當然、天生如此的嗎?

牆外。

朱高煦倒是沒想那麼多,他聽得津津有味,反而問道。

「那所謂的‘一般等價物,,便是貨幣嗎?」

「不是。」

「用於交換的物品身上凝結着人的勞動。」姜星火耐心解釋道:「一般等價物出現後,用於交換的物品只有兌換成一般等價物,物品上凝結的勞動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成爲直接的社會勞動,從而在實際上具有交換價值,纔可以隨時換取別種商品。」

「一般等價物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起着貨幣的作用,但它還不是貨幣。」

「只有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穩定在是金銀銅身上,它才發展成爲了貨幣。」

李景隆一手托腮,他突然覺得這個說法,似乎很有意思,看來姜郎要講的,並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交換玩具。

….

姜星火繼續講道:「貨幣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作爲一種統一的標定物來衡量物品的價值,其二是作爲一種媒介方便物品交易。」

「而金銀銅具備這兩個作用,才成爲了貨幣。」

之前李景隆並沒有認真想過,商品的價值到底應該定義爲什麼,也沒有想過金銀銅到底爲什麼會成爲貨幣。

此時聞言,不由自主地跟着微微頷首。

「等等.」

反射弧有點長的朱高煦眼神裡充滿了迷惑,他還停留在上一段話裡。

「姜先生說,物品上面,凝結着人的勞動?」朱高煦問道。

「當然如此!」

朱高煦繼續費解地問道:「物品便是物品,跟人的勞動有什麼關係?」

聞言,姜星火的神情卻突然逐漸嚴肅起來。

姜星火開口一字一句地鄭重說道。

「你要記住,一切物品和價值,都是由勞動者創造的!」

「這與一切歷史都是人民羣衆的歷史一樣!」

「其實.這便是我想給你們講透徹的地方。」

姜星火的手指停

留在空中,緊接着慢慢展開、纏繞,攥成拳頭。

「金銀銅承載着物品的交換,但交換的本質,是社會化大分工後,每一個勞動者所付出的血汗努力,他們用血汗來換取貨幣,再用貨幣換取生活所需。」

「每一枚貨幣,凝結着的,是勞動者的血汗!」

此言一出,李景隆和朱高煦頓時愣住。

而這時,他們看向姜星火手裡銀幣的表情,變得與之前不同了起來。

貨幣,凝結着勞動者的血汗!

這句話的振聾發聵之處,不遜於《憫農》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事實上,不就真的是如姜星火所說嗎?

貨幣只是交換物品的媒介。

真正創造了有價值物品的,是勞動者,而非貨幣本身。

正是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無名無姓,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勞動者,創造了這個世界上所有有價值的東西。

所有物品上,都凝結着勞動者的血汗啊!

這些血汗,大部分隨着貨幣這個媒介促成的物品交換,流動到了達官貴人的手上。

此時的朱高煦,看着自己懷裡揣着的那袋金豆子。

沒有來地,明明是烈日當空。

卻感到了一絲.寒冷。

而李景隆更是第一次反思起了,自己曹國公府攢下的那些白銀,真的是白銀嗎?

難道不是無數被掩埋在塌陷銀礦中礦工亡魂的哀求與詛咒?

李景隆看着那枚自己贈予姜星火的銀幣,竟是想的癡了。

「錚!」

那枚八思巴文銀幣再次從姜星火修長的指尖彈起,穩穩落入手心。

姜星火看着這枚在正午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銀幣,深切地感嘆道。

「這個世界上,貨幣是最清白的,因爲他們承載的交換價值,落到實處,都是由千千萬萬個勞動者用乾乾淨淨的手,腳踏實地創造出來的。」

….

「但這個世界上,貨幣同時也是最骯髒的,自從來到這個世間,從頭到腳,它的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

「貨幣與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息息相關,所以一個國家是否能正確地看待和運用貨幣,在無形中決定了這個國家到底是民心如水,還是海內鼎沸。」

姜星火從肅穆與鄭重裡迴歸,他平靜地說道:「第一部分,貨幣的起源與發展至此已經講完了。第二部分,貨幣、商品經濟與通貨膨脹,我將從這枚銀幣講起。」

「這枚銀幣,承載的,非止是蒙古人的官方文字八思巴文,更是元朝的民心沉浮與盛衰興亡。」

「你們準備好聆聽這段故事了嗎?」

聽到這裡,夏原吉就彷彿身上有螞蟻在爬一樣,不自覺地在椅子上扭來扭去,實在是坐不住了。

「貨幣凝結着勞動者的血汗!」

「國家怎樣運用貨幣,決定了到底是民心如水,還是海內鼎沸。」

「好,說得好!太好了!」夏原吉口中喃喃。

「我想說的便是如此,這纔是經濟之道!」

聽到夏原吉的低谷,朱棣依舊籠着手身體窩在椅子裡,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地說道。

「夏尚書,起來鬆鬆筋骨,踱踱步吧。」

夏原吉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口稱謝恩,起身來不算寬敞的密室裡踱步,邊走邊說。

「對面的這人,委實是把貨幣的本質給講透了!也把貨幣與百姓、國家的關係講透了!」

「受教了,茅塞頓開,茅塞頓開!」

夏原吉衝朱棣一禮,「是臣愚昧,不曾

理解陛下苦心,今日這半日時光絕對不是浪費,臣獲益匪淺!」

朱棣依然是那副‘料定如此,的樣子,擺了擺手不以爲意。

「敢爲牆對面之人,姓甚名誰?」

夏原吉見獵心切,復又向朱棣問道。

「姜星火。」

夏原吉苦思冥想了片刻,卻對這個名字絲毫沒有印象。

他懇切地對朱棣說道:「陛下,人才難得!」

「此人若是囚犯,臣斗膽請求陛下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就憑他剛纔說的這些話,有此等見識,做個戶部員外郎是綽綽有餘的,人才難得,囚之可惜啊。」

「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還請陛下同意臣的請求,讓此人隨臣入戶部辦事!」

見朱棣依舊笑而不答,夏原吉這才一時恍然。

卻是自己格局小了,若對面的人真是提出攤役入畝之人,那朱棣絕對是極爲重視,要大用的,怎麼可能侷限於自己一部之中。

夏原吉踱步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沒辦法,這面特製的竊聽牆就這麼一截,密室爲了擴音和回聲效果,也註定了做不大。

而夏原吉轉身後不經意地一瞥,卻發現室內兩個透明人一樣的小吏,正在相視而笑。

….

夏原吉心有愈發怪異,皇帝和這兩個小吏,怎麼像料到自己的反應一般?

待夏原吉近得案前,又見兩小吏字跡端正,記錄清晰頗有條理,便甚是好奇。

「你們兩個叫什麼名字?是詔獄的小吏嗎?」夏原吉低聲問道。

被問到的那人懸着筆,語氣有些驚喜地說道:「回夏尚書的話,在下郭璡,字時用,乃是太學生,非是詔獄小吏.只是錦衣衛重建急缺人手,紀指揮使便從太學把在下與幾位同學‘借,來了。」

夏原吉心下了然,這便是紀綱胡作非爲的地方了。錦衣衛重建需要大量讀書人做文書小吏,又不能直接調派朝廷官員,而南京城裡哪的讀書人最多呢?當然是太學了。

於是便自然而然地綁了需要的讀書人過來詔獄,所謂的‘借,,也只是給紀綱個面子罷了。

「你呢?」夏原吉望向另外一人。

這人生的國字臉,年歲不大卻顯得方方正正,呆板的很。

他放下手中筆,認真起身行禮後回答道:「柴車,字叔輿,錢塘舉人。家離得近,今年本意是想來南京長長見識,多認識些學子交流一番,以備來年會試陛下天兵來得快,便滯留在了城裡,盤纏也用盡了,正巧錦衣衛重建招讀書人,便報了名打算賺些銀錢再回家。」

聽到這,連朱棣也有些側目。

一個太學生,一個舉人,放到平常年歲本該是悠遊山水吟詩作對的,如今陰差陽錯卻成了以另一種形式被關押在這裡的‘囚徒,。

「好好跟着聽,聽到的都爛在肚子裡。」

朱棣只是輕飄飄地一句話, 便令提心吊膽了多日的兩名讀書人,無論是圓滑的還是耿直的,頓時都覺得心中的大石頭落了地,面上的驚喜卻已是藏都藏不住了。

那個叫郭璡的,更是衝着夏原吉連連無聲作揖,柴車反倒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沾了墨,準備繼續記錄。

而一牆之隔的姜星火,自然不曉得對面發生的故事。

在略微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後,姜星火的話語,帶着衆人一頭扎入了一百年前元朝幣制改革,那段堪稱驚心動魄的歷史洪流之中。

感謝盟主老爺「在雲端呢」的上盟,祝盟主老爺福運綿長,歲歲矜安!

(本章完)

西湖遇雨

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七十一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第十章 君不見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上架感言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十章 君不見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七十一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五十六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三十六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二十一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五十六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八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四十八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四十七章 攤役入畝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第八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